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給一年級的學生介紹數學

如何給一年級的學生介紹數學

發布時間:2022-06-24 23:25:58

⑴ 如何輔導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數學

輔導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數學,要對小學一年級數學的教育內容,作一番認真地學習與分析,並要根據小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採用與學校老師大體一致的方法,方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1、擺學具學:

如5的組成,先拿出5個圓片,然後有規律的分擺圓片 ,後2個是前2個交換位置得到的只要記住前2個就可以了,因此,10以內各數的組成與分解的學習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有規律的分擺,有規律的記憶。

2、用游戲記:

在孩子通過擺學具得出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後,可採用一些游戲的方法,讓孩子加深印象,達到熟練的目的。如對手指、對口令、拍手等。這些方法,可在平時走路、睡覺前夕,經常化的練習,使孩子達到脫口而出的目的。

一年級數學的內容及要求

1、1—10各數的認識,寫法和加減法:包括實物圖,數10以內的數,1—5各數的認識和寫法,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0的認識和寫法,加0減0和得數是0的減法,6至10各數的認識和寫法,10以內的加法、連加、連減式題。

2、11—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包括數11—20各數,十和幾組成十幾,11—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鍾面整點的認識。

3、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減法。

4、認識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初步認識及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⑵ 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一堂課怎麼上上什麼該講些什麼

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一堂課上的時候先介紹,在講課。不需要講內容。第一課不要先講規矩,要跟學生講學數學的樂趣,以一些數學故事開頭,讓學生體驗數學之美。

消除學生對數學的恐懼和為難,學生自然有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和勇氣,如果能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就會很願意去學,這樣你的數學教學就成功了。

小學數學是通過教材,教小朋友們關於數的認識,四則運算,圖形和長度的計算公式,單位轉換一系列的知識,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計算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荷蘭教育家弗賴登諾爾認為:「數學來源於現實,也必須紮根於現實,並且應用於現實。

的確,現代數學要求我們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世界,用數學的語言來闡述世界。從小學生數學學習心理來看,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一個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重新建構的過程。

因此,做中學,玩中學,將抽象的數學關系轉化為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將使兒童學得更主動。從我們的教育目標來看,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應用等綜合能力。

⑶ 如何教一年級學生數學

一、創造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學習興趣

一年齡的兒童非常的天真可愛,一般以老師為中心,所以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也尤為重要。教師就是學生的表率,時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一年級教師尤其要注意,去愛每一個學生。讓他們覺得你和藹可親,都願意親近你,都喜歡你。在無形中他們也會喜歡你所上的課,對那一門課的學習產生興趣。我不僅讓他們和老師交朋友,而且還和書中的數學夥伴
交朋友,我既做教師,又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如果教師能處處為學生著想,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溫和的語言創造活躍民主的課堂氣氛,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學生也就會

笑笑



淘氣



智慧老人

親其師,信其道


,師生雙方達到感情的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二、注意運用生動形象化的教學語言,激發學習興趣。
年級的學生處於具體形象的思維階段,正在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一年級兒童正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這個過渡的開始。所以老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採用形象生動的教學語言,既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又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⑷ 用什麼方法給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講數學

