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數學廣角的廣角是什麼意思
數學廣角,這里的廣角是指專題,專欄的意思,類似的說法有數學園地,數學百花園,數學欄,數學之窗,數學角,數學你我他等等。
② 小學數學中,有個叫廣角,是什麼意思
綜述:這個就是一個拓展思維的東西,一般都是講解一些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數學: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於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從這個意義上,數學屬於形式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不同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③ 四年級下冊的數學廣角的所有的算式意義是什麼
這個可以嗎?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八冊教學內容、目標及說明與建議:
1 四則運算 2 位置與方向 3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 營養午餐 4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5 三角形 6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7 統計 8 數學廣角 小管家 9 總復習
第一單元 四則運算
1.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三步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
1、本單元主要教學並梳理混合運算的順序。混合運算前面學生已經學會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兩步式題,並且知道小括弧的作用,這里主要教學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並對所學的混合運算的順序進行整理。主要內容有:整理同級運算的順序(例1加減混合運算,例2乘除混合運算),教學並整理含兩級運算的順序(例3積商之和(差)的混合運算,兩個商(積)之和(差)的混合運算)及含有小括弧的運算順序(例5含有小括弧的三步運算試題),有關0的運算。
2、解決問題與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梳理有機結合起來。本單元在整理混合運算順序時,是結合解決問題進行的。目的是使學生在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體會運算順序規定的必要性,從而系統地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3、將探求解題思路過程與理解運算順序有機結合起來。本單元是讓學生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混合運算順序規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因此,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動情境,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並在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先求什麼?用什麼方法計算?再求什麼?又用什麼方法計算?最後求什麼?用什麼方法計算?使解題的步驟與運算的順序結合起來。當學生列出綜合算式後,還要追問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據及表示的實際意義,促進學生正確地概括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4、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策略。本單元混合運算的順序是結合解決問題進行的,其中解決問題的步驟和策略又是重點和難點之一。教學時,要注意加強數量關系的分析,在敘述解題思路時,要引導學生透過數看到量,用量的關系來描述解題思路。如,可引導學生這樣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計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開始時學生不習慣,但要逐步培養這種分析方法。
第二單元 位置和方向
1.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 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並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1、本單元共安排了4個例題:例1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例2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繪出物體的位置 例3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例4描述並繪制簡單的路線圖
2、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確定位置的感性經驗,並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已經能夠根據上、下、左、右、前、後和東、南、西、北等八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而且通過第幾行、第幾列確定物體的位置已經初步認識了在平面內可以通過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並描述簡單的路線圖。使學生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體驗周圍的事物,發展空間觀念。
3、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確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選取現實生活的素材,使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作用和價值。例如,通過「公園定向越野賽」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讓學生知道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注意創設活動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生已經具有了從方位角度認識事物的基礎,並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學時要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在這個年級,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較強,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並且由於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同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地與同伴進行合作與交流。通過這樣的過程,使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第三單元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1
1.引導學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演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本單元教學內容包括加法運算定律(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加法運算定律的運用),乘法運算定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簡便計算(連減的簡便計算、加減計算的靈活運用、連除的簡便計算、乘除的靈活運用、乘加的靈活運用)。
2、本單元所學習的五條運算定律,不僅適用於整數的加法和乘法,也適用於有理數的加法和乘法。隨著數的范圍的進一步擴展,在實數甚至復數的加法和乘法中,它們仍然成立。因此,這五條運算定律在數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譽為「數學大廈的基石」。
3、將有關運算定律的知識集中於一個單元,加以系統編排,便於學生感悟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有利於學生通過系統學習,構建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
4、加強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促進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本單元教材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就是關注數學的現實背景,從社會生活中來,到社會生活中去,體現了數學教學回歸社會、回歸生活的願望。因此,領會教材的這一意圖,用好教材,藉助數學知識的現實原型,可以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所學運算定律,構建個性化的知識意義。進而,憑借知識意義的理解,也有利於所學運算定律的運用。
5、意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個性化的數學課程改革精神,培養學生靈活、合理選擇演算法的能力。對於小學生來說,運算定律的運用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對數學能力的要求較高,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運算定律的運用也為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供了極好的機會。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探究、嘗試,讓學生交流、質疑。相應地,教師也應發揮主導作用,當學生探究時,仔細觀察,認真揣摩學生的思路,酌情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給予適度啟發;當學生交流時,耐心傾聽,洞悉學生的真實想法,加以必要的點撥,幫助學生講清自己的演算法,讓其他同學也能明白。、
第四單元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1.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會讀、寫小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2.使學生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3.使學生會進行小數和十進復名數的相互改寫。
