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在哪裡這本書的小片段

數學在哪裡這本書的小片段

發布時間:2022-07-05 07:32:47

❶ 讀一本與數學有關的課外書,並寫下感受。

書名是《數學的奧秘--數學家與數學的故事》,作者是___李發武______
精彩片段:1996年3月19日13點10分,陳景潤就像一棵在風雨中飄搖已久的大樹,轟然倒塌。這一次他再也沒有站起來,他帶著不屈不滅的永恆追求和無盡的遺憾,走完了自己輝煌的人生之路,把奪去他生命的世紀猜想留給了後人。
陳景潤去了,但他傑出的科學成就,他為數學獻身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永遠激勵著追求真理、追求科學的年輕一代。

感受: 作為一名中小學生,一名有志於學好數學的青少年,一名數學愛好者,應當對數學有極大的興趣和熱情。通過數學的過去和現在,了解前輩數學家們的豐功偉績,學習他們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激勵自己去探索,創造數學的未來。鑒於此,我應該從博大精深的數學文化中,避開茫茫題海,從冰山一角,「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目的是學習數學文化,弘揚數學精神,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❷ 《數學在哪裡》讀後感100字

在這個寒假裡,我不僅閱讀了不少國內外的文學作品,拓展了我的語文課外知識,我還看了幾本數學的課外書。以前,我總覺得數學課外書有什麼好看的,無非就是做做題目罷了。讀了《數學頭腦訓練營》後我才發現,數學課外書遠比我想像的要有趣的多。
在《數學頭腦訓練營》中,我記得最牢的一題是「假定正常的報紙有60頁,但漏掉了第24頁和第41頁,那麼還有哪幾頁也將會漏掉?」這題是我剛開始讀這本書時遇到的第一個難題。這題當時難住了我。因為那時候我用了找規律的方法,發現怎麼也做不出。到後來我才發現,報紙是前後兩頁的,掉了其中的一半,另一半也會掉下來,這是這題的解題思路。這題考驗了數學思維和生活常識的結合,讓我覺得十分新奇。
通過讀這本書,讓我有了新的思路,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❸ 數學在哪裡(三胞胎變形讀後感)

喜歡《數學在哪裡》這本書,有兩個原因:
第一,它能讓人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
第二,它能把這些數學變成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
我希望一些枯燥的數學書,都能有些像這樣有趣的小故事,這樣一些不喜歡數學的同學就會愛上數學。
我們的生活主要是有由語文和數學組成的,在生活中經常會遇見語文與數學,並且用到的地方特別多。
比如,家裡書架上的書,書的數量,就是用數學的數數法才知道書的數量。
有一次我把72寫成了27,媽媽看見了,對我說:「你爺爺今年72歲,凡是60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獲得一個價值1000元的春節大禮包,你在替爺爺填寫表格的時候,把72寫成了27,你爺爺不但不能得到這1000元大禮包,反倒因為只有27歲需要上交1000元供給60歲以上的老人。」「那這樣於損失了2000元。好多呀。」我說。
媽媽說:「這就是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如果你馬虎了,就會受到重大的損失。」
還有,去郊區的路程遠近和所用的時間,這是用到了數學的時間與長度。
又有一次,我算錯了時間和路程。媽媽說:「假如你去坐火車,你坐的火車九點就要開,可是,你算錯了時間,現在八點,你把半個小時當成一個小時,然後你就睡了一個小時,當你到火車站的時候,發現火車早就開走了。如果你不計算好時間,就是耽誤了你的行程。」
所以說數學在生活中特別重要。
那如果把這些跟數學有關的小事故都寫下來就會需要用到語文,因為寫作文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到的是語文的漢字,詞語,句子。
生活中的語文數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多學才能更好的掌握和運用。

