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所有卷子答案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試卷
( 第三單元、長方體與正方體 )
姓名:________ 成績:________
一、填空題。( 30 × 1 = 30 )
1、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________叫做它的表面積。
2、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的________。
3、長方體與正方體都有__個面,__個頂點和__條棱。正方體是_____的長方體。
4、填寫合適的單位名稱:
電視機的體積約50_____。
一顆糖的體積約2_____。
一個蘋果重50_____。
指甲蓋的面積約1_____。
一瓶色拉油約4.2_____。
一個櫥櫃的容積約2_____。
5、把8個棱長2 cm的正方體擺成長方體,它的體積是_____ cm3。
6、底面周長為4 dm的正方體,它能裝水_____ L,摺合_____ ml。
7、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數。
500 ml = _____ dm3 = _____ L
960 cm3 = _____ dm3 = _____ L
400 dm2 = _____ cm2 = _____ m2
100 ml = _____ dm3 = _____ L
0.0195 cm3 = _____ L = _____ m3
1 m3 = _____ L = _____ cm3
8、2個表面積為6 dm2的正方體拼成一個稍微大一點的長方體,它的體積是_____ cm3。
9、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_____。
10、長方形的地長50 m,寬80 m,高20 m,這塊地的面積是_____ m2。
二、判斷題。( 10 × 1 = 10 )
1、一個長方體中,最多有8條棱完全相等、6個面完全相同。……( )
2、棱長為6 cm的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相等。……………………( )
3、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是6 dm,那麼它的表面積是216 dm2。( )
4、一個物體的容積一定比體積小。………………………………( )
5、把一個長方體切成兩個長方體,兩個長方體的表面積之和與體積之和都不變。……………………………………………………( )
6、3x=x•x•x,x3=x+x+x。………………………………………( )
7、容積的計算方法是把物體外面的長、寬、高測量出來,再相乘。( )
8、長方體是特殊的正方體。………………………………………( )
9、體積相等的兩個長方體,表面積一定相等。……………………( )
10、表面積相等的兩個正方體,體積一定相等。…………………( )
三、選擇題。( 10 × 1 = 10 )
1、用長64 cm的鐵絲可焊一個長10 cm,寬4 cm,高( )的長方體框架。
A、1 cm B、2 cm C、3 cm D、4 cm
2、正方體的棱長擴大2倍,表面積擴大( )倍,體積擴大( )倍。
A、2 B、4 C、6 D、8
3、棱長1 m的正方體可以切成( )個棱長為1 cm的正方體。
A、100 B、1000 C、100000 D、1000000
4、體積為8.1 dm3的石塊放進棱長3 dm的水槽里,水面會上升( )。
A、2.7 dm B、0.9 dm C、3 dm D、9 dm
5、一個正方體的棱長從4.5 cm增加到6 cm,那麼表面積增加了( )。
A、27 cm2 B、94.5 cm2 C、216 cm2 D、124.875 cm2
6、750 cm3( )0.7 L,4600 ml( )5 L,5 m2( )500 ml,
3.8 L( )3800 ml,0.72 dm3( )72 cm3,850 cm2( )8.5 L。
A、> B、< C、= D、無法比較
四、計算題。( 3 × 8 = 24 )
計算下面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2 m
14 cm 3.5 dm 2 m
3.5 dm 5 m
4 cm 3.5 dm 2 m
3 cm 12 m
五、應用題。( 2 × 4 + 3 × 6 = 26 )
1、王叔叔要做2個長、寬、高分別是3.6 dm、25 cm、0.4 m的無蓋長方體鐵皮水桶,需要用鐵皮多少平方分米?
2、小明要給電視機做一個布罩,電視機的長是5 dm,寬是45 cm,高是32 cm,做這個布罩需要布多少平方分米?
3、一塊棱長0.9 m的正方體鋼坯鍛造成一塊長9 m,寬3 m的鋼板,鋼板厚多少厘米?
