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中表達式統一是什麼意思

數學中表達式統一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6-30 05:42:39

㈠ 表達式指的是什麼

表達式,是由數字、算符、數字分組符號(括弧)、自由變數和約束變數等以能求得數值的有意義排列方法所得的組合。約束變數在表達式中已被指定數值,而自由變數則可以在表達式之外另行指定數值。

在進行表達式的轉換過程中,必須了解各種運算的優先順序,使轉換後的表達式能滿足數學公式的運算要求。運算優先順序為:括弧→函數→乘方→乘、除→加、減→字元連接運算符→關系運算符→邏輯運算符。

表達式的意義

給予自由變數一些數值指定,可以給與一個表達式數值,即使對於一些自由變數的值,表示式或許沒有定義。因此,一個表達式代表一個函數,其輸入為自由變數的定值,而其輸出則為表示式因之後所產生出的數值。

舉例來說,表達式x/y,分別使自由變數x和y定值為10和5,其輸出為數字2;但在y值為0時則沒有定義。一個表達式的賦值和算符的定義以及數值的定義域是有關聯的。

兩個表達式若被說是等值的,表示對於自由變數任意的定值,兩個表達式都會有相同的輸出,即它們代表同一個函數。

一個表達式必須是合式的。亦即,其每個算符都必須有正確的輸入數量,在正確的地方。如表達式2+3便是合式的;而表達式*2+則不是合式的,至少不是算術的一般標記方式。

㈡ 數學中的表達式指的是什麼

比如說電流=電壓÷電阻,i=u/r就是數學表達式;電功率=電壓×電流,p=ui就是數學表達式;電熱=電流的二次方×電阻×通電時間,q=i²rt就是數學表達式。
明白?