❹ 關於五年級下冊數學書的內容的數學作文八篇300字

【第一篇】:生活中的數學
老師常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中,許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變成一道道既有趣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經常做的數學題目,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生活中的問題。這不,我又在吃漢堡時發現了一道有趣的數學題:
3個人吃3個漢堡,用3分鍾吃完,9個人吃9個漢堡需要幾分鍾吃完?
平時,媽媽經常帶我和哥哥去吃漢堡,我只知道吃,從來沒有想到還可以變成數學題來做,碰到這題覺得真有趣。剛開始時,我想:3個人吃3個漢堡要3分鍾,那一個人吃一個漢堡不就是一分鍾,九個人吃九個漢堡當然是九分鍾啰。這樣想著,我興奮極了,趕緊把答案告訴媽媽。可媽媽皺著眉頭說:「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們和哥哥三人吃漢堡的情形,多動動腦!」我聽了愣住了,剛才的得意勁一下子沒了,靜下心來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個人吃3個漢堡用了3分鍾,一個人吃一個漢堡其實也是用了3分鍾,那九個人吃九個漢堡也只要3分鍾。我沒有馬上把答案告訴媽媽,又反反復復地想了幾遍,覺得應該沒問題後才把答案告訴媽媽。媽媽點點頭笑了,誇我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她又說道:「數學就來自於生活,只要你細心觀察,就一定會有所收獲,就像吃漢堡一樣。」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有趣的數學題,數學真是無處不在啊!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第二篇】:巧用數學
今天早上,媽媽提出去紫荊山公園,我非常高興,一蹦三尺高,恨不得變成超人,拉著媽媽一起飛到紫荊山公園!
爸爸把我們送到紫荊山公園,但不肯讓我沒問你下車,爸爸又神秘兮兮地對我們說:「答對問題才能下車,」爸爸得意洋洋的對我們說:「假設從家到紫荊山公園有100公里,坐計程車6元起步價,走10公里,剩下每10公里五元,等紅綠燈的時間最少5分鍾,一分鍾1。25元,問從家到這里至少花多少錢?我眼珠一轉,靈機一動。用100-10=9090÷10=99乘5=45(元)45+6=51(元)1。25乘5約等於6。3(元)51+6。3=57。3(元),我已算出答案,就迫不及待的告訴了爸爸,爸爸突然像被流星砸著似得,黯然神傷,只好無奈的讓我們下車。
剛一進門,就令我大吃一驚,很多人圍在一個地方,彷彿是在開會那樣,一個人大喊,免費答數學題贏大獎,從1加到9999是多少?我一聽是數學題,就喜出望外、興高采烈。媽媽一個一個加,加到238就忘了。我一想這答案決對有竅門,我又絞盡腦汁的想,終於克服了這道題。
(1+9999)乘4999+5000
=10000乘4999+5000
=49990000+5000
=49995000
我立刻說出答案和我的想法,他激動地說:「這位小朋友答對了!」大家又羨慕的眼光開著我,媽媽說:「真棒楊勁松」
生活處處有數學,只要你留心觀察就能發現!

【第三篇】:我愛數學
我非常喜歡看李毓佩爺爺寫的數學書。一本《數學司令》讓我看得津津有味,一本《數學西遊記》讓我回味無窮,一本《數學動物園》讓我手不釋卷,而這本《數學王國歷險記》讓我廢寢忘食。
主人公丁丁數學學得很好,他被邀請到彎彎繞王國坐客,他的朋友小貝也想去,於是他們就一起來到了彎彎繞王國。在這里他們去了充滿危險的數學宮、可怕的野生動物園,打了有趣的數學擂台,還被「小偷」給騙了一次。在這個過程中,數學不好的小貝遇到了很多困難,在打倒困難的同時,他也愛上了數學,並提高了自己的數學成績。
以前,我總是覺得自己的數學學得挺好的,可是看了這本書以後,我覺得自己的數學學得其實並不好,因為書中許多的數學題我都不會做,就算看了解答與分析也理解得不是很透徹。而在慢慢把這些題弄懂的同時,我也學了很多知識:有比較難的找規律,有讓我覺得很方便的二進制和十進制,有人身上的黃金比例,還有讓我覺得很難的圓周率這些知識。通過這本書,我深入地了解了數學,並真正認識到數學是一門精緻又有趣的學科。
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買菜時,給錢又找錢是數學;剪紙時,紙的大小和面積是數學;吃飯時,把食物平均分配給每個人是數學。記得我第一次買菜時,一邊挑著自己和父母愛吃的菜,一邊用心地算著賬,最後一筆錢也沒有找錯;那次我自己拿著錢去超市,很好地利用了錢,買來了又多又好的東西;還有一次我們去打的,我用四捨五入的方法發現司機叔叔多要了一塊錢……學好了數學,真是太方便了!
在生活中,數學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好朋友,我愛數學,以後我會努力把數學學得棒棒的!

