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年級數學應用題,每台洗衣機628元每個月節餘150元則幾個月節余的錢可以買台
580÷225
≈600÷200
=3(個);
答:3個月節余的錢可以買一台洗衣機.
㈡ 三年級數學題王爺爺要買1200元的電冰箱他一個月節餘800元,需要幾個月的節余的錢才能買得到
存一個月800,存兩個月1600,因為,1600大於1200,因此存兩個月就能夠買冰箱
㈢ 三年級數學 需要多少錢課件.ppt
你需要做多少張,課件內容都准備好了吧,這種比較簡單的還是很好做的
㈣ 北師大出版社小學三年級數學課本中需要多少錢那課時的優質課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演算法的過程,並能正確計算。
2、理解乘法的意義,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具體情境中應用乘法,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口算。
教學准備:教學掛圖、磁力板、圖片、膠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星期天,淘氣、笑笑還有他們的好朋友一起到海邊玩,在海邊的附近商店裡,他們買了好多東西,想請大家幫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你們願意嗎?(出示掛圖)
(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進數學與生活的距離,為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明確游泳圈每個12元,球每個15元)
(2)分析數學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之間交流。
(3)以小組形式反饋問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幫助解決。(引出問題「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意圖: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引出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4) 探究「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之後和小組交流。
(5)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交流中教師鼓勵演算法不同的同學。
對於帶有一般性的計算方法應引導學生予於關注。
(意圖:通過這種互問答的學生交流形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互相促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體驗演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2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經找到的方法獨立完成「試一試」進行鞏固。
㈤ 數學三年級上冊 節余多少錢(第2課時) 一共節余多少錢
多餘問題,公式:所有部分-餘下的部分=屬於的部分,
多餘問題:物體全部的長度-後部分的長度=前部分的長度,或者前部分長度+後部分長度=所有長度,由題意可知:是求這個木棒一共有多長?(1)方法一:後的長度為48,前部分為220,故220-48=172,方法二,前部分的長度為x,那麼48+x=220,解得x=172
2)方法一:所有長度-後部分的長度=前部分的長度=308-85=223方法二設前部分的長度x,那麼x+85=308,x=223,第三題你自己做
㈥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節余多少錢公開課教案
教科書以「節余多少錢」這一情境為依託,相繼呈現了兩個問題,雖然都是加減混合運算,但第一問題的數量關系相對簡單些,先加後減或先減後加都有道理;而第二個問題則相對復雜,比較抽象,也難理解,因此突出了學生對數量關系的理解.1、結合「節余多少錢」的生活情境,經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並掌握加減混合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2、會運用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進一步理解畫直觀圖表示數量關系的優越性,體會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策略,提高思維的靈活性.一激情引入.親愛的同學們,2009年,我國進城務工人員總數約二億三千萬人,城市建設和發展離不開他們的辛勤勞動.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一家人是如何節錢的.二.探究—合作—交流1、引導學生觀察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2、分析數學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之間交流.3、以小組形式反饋問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幫助解決.(引出問題「八月結余了多少錢?」)4、探究「八月結余了多少錢?」這個問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之後和小組交流.
㈦ 三年級下冊小學數學節余多少錢教案
教學目標
1. 結合「節余多少錢「的生活情境,經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並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2. 會運用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進一步理解畫直觀圖表示數量關系的優越性,體會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策略,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畫直觀圖表示數量關系的優越性。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