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利用數學情境圖

如何利用數學情境圖

發布時間:2022-07-01 17:12:35

『壹』 淺談如何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提高教學成效

小學數學情境圖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編寫的一大特色,其意圖在於體現《新課程標准》「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的基本理念。教材中,一幅幅生動有趣、滲透著數學內涵的情境圖無處不在。它們的圖畫和色彩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而且能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豐富可借鑒的課程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用好「情境圖」,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呢?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情境圖讓課堂充滿活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主題情境圖,激發學生求知慾望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有300名學生就會有300種不同的興趣和愛好。」 積極的情感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課堂上綜合運用主題情境圖,不僅能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的現實問題,富有情趣,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如在入學時上的第一節課,教學「數一數」時,我選擇兒童樂園場景,從兒童喜歡的場景入手,在屏幕上展示出情境圖,大象滑滑梯,飛機轉盤等玩具是學生所熟悉和喜歡的,學生高興得彷彿自己真的來到了兒童樂園,每一雙小眼睛盯著畫面。此時,我抓住時機問學生:「誰想和大家說說這是什麼地方?有些什麼?」話音剛落,他們就爭先恐後地舉起了小手爭著發言,探索熱情十分高漲。在學生了解了有哪些人和物後,再引導學生數一數具體的數量,並組織學生交流,對數數的方法進行點評。

『貳』 如何創設高中數學問題情境

如何創設高中數學問題情境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才有動力,才有創新。一個良好的數學問題情境,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學生更多的聯想,容易調動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感受和興趣,從而更加自主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問題的解決過程,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情景創設;多媒體;自學環境;有效性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改善教與學的方式,教師要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主動地學習,自主發現數學中存在的規律和問題解決的途徑,使他們經歷探究新知識形成的過程。由於高中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以便於展開探究、討論等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進行科學嚴謹的探索,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筆者將從以下幾方面闡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
一、問題情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一個人為了探索知識和認識事物的意識傾向,學生在學習中帶有興趣,才能表現出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數學教學要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就應當把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作為導向,使數學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平鋪直敘地講解,一般是不會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如果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創設趣味性、探究性的問題情境進行教學,常常能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慾,培育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我們知道教學活動不是一種「授予——吸收」的簡單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授予者,這就要求教師創設合適的教學問題情境,切實為學生養成合作意識與發展能力搭建平台,讓學生在「合
作」中學習新知識,在「探究」中建構知識。通過問題情境,切實讓學生感到合作是一種學習的需要,探究學習是獲取新知的有效途徑,逐漸養成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3、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所謂問題意識,指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提出問題、質疑問題、變換問題和發展問題的一種思維習慣或心理狀態。新課標把「是否具有問題意識,是否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作為評價學生能力的重要標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思維活動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數學是一門極具邏輯思維的科學,在學生的思維活動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重要方面,所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造就富有創新精神的數學人才,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創設問題情境就是要將學生置於問題研究的氣氛中,使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4、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我們數學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而且考察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是高考命題的方向。