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數學教案設計意圖怎麼寫
一.課程設計意圖:
幼兒數學活動的價值更凸顯在幼兒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能夠利用或直接在生活中藉助可操作性材料提高數學能力的運用和提升,進而促成幼兒思維的發展。
二.課程目標:
1.認識數字10-20,知道10以上物體的進位計數方法和讀法,進一步理解數字代表的基、序數意義,能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嘗試按群計數。
2.發現周圍環境中數字不同的作用意義,樂意探索數字,理解數字代表的意義。
3.在數列中發現數目的等差關系和相對關系。
4.能夠進行自然測量,發現物體存在的差異。
5.了解感知更多的平面圖形,在認識長方形、半圓形等圖形的基礎上,發現其內在的關系。
6.以某一物體為中心,區別上下、前後、里外。
7. 知道昨天、今天和明天、四季;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嘗試認識整點,建立初步時間觀念。
8.嘗試運用標記等記錄周圍事物和現象,能按物體的兩個特徵進行分類,嘗試按自己的標准對事物進行分類,培養思維的個性化。
9.辨認並操作簡單的規律模式,AB、AAB、ABABC等。
10.有初步的數目守恆觀念,嘗試在活動中培養量的守恆意識。
三.課程內容:
依據我們的活動時間我們下設的活動有
.數梅花(數學)目標:
1.能夠對圖片上的物體進行認真觀察,並點數出它們的數量。
2.嘗試按數群進行計數,提高點數的效率。
我長高了
目標:
1.能夠根據身高判斷出時間的先後順序。
2.嘗試從年月兩個時間角度排列出它們的關系。
分元宵(數學)目標:
1.能對不同擺放形式下的物體進行點數,說出自己點數的順序。
2.積極觀察、判斷嘗試把整體物體進行分組,並說出每組物體的多少關系。
.美食多多
目標:1.能夠對食品進行分類,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嘗試進行記錄和符號表徵,學習有條理性的記錄方法。(圖片、操作紙、筆)
『貳』 幼兒園小小班數學《認0》的教案
活動目標: 1、 認識「0」,知道「沒有」可以用 「0」來表示。 2、 在游戲中體驗快樂。 活動准備: 「0」「1」「2」數字卡片、一個空盒子、音樂磁帶、一張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引題 師:有一位數字寶寶要到我們小一班來做客,(老師出示一個盒子),它就藏在這盒子里,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想) 教師打開盒子:咦,盒子里有什麼東西嗎?(沒有),沒有用什麼數字寶寶來表示呢?(沒有就用數字」0」來表示),」0」寶寶來了! 二、認識數字寶寶「0」 師:我是」0」寶寶,小朋友你們好!(「0」寶寶你好)看看「0」寶寶長的怎麼樣啊? 圓圓的象什麼呢?(幼兒自由發揮) 師: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小朋友把兩只小手舉起來,藏起來一隻,再藏起來一隻,現在小手還看的見嗎?(看不見,沒有了)師:對了,沒有了我們用什麼數字寶寶來表示呢?(游戲再進行一次) 師:現在「0」寶寶要和小朋友做游戲,我們看見一個「0」寶寶,小朋友就點點頭,看見兩個「0」寶寶就招招手,看見三個「0」寶寶就扭扭扭。 教師再出示盒子,在盒子里放了一樣東西,師:現在盒子里有什麼呢?有幾本書?(一本)那麼現在能不能用「0」寶寶表示呢?(不能,要用1來表示)出示字卡「1」。再放一樣東西,,師:現在要用什麼數字寶寶來表示呢?(「2」寶寶來表示)出示字卡「2」。 三、游戲 師:(出示圖片)「0」寶寶帶來了很多朋友,要和小朋友玩捉謎藏的游戲,小朋友看看,「0」寶寶都躲在哪裡?我們把它們找出來貼在身上,一起和「0」寶寶跳舞,好嗎?(放音樂)老師與幼兒共舞。
『叄』 大班幼兒數學教案《排第幾》
一 、教學目標
1、 通過情景體驗和參與,感知自然數序數的含義,知道自然數除了可以表示物體的多少,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2、 能夠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基數和序數的區別。
3、培養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4、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預計教學時間: 1 節
三、教學重難點
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基數和序數的區別。
四、教學活動
(一)笑話引入新課,激發興趣
古時候有一個人特別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燒餅店吃燒餅,他吃了一個不飽,又吃了一個,還不飽,直到他吃完第四個才覺得飽了。這是他拍拍肚皮,嘆了口氣說:哎,要是知道吃第4個能飽,先吃第四個該多好!
這個人說得對不對?為什麼?
(二)學習新課
1、呈現課本主題圖,組織學生認真觀察畫面之後,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說說圖中有哪些人?一共有幾個?
如果以穿紅衣服的阿姨排第一,再說說誰排第二,小聰後面的解放軍叔叔排第幾?最後一位叔叔排第幾?
