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一年級數學一般都學什麼一年級數學
《小學一年級數學》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數學[英語:mathematics,源自古希臘語μθημα(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或maths],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
②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都有哪些內容急用
1. 學0-9的數字,要會認會讀會寫
2.學習比較數字大小
3.學會算比較簡單的一位數加減法
(好象就是這些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③ 小學一年級大概數學有什麼內容
一年級上學期主要知識點有:
1.20以內數的認識
包括:數位的含義、計數單位、十進關系、數的組成、數的順序、大小比較、基數和序數。
2.20以內的加減法
包括:加減法運算的含義、加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口算。
3.認識鍾表
包括:認識鍾面、時針、分針,認識整時、半時。
4.圖形的認識
包括:立體圖形、平面圖形。
5.簡單統計過程
包括:單一標準的分類、不同標準的分類、比多少、比高矮、比長短。
④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了,數學部分都有哪些知識框架呢
孩子上了小學一年級數學部分的知識框架肯定就是以認識數字,然後基本數字加減法是以內的加減法之類的為一個大概的學習內容和框架所以小孩上一年級的話數學部分的內容大概都是圍繞著加減法計算示以內的數的認識計算。然後就是這樣,因為一年級她的數學的一些水平啊,或者難度都不是很高。
⑤ 小學一二三年級的數學課分別學的是什麼內容
一年級上: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鍾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復習
一年級下: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
二年級上:長度單位、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一)觀察物體、表內乘法(二)、統計 、數學廣角
二年級下:解決問題、表內除法(一)圖形和變換、表內除法(二)、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統計、找規律
三年級上:測量、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四邊形、有餘數的除法、【時、分、秒】多位數乘以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可能性、數學廣角
三年級下:位置與方向、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統計、【年、月、日】、兩位數成兩位數、面積、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數學廣角、總復習
⑥ 一年級上冊生活中的數學教學內容有哪些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基於兒童數數的經驗,結合具體的情景認識10以內的數的意義,會認、會讀、會寫0--10的數,會用它們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初步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第二單元《比較》。通過比較具體數量多少的數學活動,獲得對「>、<、=」等符號的意義的理解,並會用這些符號表示10以內的數的大小;經歷比高矮、比輕重、比長短等實踐操作或數學思考活動,體驗「比」的方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並在描述或傾聽各自思考過程的交流中,體會學會有條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學會傾聽的重要性。
3、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10以內的加減算式,並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初步感受加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正確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10以內數的分解與合成的技能;通過整理加、減法算式,並探索其間規律性的活動,培養與發展數感。
4、第七單元《加減法〈二〉》。經歷表示11--20的數的具體操作及其概括過程,初步體會用十進制記數的位值原理,會數、讀、寫20日內數,掌握它們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結合解決問題的活動,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體會演算法的多樣性,學會20以內的進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第八單元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結合生動有趣的情境或活動,體會前、後、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回用前、後、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第六單元《認識物體》。通過對實物和模型的觀察、操作、分類等活動,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能直觀辨認它們的形狀是長方形、正方形、圓柱或球,能直觀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圓柱或球等立體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