㈢ 數學的統一性統一在哪些方面舉例子

一、 教學目標 1.說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和聯系。 2.分析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 3.使用高倍鏡觀察幾種細胞,比較不同細胞的異同點。 4.認同細胞學說的建立是一個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討論技術進步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使用高倍鏡觀察幾種細胞,比較不同細胞的異同點。 (2)分析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 2.教學難點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和聯系。 三、教學策略 本節教材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大量的實驗材料)和比較(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異同)來認識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從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科學史)中認識細胞的統一性。本節在教學策略上也應該體現這些思路。 本節教學建議用2課時。其中1課時完成觀察細胞的實驗,1課時完成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以及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的學習。 1.領悟原理,細心操作,學會使用高倍鏡。 教師應注意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不同生物的各種細胞可以更好地說明細胞的多樣性,而不同生物的細胞共有的結構又可以說明細胞的統一性。根據材料的多樣性和可行性,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下面的一些材料。 教師也可以展示這些生物細胞的圖片,給學生觀察時提供參考。 正確使用高倍顯微鏡和製作臨時裝片是重要的實驗室操作技能。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但動手能力較差,很可能找不到所要觀察的細胞,製作的臨時裝片也不合格,因此,需要教師詳細示範和指導。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步驟見教材圖示,但學生並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師可以在操作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只有真正理解了這些操作步驟,才能更好地完成觀察細胞的任務。 教師針對高倍顯微鏡的使用可以提出下列問題。 (1)是低倍鏡還是高倍鏡的視野大,視野明亮?為什麼? 提示:低倍鏡的視野大,通過的光多,放大的倍數小;高倍鏡視野小,通過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數高。 (2)為什麼要先用低倍鏡觀察清楚後,把要放大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的中央,再換高倍鏡觀察? 提示:如果直接用高倍鏡觀察,往往由於觀察的對象不在視野范圍內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鏡觀察清楚,並把要放大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的中央,再換高倍鏡觀察。 (3)用轉換器轉過高倍鏡後,轉動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提示:不行。用高倍鏡觀察,只需微調即可。轉動粗准焦螺旋,容易壓壞玻片。 另外,臨時裝片的製作也是難點,學生容易犯的錯誤是:用的材料過多;切片太厚;不蓋蓋玻片,或者蓋蓋玻片的方法不當;壓片的方法不當;氣泡太多而不容易觀察到細胞,等等,這些都需要教師示範和指導。 使用高倍鏡觀察各種細胞是手段,認識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是目標,教師應在學生觀察之後及時進行總結。 2.比較見異同,出真知——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學習。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學習是本節的教學難點。教師可先採用「顧名思義」的方法,從字面上分析這兩類生物的最主要區別在於細胞核。例如,「原核」是指原始的細胞核,「真核」是指真正的細胞核。這兩類細胞的「核」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還有沒有其他的區別呢?教師可展示細菌細胞和藍藻細胞的模式圖,讓學生識圖、辨認、歸納和總結,通過比較,學生很自然地得出原核細胞的「核」叫擬核,教師可進一步提出下列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 (1)細胞核和擬核在結構上有什麼不同? (2)擬核的成分是什麼?與真核細胞的染色體有什麼不同? (3)原核細胞中有什麼結構?植物細胞的細胞質中有哪些結構? (4)你認為原核細胞的結構簡單,還是真核細胞的結構簡單? 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可進一步列表總結: 表5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別(教學用簡表) 類別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細胞大小 較小 較大 細胞核 無成形的細胞核,無核膜,無核仁,無染色體 有成形的真正的細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 細胞質 有核糖體 有核糖體、線粒體等,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和液泡等 生物類群 細菌、藍藻 真菌、植物、動物 為加深學生對原核生物的認識,教師應以藍藻為例,具體說明原核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徵。 3.從科學史中認識細胞學說的建立是一個不斷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 細胞學說的內容比較簡單,與義務教育階段學過的內容相比,只增加了「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的要點,這一要點為第6章第1節《細胞的增殖》打基礎。關於新細胞怎樣從老細胞中產生的問題,細胞學說的建立者施萊登和施旺的觀點是不正確的,而修正施萊登和施旺的觀點的科學家是魏爾肖。魏爾肖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於同時代更多科學家的實驗觀察和材料的選擇及勤奮的工作,也是他不迷信權威的結果。 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體現了科學探究的過程,是一則很好的科學史教育的素材。學生通過認真的閱讀,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獲得許多重要的啟示。例如,科學發現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涉及到許多科學家的辛勤工作;科學家的觀點並不全是真理,還必須通過實踐驗證;科學學說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不斷修正和發展;科學發展與技術有很大的關系,技術的進步可以更好地促進科學的發展,等等。 