2、小組代表匯報
3、思想教育:看到聰聰一個人排隊買票的情景,同學們除了知道一共有5個人在排隊買票,以及每個人的位置,你們還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明白,自己已經是小學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外面要養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好習慣。
4、動畫展示:穿紅衣服的阿姨走後,後面的人依次上前。
(1)教師:這時有幾個人?誰排第一?小聰排第幾?他後面對2位叔叔排第幾?
讓學生再次在具體的環境中區分「幾」與「第幾」,同樣先在小組中交流,再全班交流。
(2)教師操作課件,出示正確答案,強調觀察的順序和方向。
(三) 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
1、 完成書第18頁做一做第12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匯報。
2、 動動手,深化感知
(1)學生拿出4個正方形學具片和1個圓片,先獨立擺一擺,把擺的結果在小組中說說,看看圓片可以放在那些位置。
(2)把圓片放在第二的位置,可以怎樣擺?
(3)討論:為什麼把O放在第2的位置會產生2種不同的擺法?引導學生體會第幾的相對性。
3、 完成書練習二第21頁第2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四人小組討論尋找規律,匯報討論。
4、 填一填。
從左往右數,第4列有( )個球。
從右往左數,有5個球的是第( )列。
從左往右數,有4個球的是第( )列。
從右往左數,第4列有( )個球。
【提高練習】
5、 游戲:開火車
選幾名同學跟在老師後面,組成一列小火車,在教室過道緩緩行駛。
(1) 其餘學生觀察組成火車的人數以及教師和其他同學在隊列中的位置,告訴同桌。
(2) 火車改變前進的方向,火車頭變為火車尾,說說老師和每個同學在隊列中的位置。
(3) 小結:數數時,數的方向不同,其結果也就不同。
【拓展練習】
6、五杯糖水一樣甜,請你按放糖由多到少填上序號。
『肆』 幼兒園的數學教案怎麼寫
題意: 幼兒興在活動中,如何與同伴商量、合作,學會一起玩,玩得高興,這是一個新的問題。選擇了幼兒所熟悉,也是晨間鍛煉時幼兒愛接觸的好夥伴呼啦圈作為器械,設計了此活動「快樂圈圈」。 活動一開始,孩子們手握圈圈扮演小司機,跟著音樂做各種動作,並穿插「紅綠燈」環節,控制幼兒的身體動作,使幼兒准備活動有一個...動靜交替的過程。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圈的不同玩法,其中雙腳並攏或分開行進跳,是本次活動重點練習的基本動作,為讓這一動作得到充分而重點的練習,我引導幼兒自由結伴,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將塑圈擺在地上搭成各種圖案,練習行進跳,這即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同時也學習合作游戲。最後,創高游戲化的情境:為兔媽媽超市送貨,設計了二條難度等的小路,供孩子們自由選擇,其中貫穿走、跑、跳、鑽等基本動作,提高運動能力,激發了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意識與合作意識。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和自信心,使其學習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活動目標: 1、探索圈的不同玩法,在游戲中培養幼兒創新精神及初步的合作意識。 2、發展幼兒行進跳的技能。 活動准備: 1、圈人手一個 2、各種飲用品、食品等物的空盒子錄音機一架、開汽車音樂 活動重點 發展幼兒行進跳的技能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幼兒扮演小司機,手拿塑圈為方向盤,聽音樂在場地四周自由地作邊跑邊開車;教師扮演警察,用紅燈停,黃燈准備,綠燈開的口令為信號,控制幼兒的身體動作,使幼兒准備活動有一個動靜交替的過程。 (其間幼兒手拿塑圈,跟著教師做圈操) 二、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教師提示:「小司機已經學會了用圈作方向盤開汽車,圈還可以怎麼玩?要動腦筋和別的朋友玩得不一樣。」 2、幼兒想出多種玩圈的方法,並親自嘗試,教師個別指導。 3、教師仔細觀察,邀請幼兒上來展示各種玩圈的方法。互相啟發交流。 4、難度練習,重點指導 (1)教師將合作得較好的組的玩法展示給同伴看。(雙腳並攏或分開行進跳) (2)幼兒自由結伴,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將塑圈擺在地上搭成各種圖案,然後進行跳圈活動。單腳或雙腳連續跳,左右腳交替跳,左右腳開合跳等。教師重點指導:如何與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三、游戲:送貨 師設計二條難度不等的小路,幼兒自由選擇一條給兔媽媽超市送貨,途中跳過圈圈小路,爬過小坡、走過獨木橋、鑽過山洞,才能到超市,然後把物品送到他們自己的家。 結束 回教室喝水 准備下節課
『伍』 幼兒園小班數學復習教案
活動目標
見到1---5熟練反應並說出,對數學數字產生濃厚興趣。通過游戲和簡單的兒歌,經反復操練,熟知1--5 。
