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搜集小學數學里讀數的方法
從左往右讀並將單位套進去
單位為依次為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個(小學單位有限,這些足夠了)末尾的數單位可省
例子;989讀作:九百八十九
8讀作:八
1000讀作:一千
1005讀作:一千零五
注意:當數中間有零時(例1023)應將零讀出,讀作一千零二十三,當末尾有零時可省例1200讀作:一千二
2. 請教小學四年級數學中讀大數中的零有什麼規律嗎
書上有。
規律: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0。
請採納。
3. 小學數學要點
(1)筆算兩位數加法,要記三條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3、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2)筆算兩位數減法,要記三條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減起;
3、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加10再減。
(3)混合運算計演算法則
1、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2、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3、算式里有括弧的要先算括弧裡面的。
(4)四位數的讀法
1、從高位起按順序讀,千位上是幾讀幾千,百位上是幾讀幾百,依次類推;
2、中間有一個0或兩個0隻讀一個「零」;
3、末位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5)四位數寫法
1、從高位起,按照順序寫;
2、幾千就在千位上寫幾,幾百就在百位上寫幾,依次類推,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6)四位數減法也要注意三條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減起;
3、哪一位數不夠減,從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減。
(7)一位數乘多位數乘法法則
1、從個位起,用一位數依次乘多位數中的每一位數;
2、哪一位上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進幾。
(8)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
1、從被除數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一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兩位數;
2、除數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餘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9)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1、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個位對齊;
2、再用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十位對齊;
3、然後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10)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
1、從被除數高位起,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前兩位,如果它比除數小,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寫商;
3、每求出一位商,餘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11)萬級數的讀法法則
1、先讀萬級,再讀個級;
2、萬級的數要按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萬」字;
3、每級末位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12)多位數的讀法法則
1、從高位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2、讀億級或萬級時,要按照個級數的讀法來讀,再往後面加上「億」或「萬」字;
3、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13)小數大小的比較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數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依次類推。
(14)小數加減法計演算法則
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的數位上的數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則進行計算,最後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位置,點上小數點。
(15)小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
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16)除數是整數除法的法則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餘數,就在余數後面添0再繼續除。
(17)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運演算法則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幾位,被除數小數點也向右移幾位(位數不夠在被除數末尾用0補足)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18)解答應用題步驟
1、弄清題意,並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最後算什麼;
2、確定每一步該怎樣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數;
3、進行檢驗,寫出答案。
(19)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並用X表示;
2、找出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案。
(20)同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21)同分母帶分數加減的法則
帶分數相加減,先把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分別相加減,再把所得的數合並起來。
(22)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進行計算。
(23)分數乘以整數的計演算法則
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4)分數乘以分數的計演算法則
分數乘以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25)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演算法則
一個數除以分數,等於這個數乘以除數的倒數。
(26)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和把百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
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後面添上百分號;
把百分數化成小數,把百分號去掉,同時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27)把分數化成百分數和把百分數化成分數的方法
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4. 請教小學四年級數學中讀大數中的零有什麼規律嗎
摘要 零在尾數時不讀;在中間時,如果兩邊有數字(零除外),不管有幾個零都讀一個零,在萬級億級末尾時不讀。
5. 在小學數學課本里數字讀數法則
要掌握多位數的讀法,需要以下3點基礎知識:
(1)要掌握前10個自然數的名稱、順序和計數單位的名稱、順序。就是要掌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名稱和順序以及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計數單位的名稱、順序。
(2)要知道計數法的十進位制度。我們數數,採用的是十進位制度,也就是某一個單位的10倍組成與它相鄰的較高的1個單位。即10個一是1個十,10個十是1個百,10個百是1個千,10個千是1個萬……
(3)要學會四位一級的讀數法。為了使用較少的名稱,能夠數出較大的數來,人們創造了數的分級的辦法。我國使用的是四位一級的讀數制度,即個、十、百、千四個單位做為第一級,叫做個級;萬、十萬、百萬、千萬四個單位做為第二級,叫做萬級;億、十億、百億、千億四個單位做為第三級,叫做億級;
6. 小學數學考試注意要點
以下是回答,請耐心看完!
