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寫生活中的數學論文1000字

如何寫生活中的數學論文1000字

發布時間:2022-06-25 13:03:11

Ⅰ 《生活處處有數學》論文怎麼寫

《生活處處有數學》論文

在生活中到處都可以感覺到數學,體會到數學,所以,數學是與生活同行,與我們同行。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馬路上,在市場里,在學校中,隨處都可以見到。例如:學生每天幾點上課?學生每天學習時間是多長?休息時間是多長?就像這樣簡單而又瑣碎的問題,卻在大千的世界裡構成一連串美麗而奇妙的數學問題。從那高高的海岸紅木,那巨大的加利福尼亞美洲杉,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活在世上的東西。在它上面我們能夠發現一些諸如同心圓、同心圓柱、平行線、概率、螺線以及比,等數學概念。再比如生活中常見的例子。用一個普通的正方形就可以折疊出不同的形狀和式樣。華羅庚說過這樣一句話:「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活之謎,日用之繁,數學無處不在。」這句話的最後一句令我感受至深。生活中有數學,數學就在生活中,每天用的最多的還是數學。

而如今祖國的花朵們,卻以什麼樣的姿態去面對生活中的數學呢?

銀行利率、股票的上漲與下跌、衣服打折、球賽記分……這些與生活聯系緊密的詞語出現在課本上。一些缺乏生活常識的學生紛紛犯難,常常連題目都不理解:什麼是利率?是打4折的衣服便宜還是打6折的便宜?「閉門讀書的學生,想學好現在的數學,難。」大家紛紛說道。

教育專家指出,以前考試過分強調解題技巧,試題人為編造嚴重,故意設置陷阱和障礙,造成數學教育變成解題訓練,學生陷入題海戰。

而現在的應用題不僅題長,有時達200多字,而且與生活聯系緊密,要求用數學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學生需要培養這樣一種思維模式:了解生活常識,在讀懂了試題內容後,能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建立起數學模型,最後把答案放到生活中來。學生要有「數學問題是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注意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通過相關訓練加以鞏固。

那麼該怎樣培養學生的的生活實踐能力呢?我認為真正的學好數學,不是死記硬背書上的定義、法則,而是靈活運用知識,在生活中也能活學活用。僅僅常被人們忽略的東西,在考試時總是出其不意的出現在你的面前,讓你措手不及。所以,生活中的每一個東西,每一種物體都要留心觀察,仔細的觀察生活中的數學,與課本的知識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網上找到了答案。有的家長在培養孩子實際的解決問題時,用的方法很簡單卻又很實用。在孩子一年級時,家長每天都帶孩子去買菜,讓他從生活中直接發現數學的存在,並要求孩子准確的算出買菜要付多少錢,哪一家的菜質量好又便宜;在孩子上三年級時,家長能夠主動要求孩子擔任家裡的「小小計算員」來負責家裡的水、電費計算以及交款;在五年級時,讓孩子獨立解決實踐問題,充分發揮孩子的潛力;在六年級時,家長出門逛街總要拉著孩子一起逛,是打八折便宜,還是買一贈一實惠?等等的一系列問題。

只有真正的認識數學,發現數學,才會愛上數學。

Ⅱ 數學論文《生活中的數學》急急急1000字以上

游戲中的數學
一天,熙熙姐姐交給我們一個游戲:兩人輪流從1—10按順序報數,每次只能報1、2或3個數,誰先報到10,誰就贏了。
大家都想將對方「打倒」,但是,怎樣才能讓自己百分之百的勝利呢?這個問題總在我的腦海中回盪,使我疑惑不解。
回到家,我在小籃子里挑了十個石子,准備新手操作一下。我把爸爸叫來,讓爸爸和我一起做這個游戲。我找來一支筆和一本本子,將我做的每一步記錄下來。規則是這樣的:我和爸爸輪流拿石子,最多拿3個,最少拿1個,誰拿到最後一個,誰就贏了。
第一場我失敗了。原來,爸爸先拿,爸爸讓我在最短的時間內輸的「很慘」;第二場我先拿,我居然贏了……
我將記錄反復看了幾遍,終於發現,我用最大的和最小的數相加:即1+3=4,又用了石子總數除以最大數與最小數的和,也就是10÷4=2…2,如果有餘數,就我先拿,余數是幾就那幾個石子,如果沒有餘數,讓對方先拿。現在余數是2,就拿2個石子,剩下的每次拿的石子和對方拿的和是除數3,我就可以必勝了。
為了保證答案的准確性,我又拿了28個石子和爸爸重新玩,有了上面的規律,我果然戰無不勝!!!
原來,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它們正等著你去發現呢!

