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應用題怎麼理解和分析

數學應用題怎麼理解和分析

發布時間:2022-07-05 03:55:31

1. 怎樣分析和解答小學數學應用題

牢固地掌握基本的數量關系 是解答應用題的基礎
應用題的特點是用語言或文字敘述日常生活和生產中一件完整的事情,由已知條件和問題兩部分組成,其中涉及到一些數量關系。解答應用題的過程就是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推理,由已知求得未知的過程。學生解答應用題時,只有對題目中的數量之間的關系一清二楚,才有可能把題目正確地解答出來。換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學生對題目中的某一種數量關系不夠清楚,那麼也不可能把題目正確地解答出來。因此,牢固地掌握基本的數量關系是解答應用題的基礎

2. 如何講解小學數學應用題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課
應用題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為了使學生不怕應用題,掌握分析應用題的方法,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訓練:
一、注重培養學生分析等量關系的能力

在應用題教學中能正確分析等量關系是解應用題的關鍵。解答應用題的過程就是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推理,由已知求得未知的過程。學生解答應用題時,只有對題目中的數量之間的關系一清二楚,才有可能把題目正確地解答出來。換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學生對題目中的某一種數量關系不夠清楚,那麼也不可能把題目正確地解答出來。而要分析等量關系首先要理解並熟記一些常用的等量關系。例如,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每份數×份數=總數、單價×數量=總價、速度×時間=路程,以及幾何圖形計算的有關公式等等。下面就如何分析等量關系舉幾個例子加以分析:

(一)培養學生解一般應用題時分析等量關系的能力

例如,某公司要生產手機54萬部,前10天每天生產1.5萬部,餘下的要在20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產多少萬部?當學生弄清題意後老師就提問要想求平均每天要生產多少萬部?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餘下要生產多少和需要的時間)用哪個等量關系?(餘下要生產的量÷餘下的時間=平均每天要生產的),餘下要生產的量題里沒告訴我們又要怎麼求?用哪個等量關系?(一共要生產的前10天共生產的=餘下要生產的量),前10天共生產的又沒告訴我們要怎麼求?用哪個等量關系?(每天生產1.5萬部×10天=前10天共生產的)一個題目分析下來要用到好幾個等量關系,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分析等量關系學生才能找到解應用題的途徑,才能列式解答。

(二)培養學生解分數應用題時分析等量關系的能力

分數應用題的等量關系的分析要找到題中的關鍵句,也就是分率句。在分析分數應用題時,我要求學生先從分率句中找出單位「1」的量,然後再寫出三個字的等量關系即「1」×=量。例如我國領土遼闊廣大,南北相距5500千米,東西相距的千米數是南北的52/55。東西相距多少千米?從分率句東西相距的千米數是南北的52/55中先找到單位的「1」的量「南北相距的千米數」用南北相距的千米數乘52/55等於東西相距的千米數即南北相距的千米數×52/55=東西相距的千米數。不管是分數乘法或分數除法應用題都可能用相同的等量關系,只要找到了等量關系再根據單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計算,單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計算。

(三)培養學生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分析等量關系的能力

列方程解應用題找等量關系更是必不可少的。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等量關系可以順著題意找,找到等量關系後設未知量為x與已知量共同參與列式。例如,商店原來有一些餃子粉,每袋5千克,賣出7袋以後,還剩40千克。這個商店原來有多少千克餃子粉?它的等量關系順著題意,用原有的重量減去賣出的重量就等於剩下的重量即原有的重量-賣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根據等量關系就可列出方程(x-5×7=40)。

二、注重培養學生列表或畫線段圖的能力

畫圖分析應用題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需要在整個應用題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應用題是比較抽象的,用列表或畫線段圖分析能幫助學生弄清題里各數量間的關系。