用最簡單的方式,讓小朋友可以直觀的理解。
增強實用性。
比如
算加減法
可以放到水果或者糖果上讓小朋友去計算。這樣比較有意思,且實用性強

⑸ 如何教好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數學

一年級的兒童則對「玩」比較感興趣,一切以快樂為本,無憂無慮,所以要想教好一年級數學,首先必須激發、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下面是我在一年級進行數學教學中,採用的引發學生喜歡數學的幾種做法。
一、創造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學習興趣
一年齡的兒童非常的天真可愛,一般以老師為中心,所以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也尤為重要。教師就是學生的表率,時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一年級教師尤其要注意,去愛每一個學生。讓他們覺得你和藹可親,都願意親近你,都喜歡你。在無形中他們也會喜歡你所上的課,對那一門課的學習產生興趣。我不僅讓他們和老師交朋友,而且還和書中的數學夥伴「笑笑」 、「淘氣」、「智慧老人」交朋友,我既做教師,又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如果教師能處處為學生著想,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溫和的語言創造活躍民主的課堂氣氛,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學生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雙方達到感情的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二、注意運用生動形象化的教學語言,激發學習興趣。
一 年級的學生處於具體形象的思維階段,正在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一年級兒童正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這個過渡的開始。所以老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採用形象生動的教學語言,既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又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4-2」這一減法算式中「-」所表示的意思時,老師可以這樣舉例說明:「桌上有4個蘋果,現在你吃掉2個,還剩多少個?」,「吃掉,少了2個,就是減去2的意思。」所以說「減法中的減號就是拿走、少掉、去掉的意思。」通過具體生動形象的語言,學生就很容易掌握新的知識。所以老師在教學中,在採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的同時,要以學生身邊的熟悉的事物為基礎。另外,如果能結合本班學生實際來舉例說明,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
二、寓教於趣,激發競爭意識,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年級的兒童大多數都喜歡講故事、唱歌、跳舞,喜愛玩耍和參與老師組織的一些表演和游戲是一年級學生最突出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的需要,教師可採用游戲,開火車,即興表演等手段,使學生在玩耍、表演、游戲中學到知識,使到課堂氣氛更加生動活潑,提高學習的效果。例如,在上學期的第一課,認識10以內的數時,我把各數編成一個手指游戲,在游戲中邊表演邊學習數數,這對剛從幼兒園畢業的孩子來說感到特別親切,非常興趣。之後我還把手指游戲作為每次課前的一個安靜游戲活動,能使全體學生在最短時間集中注意,進入課堂活動,一舉多得;又如「0」的認識這一課可以上成一節故事課。以小兔采蘑菇、拔蘿卜為線索,先由老師講,然後可引導學生看圖續講,為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並訓練他們的看圖說話能力和想像能力。
激發學生競爭意識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在數學學習中,能促使學生互動,讓學生在競爭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可以在數學課進行一些比賽,如比比誰寫的字好、誰看到的東西多、誰數數又對又快、誰提的數學問題最多、誰做口算既准確又迅速……都是個人為單位的,還可以分小組來進行。例如,「10」的認識這一課可以把全班所有學生分成幾組或同桌小朋友合作,看誰先把10根小棒數出來並且用線綁好。
三、親自動手,在操作中使學生樂學、會學。
學生對事物的感知、知識的理解掌握、感性經驗的獲得,是通過表象的積累,再與聽覺表象和其它表象的綜合,形成有關事物的概念,獲得抽象的知識。而一年級的學生都有這樣的特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集中時間不長,好奇心強、好動,特別是一雙手喜歡到處亂摸。根據這些特點,老師可在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一些操作性的學習,寓教於玩,使學生在玩耍中學到知識,發展了學生的動作思維,達到了樂學和會學。例如在一年級數的組成教學里,學「7的組成」,讓學生帶7塊小積木,讓學生分成兩份,可以怎樣分?再根據學生各個不同分法,歸納出「7的組成」。
四、善於表揚與獎勵,喚醒學習需要,使學生獲得成功感。
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人類本質里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的確,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贊揚、獎勵,不希望受到別人的批評和不重視。所以,在教學中,只要老師能善於對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就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並能形成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例如:當某個學生能正確地回答老師的問題時,或後進生有了點滴進步時,老師應抓住時機進行表揚和獎勵,可以採用鼓掌表揚,或獎勵一個小紅星、小獎品等形式,讓學生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而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答錯了,老師應以鼓勵為主,以免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於一年級兒童來說,當他們的需要未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熱切的嚮往之情,進而產生一種不達目標不罷休的情緒。教師應該充分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來喚醒他們的學習需要。例如,可以制定一個獎勵制度,讓他們渴望受到表揚、得到獎品,讓他們明白想要受到表揚、得到獎品必須要把數學學好,告訴他們:理想、願望與學好數學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有現在學好了數學你的願望才可能實現。這樣就可時刻激勵學生要學好數學,避免產生階段性學習,逐漸培養、鞏固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喚醒他們學習數學的慾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人人爭當小老師,從小培養自學能力。
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一年級學生特別對老師崇拜,言聽計從,他們都喜歡表現自己、領導別人,這就是人的表現欲和領導欲的真實寫照。因此,做為老師應給學生一個自我表演的舞台,不要約束他們。為了使學生得到更多的機會進行練習、實踐,增強學生的自我鍛煉,培養學生從小當學習的主人,從小培養自學能力,使課堂的氣氛變得輕松、自然、愉快,增添學習興趣,可採用人人爭當小老師的做法。例如在一年級的復習課中,對「10以內數的加法表」的復習,由於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於是我就讓學生在課堂上輪流當「老師」,通過一問一答,復習舊知識。比如:我有時讓學生當小老師,同桌之間互相批改作業,看哪個小老師又快又准確;有時對老師當天所講的內容進行一問一答的復習,通過小組內的問答式學習,可以使成績差的同學增多練習機會,在聽、練中學會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寓學習於游戲中,如小老問:「2+6=」學生答:「2+6=8」老師問:「為什麼2+6=8?」學生答:「因為2和6組成8,所以2+6=8」,小老師再問:「2+6=8,6是什麼數?2、8呢?」,這樣讓大家都有機會當小老師!
總之,一年級的數學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愉快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喜歡數學,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從此打下「樂學」的思想基礎。

⑹ 一年級數學怎麼教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教學方法。

一、教師講應用題小故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心智正處於成長階段,好奇心強,並且處:於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時期,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多去引導學生學習。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把應用題改-編成小故事講給學生,激發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二、指導學生動作操作:一般小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通過動腦和動手實現。對此需要教師設計相應的教學實驗幫助學生獲取數學知識。