Ⅲ 寫一篇關於生活中的數學的小論文

生活中的數學「對我來說什麼都可以變成數學。」數學家笛卡兒曾這樣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我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華羅庚也曾下過這樣的結論。的確,正如兩位前輩所說,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的腳步無處不在。 2006年已經接近尾聲了,迎面而來的是新的一年——2007年。行走在繁華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商家打出的「滿400送400」,「滿300送300」的促銷招牌。「這真實惠!」消費者們蜂擁而至,商場里人山人海,搶購成風。此情此景,真讓人以為回到了物資短缺的年代。實際上商家心裡早打好了如意算盤。俗話說:只有買虧,沒有賣虧,「滿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其中暗藏著數學問題,暗藏著商業機密,暗藏著許多玄機。 去年,我們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際在商場里「血拚」,當時是滿400送400元券。我們先用980元買了一件蘋果牌的皮夾克給爸爸,送來了800元購物券。我們並沒有過分浪費,花了300元券買了一件298元藏青色的李寧牌棉襖,又用剩下的500元券中的488買了一件太子龍男裝(由於是購物券,不設找零)。到底便宜了多少?298+488+980=1766(元)——這是原來不打折時需要花的錢。980/1776,所打的折扣大約是五五折。 我的姑姑和姑夫從前也做過服裝生意,我對服裝的進貨成本與銷售價的關系也有些了解。服裝的進價一般只佔建議零售價的20%~30%。隨著競爭的加劇和商場促銷力度越來越大,為了保持利潤,商家或廠家還不斷地把衣服的建議零售價標高。就如前幾天在電視中看見的一位消費者所說,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條尼料的褲子,三年前建議零售價還只是299元,今年標價變成了999元。這么一算,進價大概只有商場里售價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還穩賺三至五成的毛利。 廣告,廣告,便是廣而告之。許多人一窩蜂似的趕來搶購、血拚,商場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銷售量也快速增長。就按人流量是平時的三倍算,這里又出現了一個數學問題。假設平時人流量少時,一件商品按8折銷售。8折減去進價2折,標價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雖然現在「滿400送400元券」時同一件商品可能只賺三至五成,但銷量起碼是平時的三倍以上。就按三成毛利和三倍銷量來計算,3×3=9,與平時的6成毛利相比,一天能多賺50%。雖說這樣賣每件單位毛利率有所下降,毛利額卻因銷售量的增加而增長,更因大量銷售而加快了資金周轉,帶來額外的收益。 商品標價和促銷中有數學,購物消費中有數學,裝修房子有數學,織毛衣中有數學……總而言之,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

Ⅳ 數學論文1000字怎麼寫3方面 1:數學思想方法 2:問題探究 3: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小論文一
關於「0」

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祖先開始只認識沒有和有,其中的沒有便是0了,那麼0是不是沒有呢?記得小學里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於0,0就表示沒有數量。」這樣說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溫度計上的0攝氏度表示水的冰點(即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態和液態的區分點。而且在漢字里,0作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數目的。2)不夠一定單位的數量……至此,我們知道了「沒有數量是0,但0不僅僅表示沒有數量,還表示固態和液態水的區分點等等。」

「任何數除以0即為沒有意義。」這是小學至中學老師仍在說的一句關於0的「定論」,當時的除法(小學時)就是將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個整體無法分成0份,即「沒有意義」。後來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為極限的變數(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小於任意小的已定正數),應等於無窮大(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大於任意大的已定正數)。從中得到關於0的又一個定理「以零為極限的變數,叫做無窮小」。

「105、203房間、2003年」中,雖都有0的出現,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卻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數的空位,不可刪去。203房間中的0是分隔「樓(2)」與「房門號(3)」的(即表示二樓八號房),可刪去。0還表示……

愛因斯坦曾說:「要探究一個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宏觀上看來,我始終認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數字,不如先了解0這個「不存在」的數,不至於成為愛因斯坦說的「荒唐」的人。作為一個中學生,我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對0的認識還不夠透徹,今後望(包括行動)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發現「我的新大陸」。