4、一個包裝箱的尺寸是50 × 80 × 60,求它的體積。
5、求蘋果的體積。
要答案嗎??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總面積 2、容積 3、6,8,12,特殊 4、dm3,cm3,g,cm3,L,m3 5、64 6、1,1000 7、0.5,0.5,0.96,0.96,40000,4,0.1,0.1,195,0.195,1000,1000000 8、2000 9、100 10、1000
二、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選擇題。
1、B 2、B,D 3、D 4、B 5、D 6、A,B,A,C,A,B
四、計算題。
〔評分標准:公式、算式、得數、單位各2分〕
1、S表 = 220 cm2,V = 168 cm3
2、S表 = 73.5 dm2,V = 42.875 cm3
3、S表 = 180 m2,V總 = V長 + V正 = 120 + 8 = 128 m3
五、應用題。
〔評分標准:1~2題每題4分:公式、算式、得數和單位、答各1分
3~5題每題6分,公式和算式、得數和單位、答各2分〕
1、115.6 dm2 2、83.3 dm2 3、2.7 cm 4、0.24 m3 5、128 cm3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②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練習冊全部答案
1題 八分之七=2=4=六分之五 2題 8,五分之一,3,四分之一,0,1,1,1,1,1 第三題 三分之四,八分之五,五分之七,十三分之九,8,十二分之一 第四題 對對對錯錯錯 第五題 二分之三,4,6,三分之五 第六題 七分之十五,五分之三,十四分之一,18,1,三十一分之七,七分之二十 第七題 第一個連第三個,第二個連第一個,第三個連第二個 第一個連第三個,第二個連第一個,第三個連第二個,第八題 (1)三十九分之二十八(2)九十九又十分之一(2)一百零九分之一,我有答案哦!!放一百個心吧
③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練習冊28頁全部答案
解決問題的策略第(1)課時 教學內容: 第九冊63~64頁例1、例2及練一練用列舉法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經歷用列舉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並做到不重不漏,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答案。 2、通過列舉法解決問題的學習、交流、反思,體會有序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其價值,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嚴密性。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能對信息進行分析,用列舉法解決問題。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出示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羊圈,一共有多少種圍法? 學生猜測,問:究竟有多少種圍法?同桌討論一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解決? 交流總結: 根據學生討論回答,板書:如果長方形的長 米,寬就是 米 比較有序和無序的兩種結果,學生思考:同樣都給出了四種圍法,你更喜歡哪個? 強調:從寬是1米開始考慮,按這樣的順序既不會多也不會漏。 疑問: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把所有答案都列舉出來呢? 適時出現表格,引導學生完成表格 長方形的長(米)     長方形的寬(米)     提示:列出方法之前我們應該先知道什麼呀? 怎樣寫才能保證不會重復也不會漏呀? 對比小結:對比擺、算 今天將研究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策略——列舉法 剛才同學們通過列舉法得出了答案,請同學說說你最贊同哪一種圍法?為什麼? 引導學生算出長方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長(米)     長方形的寬(米)     面積(平方米)     觀察比較,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在周長相同的情況下,長方形的長、寬差距越大,面積越小;長、寬差距越小面積越大! 二、教學例2 訂閱《科學世界》《七彩文學》《數學樂園》這三種雜志,最少一種,最多三種,有多少種不同的訂閱方法? 師疑問:你打算用什麼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獨立思考,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給同學聽! 學生列舉,可能情況有這幾種(略) 引導列表: 出示表格,學生觀察,分析表格。 只訂1本  訂2本  訂3種 《科學世界》        《七彩文學》        《數學樂園》        學生用打√法完成表格 總結:要得到全部答案,列舉時要注意什麼?不重不漏。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64頁「練一練」 讀題,理解題意。 思考:可以用什麼策略解決這個問題? 列舉:10、10;10、8;10、6;8、8;8、6;6、6。 疑問:這是小華投中的不同情況,那麼他可能得到多少環呢? 解決10、6與8、8投中情況不同但所得環數相等的問題。 四、作業:練習十一第 1—3題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5頁例3、「練一練」,練習十一第4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能用列舉法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感受用列舉法時要按一定的順序,這樣不會多也不會漏。 2、能在運用列舉法時體會不符合要求的安排應去掉。進一步發展運用意識、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邊列舉,邊計算和考慮要符合要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先來玩個游戲:用1角和5角的硬幣若干,要拿出2元,有多少種不同的拿法? 啟發: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按什麼順序列舉? (同桌合作列表完成) 二、教學例3,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例3,指名讀題。 問:「每個房間不能有空床位」是什麼意思? 學生先獨立思考,在練習本上列舉,再在小組里交流。 (有兩種方法) 2、比較兩種方法,你覺得按什麼順序列舉比較簡便?(從大數開始列舉比較簡便) 三、指導練習,鞏固知識 1、完成「練一練」 2、完成練習十一第4題 第(3)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67頁練習十一第5~9題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掌握在具體情境中能用列舉法解決實際問題。 2、 進一步感受使用列舉法時的有序性。 3、 進一步發展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獲? 二、指導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一第5題。 獨立思考,完成,集體訂正。 提問:你們是怎樣思考的? 2、完成練習十一第6題。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讓學生說說是怎麼想的。後小結:我們用列舉法解決問題時,應當注意些什麼? 3、完成練習十一第7題。 指名讀題,問:觀察表格,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完成練習十一第八題。 指名讀題,問:「只是向東、向北走」是什麼 意思? 指導學生完成:我們可以將直線相交的點用字母代替,列舉出所有的路線,並按一定的順序列舉。 5、完成路線十一第9題。 出示題目,要求仔細讀題。 同桌討論。 全班交流。 三、完成思考題。 出示思考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可在書上畫一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