希望能幫助你,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一、要認真審題,不可粗心
有的同學對審題重視不夠,匆匆一看便急於下筆,以致題目的條件與要求都沒吃透,至於如何從題目中挖掘隱含條件、啟發解題思路就更無從談起,這樣解題出錯自然多。只要耐心仔細地審題,准確地把握題目中的關鍵詞與量,從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題方向。
二、計算要細心,不可圖快
在題量大、時間緊的情況下,「准」字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以不必考慮再花時間檢查。而「快」是平時訓練的結果,不是考場上所能解決的問題,一味求快,只會落得錯誤百出。所以,適當地慢一點、准一點,可多得一點分,相反,快一點、錯一片,花了時間還得不到分。
三、要做到先易後難
拿到試卷後,就將全卷通覽一遍,一般來說,應按先易後難、先簡後繁的順序作答。有時考題的順序並不完全是難易的順序,因此在答題時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在某個卡住的題上打「持久戰」,那樣既耗費了時間又拿不到分,會做的題又被耽誤了,也有一些看似容易的題也會有「咬手」的關卡,看似難做的題也有可能得分之處。所以考試中看到「容易」的題不可掉以輕心,看到新面孔的「難」題不要膽怯,冷靜思考、仔細分析,定能得到應有的分數。
四、要認真檢查
試卷完成以後,對有懷疑的題目要進行檢查,彌補答題時的不足或漏做的題目。
此外
1、准備工作:
活動鉛筆 2枝、刻度清楚的三角尺1把、橡皮1塊、比較新的草稿本1本(即「2+3」 )
2、考試要求和注意事項:
(1)認真讀題目要求,圈出關鍵字詞(明確有幾個要求,確保不漏讀題目要求)
(2)逐題完成,不可跳題做(如遇到有困難的可先做後面,最後回過來想)
(3)答卷時注意的地方:
①口算:注意0的個數、注意運算符號和「居心叵測」的陷阱題。
②計算:不要漏驗算,不需要驗算的也要在草稿本上驗算,橫式上的結果不要漏寫,尤其是余數(商不變,但余數會變)。
③填空題
重在仔細讀題,明確題目要求,對於容易出錯的地方,用符號標出
單位換算題:一要注意單位名稱、二要注意進率
關於圖形的題目要藉助畫圖幫助理解
④操作題
A、 明確操作要求
B、 畫平移注意起始的格點不算,旋轉要注意逆時針和順時針的區別,尤其關注關鍵邊的旋轉,同時旋轉的箭頭不要漏
⑤解決問題:讀題三遍方可下筆,關鍵字詞圈出提示自己注意
3、考試技巧
(1)基礎分要抓牢
①計算和口算務必保證拿滿分,堅決抵制「低級錯誤」,否則後果「相當嚴重」!
②操作題要用尺子認真畫,閱讀統計圖的題目審題要細致,回答要完整,說「數學話」!
③決問題的計算務必在草稿本上列式計算並檢查,
(2)合理分配時間
試卷爭取在50分鍾內完成,至少留10分鍾檢查;時間安排要前緊後松;解決問題和填空是容易失分的題目,務必做到認真審題
(3)檢查三遍的要求:
第一遍檢查是否漏題現象;第二遍檢查計算是否全部過關;第三遍重點檢查填空和解決問題中後面的幾道題。
7. 小學數學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1.設法喚起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學生學不好數學,不能全怪學生,教師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教師的任務就是把學生從不懂教懂,從不會教會,學生答不出教師的問題,教師先要檢查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沒有漏洞。教師發現學生作業中的普遍性錯誤,先要自我檢查,這樣會使學生受感動,自覺去糾正錯誤。 2.鋪設台階,引導探索。 教學中適當地分解知識難點,合理劃分課堂教學層次,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讓學生嘗到探索之樂、成功之樂。教師在指導學生做課堂練習時,首先要建立起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條件,即給他們一些鋪墊性的容易解出來的問題。然後預先告訴學生,老師將要給你們一些難題(而實際上還是他們力所能及的題)。事後,當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因此增強,從而產生了再想解題的願望時,教師再給他們一些稍有難度的題,這種做法對增強學生自信心會起到極好的作用。 3.抓好測試,善於訓練。 學生對學習成績是很敏感的,分數對情緒的刺激亦是很大的。特別是差生,他們因各種原因每次考試成績普遍低,心理上受到的打擊較深,為此,我對訓練和測試大膽進行改革。訓練時,在學生自願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需要、動機、性格和學習的基礎等諸方面因素,將學生分成A、B、C、D四個程度組;A組獨立練,B組指導練,C組討論練,D組扶著練,並輔以激勵的評價方法,讓學生體驗成功之樂。測試時,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分類要求,分類評價,發揮測試的反饋功能作用。 4.進行學法指導,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有些學生不願自己動腦筋,一切知識等著老師「喂」。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我開展了「四環一步」(預習——上課——整理——作業)的學習法講座,讓他們學會怎樣預習、怎樣上課、怎樣整理知識、怎樣做作業,知道只有忠實完成這四個環節中的每一環節,才能躍過章、段這一大步,進入下一階段內容的學習。也就是說,只有當學生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掌握了學習主動權,才能使思維活動更加持久,更加深入,從而促進學生智力發展並學好數學。
8.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注意什麼呢
(1) 注意課堂紀律,如果學生亂,你講的在好也沒用.這時你可以誇一誇坐的好的孩子.
