① 二年級數學應用題如何教
既然是應用題,必定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宗旨是讓孩子聯系實際,保持興趣。
第一步,熟悉解題環境。讀題,理清題目所述,同時把重要信息標注出來,如數字、關鍵詞;
第二步,抓住問題。根據問題找所需條件,一步一步找出答案;
第三步,把握題干。如果對於問題無從下手,可以反復看題,從已知找未知,當找到的線索足夠多或仍無頭緒時再次回頭看題,往往會有驚喜出現;
第四步,立足課堂。課堂主要用來灌輸方法,可以採用釣魚式教學,即拋出一個問題,由孩子自己解決,從而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即使找不到方法也動了腦子,並不浪費,可以通過大量訓練熟悉某些方法,效果一樣好;也可以採用填鴨式教學,即給出方法,給出公式,再發放相應題型,任由孩子自主選擇進行訓練,針對不熟悉題型多加練習,鞏固提高。
② 怎麼輔導小學二年級數學
二年級數學其實並不難,但是還是有小學生考回來的成績讓家長十分擔憂。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孩子真是個數學渣、可能是孩子做數學題沒有思考、也可能是孩子討厭數學老師......針對這些原因,該怎麼來輔導孩子學習數學呢?下面給大家帶來幾個實用有效的方法。
方法1: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就是說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這個道理對孩子學習數學一樣適用。學習數學比起語文英語,更加講究方法,如果只是埋頭苦寫,而不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的話,就會感到學得吃力、學得迷茫,就會產生一種自己很努力但很沒用的挫敗感。
方法2:進行適當的課外輔導
如果孩子真的是個數學渣,也就是說孩子沒有學習數學的天賦的話,那麼需要給孩子適當的課外輔導。我當初是替孩子報了明師教育的數學小班學習,讓專業的老師引導孩子學習,這對孩子數學成績的提高是有幫助的,一個學期過後,孩子在班上的排名已經穩定在前五了。
不過,如果孩子不喜歡課外輔導,學習不快樂,還是不要強迫為好。
方法3:做有針對性的練習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好數學,就拚命讓孩子多做題,每天布置一百道題,但其實這種題海戰術往往效率不高,而且對於二年級孩子來說也是個不小的負擔。
事實上,想要孩子提高數學成績,有針對性的練習好過題海戰術。明師小班的老師建議我要多關注孩子做錯的題,提醒孩子做個錯題本。我發現,孩子針對錯題多做練習,收獲會更大,提高成績的效果會更好。
因此,在輔導孩子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小班的老師很重視這一點,在試聽課上,我發現老師會引導學生上台解答問題,課堂的互動氛圍很濃,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般,一個聽一個講。
③ 怎樣和老師交流二年級孩子數學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數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缺失一直是數學教學的「難題」,如何突破這個「難題」,切實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已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重要課題。現在主要談談我的一些體會。一、引導學生仔細審題,真正弄懂題意。不能正確理解把握題意,是錯誤的主要原因。所以應該讓學生掌握基本解題步驟:(1)、讀題。理解題意,明白事理。(2)、看問題。關注所求問題。(3)、選擇演算法。根據問題,運用加、減、乘、除的意義選擇演算法。(4)、列式計算,口答。(5)、有序反思解題過程。使學生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藉助動手操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於低年級的教學,我基本能圍繞「藉助直觀、展示過程、啟迪思維」這一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有些題目除老師演示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模擬,畫圖練習。可以利用圓磁片當做教具在黑板上讓一些學生動手操作,降低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難度。學生藉助直觀演示,再結合以前所學生的知識,從而找出正確的解決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模擬解決問題的情景,逐步培養學生獨立理解題意。三、 注重對數量詞、數學用語的理解,重視對數量關系分析。平時的教學中要適當培養學生多認識一些數學用語,注重對數量詞、數學用語的理解,這樣為以後的學習解決問題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如「增加」與「增加到」等易混淆的詞語不能夠准確區分,造成對題意的錯誤判讀,從而影響解題的正確率。