4.使學生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數位,求出小數的近似數,並能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
1、本單元的內容主要有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意義、小數的讀寫)和性質(小數的性質)、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生活中的小數(單名數、復名數的互化)、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億」作單位的數)。這些內容是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為今後學習小數四則運算打好基礎。
2、簡化小數的意義的敘述。小數實質上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其依據是十進制位值原則。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進分數為什麼可以依照整數的寫法用小數來表示的道理,著重從「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來說明小數的意義,使學生明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3、重視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要涉及十進分數,由於學生沒有系統學習分數的知識,理解分數的十進關系有困難,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學小數的意義時,藉助計量單位的十進關系(如,長度單位)來幫助學生理解外,在練習中還安排了很多根據十進制計量單位理解小數的實際意義的練習。
4、改變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中「擴大……倍」「縮小……倍」的說法。「擴大……倍」與「縮小……倍」在小學數學階段約定俗成的理解是:擴大幾倍就是乘幾。縮小幾倍就是除以幾。但是一些人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數a擴大n倍,應是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認為:「倍」只適用於數的擴大,不適用於數的縮小。考慮到上述問題以及與中學的銜接,我們在本套教材中進行了嘗試性的改變。在「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中,將「擴大……倍」「縮小……倍」修改為「擴大到……倍」「縮小到……分之一。」
5、重視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本單元的一些概念、法則、性質非常重要,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好。如小數的性質,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而且還是小數四則計算的基礎。再如,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既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習小數和復名數相互改寫的基礎。這些知識邏輯性比較強,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教學時要注意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採用適宜的措施幫助學生理解這些知識。
第五單元 三角形
1.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2.使學生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知道這些三角形的特點並能夠辨認和區別它們。
3.聯系生活實際並通過拼擺、設計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徵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感受數學的轉化思想,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會欣賞數學美。
4.使學生在探索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圖形的設計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1、本單元主要內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的分類、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及圖形的拼組。在第一學段以及四年級上冊對空間與圖形內容的學習,對三角形已經有了直觀的認識,能夠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單元內容的設計是在上述內容基礎上進行的,通過這一內容的教學進一步豐富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和理解。
2、三角形是常見的一種圖形,在平面圖形中,三角形是最簡單的多邊形,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個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三角形的穩定性在實踐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把握好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可以從形的方面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而且可以在動手操作、探索實驗和聯系生活應用數學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以後學習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3、幾何初步知識無論是線、面、體的特徵還是圖形的特徵、性質,對於小學生來說,都比較抽象。要解決數學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特點之間的矛盾,就要充分運用其直觀性進行教學。「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動手、動口、動腦,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活動中獲得知識。
4、本單元增加了「圖形的拼組」,讓學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徵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與區別,從而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探索能力。
5、本冊對三角形認識的教學目標與第一學段「獲得對簡單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有所不同,應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三角形。因此,在進行本單元的教學,如落實「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等內容的具體目標時,不僅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而且要積極引導學生對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判斷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能力。
第六單元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並能正確地進行加、減及混合運算。
2.使學生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同樣適用,並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3.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小數加、減計算能力的自覺性。
1、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以及整數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2、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基本相同;計算的重點、難點都集中在小數點的處理問題上;計算的結果都要考慮是否要用小數的基本性質使之變成最簡。基於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數加減法放在同一個例題(例1)中進行教學。這樣既突出了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又節省了教學時間,使學生能以較快的速度形成小數加減的良好認知結構。
3、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對於小數加減法,學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教材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有意不給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不概括小數的加減法法則,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這一新的情境中。如例1、例2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經歷計算的全過程,同時經過合作交流,共同總結筆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數位對齊」就是「小數點對齊」的道理,知道當計算結果的末尾有0時,應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省略0不寫,使結果形式達到最簡。
4、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兩者之間有著割不斷的聯系和相同之處。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第一學段的三年級時就已經掌握了。因此,讓學生充分應用舊知來自主學習小數的加減法成為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要策略。教學時,教師的職責是:幫助學生激活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一已有知識經驗,並嘗試用它來計算小數加減法;讓學生明確列豎式時應如何對齊數位,懂得道理何在;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主嘗試的過程和結果。通過自主學習本單元的知識,使學生懂得應用舊知來學習新知是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
第七單元 統計