(2)把要學的知識融入故事中,多舉生活例子.
(3)小學課堂教學要注意知識的連接,多利用舊知識遷移的方法到新內容.
9.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01
最小的一位數是0還是1?
這個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存在爭論。先來看看《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教師教學用書》第98頁「關於幾位數」的敘述:「通常在自然數里,含有幾個數位的數,叫做幾位數。例如「2」是含有一個數位的數,叫做一位數;「30」是含有兩個數位的數,叫做兩位數;「405」是含有三個數位的數,叫做三位數……但是要注意:一般不說0是幾位數。
再來聽聽專家的說明:在自然數的理論中,對「幾位數」是這樣定義的,「只用一個有效數字表示的數,叫做一位數;只用兩個數字(其中左邊第一個數字為有效數字)表示的數,叫做兩位數……所以,在一個數中,數字的個數是幾(其中最左邊第一個數字為有效數字),這個數就叫幾位數。
於此,所謂最大的幾位數,最小的幾位數,通常是在非零自然數的范圍研究。所以一位數共有九個,即:1、2、3、4、5、6、7、8、9。
0不是最小的一位數。
02
為什麼0也是自然數?
課標教材對「0也是自然數」的規定,顛覆了人們對自然數的傳統認識。
於此,中央教科所教材編寫組主編陳昌鑄如是說:國際上對自然數的定義一直都有不同的說法,以法國為代表的多數國家都認為自然數從0開始,我國教材以前一直都是遵循前蘇聯的說法,認為0不是自然數。2000年教育部主持召開教材改編會議時,已明確提出將0歸為自然數。這次改版也是與國際慣例接軌。
從教學實踐層面來說,將「0」規定為「自然數」也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0」作為自然數的「好處」
眾所周知,數學中的集合被分為有限集合和無限集合兩類。有限集合是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像某班學生的集合。無限集合是含有的元素個數是非有限的集合,如分數的集合。因為自然數具有「基數」的性質,因此用自然數來描述有限集合中元素的個數是很自然的。
但在有限集合中,有一個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集合,叫空集{},元素個數為0。如果不把0作為自然數,那麼空集的元素的個數就無法用自然數來表示了。如果把「0」作為一個自然數,那麼自然數就可以完成刻畫「有限集合元素個數」的任務了。於此,從「自然數的基數性」這個角度,我們看到了把「0」作為自然數的好處。
把「0」作為自然數,不會影響自然數的 「運算功能」
「0」加入傳統的自然數集合,所有的「運算規則」依舊保持,如新自然數集合{0,1,2,…,n,…}中的任何兩個自然數都可以進行加法和乘法運算,而運算結果仍然是自然數。同時,加法、乘法運算的結合律和交換律,以及乘法的分配律也不會受到影響。
所以,「0」加盟到自然數集合實屬理所當然,而不僅僅是人為的「規定」。它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然數和它的功能,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教學時不僅要知道和記住數學的「定義」和「規定」,還應該思考「規定」背後的數學涵義。
03
什麼是有效數字一無效數字?
有效數字是對一個數的近似值的精確程度而提出的。同一個近似數如果在取捨時,保留的有效數字多,就比保留的有效數字少更精確。
一般說,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哪一位,就說這個近似數精確到哪一位。這時,從左邊第一個非零的數字起,到那一位上的所有數字都叫做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如近似數0.00309有三個有效數字:3、0、9;0.520也有三個有效字:5、2、0。
而0.00309中左邊的三個零,0.520中左邊的一個零,都叫做無效數字。
04
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是否互為逆運算?
「加法與減法互為逆運算、乘法與除法互為逆運算」這似乎成了許多老師的口頭禪,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例如:
加法「2+3=5」,其逆算為「5-2=3」,「5-3=2」。
故此,加法的逆運算只有減法;
減法「5-2=3」,其逆算有 「5-3=2」, 「2+3=5」。
故此,減法的逆運算有減法和加法兩種運算。
綜上可知,只能說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而不能說加法與減法互為逆運算。
同理,也只能說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而不能說乘法與除法互為逆運算。
05
為什麼不寫「倍」?