三、創設數學教學情境:學習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相互溝通交流及共融的過程。其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具有創造性、能動性和自主性,教材內容則有封閉性和被動性。而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講枯燥的教材變得生動,在各種有趣、開放且充滿活力的學習活動中充實教學內容。

四、設置差異化學習目標:傳統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以教材為主,但也總局限在此范圍內,單一的教學內容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無法在小學數學中得到提升。教師可將目標轉向中學,參考中學教學模式,從小學低年級教學內容中實施分類專題學習,使學生能有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

注意事項:

首先,從小就得教小孩數數,這個非常重要。然後,等到孩子從1能數到10的時候,可以教他數實物。比如屋子裡的凳子,桌子上的蘋果、老師給的糖果。然後等孩子回到家,數家裡幾口人、做了幾道菜,到了超市買東西買了幾個,只要有機會就讓他數,不要顯麻煩。只有應用到實物當中,小孩才會對數字有概念。

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先從簡單的弄始教給孩子,比如1+1=2,1+2=3,先用實物,比如1+1就可以拿1個蘋果加1個蘋果,1個蘋果加2個蘋果,慢慢讓孩子對數字加深概念,但是小孩在學校里沒有實物,所以就再教用手指來算。

要先教孩子數實物,而不是用手指。先對數字加深概念一定要先用實物讓孩子算,再教孩子用手指。不然孩子會依賴手指,而不了解數字的真正含義。

⑺ 怎樣給一年級的學生解釋數學信息

一、多看即多觀察。
「解答應用題有助於學生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應用」,「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編排應用題時不急於求成,而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最開始出現的是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這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應用題(圖畫),運用數數等已有知識直接獲取一些表層信息。如教學時,可向學生提問:圖上畫了什麼?蘋果分為幾堆?左邊和右邊各有幾個?此外圖上還畫了什麼?數錯,不看問題是一年級學生解應用題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視學生的觀察訓練,效果會好得多。這樣可讓學生初步感知應用題由三個部分組成,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二、多讀
多讀即反復讀題,審題前必先通讀題中文字,理解在圖畫應用題中主要是通過觀察獲得表層信息,而對於圖文表格應用題及文字應用題則看不出所以然,特別是一年級學生識字不多,即使都認識,一年級孩子自製能力較差,注意力極容易無意識地分散,讓學生看獲取信息效果遠不如讀(文字)。對於理解這兩類應用題,多讀既可集中學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學生對結構的印象和題意的理解。
三、多說
教師應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並且要鼓勵學生多說,即使錯了也不要批評學生。其實,數學就是找規律、找關系、形成表達式,這整個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我們應讓學生大膽地去說,去猜測,去嘗試。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語言去表達、理解同一道題的意思,不要擔心什麼無意識的思維浪費時間,往往這種思維能產生「全新」的思想。再教學應用題時,主要是讓學生多說條件和問題,多讓學生創造性的「重復」某一題意,如僅「去掉」的意思,學生可以有「送去」、「拿掉」、「獎給」 、「吃掉」 、「藏起來」 、「遮住」 、「壞了」、「削好」等二十餘個表達詞語。此時,你一定會感覺到你的思維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創造性。「三個臭皮匠」能「抵」幾個「諸葛亮」呀!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學生自己的思維去理解題意定會事半功倍。

⑻ 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一堂課怎麼上上什麼該講些什麼該做些什麼

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一堂課上的時候先介紹,在講課。不需要講內容。第一課不要先講規矩,要跟學生講學數學的樂趣,以一些數學故事開頭,讓學生體驗數學之美。

消除學生對數學的恐懼和為難,學生自然有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和勇氣,如果能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就會很願意去學,這樣你的數學教學就成功了。

數學起源於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古巴比倫人從遠古時代開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並能應用實際問題。從數學本身看,他們的數學知識也只是觀察和經驗所得,沒有綜合結論和證明,但也要充分肯定他們對數學所做出的貢獻。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本概念的精煉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內便可觀見。從那時開始,其發展便持續不斷地有小幅度的進展。但當時的代數學和幾何學長久以來仍處於獨立的狀態。

代數學可以說是最為人們廣泛接受的「數學」。可以說每一個人從小時候開始學數數起,最先接觸到的數學就是代數學。而數學作為一個研究「數」的學科,代數學也是數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幾何學則是最早開始被人們研究的數學分支。

⑼ 怎樣教一年級學生學數學

打開一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光靠一支粉筆和一張嘴來教學是不行的。在實際教學中,除了運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以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要注重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 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後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後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認識鍾表》一課時,先讓學生再讓學生觀察鍾表三兄弟的不同長短,後讓學生戴上12個數字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9加幾》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能運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題目。這時候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不是這樣算的」「那你是怎樣算的?」,他把演算法說出來以後我當時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後,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演算法很多,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後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後,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並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4、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認識人民幣》課以後,布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什麼價錢把它記下來,之後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叫學生扮演「商場小經理」和「顧客」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買下來。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中。

閱讀全文

與如何給一年級的學生介紹數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