1.通過對數據的簡單分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2.讓學生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會看折線統計圖,並能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從統計圖中發現數學問題。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統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生活中較簡單的數學問題。
1、本單元的內容包括例1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根據折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根據數據的變化,體會統計的作用。例2完成折線統計圖,根據統計圖解決問題,根據數據的變化進行合理的推測。
2、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基本方法,會用統計表(單式和復式)和條形統計圖(單式和復式)來表示統計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了解了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建立了統計的觀念。本單元此基礎上,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幫助學生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根據折線的起伏變化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3、合理運用遷移規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由於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比較相似,只是不畫直條,而是按照數據的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因此教材中選用了數據富於變化的條形統計圖,從而引出另一種表達方式,自然地過渡到折線統計圖。例如,例1通過對某城市六年來中小學生參觀科技展人數的統計,以條形統計圖為基礎引出折線統計圖,再引導學生觀察這種統計圖的特點,明確折線統計圖既可以反映數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數量的增減變化,進一步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徵。
4、統計與生活是緊密聯系的,折線統計圖能更清楚地反映出數據的增減變化。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其特點,讓學生感悟體會這一特點,並從中引發思考,認識折線統計圖對生活的指導意義,學會根據數據的變化正確地進行預測。
5、與前面的教學要求一樣,我們不要求學生會繪制完整的折線統計圖,只要能根據數據把統計圖補充完整並描述、分析數據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嘗試繪制,但並不對此作統一要求。
第八單元 數學廣角
1.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事例,初步體會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本冊主要是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一些思想方法,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後再用發現的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是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思想方法。植樹問題通常是指沿著一定的路線植樹,這條路線的總長度被樹平均分成若干段(間隔),由於路線的不同、植樹要求的不同,路線被分成的段數(間隔數)和植樹的棵數之間的關系就不同。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公路兩旁安裝路燈、花壇擺花、站隊中的方陣,等等,它們中都隱藏著總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系問題,我們就把這類問題統稱為植樹問題。
3、在植樹問題中「植樹」的路線可以是一條線段,也可以是一條首尾相接的封閉曲線,比如正方形、長方形或圓形等等。即使是關於一條線段的植樹問題,也可能有不同的情形,例如,兩端都要栽,只在一端栽另一端不栽,或是兩端都不栽。本單元通過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況總結出規律,並利用這些規律來解決類似的實際問題。
4、本套教材關於數學廣角單元的安排,主要是通過簡單的事例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或者介紹一些比較著名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能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經驗和能力。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接觸這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經歷猜想、實驗、推理等數學探索的過程,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5、本單元就是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初步體會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教學時,應從實際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分析、思考過程,逐步發現隱含於不同的情形中的規律,經歷抽取出數學模型的過程,體驗數學思想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對例題進行過多的變式、提高問題的難度,造成教學要求過高。
④ 二年級上學期數學廣角是什麼意思
「數學廣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從二年級上冊開始新增設的一個單元,是新教材在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嘗試。
《數學廣角》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開始新增設的一個內容,涉及的重疊問題是日常生活 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集合思想是最基本的數學思想,集合理論可以說是數學的基礎。學生從一開始學習數學,其實就已經在運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
(4)數學廣角都是什麼擴展閱讀:
《數學廣角》如:學過的分類思想和方法實際上就是集合理論的基礎。集合是比較系統、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這里只是讓學生通過學生容易理解的題材去初步感知集合思想, 能夠用自己的辦法解決問題。
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交流合作等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時感受數學方法的多樣性和應用價值,初步體會集合思想。
⑤ 數學廣角搭配規律口訣是什麼
數學廣角搭配規律口訣如下:
定位法中的「個位」定位、「十位」定位、交換法。例如用1、2、3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定位法中的「個位」定位、「十位」定位、交換法。
「個位」定位法是把1定位在個位:21、31;把2定位在個位:12、32;把3定位在個位:13、23。
方法
解決擺數的問題,關鍵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可以用列舉的方法,先考慮高位,再考慮低位,有順序地依次排列,一一列舉出所有可能的數。
運用組合的知識解決問題時,要先運用連線法或列表法求出組合的可能性,再解答。任選兩個數求和是搭配問題,和順序無關。排列和組合都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才不容易遺漏。
⑥ 什麼是數學廣角推配
數學廣角」(第一課時)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開始新增設的一個內容,涉及的重疊問題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教材例1編排的意圖是藉助學生熟悉的題材,通過統計表的方式列出參加語文小組和數學小組的學生名單,和實際參加這兩個課外小組總人數不相符合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滲透並初步體會集合的有關思想,並利用直觀圖的方式求出兩個小組的總人數。集合是比較系統、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這里只是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題材去初步體會集合思想,為後繼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學生只要能夠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就可以了,教學時老師不要使用集合、集合的元素、基數、交集、並集等數學化的語言進行描述。
⑦ 請問,三年級數學廣角是什麼內容對不起打擾了
「數學廣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從二年級上冊開始新增設的一個單元,是新教材在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嘗試。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學生學習概率統計的知識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
教材的例1通過2個卡片的排列順序不同,表示不同的兩位數,屬於排列知識,例1給出了一幅學生用數字卡片擺兩位數的情境圖,學生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然後小組交流擺卡片的體會:怎樣擺才能保證不重復不遺漏。教材以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生活場景為依託,重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思想方法,將學習活動置於模擬情景中,給學生提供操作和活動的機會,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為學生今後學習組合數學和學習概率統計奠定基礎。
⑧ 人教版小學數學什麼是數學廣角
望採納謝謝
數學廣角說的是數學之外的問題
.比如烙餅問題
卸船問題等
也就是生活中怎麼用數學思想解決問題
⑨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到六年級下冊的數學廣角分別是什麼 寫清楚!