(一)一般應用題中有關實際數與計劃數的問題可以藉助列表進行分析

例如,食堂買來280千克大米,計劃吃7天。實際每天比計劃少吃5千克,這批大米實際吃了多少天?可列下表加以分析

每天吃的千克數 天數 總千克數

計劃 2 8 0 ÷7 7 天 2 8 0 千克

實際 比計劃少吃5 千克 ? 天 2 8 0 千克

從表中很容易看出,要想求實際吃了多少天,就要先求計劃每天吃的,用計劃每天吃的減去實際比計劃每天少吃的5千克就可以求出實際每天吃的,從而求出實際每天吃的列式為:280÷(280÷7-5)。用這種方法分析這類應用題即使程度再差的學生都能解答,特別是中下生效果很好。

(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可以畫線段圖幫助分析

分數、百分數應用題藉助線段圖能夠幫助學生弄清有關數量和標准量的關系,找到解題的途徑。教學時,經常指導學生作線段圖訓練,使學生掌握作圖的基本方法:必須先畫表示單位「1」的線段,注意線段的規范性以及作圖的靈活性,運用補、截、移、疊等作圖技巧,講究作圖的科學性。同時引導學生認真看圖,分析思考,理解數量關系,使學生的思維與作圖同步進行。這樣就能充分發揮線段圖的直觀啟示性。