【第四篇】:數學與生活
國慶長假期間,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華聯商廈。首先,我們先去給爸爸買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別喜歡的衣服。正好國慶期間特價打八折。爸爸問我,一件衣服的價錢是150元,打八折相當於衣服的價錢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錢嗎?我想:150乘0.8,不如將於150除10等於15,0.8乘10等於8,再相乘,15乘8等於120元,結果得120元,我高興得對爸爸說:「是120元!」爸爸問:「為什麼呢?」我便把問題解答的過程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對,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0.8乘10,150乘8等於1200,再點上一位小數點就成了120.」
買完衣服,我們就來到了地上超市,爸爸對我說:「商店奶製品正在做促銷活動,買二贈一,如果買兩箱,相當於打幾折呢?」我說:「讓我算一算。」我想半天也想不出來,只好問爸爸,爸爸是這樣解答的:「買二贈一就是花兩箱牛奶的錢買三箱的牛奶。一箱50元就相當於花100元的錢買了150元的牛奶,那拿100除以150就相當打的折數,100除以150等於0.6,結果在6.5到7折之間,你明白了嗎?」我說:「噢,原來是這樣的,我現在明白了!」
在回家的途中,我也發出了許多生活中的數學,例如:樓層的高度,廓的面積,太陽能的容水量,國旗的精確度等等一些問題和發現!
這就是我在生活中的數學發現,我相信,還有更多的數學問題在前方等待著我們!

【第五篇】:數學日記
今天在數學的課本中看見了一道題「生活中的數學題」。題目是:「我們國家大約13億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1角錢,如果這樣的話,我國全國就節約了約1300萬元了。如果小學生從一年級到大學大約要節約1萬幾千元錢了,那麼這筆錢可以供給1805位失學沒錢上學的小朋友,把這筆錢給那些人,那豈不是很好嗎!」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為我想了想:如果這大約13億的人口,都浪費了1滴水,那麼一共約浪費13億滴水了,那麼大家想一想13億滴水大約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1000滴水,用稱稱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噸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個月用了一噸水計算的話,那麼260噸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問我爸爸:「1噸水能夠發多少度的電?」爸爸說:「1噸水能發100度的電。」那也就是說260噸的水可以發26000度的電了。
哇!我一下子驚呆了,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揮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們現在要節約所有的水,不要浪費掉一滴滴的水了,我們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再浪費了。

【第六篇】:生活中的數學
我們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因為,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數學的原型,我們學生粥時的身邊蘊藏著許多熟悉的數學知識,比如說,上街買東西時要用到加減法,裝潢新房屋時,總是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是從生活中產生的,那些可都是數學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學們學數學知識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識從書本上搬到腦子里,很少會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可是現在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學們都學會了把數學運用到生活中。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學家去玩,可同學獨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們都餓了,於是,同學跑進廚房,自己開始做早飯了。一開始,那個同學先把米淘好放進鍋里,然後開始煮粥。再利用煮粥的時間來烙三張餅,他先把第一張和第二張餅放進鍋內;一分鍾後,他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過來;再烙一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他取出來,把第二張餅的反面放進鍋里,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只需要三分鍾,三張餅就烙好了,煮粥的剩餘時間他就可以做些別的菜了。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別的事,那他不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嗎?那他不虧大了呀!所以說,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數學中的奧秘,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吧!