創新思維是人腦運用與眾不同的本質和規律,找出事物之間的新聯系,形成新結論,是對求知事物進行有創見的思索過程。教師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參與意識,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具有挑戰性的新問題,為創新作鋪墊,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的原則
問題情境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要成功地實施問題情境教學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把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出發點,我認為創設問題情境應該遵循下面四個原則。
一是針對性原則。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一定要緊扣本節課所講內容,不要故弄玄虛,離題太遠,要能揭示數學概念或規律,要直接有利於當堂所研究的課題的解決,要有利於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體現出問題情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是適度性原則。問題情境的設計,要從實際出發,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認
知水平,應面向全體學生,切忌專為少數人設置。既要考慮教學內容又要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注意向學生提示設問的角度和方法,要讓每位學生從教師的情境設計教學中得到發展和收獲。
三是啟發性原則。問題並不在多少,而在於是否具有啟發性,是否能夠觸及問題的本質,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首先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必要時可作適當的啟發引導或提示,教師的啟發要遵循學生思維的規律,不可強制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方法和途徑去思考問題。
四是互動性原則。教師設計的問題情境,要能讓學生不斷提出新的數學問題,提出帶有研究價值的新問題,讓學生不斷建構新知識,保持思維的持續性,真正做到讓學生一直比較主動地參與課堂,而不是等待問題的出現。 三、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和案例
1、利用趣味游戲,創設問題情境。如: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我們今天來玩個猜數字游戲,我手中這支圓珠筆的價格標簽是5~15元中的某個整數,你們來猜它的准確價格,我將對你們的答案做「偏高」、「偏低」或者「正確」的提示,誰能既准確又迅速回答出這支鋼筆的價格呢?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戲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中,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
2、利用典故,創設問題情境。如:等比數列的前項的和。國際象棋起源於古代印度,相傳國王要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問他要什麼。發明者說:「請在棋盤的第1格子里放上1顆麥粒,第2格子里放上2顆麥粒,第3格子里放上4顆麥粒,依次類推,每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的2倍,直到第64個格子。」國王欣然同意,國王是否能實現他的諾言呢?此案例利用典故發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驅動學生積極思考,產生探究的慾望,學生興趣十分濃厚,很快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
3、聯系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境。如:均值不等式。某商場在節前進行商品降價酬賓銷售活動,擬分兩次降價,有三種方案:甲方案時第一次打2折銷售,第二次打3折銷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3折銷售,第二次打2折銷售,請問:哪一種方案降價較多?此案例的問題情境貼近生活,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觀察、聯想、抽象、概括、數學化的過程,在這樣的實際問題情境下,學生一定會想學,樂學,
主動學。
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問題情境教學是提高課堂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靈活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精心創設各種教學問題情境,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發現問題,總結規律,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又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生動活潑。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由發展的陣地。雖然目前我們的新課改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只要我們吃透課改精神,准確把握新課改的本質,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積極創新,相信我們一定能創設出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貼近生活實際並緊扣學習主題的教學情境,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高效課堂。