三、注重培養學生對比辨析的能力

對於易混、易錯的題目,有意識地設計一些似是

3. 在小學數學中如何教給學生准確分析應用題的方法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應用題的占的比率很大。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利用所學到的應用題來解決實際的問題。例如,費用的支出和收入、盈虧問題,行程問題,工程問題等等。因此,可以說應用題是生活的需要,無所不有,無處不在。其實應用題的學習是對小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其數學素質。因此,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以下是我的幾點看法:
一、引導學生怎樣解應用題
1、認真閱讀題目。很多學生一直認為只有語文才需要一遍遍地讀。數學是一門很省力的科目,不需要怎麼花時間讀題的。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數學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科目,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要求相當高。同時讀題也是解決應用題的重要環節,是學生自己感知信息數據的過程。讀,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事。但數學應用題的讀不是泛泛而讀,要求的是讀通、讀透。很多學生之所以做錯,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於讀題時走馬觀花,完全沒有看懂題目問了什麼,很隨意的就開始動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做錯了題目,甚至有的題目錯的非常的離譜,讓老師無法理解你是如何做出來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應用題也不例外。甚至可以這么說:「與其讓學生抄題目,不如讓學生認真讀題目。」這當中的道理,就像讓學生抄不認識的字一樣,不論抄多少遍,學生還是同樣不認識、不理解。認真的讀題,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而且也使學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養,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捕捉信息數據的能力,為學生理解題意奠定了初步的基石。
2、圈重點。在做應用題的時候一定要把重點的詞圈下來。這里所謂的重點詞並不是指同一個詞語,因為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在他們眼中重點的詞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有多有少,但不管怎麼,圈出的詞一定要為你做題服務。例如:在教《分數加減法》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題目,一塊地共多少公頃,其中多少種大豆,多少種棉花,其餘種玉米,玉米的種植面積占這塊地的幾分之幾?
這道題主要是讓你區別給你的分數是分率還是一個數。這個時候我就要求學生必須把有單位名稱的數字圈出來,這樣可以提醒自己,數和分率是不同的,不可以進行加減法。同時劃出「幾分之幾」明白的告訴學生求的是一個分率,和公頃無關。劃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可以提醒學生在今後的思考中注意一些細小的地方,以免出現不該有的錯誤。
二、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在應用題教學中,必須採用「聯想法」引導學生進行推理、想像。可讓學生找出題中關鍵詞來引發聯想,由題中的一個詞語或數量想到與之有關的另一個詞語或數量,以弄清題中的數量關系。如:五年級同學要澆300棵樹,已經澆了180棵,剩下的分3次澆完,平均每次要澆多少棵?題中出現「要澆、已澆、剩下、3次、平均每次」等字眼,教學時可提示,引導學生進行推理想像,展開一個由「要澆」、「已澆」想到「剩下」,由「剩下」、「分3次」想到「平均每次」的合理想像過程。又如:一塊長方形的蘿卜地,長15米,寬6米。在這塊地里一共收蘿卜135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蘿卜多少千克? 解題時只要學生能從「長、寬」想到「周長」或「面積」,或由「平方米」想到「面積」(平方米是常用的面積單位),就能確定必須先求面積了。這樣,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三、讓學生分析應用題常用的推理方法
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推理方法,幫助學生明確解題思路至關重要。分析法和綜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謂分析法,就是從應用題中欲求的問題出發進行分析,首先考慮,為了解題需要哪些條件,而這些條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未知條件都能在題目中找到為止。例如:甲車一次運煤300千克,乙車比甲車多運50千克,兩車一次共運煤多少千克?
指導學生口述,要求兩車一次共運煤多少千克?根據題意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甲車運的和乙車運的)?題中列出的條件哪個是已知的(甲車運的),哪個是未知的(乙車運的),應先求什麼(乙車運的300+50=350)?然後再求什麼(兩車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
綜合法是從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出發,通過分析推導出題中要求的問題。如上例,引導學生這樣想:知道甲車運煤300千克,乙車比甲車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車運煤重量(300+50=350),有了這個條件就能求出兩車一共運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過上面題的兩種解法可以看出,不論是用分析法還是用綜合法,都要把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結合起來考慮,所求問題是思考方向,已知條件是解題的依據。
四、培養學生多練習的習慣
多練即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解應用題的訓練。練習中,教師要注意照顧全體,輔差培優,這樣既可穩定尖子生,又可提高中差等生。練習可分為課堂練習和課外練習。設計練習題時應恰當運用口答、板演、書面練習和動手操作等多種練習相結合的形式,注意「質」與「量」的有機統一,發揮每種練習的獨特作用,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達到開發學生智力,使練習收到實效。比如:既要設計一些選擇、改編、補充條件或問題等基本形式的練習,又要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練習。如答案不唯一,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餘條件、條件不夠等。讓他們在點點滴滴的進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輕松與快樂。
五、引導學生學會「假設」
假設是指將題中的某一條件先假設為與其相近的另一條件,從而使問題的解答趨於簡單、明朗。如練習題:「一批煤,原計劃每天燒16噸,實際每天燒12噸,結果多燒5天。原計劃這批煤可以燒多少天?」假設實際燒煤的時間與原計劃燒煤的時間相同,則實際燒煤的總噸數要比原計劃燒煤的總噸數少12×5=60(噸)。總噸數差60噸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實際比原計劃每天少燒16-12=4(噸),60噸里包含幾個4噸,就是原計劃燒煤的時間。根據實際少燒的噸數和實際少燒的時間,就能求出總噸數。
12×5÷(16-12)=15(天)
六、讓數學與生活相結合
我們應從課堂教學入手,聯系生活實際講數學,把孩子的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如教學圖畫應用題時,可以編一道這樣的文字應用題:過春節了,爸爸買了一籃子又紅又大的蘋果共10個,給姥姥送去4個,還剩幾個?這樣似乎累贅,但很明顯學生感覺到四個蘋果是從籃子里拿出來的,拿出來即「去掉」,「去掉」就用減法,從10個里去掉4個,則用10減去4得6個。這比讓學生說籃子外面和裡面共有10個蘋果,籃子外有4個,求籃子里有幾個蘋果,讓學生列式計算效果要好得多。又如教學「小明要寫9個字,已經寫了6個,還要寫幾個?」這一道應用題時,教師就畫9個田字格,在6個格子中寫6個字,指著剩下的空田字格問學生「還要寫幾個」。寫一個字就相當於去掉了(手勢)一個格(因為這個格子寫過了就不能再寫了),寫6個字去掉了幾個格?去掉用什麼方法?這樣學生就很快地理解了,還要寫幾個用減法,用總數減去已經寫的個數。這樣的例子還很多,至於怎樣表述更有利於不同的學生理解,就在於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及引導方式了。
總之,教無定法,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要從多方面引導學生,教導學生,學生的思路越清析,解題方法也就越豐富靈活。因此,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滿足於得出正確的結果,而要進行必要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做到活學活用,也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於學生的求知慾,使其在數學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4. 數學應用題解析