【第七篇】:數學心得
數學是一門純粹的學科。學好數學不一定要有高智商。只要你踏踏實實打好基礎,主義細節及錯誤,學會概括歸納錯誤的類型,
從而舉一反三。
做數學不一定非得題海戰術,只要把握規律,在腦中能拎起一個框架,在框架中的每一個環節,樞紐都有一道典型例題。我並不倡導死鑽難題,做出則已,做不出來,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會產生挫敗感,久而久之,妄自菲薄,會對數學失去信心不熱情。做數學題目要少而精,少而頻,溫故知新。
我認為學好數學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1)在課前必須預習老師所要講解的內容,對於簡單的要自己理解掌握,公理,公式和推論要有意識的去記憶,並劃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上課要認真聽講,絕對不能開小差,更要著重聽你在預習式感到困惑的地方,並記下典型例題;
(3)課後要認真做練習,對自己把握得不好的地方要加大訓練,記熟公式。
學習數學的主要方法就是加深理解,在理解上記憶。
數學它是一門嚴謹的學科,不許出半點差錯。通過學習,發現要學好數學必須有謙虛謹慎的態度,細致慎密的思維和一絲不苟的精神。題目是千變萬化的,而方法是唯一的,只要掌握好了學習數學的方法,學好數學自然就簡單了。

【第八篇】:數學考試
「叮鈴鈴」,隨著一陣清脆的鈴聲,我們快馬加鞭地沖進教室,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因為這節課要進行一次數學考試,教室里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
試卷發下來了,我們顧不上寫自己的名字,先迫不及待地看了看題,教室里有了小小的騷動。「糟了,這道題我沒復習上。」「我的媽呀,這也太難了吧。」「哈,太簡單了,小菜一碟。」……
「開始答題。」老師一聲令下,教室里頓時安靜了下來,連平時有名的說話大王何龍也閉上了嘴,瞧,他正認真地伏案疾書呢!教室里響起了一片寫字的沙沙聲,就像戰場上的沖鋒號。就這樣,一場激烈的紙上戰爭開始了。進攻一,第一大題,填空。哈哈,太簡單了,我三下五除二把這道題攻下了。二題,三題,很順利嘛,看來這次我一定會得高分了。第四題,糟糕,卡殼了,一分鍾,兩分鍾過去了,我的腦門滲出了汗珠,握著筆的手不停地抖著,我絞盡腦汁苦苦思索,仔細地回憶老師的講解。唉,誰讓我上課沒好好聽呢?真是報應啊!唉,還是做下一題吧。
試卷交上去了,看到有些同學興奮得臉上都泛起了紅暈,可我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不過,「忘羊補牢,為時不晚。」下次考試,我一定能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❺ 《數學在哪裡》讀後感是什麼

思路:寫出自己喜歡這本書的原因,舉例自己生活中用到數學的例子,體現數學的重要性。

範文:

我喜歡《數學在哪裡》這本書,有兩個原因:

第一,它能讓人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

第二,它能把這些數學變成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

我希望一些枯燥的數學書,都能有些像這樣有趣的小故事,這樣一些不喜歡數學的同學就會愛上數學。

我們的生活主要是有由語文和數學組成的,在生活中經常會遇見語文與數學,並且用到的地方特別多。

比如,家裡書架上的書,書的數量,就是用數學的數數法才知道書的數量。

有一次,我算錯了時間和路程。媽媽說:「假如你去坐火車,你坐的火車九點就要開,可是,你算錯了時間,現在八點,你把半個小時當成一個小時,然後你就睡了一個小時,當你到火車站的時候,發現火車早就開走了。如果你不計算好時間,就是耽誤了你的行程。」

