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如何報名
摘要 向以省、市、自治區為單位組成省級賽區報名即可。
❷ 個人如何報名參加高中數學全國聯賽
個人不能報名參加全國高中數學競賽,而要以學校為單位才能報名。
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省級初賽,第二階段省級復賽,第三階段全國決賽。其中,復賽和全國決賽不進行單獨報名,初賽通過的考生經過選拔進入復賽,決賽。
省級初賽:省級初賽通常稱為「全國高中數學聯賽XX賽區預賽」,各個省市報名時間不同。根據往年預賽通知,報名時間主要集中在4、5月份。參賽學生主要以學校為單位進行報名,具體情況可查看競賽通知要求。
聯賽簡介
1981年,在大連召開的第一屆全國數學普及工作會議上,確定將數學競賽作為中國數學會及各省、市、自治區數學會的一項經常性工作,每年10月中旬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
競賽分為一試和二試,在這項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全國約400名學生有資格參加由中國數學會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暨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每年11月)。各省的參賽名額由4人到30人不等,視該省當年的聯賽考試成績而定,且對於承辦方省份有一定額外的優惠。
❸ 怎樣報名參加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報名時間主要集中在4、5月份,參賽學生主要以學校為單位進行報名。
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省級初賽,第二階段省級復賽,第三階段全國決賽。其中,復賽和全國決賽不進行單獨報名,初賽通過的考生經過選拔進入復賽,決賽。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hinese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CMO),CMO考試完全模擬IMO進行,每天3道題,限四個半小時完成。
每題21分(為IMO試題的3倍),6個題滿分為126分。題目難度接近IMO,頒獎也與IMO類似,設立一、二、三等獎,分數最高的前20至30名選手將組成參加當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中國國家集訓隊
❹ 參加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步驟
1、首先,你要在10月份參加一個全國統一命題的奧數比賽。然後由各省自行閱卷。
2、如果在這個比賽中,你的成績比較優異的話,你就會被選入省隊。入選省隊的名額是根據當年的比賽整體情況來決定的。
3、進入省隊以後,在2-3月,你會參加全國性的數學競賽。成績會分為金銀銅牌。金牌會有大概幾十個人,直接進入國家隊。
4、進入國家隊之後,會有老師來給隊員培訓。最後要看培訓的結果,成績最優異的那麼幾個人就有機會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❺ 參加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步驟
這是一個相當嚴格的過程,首先要在四月或五月份參加省級的預賽,然後預賽通過的人參加每年十月第二個星期天舉行的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般省內會選擇省里的前幾名參加來年一月的冬令營即全國決賽。
每年大約有來自全國二百多名同學參加冬令營,一般取成績前三十名左右選入國家集訓隊,在三月份中旬到四月上旬進行集訓隊的培訓,經過六次集訓隊的測試和國家隊選拔考試,取成績的前六名參加本年七月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競賽活動性質為社會公益性活動,活動目的是為培養廣大少年兒童學習數學、熱愛數學的熱情與興趣,活動組織分三個部分:
1, 各地區分賽(海選賽、晉級賽)主要體現廣泛參與性,通過大范圍的獎項設置比例,鼓勵與激發大多數參賽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實現賽事活動的廣泛社會意義。
2, 每年一次舉辦的全國總決賽主要體現賽事的高端精英選拔,將全國各地分賽區競賽中,成績優異的選手,集中在一起進行競賽、展示、合作等相關交流活動,其活動意義選拔優秀的中國集訓隊選手備戰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世界總決賽。
3, 通過全國總決賽的選拔,各個年級組中前五名選手,共計35名精英選手,將進入(中國區)集訓隊,通過封閉式的強化學習與訓練,培養與選拔每個年級最優秀的選手組成中國區代表對出戰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世界總決賽,展示自我,為國爭光。
❻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怎麼報名
首先要在四月或五月份參加省級的預賽,然後預賽通過的人參加每年十月第二個星期天舉行的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般省內會選擇省里的前幾名參加來年一月的冬令營即全國決賽,每年大約有來自全國二百多名同學參加冬令營。
一般取成績前三十名左右選入國家集訓隊,在三月份中旬到四月上旬進行集訓隊的培訓,經過六次集訓隊的測試和國家隊選拔考試,取成績的前六名參加本年七月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奧數的發展
我國的數學競賽起步不算晚。解放後,在華羅庚教授等老一輩數學家的倡導下,從1956年起,開始舉辦中學數學競賽,在北京、上海、福建、天津、南京、武漢、成都等省、市都恢復了中學數學競賽,並舉辦了由京、津、滬、粵、川、遼、皖合辦的高中數學聯賽。
1979年,我國大陸上的29個省、市、自治區全部舉辦了中學數學競賽。此後,全國各地開展數學競賽的熱情有了空前的高漲。1980年,在大連召開的第一屆全國數學普及工作會議上,確定將數學競賽作為中國數學會及各省、市、自治區數學會的一項經常性工作。
每年10月中旬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同時,我國數學界也在積極准備派出選手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角逐。1985年,開始舉辦全國初中數學聯賽;1986年,開始舉辦「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1991年,開始舉辦全國小學數學聯賽。
❼ 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怎麼參加
如下:
冬令營邀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的優勝者,以及香港、澳門、俄羅斯、新加坡等代表隊參加,人數200人左右(現擴大為300人左右),分配原則是每省市區至少三人,然後設立分數線擇優選取。