1、簡單應用題
(1) 簡單應用題:只含有一種基本數量關系,或用一步運算解答的應用題,通常叫做簡單應用題。
(2) 解題步驟:
a 審題理解題意:了解應用題的內容,知道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讀題時,不丟字不添字邊讀邊思考,弄明白題中每句話的意思。也可以復述條件和問題,幫助理解題意。
b選擇演算法和列式計算:這是解答應用題的中心工作。從題目中告訴什麼,要求什麼著手,逐步根據所給的條件和問題,聯系四則運算的含義,分析數量關系,確定演算法,進行解答並標明正確的單位名稱。
c檢驗:就是根據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進行檢查看所列算式和計算過程是否正確,是否符合題意。如果發現錯誤,馬上改正。
2、復合應用題
(1)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本數量關系組成的,用兩步或兩步以上運算解答的應用題,通常叫做復合應用題。
(2)含有三個已知條件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求比兩個數的和多(少)幾個數的應用題。
比較兩數差與倍數關系的應用題。
(3)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已知兩數相差多少(或倍數關系)與其中一個數,求兩個數的和(或差)。
已知兩數之和與其中一個數,求兩個數相差多少(或倍數關系)。
(4)解答連乘連除應用題。
(5)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6)解答小數計算的應用題:小數計算的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的應用題,他們的數量關系、結構、和解題方式都與正式應用題基本相同,只是在已知數或未知數中間含有小數。
答案:根據計算的結果,先口答,逐步過渡到筆答。
( 7 ) 解答加法應用題:
a求總數的應用題:已知甲數是多少,乙數是多少,求甲乙兩數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應用題:已知甲數是多少和乙數比甲數多多少,求乙數是多少。
(8) 解答減法應用題:
a求剩餘的應用題:從已知數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兩個數相差的多少的應用題:已知甲乙兩數各是多少,求甲數比乙數多多少,或乙數比甲數少多少。
c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應用題:已知甲數是多少,,乙數比甲數少多少,求乙數是多少。
(9) 解答乘法應用題:
a求相同加數和的應用題:已知相同的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求總數。
b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應用題:已知一個數是多少,另一個數是它的幾倍,求另一個數是多少。
(10)解答除法應用題:
a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應用題:已知一個數和把這個數平均分成幾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
b求一個數里包含幾個另一個數的應用題:已知一個數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幾份。
c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的幾倍的應用題:已知甲數乙數各是多少,求較大數是較小數的幾倍。
d已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11)常見的數量關系:
總價= 單價×數量
路程= 速度×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效
總產量=單產量×數量

5. 五年級小學生如何提升數學應用題的理解

解答應用題既要綜合應用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識,還要具有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

一般應用題


一般應用題沒有固定的結構,也沒有解題規律可循,完全要依賴分析題目的數量關系找出解題的線索。

● 要點:從條件入手?從問題入手?

從條件入手分析時,要隨時注意題目的問題

從問題入手分析時,要隨時注意題目的已知條件。

● 例題如下:

某五金廠一車間要生產1100個零件,已經生產了5天,平均每天生產130個。剩下的如果平均每天生產150個,還需幾天完成?

● 思路分析:

已知「已經生產了5天,平均每天生產130個」,就可以求出已經生產的個數。

已知「要生產1100個機器零件」和已經生產的個數,已知「剩下的平均每天生產150個」,就可以求出還需幾天完成。

典型應用題


用兩步或兩步以上運算解答的應用題中,有的題目由於具有特殊的結構,因而可以用特定的步驟和方法來解答,這樣的應用題通常稱為典型應用題。

(一)求平均數應用題

● 解答求平均數問題的規律是:

總數量÷對應總份數=平均數

註:

在這類應用題中,我們要抓住的是對應,可根據總數量來劃分成不同的子數量,再一一地根據子數量找出各自的份數,最終得出對應關系。

● 例題如下:

一台碾米機,上午4小時碾米1360千克,下午3小時碾米1096千克,這天平均每小時碾米約多少千克?