一年級上下冊沒有
二年級上冊:簡單的排列組合,如1、2能排成哪幾個兩位數;
簡單的推理,如誰手裡有什麼樣的物品。
二年級下冊:沒有
三年級上冊:搭配,比賽場次
三年級下冊:簡單的集合和等量代換。簡單的集合就是先分成兩部分,然後從其中找出共同的。
等量代換(用天平),比如,一個西瓜等於4個砝碼,四個蘋果等於1個砝碼,那個一
個西瓜等於幾個蘋果。
四年級上冊:合理安排時間
四年級下冊:植樹問題
五年級上冊:編碼,了解身份證、郵政編碼等的含義,能進行簡單的編碼。
五年級下冊:問題優化,主要是找物品,就是從一相應數量的物品找出重量不一樣的那一個。
六年級上冊:雞兔同籠
六年級下冊:抽屜原理。
⑩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數學廣角學的是什麼
《圍棋中的數學問題》說課稿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四年數學說課]
《圍棋中的數學問題》說課稿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人教版教科書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第120頁例3及部分練習。2、教材分析:大家知道,人教版的新教材都專門安排了「數學廣角」單元,向學生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加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主要是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一些思想方法,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27 08:39:00 數學廣角—烙餅問題說課稿 人教版第七冊[四年數學說課]
數學廣角——烙餅問題說課稿一、說教材:《烙餅問題》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主要通過討論烙餅時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節省時間,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化思想的利用。本節內容的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是知識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的一種體現,為我們教師聯系生活進行數學指導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和示範,由於長期的「應試」教學的影響下,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來...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26 17:23:55 江蘇(國標)版四年級上冊《認識計算器及其計算方法》說課稿[四年數學說課]
四年級上冊《認識計算器及其計算方法》說課稿「用計算器計算」是江蘇(國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十一單元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熟練掌握了整數的四則計演算法則及兩步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通過學習,使學生可以藉助計算器進行較大數目的四則運算,並藉助計算器來探索有關規律,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單元內容分兩段安排:第一段,先認識計算...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26 17:22:03 人教版第七冊活動內容《參觀果園》說課稿[四年數學說課]
《小小策劃家》是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結合我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的課題研究》而設計的一節數學活動課,為了使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更加貼近,因此我把人教版第七冊活動內容《參觀果園》改編為設計秋遊方案。這節活動課包含了三大部分,第一,課前學生收集資料並作相應的調查,老師根據收集的資料和調查的數據製作成模擬網頁。第二,在課堂中,讓學生在網頁中提取...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26 17:16:18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四年數學說課]
(教學設計說課稿)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一、說教材: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第96頁「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2、本節課教材分析: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一內容的學習,是在已經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和小數大小比較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習這一規律既是小數乘除法計算的理論依據,又是復名數與小數相互改寫的...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26 17:12:59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說課[四年數學說課]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說課《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是在學生三年級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裝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為今後學習小數四則運算打好基礎。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明確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系,小數的計數單位,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教學難點是...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26 17:10:51 小數的初步認識說課[四年數學說課]
小數的初步認識說課一、說教材1.說課內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P117-118例1和例2及「做一做題目,練習二十八的第1-3題。2.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了億以內的四則運算、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課內容包括認識一位小數和它的讀、寫法。認識一位小數是小數的初步認識中最基礎的知識,它的學習,不僅為學生准確...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26 17:07:29 小學數學第八冊《整理與復習》說課稿[四年數學說課]
《整理與復習》說課稿一、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八冊第二單元整理與復習P36—P72部分內容。二、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多位數的讀、寫法則。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求一個比億大的數的近似數的方法。2、使學生理解四則運算中各部分間的關系。三、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四則運算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四、教學難點運用四則運算中各部分間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五、課時安...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20 09:40:09 小學數學說課稿 位置的表示方法[四年數學說課]
位置的表示方法——說課淞南二小孫金琪計算機在教育上的應用,使得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材觀念與形式、課堂教學結構、以至教學思想與教學理論都發生了變革。然而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又離不開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體問題,這些具體問題都離不開學生的日常生活。那麼如何將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與課堂教學相整合?因此,我認為教育手段現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師探索課...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15 10:37:58 四年級數學活動課說課 《節約能源》[四年數學說課]