數學小論文二
各門科學的數學化
數學究竟是什麼呢?我們說,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科學.它在現代生活和現代生產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同其他科學一樣,數學有著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認識它的過去,就是為了了解它的現在和未來.近代數學的發展異常迅速,近30多年來,數學新的理論已經超過了18、19世紀的理論的總和.預計未來的數學成就每「翻一番」要不了10年.所以在認識了數學的過去以後,大致領略一下數學的現在和未來,是很有好處的.
現代數學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就是各門科學都在經歷著數學化的過程.
例如物理學,人們早就知道它與數學密不可分.在高等學校里,數學系的學生要學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學生要學高等數學,這也是盡人皆知的事實了.
又如化學,要用數學來定量研究化學反應.把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濃度、溫度等作為變數,用方程表示它們的變化規律,通過方程的「穩定解」來研究化學反應.這里不僅要應用基礎數學,而且要應用「前沿上的」、「發展中的」數學.
再如生物學方面,要研究心臟跳動、血液循環、脈搏等周期性的運動.這種運動可以用方程組表示出來,通過尋求方程組的「周期解」,研究這種解的出現和保持,來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現象.這說明近年來生物學已經從定性研究發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應用「發展中的」數學.這使得生物學獲得了重大的成就.
談到人口學,只用加減乘除是不夠的.我們談到人口增長,常說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麼是否從出生率減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長率呢?不是的.事實上,人是不斷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來的基數有關系;死亡也是這樣.這種情況在現代數學中叫做「動態」的,它不能只用簡單的加減乘除來處理,而要用復雜的「微分方程」來描述.研究這樣的問題,離不開方程、數據、函數曲線、計算機等,最後才能說清楚每家只生一個孩子如何,只生兩個孩子又如何等等.
還有水利方面,要考慮海上風暴、水源污染、港口設計等,也是用方程描述這些問題再把數據放進計算機,求出它們的解來,然後與實際觀察的結果對比驗證,進而為實際服務.這里要用到很高深的數學.
談到考試,同學們往往認為這是用來檢查學生的學習質量的.其實考試手段(口試、筆試等等)以及試卷本身也是有質量高低之分的.現代的教育統計學、教育測量學,就是通過效度、難度、區分度、信度等數量指標來檢測考試的質量.只有質量合格的考試才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學習質量.
至於文藝、體育,也無一不用到數學.我們從中央電視台的文藝大獎賽節目中看到,給一位演員計分時,往往先「去掉一個最高分」,再「去掉一個最低分」.然後就剩下的分數計算平均分,作為這位演員的得分.從統計學來說,「最高分」、「最低分」的可信度最低,因此把它們去掉.這一切都包含著數學道理.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關肇直先生說:「數學的發明創造有種種,我認為至少有三種:一種是解決了經典的難題,這是一種很了不起的工作;一種是提出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論,其實在歷史上起更大作用的、歷史上著名的正是這種人;還有一種就是把原來的理論用在嶄新的領域,這是從應用的角度有一個很大的發明創造.」我們在這里所說的,正是第三種發明創造.「這里繁花似錦,美不勝收,把數學和其他各門科學發展成綜合科學的前程無限燦爛.」
正如華羅庚先生在1959年5月所說的,近100年來,數學發展突飛猛進,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等各個方面,無處不有數學」來概括數學的廣泛應用.可以預見,科學越進步,應用數學的范圍也就越大.一切科學研究在原則上都可以用數學來解決有關的問題.可以斷言:只有現在還不會應用數學的部門,卻絕對找不到原則上不能應用數學的領域.

數學小論文三
數學是什麼
什麼是數學?有人說:「數學,不就是數的學問嗎?」

這樣的說法可不對。因為數學不光研究「數」,也研究「形」,大家都很熟悉的三角形、正方形,也都是數學研究的對象。

歷史上,關於什麼是數學的說法更是五花八門。有人說,數學就是關聯;也有人說,數學就是邏輯,「邏輯是數學的青年時代,數學是邏輯的壯年時代。」

那麼,究竟什麼是數學呢?