四、答案和提示 (一)問題探討 1.從圖中至少可以看出5種細胞,它們分別是:紅細胞、白細胞、口腔上皮細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細胞和洋蔥表皮細胞。這些細胞共同的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人的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 2.提示:細胞具有不同的形態結構是因為生物體內的細胞所處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細胞分化的結果。例如,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這有利於與氧氣充分接觸,起到運輸氧氣的作用;洋蔥表皮細胞呈長方體形狀,排列緊密,有利於起到保護作用。 (二)實驗 1.使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和要點是:(1)首先用低倍鏡觀察,找到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的中央。(2)轉動轉換器,用高倍鏡觀察,並輕輕轉動細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為止。 2.提示:這些細胞在結構上的共同點是: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各種細胞之間的差異和產生差異的可能原因是:這些細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是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分化產生的差異。 3.提示:從模式圖中可以看出,大腸桿菌沒有明顯的細胞核,沒有核膜,細胞外有鞭毛,等等。 (三)思考與討論 提示:絕大多數細胞有細胞核,只有少數細胞沒有細胞核。例如,人的成熟的紅細胞就沒有細胞核。細菌是單細胞生物,藍藻以單細胞或以細胞群體存在,它們的細胞與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比較,沒有成形的細胞核,而有擬核。擬核與細胞核的區別主要有兩點:(1)擬核沒有核膜,沒有核仁;(2)擬核中的遺傳物質不是以染色體的形式存在,而是直接以DNA的形式存在。 (四)資料分析 1.提示:通過分析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可以領悟到科學發現具有以下特點。 (1)科學發現是很多科學家的共同參與,共同努力的結果。 (2)科學發現的過程離不開技術的支持。 (3)科學發現需要理性思維和實驗的結合。 (4)科學學說的建立過程是一個不斷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 2.細胞學說主要闡述了生物界的統一性。 3.提示:細胞學說的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使人們認識到各種生物之間存在共同的結構基礎;細胞學說的建立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到細胞水平,極大地促進了生物學的研究進程。 (五)練習 基礎題 1.B。 2.提示: (1)人體皮膚:本切片圖中可見上皮組織的細胞、角質保護層細胞(死亡)和皮下結締組織中的多種細胞。 迎春葉:表皮細胞(保護)、保衛細胞(控制水分蒸發和氣體進出)、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導管細胞(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細胞(運輸有機物),等等。 (2)動植物細胞的共同點為: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不同點為: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有液泡,植物細胞一般還有葉綠體。 (3)因為它們都是由多種組織構成的,並能行使一定的功能。例如,人體皮膚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共同構成,人體皮膚有保護、感受環境刺激等功能;迎春葉由保護組織(表皮)、營養組織、機械組織和輸導組織等構成,有進行光合作用、運輸營養物質等功能。 3.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根本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即真核細胞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原核細胞沒有細胞核,只有擬核,擬核的結構比細胞核要簡單。 它們的區別里包含著共性:細胞核和擬核的共同點是都有遺傳物質DNA,體現了彼此之間在生物進化上的聯系。 五、參考資料 1.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兩種類型,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包括細菌、藍藻、支原體、衣原體,等等。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有以下幾點不同。(1)最小的原核生物支原體的直徑只有100 nm,比較大的原核細胞如大腸桿菌的直徑為3 μm;真核細胞的直徑一般為20~30 μm,人的卵細胞的直徑為100 μm。(2)原核細胞的結構比真核細胞的結構要簡單得多。原核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即沒有由核膜包被的細胞核,只有擬核,擬核由DNA分子構成。擬核沒有明顯的邊界,不含有染色體。原核細胞的細胞質中除核糖體外沒有其他的細胞器。有些原核細胞的細胞質中還有很小的環狀DNA分子,稱為質粒。 下表是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表6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別(詳表) 類別 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 細胞大小 較小(一般為1~10 μm) 較大(一般為20~30 μm) 染色體 一個細胞只有一條DNA,與RNA、蛋白質不結合在一起 一個細胞有幾條染色體,DNA與RNA、蛋白質結合在一起 細胞核 無真正的細胞核,無核膜,無核仁。有擬核 有真正的細胞核,有核膜、核仁 細胞質 除核糖體外,無其他細胞器。細菌一般有質粒 有核糖體、線粒體等多種復雜的細胞器 生物類群 細菌、藍藻 真菌、植物、動物 2.藍藻門 舊稱藍綠藻門,藻類植物中最簡單、低級的一門。根據近些年來形成的生物分界系統,藍藻屬於原核生物界。但是,藍藻和原綠藻與植物界又有一些相同之處,故一些文獻資料將它們分別歸納為原核藻類中的兩個門。藻體是單細胞或群體,不具鞭毛,不產生游動細胞。一部分絲狀種類能伸縮或左右擺動。細胞壁缺乏纖維素,由黏肽(含8種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以及氨基葡萄糖等)組成,壁外常形成黏性膠質鞘。無真正的細胞核,擬核的組成物質集中在細胞中央,無核膜和核仁,細胞內除含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外,還含有藻藍素,部分種類還含有藻紅素。色素不包在質體內,而是分散在細胞質的邊緣部分。藻體因所含色素的種類和多寡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顏色。儲藏物質為藍藻澱粉。繁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沒有有性生殖。主要分布在含有機質較多的淡水中,部分生活在濕土、岩石、樹幹上和海洋中,有的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或生活在植物體內形成內生植物。少數種類能生活在85 ℃以上的溫泉內或終年積雪的極地