在學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應用題時,很多小朋友會自然提出這樣的疑問,如:「飼養小組養了12隻小雞,3隻小鴨,小雞的只數是小鴨的幾倍?」為什麼「12÷3=4」的後面不寫「倍」呢?
我們首先應該肯定學生的質疑(學生有較強的解題規范意識)。但同時又該對學生說明:在解答應用題時,得數後面一般要寫上的是數的單位名稱
如:12隻的「只」;8克的「克」。一個數只有帶上單位名稱,才能准確地表示出一個物體的多少、大小、長短、輕重等等。但是,「倍」不是單位名稱,它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一種關系。例如,上面的計算結果「4」,表示12裡面有4個3,就是12隻小雞是3隻小鴨的4倍。
所以,在算式里不寫「倍」,以免「倍」與單位名稱發生混淆。
06
「倍」和「倍數」的區別
在第一學段我們學習了「倍的初步認識」,認識了概念「倍」,而在第二學段,我們又學習到「倍數」這個概念。那麼,「倍」和「倍數」這兩個詞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這兩個詞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倍」指的是數量關系,它建立在乘除法概念的基礎上。例如:男生有10人,女生有30人,因為「10×3=30」或者「30÷10=3」,我們就說,女生人數(30)是男生人數(10)的3倍,也可以說,男生人數(10)的3倍等於女生人數(30)。勿寧說,「倍」其實表示的是兩個數的商(這個商可以是整數、小數、分數等各種表現形式)。
「倍數」指的是數與數之間的聯系,它建立在整除概念的基礎上。例如,30能被6整除,30就是6的倍數。可見,「倍數」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具有特定的指向性),而且對數的形式有特別的要求(必須為整數)。
同時我們又看到,30也是6的5倍,因為6×5=30,「6×5」表示6的5倍。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倍」的涵義應寬泛於「倍數」,後者可以視為前者在特定情形下的一種表現。
07
「時」和「小時」有什麼不同?怎樣使用「時」和「小時」?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小〕時並非國際時間單位。在1984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我國統一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中,把秒作為時間的基本單位,把非國際單位制的時間單位天(日)、〔小〕時、分作為輔助單位。
(註:〔〕里的字,在不致混淆的情況下,可以省略)。
這樣,在我國范圍內使用的法定時間單位就有:天(日)、〔小〕時、分、秒。
由此,「時」既可以表示時間,又可以表示時刻。由於「時間」和「時刻」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容易產生混淆,在實際應用時間單位「時」時,現行教材作了如下處理:
7.1當列式計算出時間的長短時,在得數的括弧里寫上時間的單位「時」。例如:超市營業時間:21-9=12(時)。(此處可省略「小」字)
7.2在用語言表述時間的長短時,為避免「時間」和「時刻」這兩個概念產生混淆,則在「時」的前面加上一個「小」字。例如:超市營業時間12小時。
7.3 在用語言表示時刻時,一律不得出現「小時」字樣。例如:公園每天早上7時30分開園(而非7小時30分)。
08
「改寫」和「省略」是一樣的嗎?
從形式上看,此例將「改寫」與「省略」兩種對數的變化置於了同一個要求之下(即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我們真希望編者不是有意而為之,因為「改寫」與「省略」其本質是完全不同的。表現在:
8.1目的不同
「改寫」的目的是方便對大數的讀寫,而「省略」則是取數的近似值。
8.2方法不同
此處的「改寫」是去掉「億」位後面的0,再寫上一個「億」字,而「省略」除了要找准「億」位,還要考慮被省略的尾數的最高位是幾,然後用四捨五入法求出近似數。
8.3符號不同
「改寫」只改變了數的表現形式,大小並未改變,所以用「=」號連接;而「省略」既改變了數的形式,又改變的數的大小,所以用「≈」連接。
09
「路程」就是「距離」嗎?
這兩個詞在許多老師的教學語言中是替代使用的,其實不然。
「路程」是指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所經過路線的長度;而「距離」則指連接兩個地點而成的直線段的長度。
「路程」所經過的路線可以是曲形線,也可以是直形線,還可能是折形線。
一般情況下,兩個地點之間的「路程」要大於它們之間的「距離」,只有當兩個地點之間的路線為直線時,路程和距離才相等。
雖然老師們都知道這個等式是成立的,但我們的學生卻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怎樣繞開」極限」尋找能為小學生所理解和接受的證明途徑。
10
最大的分數單位是1/2還是1/1?