冬令營為期5天,第一天為開幕式,第二、第三天考試,第四天學術報告或參觀游覽,第五天閉幕式,宣布考試成績和頒獎。CMO考試完全模擬IMO進行,每天3道題,限四個半小時完成。每題21分(為IMO試題的3倍,為符合中國人的認知習慣),6個題滿分為126分。
題目難度與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IMO)相仿,思維性極強。頒獎與IMO類似,頒發金牌、銀牌、銅牌三個獎,全國前60名還將入選當年的中國國家集訓隊並獲得高考保送資格。
從 1990年開始,冬令營設立了陳省身杯團體賽。從1991年起,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被正式命名為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hinese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CMO),它成為中國中學生最高級別、最具規模、最有影響的數學競賽。
❽ 高中生如何報名參加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向以省、市、自治區為單位組成省級賽區報名即可。
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及其相關活動以省、市、自治區為單位組成省級賽區。省級賽區內的競賽事宜由賽區相應機構負責。省級賽區必須選派一名負責人負責競賽事宜,此人為第一責任人。
省級賽區的職責是:根據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的要求組織報名、認定報名資格、發放競賽通知和分發考題;接受主辦單位寄送的賽題並對其保密;根據需要設立考場;任命各考場的負責人;根據規則組織競賽,並保證賽場的秩序;收集競賽答卷並根據主辦單位給定的評分標准判定成績。
第二十八條,對違規或失職行為的處罰
1、在省級競賽中發現參賽學生有違規行為,取消該參賽學生當年成績,從次年算起禁賽兩年。
2、在全國競賽中發現參賽學生有違規行為,取消該參賽學生當年的成績,從次年起三年內不得參加五項學科競賽中的任何一項競賽。
3、有失職行為的賽場工作人員將立刻失去監考者的資格,主辦單位予以通報批評。
❾ 高中都有那些數學競賽怎麼報名
全國中學生數學聯賽(高聯)、中國數學生數學奧林匹克(就是CMO,高聯中成績優異的前幾名或者數十名一等獎選手作為省隊可以參加,不同省市名額還不一樣),最後是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不過這個得在前兩個比賽中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才可以。報名的話由學校為單位報名。
數學競賽是發現數學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現代意義上的數學競賽是從匈牙利開始的。一些重大數學競賽的優勝者,大多在他們後來的事業中卓有建樹。
因此,世界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數學競賽活動。十餘年來,我國中學數學競賽活動蓬勃發展,其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我國中學生在影響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多次榮登榜首,成績令世人矚目,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數學才能。
了解熟悉國內賽況,對於想通過數學競賽來發揮自己的才智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數學競賽與競賽數學的區別與聯系
競賽數學是一門學科的延伸。數學競賽是一項活動的舉行。 競賽數學是奧數的標准書面用語,奧數是奧林匹克數學的簡稱,泛指數學難題,奧林匹克數學是個奧林匹克運動得名,科學標準的說法應該叫競賽數學。
由於競賽數學是伴隨著數學競賽而產生的,因此,談到競賽數學的產生我們先要探究一下數學競賽。
1,數學競賽的簡史
數學競賽與體育競賽相類似,它是青少年的一種智力競賽,所以蘇聯人首創了"數學奧林匹克"這個名詞。在類似的以基礎科學為競賽內容的智力競賽中,數學競賽歷史悠久,參賽國多,影響也最大。
比較正規的數學競賽是1894年在匈牙利開始的,除因兩次世界大戰及1956年事件而停止了7屆外,迄今已舉行過90多屆。蘇聯的數學競賽開始於1934年,美國的數學競賽則是1938年開始的。
這兩個國家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停止了3年外,均己舉行過50多屆,其他有長久數學競賽歷史的國家是羅馬尼亞(始於1902年)、保加利亞(始於1949年)和中國(始於1956年)。
2,數學競賽的發展
數學競賽活動是由個別城市,向整個國家,再向全世界逐步發展起來的。例如蘇聯的數學競賽就是先從列寧格勒和莫斯科開始,至1962年拓展至全國的,美國則是到1957年才有全國性的數學競賽的。
數學競賽活動也是由淺入深逐步發展的。
幾乎每個國家的數學競賽活動都是先由一些著名數學家出面提倡組織,試題與中學課本中的習題很接近,然後逐漸深入,並有一些數學家花比較多的精力從事選題及競賽組織工作,這時的試題逐漸脫離中學課本范圍,當然仍要求用初等數學語言陳述試題並可以用初等數學方法求解。
例如蘇聯數學競賽之初,著名數學家柯爾莫哥洛夫、亞歷山大洛夫、狄隆涅等都參與過這一工作。在美國,則有著名數學家伯克霍夫父子、波利亞、卡普蘭斯基等參與過這項工作。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開始舉辦後,參賽各國的備賽工作往往主要是對選手進行一次強化培訓,以拓廣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這種培訓課程是很難的,比中學數學深了很多。這時就需要少數數學家專門從事這項活動。
「競賽數學」是隨著數學教育課程的發展而產生的一門新課程。課程涉及數學競賽的內容、思想和方法;也涉及到數學競賽教育和數學課外教育的本質、方法、規律和途徑的問題;課外學習與課堂學習的關系問題;輔導教師的進修和提高的問題。
課程以數學競賽所涉及的主要內容:數論、代數、幾何及組合數學為載體,尤其注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探究,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目標。
競賽數學又不同於上述這些數學領域。通常數學往往追求證明一些概括廣泛的定理,而競賽數學恰恰尋求一些特殊的問題,通常數學追求建立一般的理論和方法,而競賽數學則追求用特殊方法來解決特殊問題;而且一旦某個問題面世,即成為陳題,又需繼續創造新的問題。
競賽數學屬於"硬"數學范疇,它通常也與純粹數學一樣,以其內在美,包括問題的簡練和解法的巧妙,作為衡量其價值的重要標准。
競賽數學不能脫離現有數學分支而獨立發展,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所以它往往由某些領域的專家兼稿,如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中國代表團的出色教練單樽,就是一位數論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