我們可以結合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作適當的改編,對學生可能誤解的詞語要事先適當引導學生討論,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准確理解題目中所包含的信息。通過加強語言文字的處理能力,減少語文知識方面的影響。因此,教學要像語文教學一樣,讓學生理解題中每個字、詞、句的意義,培養學生書面語言的閱讀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應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引導學生為鋪」的思想,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培養數學能力,並發展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生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使學生做到「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數學中感受生活」。
④ 小學二年級如何講解數學試卷
教學目標:
1、查漏補缺,解決疑難和遺忘知識。
2、進一步梳理知識,加強各類題型的解題方法指導,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提高數學綜合素質。
3、提高審題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正考試中的錯誤題型。
4、理性看待考試分數,以良好的心態面對考試,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查漏補缺 ,解決疑難和遺忘知識。
2、進一步加強各類題型的解題方法指導。
難點:讓學生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和提高數學綜合素質,使學生解題規范化,做到會做題得滿分,不會題也力爭得分。
教學方法 :
1.評(評錯誤原因,評優秀解法,評新題生題)、議、練結合 。
2. 整理升華,總結提高。
教具:
多媒體、投影儀 。
教學過程:
一、試卷分析
本次考試試題難度不大,考察學生能力的題較多,對於素質不高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答題卻是感到了困難,所以這些學生成績不太理想。
二、答題分析
1、存在問題:從評卷情況看,學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個別學生審題不清,造成錯誤。
(2)學習知識不夠靈活,解決問題能力欠佳。
(3)對部分概念模糊,造成填空、選擇題丟分。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自查:
(課前,提前把測試卷發放到學生手中,並提出要求)
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完成了期末檢測,試卷老師已經批完了,現在發給大家,自我檢查分析,完成三件事情:
1、自查:檢查自己出錯的原因。
2、自改:把自己能改正的題目改正過來。
3、自記:把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
(設計意圖:把試卷提前發給學生,讓學生自查自改,有利於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能力,也為小組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備。)
(二)總結檢測情況:
談話:同學們,我們完成了這張期末測試卷,通過閱卷,老師發現同學們完成地不錯,其中有24人得了優秀,班級中不少同學有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一些同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巧妙,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審題不仔細,解決問題不夠靈活,下面我們就對這次檢測進行試卷講評。
(設計意圖:試卷講評課要發揚優點,改進不足,通過簡單總結,對學生解決問題中的好的方面給予肯定,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予鼓勵,也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學生試卷講評課的學習熱情。)
(三)試卷講評:
1、小組合作交流,生生互助解難質疑。
談話:課前,老師已經把試卷發到同學們手中,要求同學們自查、自改、自記,同學們都完成了嗎?下面我們小組交流,聽清楚要求:
(1) 把自己已經解決的問題以及錯誤原因分析給小組同學聽。
(2) 自己獨立解決不了的問題請小組同學幫忙解決。
(3) 小組長把你們小組出錯較多的題目記下來。
2、組間交流,師生互動解難質疑。
(1)談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括弧里最大能填幾?