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重點難點
重點: 復習1--5,讓幼兒掌握清楚。難點:學習點數1---5,初步感知1--5的分合。
活動准備
數字卡片,磁鐵。
活動過程
課前活動:做律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一:導入
點數不同顏色的磁鐵,寫出1--5(磁鐵擺在格子下),教師示範,請個別的幼兒上前點數。引題
二:在格子內些好1,2,3,4,5
(1)示範後,引導幼兒說:這是*,*像什麼
(2)出示卡片,認讀1--5,打亂順序,認讀。
(3)這是什麼?這是***,**像什麼,**像(利用卡片)讓幼兒說。
(4)請幼兒上前自己選卡片,自己說,「這是什麼?**像什麼。(鼓勵幼兒說的好的)」
三:手指游戲
伸手指,學生說數字,注意表揚反映快的學生,以此激勵幼兒的學習興趣。
四:游戲
請五名幼兒上前,每人選一個數字卡片,教師指黑板上的數字,幼兒說,看幼兒的反應,點到對應數字的學生跳一下,沒反應的幼兒表演節目。
五:小結,點評本節課幼兒學習的情況,幼兒回家復習。說兒歌(變阿變)結束本節課。
六:幼兒可以在生活中找到1--5指尖的關系與順序。
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本節課沒有糾正幼兒說的內容的對與錯。游戲有點復雜,幼兒的年齡太小,對於老師說的漢語有點難聽的不太懂。教具不太吸引人。課後的兒歌應讓幼兒多學習。再上一次,我將准備一些更好的教具,更有趣的游戲。
小網路;5是4與6之間的自然數,是第3個質數,它還是圓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數。
『陸』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重難點寫在哪裡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和游戲,讓幼兒初步感知物體摩擦後能吸小物體的現象。
2、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活動准備:
塑料棍、彩筆、塑料梳子、果奶瓶子、氣球、火車掛圖、毛絨玩具、雞毛等;皺紋紙剪得小紙片、小蝴蝶等。
『柒』 大班《數字在哪裡》教案
幼兒園教案:數字在哪裡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數字的特殊結構,進行描印、想像添畫出新的形象,並用豐富的線條進行裝飾。
2、能大膽地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畫面內容。
3、積極參與美術創作活動,體驗創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教具:大數字一套,范畫1張;
2、學具:每組若干份大小不同的0——9卡紙剪下的數字,每人一張鉛畫紙,1支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1、昨天,數字王國的國王請我去做客,我到了那裡,看到了好多奇怪有趣的事物,我請你們也來看一看,它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他們的身體是什麼變的?
2、出示範畫,請幼兒逐一找出畫中的數字,並用連貫的語言說出「我看到什麼數字變成什麼?」。
3、原來,這些有趣的事物都是數字寶寶變的魔術。
4、數字寶寶還請來了好多線條娃娃,把自己打扮得這么漂亮,我們來看看,數字寶寶身上都有哪些線條娃娃?(有粗有細;有橫線、豎線、鋸齒線、點、波浪線、螺旋線……)
二、幼兒大膽地想像,教師示範講解
1、如果請你們當魔術師,你會選擇用什麼數字來變什麼?
2、請多位幼兒充分發揮想像,並用完整地語言說出「我要用什麼數字,來變什麼。」
3、小朋友的想像力真豐富,那也讓我來跟它變變魔術吧。
4、師用數字「5」(或根據幼兒想像,取其一)來進行示範:
(1)數字寶寶不僅可以正著變、反著變,還能躺著變魔術呢,首先我要緊緊地按住數字寶寶,不能移動,再用勾線筆沿著數字寶寶的輪廓輕輕地描印;
(2)等把數字的形狀完整地描下來之後,就可以發揮想像變魔術了;我把數字「5」變成了一隻蝸牛。
(3)變好之後,請線條娃娃來把蝸牛裝飾得更漂亮。最後,再把所有的作畫工具,放回原來的位置。
5、復習作畫順序,加深印象:
老師剛剛是怎麼變魔術的?(先按住數字,再描出數字的形狀,然後變魔術,再用線條來裝飾,最後把所有的東西放回原位。)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
1、接下來我就要請小朋友來變魔術了,不過,在變魔術的時候要注意:
(1)首先,在描印數字時,要緊緊地按住數字,把數字的形狀描出來。然後,再來變魔術,要跟別人變得不一樣。
(2)變好後,用線條娃娃來裝飾數字寶寶,把它打扮得更漂亮。
(3)聽到老師拍手的聲音,就把所有的工具放回籃子,然後拿著自己的作品坐到這里來。
2、大家找個空的位置開始變魔術吧。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傾聽幼兒講述。
(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多選幾個數字或變換數學方向進行組合、想像、添畫。)
4、鼓勵已經畫完的幼兒,請客人老師猜猜我用數字變出了什麼?
四、評價,結束
1、引導幼兒大膽完整地講述自己的畫面內容。
2、我們到外面去給別的小朋友看看,你用數字變出了些什麼吧。(來源:屈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