㈣ 什麼是數學表達式什麼是變數

數學表達式是用來表示漢字的數學算式。
變數即在程序運行過程中它的值是允許改變的量。
(望採納)

㈤ 數學上的統一法是什麼

也叫同一法,和反證法的過程很類似
比如幾何證明中讓你證明某個點A是某線段中點,統一法就是假設線段中點是B,證明A、B重合

㈥ 函數中的表達式是什麼意思

函數有三種表示法:解析式法(用數學式子表示兩個變數之間的函數關系),圖像法(用坐標系中的圖像表示兩個變數之間的函數關系),列表法(用表格表示兩個變數之間的函數關系).
表達式就是數學式子,即用解析式法表示的那個數學式子.如,y=x+1就是表示變數x與y函數關系的表達式

㈦ 數學歸一是什麼意思

歸一問題是用等分除法求出單一量,在單一量不變的情況下,再去解決要求的問題。
復合應用題中的某些問題,解題時需先根據已知條件,求出一個單位量的數值,如單位面積的產量、單位時間的工作量、單位物品的價格、單位時間所行的距離等等,然後,再根據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求出結果。這樣的應用題就叫做歸一問題,這種解題方法叫做「歸一法」。有些歸一問題可以採取同類數量之間進行倍數比較的方法進行解答,這種方法叫做倍比法。由上所述,解答歸一問題的關鍵是求出單位量的數值,再根據題中「照這樣計算」、「用同樣的速度」等句子的含義,抓准題中數量的對應關系,列出算式,求得問題的解決。
歸一問題可以分為直進歸一,返回歸一兩種.在一些實際問題中,常常要先算出一個單位的數量是多少,然後求所需求的問題.例如:「買3支鉛筆要4角8分,買同樣的5支鉛筆要多少錢?」這樣的問題,稱為歸一問題.歸一問題有:
(1) 直進歸一.如上例便是直進歸一,需先求買1支鉛筆要幾分,再求買5支鉛筆要多少錢.列式為:0.48÷3×5=0.8(元)。
(2) 返回歸一(逆歸一).例如:「一輛汽車4小時行120千米,照這樣計算,行180千米要用幾小時?」先求平均1小時行多少千米,再求行180千米要幾小時.列式為:
180÷(120÷4)=180÷30=6(時).
(3)兩次歸一.例如:「2台拖拉機4天耕地32公頃,照這樣計算,5台拖拉機7天耕地多少公頃?」先求1台拖拉機1天耕地多少公頃,再求5台拖拉機7天耕地多少公頃.列式為:
32÷2÷4×5×7=140(公頃).
又如:「2台拖拉機4小時耕地32公頃,照這樣計算5台這樣的拖拉機,耕200公頃需幾小時?」先求1台拖拉機1小時耕地多少公頃,再求5台拖拉機耕200公頃需幾小時.列式為:
200÷(32÷2÷4×5)=10(時).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㈧ 什麼是表達式

表達式由一個或多個操作數通過操作符組合而成。最簡單的表達式僅包含一個字面值常量或變數。較復雜的表達式則由操作符以及一個或多個操作數構成。

㈨ 數學表達式和方程式的區別

表達式:用數或字母表示的式子,數學中所有的式子都是表達式,方程等式,不等式,解析式,都是表達式.
代數式:數與字母的積,單獨一個數或字母也是代數式,而方程,等式,不等式都不是代數式
解析式:是對函數而言,函數解析式,也叫函數表達式,函數關系式,但不能叫代數式.

㈩ 數學上表達式、等式和通式這三個名詞的分別是什麼

表達式是代數式,式中不含等號,不等號及一切關系符號,等式是用等號連接兩個代數式,通式是某個規律性的式子中一般的式子。

閱讀全文

與數學中表達式統一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