所以說數學在生活中特別重要。

❻ 數學在哪裡讀後感-簡書

讀了這篇文章我們可以把文章的主要內容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出來。然後根據文章中的道理。或者是精彩的段落。來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必須是由讀這篇文章而引發的真實感想。

❼ 《數學在哪裡》的片段

《數學在哪裡》是一套數學教材延伸閱讀讀物。

由唐彩斌、彭翕成擔任主編,聘請了致力於小學數學閱讀的科普專家、小學特級教師、課堂里的一線骨幹組成編寫團隊。

圖片來源於網路

❽ 求五上數學在哪裡讀後感

求五上數學在哪裡讀後感

答:這個暑假我讀了《數學在哪裡》這本書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生活中物品面的形狀,花錢買東西,這本書一篇篇的講述了數學在生活中一直存在。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數學與生活相輔相成,和諧兼容的有機整體,生活的世界就是數學的世界。數學學習內容緊密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課堂學習從我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生活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景,讓學生通過生活變被動為主動,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體驗數學樂趣,感悟數學的作用。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自己的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❾ 數學在哪兒讀後感300字

在這個寒假裡,我不僅閱讀了不少國內外的文學作品,拓展了我的語文課外知識,我還看了幾本數學的課外書。以前,我總覺得數學課外書有什麼好看的,無非就是做做題目罷了。讀了《數學頭腦訓練營》後我才發現,數學課外書遠比我想像的要有趣的多。
在《數學頭腦訓練營》中,我記得最牢的一題是「假定正常的報紙有60頁,但漏掉了第24頁和第41頁,那麼還有哪幾頁也將會漏掉?」這題是我剛開始讀這本書時遇到的第一個難題。這題當時難住了我。因為那時候我用了找規律的方法,發現怎麼也做不出。到後來我才發現,報紙是前後兩頁的,掉了其中的一半,另一半也會掉下來,這是這題的解題思路。這題考驗了數學思維和生活常識的結合,讓我覺得十分新奇。
通過讀這本書,讓我有了新的思路,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查看全部3個回答
高中數學知識總結 作業幫高中數學高分特訓,高考閱卷人領銜

高中數學沖刺,用更短的時間,拿到更高的分數,作業幫直播課3元6節高考提分特訓課,原創教材,緊扣考綱,高效學習解題思路,沖刺高分。
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廣告
初一數學下冊數學課本怎麼讀?滿足更多學生需求。

初一數學輔導視頻,精選多個機構,方便你對比選擇,中小學1對1/小班課/家教輔導,享低價+獎學金初一數學輔導視頻免費試聽,滿意再報名。精細化管控,個性化輔導,老師1對1直播授課反復學。
北京智優時代科技有..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數學在哪裡》讀後感100字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寫讀後感一般應做到三點: 1、要讀懂原文的內容.「讀後感」,顧名思義,就是先讀後感.因此,讀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通過讀,抓住了原文的重要內容,才會寫出自己的真實體會. 2、寫自己體會最深刻的部分.一篇文章敘述的內容很多,要抓住文章中你自己體會最深的內容來寫.體會不深,感想不豐富,讀後感就寫不成功.
16 瀏覽3392019-07-1

❿ 急求數學小故事根據三年級下冊數學書,越短越好,謝謝!!!

1.<找千克和克>

國慶假期中,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購物,准備找找千克和克.走進超市,首先來到了餅干櫃旁,這么多琳琅滿目的餅干中,我選擇了我最喜歡閑趣餅干,我仔細看了看,終於在角落裡找到了"凈含量100克",說明這包餅干不含袋子的重量是100克,那要是有10包這樣的餅干不就是1千克了.
接著我們又來到買米的地方,我發現一袋米要10千克,如果我們家每天吃2千克的話,我家每個月就要吃60千克,也就是這樣的6袋米了.
後來我又看到了16個雞蛋大約有1千克,一個菠蘿大約2千克,一個西瓜大約3千克
今天,我收獲真多啊,我感受到了數學中學到的千克和克這個知識,在生活中數學真的很重要.