讓學生展示方法,教師點撥、總結方法。
(2)談話:看圖填空。
讓學生說出乘法算式和乘法意義,並且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個名稱:乘數、乘數、積。
(3)談話: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讓學生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靈活應用於生活當中,加強對基本概念的掌握。
(4)典型錯題分析:
填空題錯的最多的是以下幾題:
第4、7、8小題出錯較多。
查找錯誤的原因:一是對題意理解不透徹;二是對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
彌補辦法:教師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引導學生對學科知識進行整合,達到正確理解和填空。
(5) 小結:同學們,1——8題都是填空題,不管題型怎麼變換,做完後,我們都要停下來認真檢查,檢查什麼?學生交流。
(6) 談話:生活中有許多問題也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解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接下來我們會遇到的問題。
3、學生交流,個別展示。
(1)談話:學生交流選擇題第1——4題,通過交流展示。
(2)總結: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解題時一定要聯系生活實際,用心分析最後結果,來判斷選擇A、B、C中的哪一個。
4、學生交流,獨自訂正。
(1)談話:口算、筆算出錯較少,出錯較多的是混合運算,原因只要是部分學生對混合運算順序掌握不牢固,計算習慣不認真,書寫習慣不規范。
5、師生合作,互動交流。
(1)談話:學生個別交流操作題第1——6題。
(2)談話:這些試卷中的問題現在自己能解決了嗎?請你把試卷中的問題改正過來好嗎?學生獨立改正錯題。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共同努力,把學生存在的困惑給予解決,此時,給學生適當的時間予以改正,完成自我建構。)
6、理解題意,解決問題。
(1)談話:生活中有很多問題是可以用數學來解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2)談話:學生獨自思考,理解題意並解決問題第1——4題。
(3)談話:出錯的最多的是第4小題的第二問、第三問。
(4)談話:造成錯誤的主要原因是:對題意理解不透徹,造成列式錯誤。
(5)彌補辦法:幫助學生理解題中的相關信息,根據題意列出正確算式,教師注重點撥、指導。
(設計意圖:解決問題,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是試卷講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出現的典型錯誤反映出學生中思維的習慣,教師的講解可以對知識做強化鞏固的過程,起到趁熱打鐵,舉一反三的作用。)
7、課後分析,自我反思。
(1)談話: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2)談話小結:希望同學們認真訂正,從中汲取經驗,使知識和能力再上一個台階。
⑤ 如何給小學生講數學題
要了解小學數學學習的內容,然後才能引導他們解決問題,做到不能用,他們沒學過的知識來講解,。
⑥ 二年級上冊數學題,我怎麼講孩子能聽懂
△x△+△=30
△(△+1)=30
△和△+1是相鄰的兩個數,而相鄰兩個數之積等於30的只有5,6
所以△=5
⑦ 如何教好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數學課
8月27日,我參加了臨安市教研室舉辦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新課標解讀」專題培訓。從教研員章老師透徹的分析中,我更加了解到新課標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的變革,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以下是我自己的一點小體會,我覺得上好一堂數學課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從生活經驗入手,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新教材中也給出了許多例子,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於接受。也可以讓學生例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二、動手實踐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發思維去思考,從中自我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三角形的認識」是一節比較枯燥的概念課,在教學比較角的大小時,學生往往會走入一個誤區,認為邊越長角就越大。這時可先讓同桌兩人各做一個角(活動角),邊長不一樣,然後分別讓他們擺出大小不一(邊長短角大,另一個邊長長角小)的角,看看是不是邊長越長角越大呢?教師還可出示兩把長短不一的剪刀,讓學生來操作感受,學生自然而然就會自己得出結論,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加強操作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不僅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順應他們好奇、好動的特點,而且能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幫助他們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三、注重復習課的設計
章老師在解讀教材時講到,數學課在整理知識點時,盡可能避免讓孩子回答:本單元你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這種口頭回答根本沒有效果。這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練習的題目,把單元的重點、難點從題目中反饋出來,這才最能反映出孩子的掌握情況。選題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則,精選題可以是:本冊新授例題;學生作業常錯題;單元測試經典題;其他學習資料的好題。復習課是完善和發展課堂教學改革十分關鍵的一步。
四、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與養成
1、注意力方面:針對學生的注意力不夠持久,教師應從課堂教學入手,多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境,將數學活動和游戲有機結合起來,再加上老師適當的鼓勵、表揚與肯定,調動起學生渴望成功的想法。
2、聽講方面:傾聽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素養,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是那些最會傾聽的人。要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首先要讓學生「心靜」,剛上課應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調整自己,平靜下來再上課,才能做到聚精會神。其次要讓學生「耳聰」,必須聽得進,記得住。每節課可讓學生做一些聽算練習,培養學生的聽覺注意力。好的習慣養成了,學生的成績也自然而然提高了。
總之,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我會牢牢記住章老師說的:「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讓學生在研究現實生活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陳佳佳
2013-8-28
⑧ 家長如何輔導小學二年級學生數學
鏈接:
⑨ 小學二年級的掃雷數學題,該怎麼跟學生講解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首先要理解兩個概念:1、周圍;某個框周圍的含義就是與這個框有共邊共點的方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