● 思路分析:

要求這天平均每小時碾米約多少千克,需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1、這一天總共碾了多少米?(一天包括上午、下午)。

2、這一天總共工作了多少小時?(上午的4小時,下午的3小時)。

3、這一天的總數量是多少?這一天的總份數是多少?(從而找出了對應關系,問題也就得到了解決。)

(二) 歸一問題

● 歸一問題的題目結構是:

題目的前部分是已知條件,是一組相關聯的量;

題目的後半部分是問題,也是一組相關聯的量,其中有一個量是未知的。

● 解題規律

先求出單一的量,然後再根據問題,或求單一量的幾倍是多少,或求有幾個單一量。

● 例題如下:

6台拖拉機4小時耕地300畝,照這樣計數,8台拖拉機7小時可耕地多少畝?

● 思路分析:

先求出單一量,即1台拖拉機1小時耕地的畝數,再求8台拖拉機7小時耕地的畝數。

(三) 相遇問題

指兩運動物體從兩地以不同的速度作相向運動。

● 相遇問題的基本關系是:

1、相遇時間=相隔距離(兩個物體運動時)÷速度和。

例題如下:

兩地相距500米,小紅和小明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小紅每分鍾行60米,小明每分鍾行65米,幾分鍾相遇?

2、相隔距離(兩物體運動時)=速度之和×相遇時間

例題如下:

一列客車和一列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對開出,10小時後在途中相遇。已知貨車平均每小時行45千米,客車每小時的速度比貨車快20﹪,求甲乙相距多少千米?

3、甲速=相隔距離(兩個物體運動時)÷相遇時間-乙速

例題如下:

一列貨車和一列客車同時從相距648千米的兩地相對開出,4.5小時相遇。客車每小時行80千米,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 相遇問題可以有不少變化。

如兩個物體從兩地相向而行,但不同時出發;

或者其中一個物體中途停頓了一下;

或兩個運動的物體相遇後又各自繼續走了一段距離等,都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 另:

相遇問題可以引申為工程問題:即工效和×合做時間=工作總量




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


分數和百分數的基本應用題有三種,下面分別談一談每種應用題的特徵和解題的規律。

(一)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這類問題的結構特徵是,已知兩個數量,所求問題是這兩個量間的百分率。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的實質是一樣的,只不過計算結果用百分數表示罷了,所以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百分之幾時,要用除法計算。

● 解題的一般規律:

設a、b是兩個數,當求a是b的百分之幾時,列式是a÷b。解答這類應用題時,關鍵是理解問題的含意。

● 例題如下:

養豬專業戶李阿姨去年養豬350頭,今年比去年多養豬60頭,今年比去年多養豬百分之幾?

● 思路分析:

問題的含義是:今年比去年多養豬的頭數是去年養豬頭數的百分之幾。所以應用今年比去年多養豬的頭數去÷去年養豬的頭數,然後把所得的結果轉化成百分數。

(二)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

●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都用乘法計算。

● 解答這類問題時,要從反映兩個數的倍數關系的那個已知條件入手分析,先確定單位「1」,然後確定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

(三)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 這類應用題可以用方程來解,也可以用算術法來解。

用算術方法解時,要用除法計算。

● 解答這類應用題時,也要反映兩個數的倍數關系的已知條件入手分析:

先確定單位「1」,再確定單位「1」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

一些稍難的應用題,可以畫圖幫助分析數量關系。

(四) 工程問題

工程問題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和工作總量的問題。

● 這類題目的特點是:

工作總量沒有給出實際數量,把它看做「1」,工作效率用來表示,所求問題大多是合作時間。

● 例題如下:

一件工程,甲工程隊修建需要8天,乙工程隊修建需要12天,兩隊合修4天後,剩下的任務,有乙工程隊單獨修,還需幾天?