2.<一個小小的數學誤會>
很多人都以為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可是我一直對他很懷疑,果不出我所料,今天數學課上老師介紹了阿拉伯數字的真正的來歷.原來這是一個誤會!阿拉伯數字真正的發明者是印度人,因為當時阿拉伯人的航海業很發達 ,他們把數字從印度傳到了阿拉伯,歐洲人從他們的書上了解了這種簡便的記數方法,就認為是他們發明的,所以稱它為阿拉伯數字,後來這個誤會又傳到了中國.
最後,我很想對印度人說:"謝謝你們給我們人類帶來了這么大的方便,就因為這樣,我很喜歡數學.不僅數字王國很神奇,而且數學的歷史知識更是豐富.

5.<發現> 三(4) 何超

今天,我在家發現了一個數學問題.

我發現一杯可樂800克,一杯綠茶500克,一杯冰紅茶不知道多少克,於是我又補充了一個信息-------冰紅茶比可樂少200克,要求三杯一共多少克呢?於是,我按照老師教的方法算:800-200=600,再600+500=1100,最後1100+800=1900,所以一共1900克.

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希望小朋友們能多多觀察身邊的數學問題.

6.<巧妙的加法和減法>

加法和減法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身邊有許多事情都要用到加法和減法.比如在學校里,統計分數,統計認數-------生活中,媽媽上街買菜付錢;在家裡,計算一個月的開支也要用加減法.這一切的一切都與加減法有關,所以加減法在我們生活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法與減法真奇妙啊!

7.<去天目湖的途中>

現在,我們數學課正在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今天是星期天,我們全家去天目湖玩,在去天目湖的路上,我就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

當公交車靠第一站時,我看見有8個人上了車,而第二站上了3個人,那如果第三站上車的人數是第一站和第二站人數的兩倍,那第三站一共上了幾個人呢?

小朋友們,你們會解決這個問題嗎?用我們學到的知識試一試吧.

8.<24時記時法>

24時記時法真是無所不能,不信就看看下面我是怎樣過周末的吧::首先,7:30起床,然後7:45---8:00洗臉,8:00---8:15吃早飯,8:15---9:15做作業,9:15---10:30看電視,10:30---11:00吃中飯,11:00---15:00睡午覺,15:00---16:00玩,16:00---17:30看動畫片,17:30---18:00吃晚飯,18:00---20:00看電視,20:00---21:00打電腦,21:00睡覺.24時記時法是不是很偉大呢?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想法,也一定要寫一篇這樣的日記哦!

9.積少成多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東西。

當我們買完所需的東西之後,剛要離開,我看見貨架上正好擺著火腿腸,於是我讓媽媽買些火腿腸,媽媽同意了。可是剛走幾步,我又看見貨架上擺著一包一包的,同樣品牌,同樣重量,裡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買一包一包的呢,還是買一根一根的?我猶豫了。突然,我的腦子一轉,有了,只要比較一下,哪一種合算就買哪一種。於是我開始算起來:零賣的如果買10根,每根4角,就是40角,等於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錢,所以我決定買散裝的。我把我計算的過程說給媽媽聽,媽媽聽了直誇我愛動腦。

數學報

今天,我們又發了小學生數學報,這期報紙真的很精彩。

上面講了怎樣讓書香伴你左右,茅以升如何苦練記憶力的和阿拉伯數字的由來等數學小常識,翻開一面,有許多數學的小竅門,如:如何找規律,怎樣牢記知識,翻開另一面有一些數學小故事,從中我獲得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內容。

所以,我覺得每一次看數學報都能讓我掌握到更多的知識,我很喜歡它。
《數學的奧妙》 湖塘橋中心小學 張娜
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比如:在菜市場買菜要付多少元錢?在超市裡買東西一共要付多少元?......還有,認識了千克和克,你就可以自己算一算稱的東西的價錢了。怎麼樣,數學是不是很重要?
所以,我要提醒你---一定要學好數學哦!
數學又是很奧妙的,它可以讓我們知道一些未知數。所以有的小朋友覺得數學有點難,有時還要請家教。
但是數學也是很靈活的。除了我剛才提到的以外,生活中的數學還有很多種呢!