《節約能源》數學活動課——說課及教學設計一、說教材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七冊中--節約能源。2、教材的意義和作用:本活動通過讓學生調查家裡上月的用水、用電情況,並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比較,共同探討節水、節電的好方法,一方面可以鞏固前面所學的小數的有關知識,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逐步接觸社會生活,了解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常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初步...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14 11:03:01 《三角形的特性》說課稿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說課[四年數學說課]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三角形的特性》說課稿《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本課是六年制數學第二學段「空間與圖形」中的學習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對三角形有了直觀地認識,已經能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在原有的感性認識基礎上,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它的特徵,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其他幾何圖形的有...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09 09:35:20 《簡便計算》說課稿 人教版四年級下數學[四年數學說課]
一,說教材:《簡便計算》這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冊數學第三單元P44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的意義並且對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以及除法的定律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力求突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個教學過程要求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為主,通過學生的觀察,歸納,運用等數學學習形式,讓學生去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學生在...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07 08:15:56 《三角形邊的關系》說課稿[四年數學說課]
《三角形邊的關系》說課稿一、說教材說課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第八冊第82頁例3——三角形邊的關系。三角形邊的關系這一內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內容,並安排在第二學段。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在已經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組成特徵,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同時,也為以後學習三角形與四邊形及其他多邊形的聯系與區別打下基礎...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02 09:23:10 《正數和負數》說課[四年數學說課]
四年級下說期說課:《正數和負數》說課今天我講的課是《正數和負數》,關於學生以前所學數的知識前面的李娜老師已經作了很好的梳理,我現在只就本節課所涉及的相關內容進行說課。一、我對課標要求的理解《數學課程標准》安排在小學的第二學段初步認識負數,這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新增加的內容。很久以來,負數的教學一直安排在中學教學的起始階段,現在考慮到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7-02 08:48:21 《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 四年級數學說課[四年數學說課]
五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說課:《小數的性質》說課設計一、教材1.教學內容:五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三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第三課時:「小數的性質」(課本第64-65頁,例1—例4)包括:(1)小數的性質;(2)小數性質的應用(六年制第八冊第四單元)。2.教材所處地位:本節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為後面學習小數四則計算做了必要的准備,起鋪墊作用。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對...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6-22 10:35:51 《三角形的認識》說課稿 蘇教版國標[四年數學說課]
蘇教版國標本四年級數學說課稿:「三角形的認識」說課稿一、教學背景和目標定位(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認識」是小學數學蘇教版國標教材第八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角,初步認識了三角形,但對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未曾探索,本課將重點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的三邊關系,理解任意二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教材中,例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找出三角形,並用不同的材料...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4 09:44:46 人教版《角的分類》說課[四年數學說課]
《角的分類》說課——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角的分類》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角的度量》中第三課時的內容。一、教材分析:關於角,學生在二年級《角的初步認識》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觸,對於直角已經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大多是屬於直觀的描述。本冊是在二年級的基礎上恰當抽象出圖形的特徵。《角的分類》是本單元的第三課時,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直線、線段、射線...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3 16:51:06 人教版《三角形的內角和》說課[四年數學說課]
《三角形的內角和》說課——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教材與學情分析《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這一內容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性質。它有助於學生理解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間的關系,也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經過第一學段以及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已具備了一些相應的三角形知識和技能,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習慣,這為感受、理解、抽象「三...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3 11:22:06 北師大版《乘法結合律》說課稿[四年數學說課]
四年級數學《乘法結合律》說課稿——北師大版《數學》第七冊說課稿一、背景分析:本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的意義並且對乘法交換律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力求突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個教學過程要求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為主,通過學生的觀察、驗證、歸納、運用等數學學習形式,讓學生去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學生在認知的過程中可能對於...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13 10:21:02 《小數點搬家》說課設計(北師大版八冊)[四年數學說課]
《小數點搬家》說課設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說課設計(第8冊)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小數點搬家」。一、教材分析:教材利用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開餐館的情境,呈現了「山羊快餐」通過價格的變化吸引顧客的故事。生動地說明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二、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已經了解了一些有關小數的知識,看到小數點在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