● 思路分析:

把一件工程的工作量看作「1」,則甲的工作效率是1/8,乙的工作效率是1/12。

已知兩隊合修了4天,就可求出合修的工作量,進而也就能求出剩下的工作量。

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就是還需要幾天完成。

比和比例應用題


比和比例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應用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中,比的應用題包括:比例尺應用題和按比例分配應用題,正、反比例應用題。

(一)比例尺應用題

這種應用題是研究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和比例尺三者之間的關系的。

● 解答這類應用題時,最主要的是要清楚比例尺的意義,即: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根據這個關系式,已知三者之間的任意兩個量,就可以求出第三個未知的量。

● 例題如下:

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圖上,量得A城到B城的距離是8厘米,A城到B城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

● 思路分析:

把比例尺寫成分數的形式,把實際距離設為x,代入比例尺的關系式就可解答了。所設未知數的計量單位名稱要與已知的計量單位名稱相同。

(二)按比例分配應用題

這類應用題的特點是: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兩部分或幾部分,求各部分的數量是多少。

這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唯一接觸到的不平均分問題。

● 這類應用題的解題規律是:

先求出各部分的份數和,在確定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最後根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求出各部分的數量。

按比例分配也可以用歸一法來解。

● 例題如下:

一種農葯溶液是用葯粉加水配製而成的,葯粉和水的重量比是1:100。2500千克水需要葯粉多少千克?5.5千克葯粉需加水多少千克?

● 思路分析:

已知葯和水的份數,就可以知道葯和水的總份數之和,也就可以知道葯和水各自占總份數的幾分之幾,知道了分率,相應地也就可以求出各自相對量。

(三)正、反比例應用題

解答這類應用題,關鍵是判斷題目中的兩種相關聯的量是成正比里的量,還是成反比例的量。

如果用字母x、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比值(一定),兩種相向關聯的量成正比例時,用下面的式子來表示:

kx=y(一定)。

如果兩種相關聯的量成反比例時,可用下面的式子來表示:

×y=K(一定)。

● 例題如下:

六一玩具廠要生產2080套兒童玩具。前6天生產了960套,照這樣計算,完成全部任務共需要多少天?

● 思路分析:

因為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已知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總量與工作時間成正比例。

6. 如何分析小學數學應用題

1.每一堂課開始之前,必須要有簡短的導入部分。有導入部分才是一堂完整的好課。注意:一般導入部分有好幾個,設疑導入,激發興趣;直觀導入,直接進入主題;情景導入,引人聯想。幾分鍾的導入不是很長,但是能夠讓學生能趕快進入這堂課的主題,一下子從內心吵鬧進入認真聽課。

2.低年級的學生教學應注意詳細的講解和准確的示範,以豐富的圖片為主。注意:老師的教學應該進行直觀性教學,老師盡量把一些復雜的概念講的通俗易懂,多用一些圖片和視頻(教具)來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現在小學的數學教材二年級以內的主要是以圖文為主,文字為輔。重視學生發現能力及探究能力的培養。

3.當學生有不懂的地方,老師應該及時留意。下課後應該積極備課,開展一節復習課進行教學。或者在平時的時候穿插一個角色游戲便於學生加強對所學概念的理解。因為學生剛接觸一個新的概念的時候,往往接受效果的不佳。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學習人民幣的時候,從來沒有接觸過錢的概念,人民幣的練習起碼做了四五次,學生才能明白。老師作為一個觀察者,要靈活調整自己的思路。

4.高年級的學生往往在解題的時候要注重知識點的多次講解,往往高年級學生解題時要用到設未知數,圓柱,圓錐等體積和面積公式,或者流速問題。注意很多高年級學生無從下筆,其實就是公式知識點沒有掌握,一到解題,先下手的思路都沒有,往往丟分。其實公式寫上是有幾分的。

5.和學生一起討論探究問題的解決方式和易錯的知識點。請數學學的好的同學分享一下自己的學習方式和記憶方法。注意:現在的試題比較開放化和多元化,解題的思路往往不知一種,我們要引導學生善於總結和歸類,很多題目都是換湯不換葯,只要學生懂了就會一通百通。

6.根據已有的教材,把課堂上的題目改變成生活化的題目。比如題目上有幾元幾角幾分,所以我們可以改成班上的某某同學手裡有多少角和多少分,一共要多少張才能買第一個東西。這樣子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注意:讓學生採用多種方式進行思考。