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站在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高度,通過深刻分析數學的起源和本質,精闢地作出了一系列科學的論斷。恩格斯指出:「數學是數量的科學」,「純數學的對象是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根據恩格斯的觀點,較確切的說法就是:數學——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數學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叫純粹數學,一類叫應用 數學。

純粹數學也叫基礎數學,專門研究數學本身的內部規律。中小學課本里介紹的代數、幾何、微積分、概率論知識,都屬於純粹數學。純粹數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暫時撇開具體內容,以純粹形式研究事物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例如研究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至於它是梯形稻田的面積,還是梯形機械零件的面積,都無關緊要,大家關心的只是蘊含在這種幾何圖形中的數量關系。

應用數學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有人說,它是我們的全部知識中,凡是能用數學語言來表示的那一部分。應用數學著限於說明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是純粹數學與科學技術之間的橋梁。大家常說現在是信息社會,專門研究信息的「資訊理論」,就是應用數學中一門重要的分支學科, 數學有3個最顯著的特徵。

高度的抽象性是數學的顯著特徵之一。數學理論都算有非常抽象的形式,這種抽象是經過一系列的階段形成的,所以大大超過了自然科學中的一般抽象,而且不僅概念是抽象的,連數學方法本身也是抽象的。例如,物理學家可以通過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理論,而數學家則不能用實驗的方法來證明定理,非得用邏輯推理和計算不可。現在,連數學中過去被認為是比較「直觀」的幾何學,也在朝著抽象的方向發展。根據公理化思想,幾何圖形不再是必須知道的內容,它是圓的也好,方的也好,都無關緊要,甚至用桌子、椅子和啤酒杯去代替點、線、面也未嘗不可,只要它們滿足結合關系、順序關系、合同關系,具備有相容性、獨立性和完備性,就能夠構成一門幾何學。

體系的嚴謹性是數學的另一個顯著特徵。數學思維的正確性表現在邏輯的嚴謹性上。早在2000多年前,數學家就從幾個最基本的結論出發,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將豐富的幾何學知識整理成一門嚴密系統的理論,它像一根精美的邏輯鏈條,每一個環節都銜接得絲絲入扣。所以,數學一直被譽為是「精確科學的典範」。

廣泛的應用性也是數學的一個顯著特徵。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20世紀里,隨著應用數學分支的大量涌現,數學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的科學部門。不僅物理學、化學等學科仍在廣泛地享用數學的成果,連過去很少使用數學的生物學、語言學、歷史學等等,也與數學結合形成了內容豐富的生物數學、數理經濟學、數學心理學、數理語言學、數學歷史學等邊緣學科。

各門科學的「數學化」,是現代科學發展的一大趨勢。 你參考看看。

Ⅳ 求助1000字數學論文,講日常生活的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在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數學思維能力訓練的生活化
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盡量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內容要面對生活實踐,為學生營造1種寬松平等而又充滿智力活動的氛圍,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創新性思維的訓練。由於學生的思維的創造性是1種心智技能活動,是內在的隱性活動,因此,必須藉助外在的動作技能、顯性活動作基礎。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通過「再創造」來學習知識,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目的,達到能力的創新。在教學《接近整百整10數加減法的簡便演算法》時,有這樣1題「165-97=165-100+3」,學生對減100時要加上3,難以理解,我就讓學生聯系買東西找0的生活實際想:媽媽帶了165元錢去醫葯商店買了1盒97元的西洋參。她付給營業員1張百元鈔票(應把165元減去100元),營業員找回3元,(應加上3元)。所以,多減去的要3應該加上。這樣教學,抽象的運算獲得了經驗的支持,具體的經驗也經過1番梳理和提煉,上升為理論上的簡便運算,從而又總結出「多減要加上,多加要減去,少加要再加,少減要再減」的速算規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應用題教學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
應用題訓練「生活化」是指把應用題與生活中的問題聯系起來,懂得生活中的1般道理,再去理解數量關系,理解了的數量關系再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教學3步計算應用題時,我把書上的例題該為和學生生活接近的問題「要求我們3年級1共有多少人?你會想什麼辦法知道?」於是有的學生說去問班主任每個班有多少人再加起來就可以了;還有學生說去問教導主任;還有學生說到學校的校長辦公室直接查電腦就行了不用算。通過學生自己動腦筋想出了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的學習慾望大增,學習興趣高漲。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通過它讓學生展開了想像的翅膀,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掌握了技能,激發了他們的自主創新意識。