『叄』 如何利用主題情境圖 使二年級學生有效解決數學問題

從新教材中看出新教材同老教材有很大的區別,新教材無論從內容的選擇還是呈現方式上,都很好的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尤其是低年級數學教材中,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圖無處不在,它們圖畫和色彩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這不僅僅給枯燥的數學賦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氣息,同時也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可資借鑒的課程資源,大大的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情景圖材料中所描述的情景,所包含的數學思想,所呈現的數學問題,都會對學生的人本對話產生刺激。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對於「新鮮事物」——情景圖的理解直接影響學生對情景圖素材的認識。因此,教師應先理解情景圖,優化情景圖,並開發為學生的情景圖材料,
1、看懂情境圖
所謂看懂情境圖,包括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看懂圖的意思,認識圖上的素材。
教材中的圖增多,可能由於各種原因會出現老師學生看不懂的物體。如
第二層次,理解圖的意思。
教材中的情境圖並不是教學中唯一的選擇,它只是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如果有比教材的情境圖更好的素材,我們也可以進行替換,但前題是必須充分理解情境圖所表達的意思。
教材第18頁「第幾」的教學,情境圖中是有5個人在排隊買票,背包的阿姨是第2個,小男孩是第3個。通過情境圖的教學,學生能夠認識到誰排在第1
,誰排在第3等等,但對於這幅情境圖我們可以經過處理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讓5個學生實際來排隊,把圖片情境變成現實情境,還可以分組說一說自己在小組里是第幾個,變旁觀者為參與者,讓每個學生都融入到情境中學習,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包括教材91頁「認識鍾表」,我想老師們在教學時肯定會採用生活中的鍾表讓學生學習吧!這已經理解了教材並進行了相應的處理。所以在理解情境圖設計意思的基礎上,可以讓情境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提高教學效果。2、用透情境圖
當我們在教學中選取了教學資源時,就應該把它用透、用好。如果每一節課的情境圖都用透了,我們的課就不會存在時間有多餘的情況,相反,如果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他們從圖上的發現往往會出於老師們的意料。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基礎。小學生對世界充滿了新鮮感,好奇感,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要盡可能運用生動、形象的材料進行教學,讓他們的眼睛亮起來,嘴巴動起來。情境圖正是一幅寓知識、思想、情感於一體的圖畫,它有人物,有情節,色彩鮮艷,
主題鮮明,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因此,
課上要充分利用情境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去學習知識和感悟知識。
例如,在教學「認識符號〉、〈、=」時,我先在屏幕上出示情境圖,學生們立刻被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吸引住了。這時伴放運動員入場的旋律,我充當運動會的解說員:「今天,森林裡可真熱鬧!這里正舉行一場森林運動會,小動物們紛紛報名參加。你們看,誰向我們走來了?」學生們很興奮,有的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紛紛大聲地說了起來。於是,我請學生們站起來回答,有的說了小動物分別是多少,有的根據生活經驗進行了比較,說出了小兔和小猴同樣多等,學生們思維活躍,誰都想說一說,老師在旁加以引導,他們很快就認識了「〉、〈、=」的讀法和含義。3、處理情境圖
從某一個角度講,教材上的情境圖是死的,只是一個教學資源的模板。要用好教材中情境圖的潛在資源,還需要對情境圖進行適當的處理。
在實踐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狀:老師費勁心計、辛辛苦苦組織的設計情景圖,結果卻不受學生歡迎?這說明教師對學生還不夠深入了解,沒有真正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營造支持學生學習的積極的心理氛圍。所以教師在教學情景圖前一定要考慮是否適合當地的孩子,深入了解孩子們到底喜歡什麼,找到看圖內容與興趣的結合點。教材中的情景圖多是半成品,往往以結論式的呈現而少了過程,靜態的情景圖又受篇幅、教學內容、目標的限制不可能把多元的生活因素都體現在一幅情景圖中,且並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的學習。這樣利用現有情景圖資源,從呈現的形式、方法乃至內容做必要的處理和加工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課程教學法》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聶艷軍主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與反思》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3]陳清容主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設計》北京大學出版社
[4] 張定強主編《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5]《別把「情景圖」教學上成「看圖說話課》/郭宗躍 田奇述/《小學教學設計》

『肆』 怎樣找關於數學作業的情境圖

網路直接搜關於數學作業的情景圖,就會出現關於數學作業的情境圖片了。數學作業主題情境圖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即在每一課時的起始以主題圖的形式創設學生喜愛的情境,落實數學教學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學會「數學地」思考問題。