先看看分數單位的含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
顯然,在分數意義中,關鍵是「分」,沒有「分」,就沒有「份」。
因為把單位「1」平均分成的最少份數是2份(如果是1份,也就無所謂「分」),由此得到的分數單位是1/2,所以1/2是最大的分數單位。
盡管就廣義的分數來說,1/1也可視作分數,但它已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認識的與整數對立的那種分數(在平均分的基礎上所產生),故此,最大的分數單位應以1/2為宜。
11
像 0/3、0.2/3、3/0.2這樣的數是不是分數?
分數的定義明確告訴我們: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其中,分成的份數叫做分數的分母,要表示的份數叫做分子。
由此可知,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應該是非零自然數。從這個意義來說,以上這幾個數徒具分數的形式,而不具分數的實質,因此都不應該視為分數。
進而,在考查學生對「分數」涵義的理解時,應著眼於通常意義上的分數,將上述這些變異形式納入思考的范圍,其本身對訓練學生的思維並無多大實際意義,而且會令諸如「分數都大於0」等命題的真與假陷入尷尬。
12
比6多1/2的數應該是「6+1/2」還是「6+(1+1/2)」
要弄清這個問題,先得弄清「6」的性質。顯然,此處的「6」其實質是一個「數」,而非一個「量」,求「比6多1/2的數」應屬於「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范疇,問題中的「多幾」都是確定的具體數,這里的「幾」既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或分數。所以,這里的「1/2」是指在6的基礎上「多1/2」這個「1/2」數的本身,而非「6的1/2」。
所以,「比6多1/2的數」應該是「6+1/2」。
當然,如果題目確定為「比6多它的1/2的數」,那答案則屬於後者。
13
計算出勤率可不可以不乘100%?
先來看看新人教版、北師大版和蘇教版三個不同版本的教材對類似問題的理解。
同一課程標准下,不同的教材給出了不同的理解,這給執教者帶來了困惑:到底可不可以不乘100%呢?筆者以為,求「××率」其結果必定為百分率。以出勤率為例,就是求實際出勤人數占應出勤人數的百分之幾。
如果公式只寫成:出勤率=實際出勤人數/應出勤人數,我們說這只是分數形式(也即是求實際出勤人數占應出勤人數的「幾分之幾」),並不是百分數。
因此,在公式後面乘上「100%」,既可以使計算數值大小不變,又能保證結果形式滿足百分數的要求。因此,計算出勤率、發芽率、出粉率、合格率……的公式中,都應乘「100%」。
同時建議各版本教材的編委統一思想,以免給一線教師造成認識上的混亂。
14
小於90度的角都是銳角嗎?
根據課標教材定義:小於90度的角叫做銳角。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由此又產生一個新的問題:0度的角是什麼角,也是銳角嗎?
事實是,銳角定義有一個隱含的前提,就是小學數學中所討論的角都是正角。習慣上,我們把射線按逆時針方向旋轉而得到的角叫做正角,射線按順時針方向旋轉而得到的角叫做負角,當一條射線沒有做任何旋轉時,就把它看成零角。如果將角的概念推廣到任意大小的角,就應分為正角、負角、和零角。
由此,嚴格意義上的銳角定義應是:大於0度而小於90度的角叫做銳角。
15
足球比賽記分牌上的「3︰2」是數學中的「比」嗎?
我們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它們的差別。
第一,球類比賽中的「3︰2」表示的是比賽雙方的得分情況,是「差」比,即表示相差關系,一方得3分,另一方得2分,雙方相差1分;數學中的「3︰2」表示的是「3÷2」,是「倍」比,商為1.5。有鑒於此,球類比賽中的「比」(其實是比分),其後數可以為0的,而數學中的「比」,其後數(相當於除數)是不可以為0的。
第二,數學中的「比」是可以化簡的,如「4︰2=2︰1」;同樣的「4︰2」放在球類比賽中,卻不可以化簡,如果化簡就不能反映雙方在比賽中的實際得分了。
10. 請教小學四年級數學中讀大數(上億的)中的零有什麼規律嗎
1、按照數的橫列自左至右把各個數字依次讀出來,如3045002讀作三零四五零零二,這種讀法在讀純小數或記錄時用,稱其為簡讀法,可用於十進數和非十進數的讀數。
2、從右往左,分別是:個級(包括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級(包括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億級(包括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
讀數方法如下:
讀數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讀,每一級末尾的0都不讀出來,其餘數位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整數的寫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寫,哪一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例如:1203.4應讀作:一千二百零三點四,就是從最高位千位1讀起,按從高到低順序讀出,寫的時候也是從最高位千位1寫起,按從高到低順序寫出。
讀數就是用文字把數字表達出來,如:1203.4讀作:一千二百零三點四寫數就是用數字和符號表示某數。如: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