7教師在教學完成後應該自我加強反思和終身學習,推進下一次教學的良好合理的發展。注意:要想教學效果持續變好,自我反思是很重要的,老師一定要多反思才能進步。

7. 初中生應該怎麼樣解析應用題呢

解析應用題是初中生學好數學的一項重要技能,初中生應在這方面多下工夫,能夠熟練地掌握這一技能。

有的初中生一看到應用題就害怕,不知道從哪兒下手分析。其實,只要抓住要點,初中生學會解析應用題是並不難的。

一、通過分析法解析應用題

我們要記住做應用題的方法: 第一, 注意審題, 把題目上的每一個字, 特別是把那些已知條件和所求的問題弄清楚;第二, 搞清數量間的關系;第三, 列出算式, 一步步認真計算;第四, 做完後仔細檢查, 驗算一遍。從此, 做題時, 心裡有底, 再也不發慌啦!

不論用什麼方法分析應用題,都要認真審題,理解題意,通過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間的數量關系,找出關鍵問題,最後求得應用題的正確答案。

8. 應用題如何分析

怎樣能提高孩子對應用題的分析?
1、數學的應用題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有難度的,需要您耐心引導。

2、讓孩子多讀幾遍題,先把題讀懂,明白題意,如果孩子還沒懂,您可以幫孩子解釋一下每句話的意思,這樣讓孩子先把題目搞懂。

3、引導孩子分析:題中已知什麼,問的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系。先和孩子分析,讓孩子學會每一次都要分析題目再做題。

4、讓孩子列出關系式,給他判斷對錯,對的表揚以增加孩子的自信,錯的給他指出,再耐心講解,讓孩子明白。

5、讓孩子多練習,慢慢掌握做題的方法和要領,以此提高孩子對解決問題這一類型題目的理解能力。

6、理解能力提高了,孩子做起解決問題自然就會更快、更輕鬆了。

7、另外,單位換算更需要我孩子的記憶力和實踐,父母不妨跟孩子一起製作單位卡片,每天抽出10分鍾進行單位換算游戲,比如:孩子拿著單位「分」,媽媽拿著單位「元」,孩子要想想需要拿多少張「分」才能換取「元」。輕松的游戲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思考和記憶單位換算。

9. 怎樣才能清楚的理解應用題

在小學的考試中,應用題的分值占很高,所以一般到高年級,應用題往往可以決定考試的成績。我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在我的教學中應用題我是放在首要位置。在這我說下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應用題其實就是考學生對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那麼理解題目的意思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你可以把題目所講述的事情當成發生在你身邊的事,也就是說不要把它當成一個題目而是當成一件事情去理解。當你明白了事情講的是什麼,這時就要你去分析數量關系了,你已經是6年級的學生那麼學過的數量關系式或者是等量關系式都比較多了,比如問題是求時間,那麼求時間必須知道路程和速度,你就到條件中找這兩個量,如果這兩個量里又有未知的,比如這兩個量中的速度不知道,那你又得去找有關於速度的條件,求出速度,這樣一步步的推。當所有的量都知道了這時你就按照你的推算過程倒著做最後算出的也就是你第一次列出的數量關系式,這樣題目就解決了。
在很多小學生眼裡對應用題有的是沒有做就開始怕,其實應用題就像一團弄亂了的線,你得先找到線頭,再一點一點的整理。也就是說在心理上不要先怕,越怕越做不出來。剛才我上面所說的這種方法是從問題出發去分析應用題,這種方法一般用於算術方法解答應用題。如果你是從條件出發去分析應用題那一般用於方程解答應用題。
記住,應用題不要怕,而是當成發生在你身邊的事去看,去理解。比如6年級常做的相遇問題,你就可以把兩地相距看成是你家到某個同學家,把它看得離我們生活近一些你們。就好像這件事情在自己的眼前。

10. 怎麼教孩子學好數學應用題

鏈接: https://pan..com/s/1gnk709GDxbXkNuvVZZrw3g

提取碼: c7kc

閱讀全文

與數學應用題怎麼理解和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