總而言之,「聯系生活學數學」,要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在課堂上要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啟發誘導,在課外要積極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讓學生親自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為1名數學教師我們應該有意識的把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使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逐步具備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處處離不開數學」,要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中,我就提出這樣的問題,你今年的身高是多少呀?身體有多重?比1比你和你的同桌誰重……這些都是小學生經常遇到的問題,而要准確地說出結果,就需要我們量1量、稱1稱、算1算,這些都離不開數學。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像水電費、日常購物問題均發生在身邊,我們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遊,都離不開數學。又如:在教學的「 小數的初步認識」這1內容時,我在課前布置了這樣1個預習題:請同學們回家後到超市去進行1項社會調查,調查同1類商品的5種不同價格,讀出價格,看1看哪種牌子的最貴?哪種牌子的最便宜?算1算其中兩種商品的總價是多少?向這樣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不僅激發了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數學走向生活。
「聯系生活學數學」強調了數學教學與社會生活相接軌。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在參與關心學生生活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生活服務。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學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給學生留有1些瑕想和期盼,使他們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得更緊密。

常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我的孩子能說會唱,電視廣告、流行歌曲模仿得維妙維肖,就是學數學不開竅 ,10以內的加減法也學不會。」面對這種情況,這些家長更應思考:如何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我認為,家庭 數學啟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從中讓孩子們感受到數學內容不是枯燥的數字和呆板的幾加幾、幾減幾 ,而是有趣的、有用的。
下面,介紹一些家庭數學啟蒙的方式和途徑。
一、交談活動
數學具有抽象性、嚴謹性、邏輯性等特點,而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形象性的特點,呆板地向他們灌輸數學 知識,不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徵,不僅收不到好的學習效果,反會引起他們對數學的反感和厭煩。家長可在平日 與幼兒的隨機交談中寓教於樂,將孩子輕松地引入數學領域。如節假日,家長帶著孩子外出,乘公共汽車,可 和他一起數車站,若要乘8站才能到達目的地,那麼,可讓孩子說說現在乘過了幾站,還要乘幾站才能到達目的 地,如是熟悉的路還可讓孩子逐一將每站的站名報出來。若乘客不多,還可以數到站時上下車的人數,比比是 上車的人多呢,還是下車的人多;前門上來了幾人,中門上來了幾人,合起來是幾人……僅這一個話題,幼兒 就可以學習數數、比多少、加減法等。家長與孩子一起數數、算算中不就對他進行了數學啟蒙了嗎?又如,茶 余飯後,家長可和孩子一起玩手指游戲,邊玩邊數邊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個好朋友,花樣變不完 。伸出大拇指,我倆一樣粗;伸出小拇指,你倆一樣小:伸出一隻手,中指最最高;伸出兩只手,十指排排隊 。再如,喝飲料時,可以問孩子,易拉罐是什麼形狀的?這時,家長就可以與孩子比賽,說出像圓柱體的東西 ,看誰說得多。假如經常喝飲料的話,不妨每次把空罐收起來,積少成多,以後還可讓孩子按罐的大小、高矮 、粗細、顏色、品種等玩分類游戲。
通過交談進行數學啟蒙,不需要家長們花很多時間去精心准備,只要做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找機會,便 可自然而然地進行,從中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家務勞動
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不少家長為了保證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智力,承包了所有的家務勞動。其實,在 家務勞動中也能滲透數學啟蒙。如,整理衣服時,可讓孩子將衣服按爸爸的、媽媽的和自己的進行折疊整理; 或按上衣、褲子和襪子進行折疊整理。整理鞋子時,可讓孩子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放;或按鞋子的 特徵:房裡穿的、出門穿的;女式的、男式的;大人的、小孩的;冬天穿的和不是冬天穿的等來排放。這些勞 動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滲透了分類、排序能力的培養。又如,吃飯前,請孩子給每位吃飯的人分發一份餐具( 包括碗筷、勺子、碟子、餐巾紙),這就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方法。假設有一樣餐具少了一件,還可讓幼兒比多 少,說說哪個多,哪個少;想想用什麼辦法才能讓它們一樣多呢。這些活動均能提高幼兒的分類和數數能力。
可見,簡單的家務勞動不僅不會累了孩子,反而能使他們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並從中學到知識,感 受到數學是有用的。
三、操作活動
國內外的眾多幼兒數學研究表明:只有讓孩子通過動手操作、擺弄,才能逐步體驗抽象的數概念。家長應 該為孩子提供學數的操作材料,如,家中常玩的撲克牌,就是孩子學數的操作材料之一。可讓孩子先將數字牌 和人頭牌分開,再按數字牌上的花式分開,然後,分別從1排到10。在這簡單的理牌中就使孩子進行了分類練習 ,並掌握從小到大的順序。爸爸、媽媽也可和孩子一起玩牌,比如,爸爸出一張「5」,孩子必須出"4"和"6", 並將"4"放在"5"的前面,"6"放在"5"的後面,說出5的兩個相鄰數是4和6,出對、說對牌歸自己。爸爸和孩子輪 流出牌,最後,比比誰的牌總張數最多;或比比哪一花式的牌多,哪一花式的牌少;單數的牌多還是雙數的牌 多,多幾,少幾。也可玩抽牌游戲,相互抽對方一張數字牌,說出合起來是幾,相差幾,說得又對又快者可得 對方的牌。家長切莫錯過在玩牌中幫助孩子感知數的實際意義、數序、數的組成和相鄰數等數概念。又如,提 供孩子一些兩種顏色、大小不同的回形針,讓孩子嘗試著套。不難發現,孩子會按顏色或大小不同套出很多的 花樣。
同樣,在操作活動中,孩子通過自由擺弄物體,獲得了數學感知和經驗,並對抽象的數學產生了興趣。