『伍』 怎樣從情境圖中提出數學問題

翻開人教版一年級數學課標新教材,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圖畫,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一個個憨態可掬的小動物和卡通人物情境的設計。插圖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圖畫風格和色彩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這不僅僅給枯燥的數學賦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氣息,變抽象、枯燥的數學學習為富有兒童情趣且具有挑戰性的數學探索活動,同時也為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可資借鑒的課程資源。基於以上認識,就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用好「主題圖」,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現談幾點體會。一、理解「主題圖」的意義,是教師把握教學目標,有效實施教學過程的前提「主題圖」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數學實驗教材編寫的一大特色,其意圖在於體現數學課程標准中「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的基本理念。然而,由於「主題圖」主要是以「場景」的形式來呈現學習素材的,雖然富有兒童情趣和豐富的現實意義,有利於調動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但如果教師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確把握,就會給教學組織和實施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要實現「主題圖」的應有價值必須充分挖掘「主題圖」中有利於實現三維目標的素材。例如,在「第幾」這節內容中,教材提供的主題圖是一幅「購票圖」,其意義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和把握:一是從認知心理的角度來分析,「排隊購票」這一場景對於大多數一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這有利於調動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引導他們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二是從數學知識呈現的角度來看,「購票圖」包含著豐富的數學學習素材,能「讓學生在數購票人次序的過程中感知自然數的另外一個含義──序數,並且通過動畫展示「穿紅衣服」的阿姨已買好票走了,後面的人依次上前,在改變隊伍人數的情況下變換排序,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對自然數的兩層含義在直觀情境中加以區分。這種情境有利於學生探討數學問題,獲取相關的數學知識,而且還能從這一主題圖中獲得「按時間先後排隊」是這個問題中產生序數的規則方面的體驗。這也正是「主題圖」作為「第幾」這節內容的主題圖的價值所在。二、發現主題情境中隱含的數學問題是教學的關鍵如果一個主題情境後,學生感覺不到數學問題的存在,或者無法挖掘出與所學知識相關的數學問題時,這樣的主題情境至少在相關數學教學中價值不大,甚至是無意義的。所以教師既要考慮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引導學生經歷活動的過程,把材料的選擇權還給學生,把發現數學問題的機會留給學生。「主題圖」的教學也在於教師恰當地設疑激趣。比如我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14頁「1~5的認識和加減法」時,出示「主題圖」後讓學生觀察,然後從圖中找加法,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有的學生說:4個學生和1個老師和起來是5個人,4+1=5。有的學生說:天空中有1隻小鳥,草地上有3隻小鳥,合起來是4隻小鳥,3+1=4。還有一個學生想法很奇怪:我想把3隻羚羊和3隻長頸鹿加起來等於6,3+3=6。就連圖中的白雲、花朵、大樹都成了學生找加法的話題,學生在愉悅、探索的情境中進一步了解了加法的意義。又如在「0的認識」這節教學內容中,「主題圖」設置了「小猴吃桃」的情境。這個情境的創設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考慮的,只有學生真正需要、真正喜歡的,才有利於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情境中蘊涵了需要探究的數學問題,即一個桃也沒有了應該用什麼數來表示呢?在已學過的數中無法找到,從而引起學生認知上的沖突,就是要用一個新的數「0」來表示,這樣的主題圖既讓學生從中感知到了數學問題的存在,又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也培養了學生喜愛數學的情趣。三、注意結合「主題圖」適時滲透思想教育「主題圖」教學不但要給學生創設充分觀察、探究的空間,還要結合圖畫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一數」所呈現的主題圖是一幅「萬象更新,生機勃勃」的校園畫面,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指導學生觀察圖中的人和物,使學生初步感知圖中的人和物的數量都用到10以內各數,並體會到數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數是人類的好朋友。另一方面,結合畫面內容,使學生知道,自己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小學生要遵守紀律,按時到校,要尊敬老師,愛護同學,還要好好學習,熱愛科學,鍛煉身體。這就是「主題圖」所反映的精神實質。上好這一課,不僅能激發起學生對老師的喜愛,更能激發起他們學好數學的願望,為今後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做好准備。又如前面已提到的教學「第幾」中的主題圖是一幅常見的排隊購票圖,除了引導學生看圖,說出誰排第二,小朋友後面的叔叔排第幾,最後一位叔叔排第幾,並在方框中填上數,通過說圖意和填數,使學生初次感知,自己填的數是表示「第幾」,還要結合主題圖適時向學生進行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教育,使學生明白自覺排隊購物是一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質。在當前共同構建和諧社會的形勢下,這類素材十分有意義。

『陸』 怎樣把數學書中的情境圖製成PPT

PPT課件是我們生活裡面常用的演示文檔,特別是在向別人演示一些東西,PPT課件就顯得十分有用,所以掌握PPT課件的製作方法在當今是絕對有必要的,這也是很基本的要求,對於初涉的人來說,下面這些方法一定非常有用:
1. 電腦下載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10,一般電腦都有。
2. 根據自己要求,可在這里添加ppt和設置ppt的排版。

3. 依次輸入相關的內容,再根據自己的需要設置字體的顏色和大小。

4. PPT中會有各種工具,在編輯時常用到,如smartart,可以直接將表格或者文字轉換成你想要的圖案。

5. 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7中,可以看到有很多工具,分別可設置ppt背景,字體,放映時的聲音,放映的時間等。