Ⅵ 數學與生活的小論文怎麼寫

門科學的數學化
數學究竟是什麼呢?我們說,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科學.它在現代生活和現代生產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同其他科學一樣,數學有著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認識它的過去,就是為了了解它的現在和未來.近代數學的發展異常迅速,近30多年來,數學新的理論已經超過了18、19世紀的理論的總和.預計未來的數學成就每「翻一番」要不了10年.所以在認識了數學的過去以後,大致領略一下數學的現在和未來,是很有好處的.
現代數學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就是各門科學都在經歷著數學化的過程.
例如物理學,人們早就知道它與數學密不可分.在高等學校里,數學系的學生要學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學生要學高等數學,這也是盡人皆知的事實了.
又如化學,要用數學來定量研究化學反應.把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濃度、溫度等作為變數,用方程表示它們的變化規律,通過方程的「穩定解」來研究化學反應.這里不僅要應用基礎數學,而且要應用「前沿上的」、「發展中的」數學.
再如生物學方面,要研究心臟跳動、血液循環、脈搏等周期性的運動.這種運動可以用方程組表示出來,通過尋求方程組的「周期解」,研究這種解的出現和保持,來掌握上述生物界的現象.這說明近年來生物學已經從定性研究發展到定量研究,也是要應用「發展中的」數學.這使得生物學獲得了重大的成就.
談到人口學,只用加減乘除是不夠的.我們談到人口增長,常說每年出生率多少,死亡率多少,那麼是否從出生率減去死亡率,就是每年的人口增長率呢?不是的.事實上,人是不斷地出生的,出生的多少又跟原來的基數有關系;死亡也是這樣.這種情況在現代數學中叫做「動態」的,它不能只用簡單的加減乘除來處理,而要用復雜的「微分方程」來描述.研究這樣的問題,離不開方程、數據、函數曲線、計算機等,最後才能說清楚每家只生一個孩子如何,只生兩個孩子又如何等等.

Ⅶ 以「生活中的數學」為主題。不少於1000字的數學論文。

數學小論文
生活中的數學:關於「0」

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祖先開始只認識沒有和有,其中的沒有便是0了,那麼0是不是沒有呢?記得小學里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於0,0就表示沒有數量。」這樣說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溫度計上的0攝氏度表示水的冰點(即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態和液態的區分點。而且在漢字里,0作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數目的。2)不夠一定單位的數量……至此,我們知道了「沒有數量是0,但0不僅僅表示沒有數量,還表示固態和液態水的區分點等等。」

「任何數除以0即為沒有意義。」這是小學至中學老師仍在說的一句關於0的「定論」,當時的除法(小學時)就是將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個整體無法分成0份,即「沒有意義」。後來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為極限的變數(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小於任意小的已定正數),應等於無窮大(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大於任意大的已定正數)。從中得到關於0的又一個定理「以零為極限的變數,叫做無窮小」。

「105、203房間、2003年」中,雖都有0的出現,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卻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數的空位,不可刪去。203房間中的0是分隔「樓(2)」與「房門號(3)」的(即表示二樓八號房),可刪去。0還表示……

愛因斯坦曾說:「要探究一個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宏觀上看來,我始終認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數字,不如先了解0這個「不存在」的數,不至於成為愛因斯坦說的「荒唐」的人。作為一個中學生,我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對0的認識還不夠透徹,今後望(包括行動)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發現「我的新大陸」。

Ⅷ 誰能告訴我生活中的數學論文怎麼寫

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閱讀全文

與如何寫生活中的數學論文10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