6. 在完成整個編輯後,可以點擊放映幻燈片預覽效果,完成整個編輯後,點擊保存便可,可在我的文檔查看。記住一定要保存,否則前功盡棄。

7. 為了使自己的ppt看起來更加的美觀,需要在裡面插入好看的圖片,易指做 設置合適的背景和主題,每一個ppt 盡量採用不同的排版和動畫方式,這樣整個看起來才會豐富。

『柒』 如何用好小學數學情境圖

新課標明確指:數教要緊密聯系實際經驗已知識發創設各種情境激發習興趣提供事數機使其體驗教內容情受數魅力教創設與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興趣情境使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逐步體數知識產、形與發展程使掌握必要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同使更體驗教內容情使原本枯燥、抽象數變形象饒興趣獲積極情體驗受數魅力情境創設數教著極其重要作用面我教情境圖課堂教運用談談自體
、情境圖利於情景創設
由於主題情境圖主要場景形式呈現習素材富童情趣豐富現實意義教級冊<>課教始充利用明媽媽買酸奶畫面主題圖帶入情境激發習積極性使教材內容同經驗與體驗建立聯系搭起教材內容通向世界橋梁教師引導仔細觀察圖激發探究熱情認知慾望觀察圖總結3十2合起32 3十5合起35等舊知識逐步導入新課既復習舊知識新知識習做鋪墊通圖給條件提同問題教材內容切合理特點激起聯想與創意根據媽媽共買少瓶酸奶列算式30+2=2+30=並意識引導編應用題習知識程變析解決問題程既創造性使用教材符合理特點提高課堂教效率
二、情景圖更探究新知
教<>由於1—9各數認識基礎示主題圖我問:看幅圖想哪些與數關知識呀?相互啟發說全面幾乎概括所與10關知識例圖10鴿9位朋友1位師兩部合並起共105朋友戴紅領巾4朋友沒戴紅領巾5比414比5少14鴿飛空4鴿吃食44同我知道1046244合並起10我列10算式6+4=10 4+6=10 10-6=4 ,10-4=6師接著說看朋友10已經定認識10底由數組呢讓概括起再說說
教《連乘應用題》我創設春遊情境圖請同說說我春遊應該做些准備工作租車、買門票、買吃……我先算算三二班8組每組5每買2瓶水共需要少瓶水讓試做指名說想先算①共少5 × 8=40()再算②共需要少瓶水2× 40=80(瓶):先算①組需要幾瓶2 ×5=10(瓶)再算②共需要少瓶水10 × 8=80(瓶)
同想坐高空纜車算算2輛車共需要20輛車每張票10元共要花少錢呢做完說說做: 10 × 2 × 20=400(元) 10×(20×2 )=400(元)創設貼近情境願意參與使其主參與程知識同體驗數價值進步受數與現實聯系更認識理解數提供探究素材使主題圖引領目、步驟進行探究完本節課習任務
呢?
三、情景圖效提高課堂效率
教《10認識》通精彩答使我產新想:能幅圖選編道應用題?說:我用鴿編4鴿飛空4鴿吃食2停朋友手共幾鴿?說:我用朋友編……兩帶其同紛紛舉起手觀察角度其同我及給予表揚節課發揮淋漓盡致通10主題圖再現數數、數組、同、整體與部、簡單求、求剩餘、應用些舊知識引與10關加減等許知識看要我善於運用教材能拓展思路發潛能某種意義說教師主題情境圖作認真析再根據班級同情況提針性啟發性問題才能引導真效進入課堂習
教《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我示肯德基快餐店迎新推套餐價格表情境圖讓自夥伴各挑選份吃食品提許問題並列7+8、5+24、18+18、18+16、24+16……等算式於提簡單題通讓口算與說算理帶著重進行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探究讓先擺棒說算理交流展示計算逐步掌握進位加滿十進算理讓親身經歷知識形程培養運用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通類題練習使能角度、位思考問題利於培養創新意識更主要效提高課堂效率
總主題情境圖作數教資源主要載體僅承載著知識更滲透著數思想合理利用資源我主題情境圖使用程用領靈應用創造發才取事半功倍效
如何用好小學數學情境圖
請詳細描敘問題

閱讀全文

與如何利用數學情境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