《寶貝丁丁背口訣》
星期天,寶貝丁丁在背口訣,當他背到「三八」時,卻打住了。
這時正巧姐姐走過來,丁丁連忙問:「請問:三八?……」
姐姐氣呼呼的說道:「你才『三八』呢!還沒多大就學會罵人了!」
正在廚房做飯的媽媽聞聲答道:「三八婦女節呀」。
我在一旁偷偷的笑了,其實她們都誤會了:丁丁既不是在罵人,也不是在記節日,而是在背口訣呀:)
哈哈……..

《比一比,誰用的單位多?》
早上,我從長大約2米的床上爬起來;
拿起一枝長大約6厘米的牙刷開始刷牙;
接著,拿起一塊長40厘米,寬20厘米的毛巾開始洗臉。
洗漱結束後,我拿了一隻重大約100克的碗盛滿稀飯;
吃完後,我背著重大約2千克的書包來到學校,開始了40分鍾的早讀課;
兩節課後,我們都站在高大約7米的國旗桿下做操。
好了,我就說這么多,你能比我說得更多更流利嗎?

《稱體重》
今天是10月15日星期六,我和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場。
早上8點多鍾,我們就乘車來到了南大街。正巧,站台邊有一位老爺爺,他的身邊有一台「會說話」的秤。
看到我走過來,老爺爺笑著說:「小朋友,稱體重嗎?
我有點好奇地問:「稱一次要多少錢呀?」
老爺爺爽快的回答:「稱一次只要1元,而且還可以量出身高呢!」
我想:這真是一舉兩得呀!
於是,我在秤上站穩。老爺爺把開關打開,只覺得有個軟軟的東西往我的頭頂上一碰,隨後,機器上列印出一張小長方形的紙條,上面寫著:「體重:27.0公斤 身高132.5厘米」呀!這半年我長高了4厘米,可是體重呢?
這時,我記起數學課上老師說過,「千克」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公斤」,沒想到今天被我遇見了,而且我知道我的體重增加了2千克呢!
回來的路上,我好開心啊!我一定要把身體鍛煉的棒棒的!

有趣的數學題

今天,我從書上看到一道很有意思的題目,現在介紹給小朋友.

小趙、小丁、小張分別是教師、醫生和律師,只知道:(1)小趙比教師年紀大;(2)小張和教師不同歲;(3)小趙和律師是朋友,你能推斷誰是教師,誰是律師,誰是醫生嗎?

根據(1)小趙比教師年紀大和(3)小趙和律師是朋友,可以推斷小趙既不是教師,也不是律師,所以小趙是醫生,再根據(2)小張和教師不同歲和小趙是醫生可以看出小張是律師,所以剩下的小丁是個教師。

這道題目很簡單,我運用了排除法,比如:根據條件(1)和(3)就可以看出,小趙既不是教師,也不是律師。以次類推就可以得出答案。在我們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們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解決一切難題,想不到從數學中也能得到樂趣。

運動中的數字

11月24日,我校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運動會。

田徑有24米往返跑,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200米,1500米,2000米,還有壘球和跳遠。我發現它們都是用時間和長度做單位計算的,輸和贏都是靠數字來決定的。

運動也離不開數學呀!
<看書的收獲>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科學的故事>,心裡感到很沉重.

裡面講了一個數學家,他家很窮,但很好學,就把他送到學校里去讀書,可他不認真,一直玩,一天老師找他談話:"你吃的飯,上學所花的錢,都是你父親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對得起誰啊?"他受到了很多的啟發,他想:長大了,我要當一個天文學家,文學家.
但後來,他受到了一位從日本留學回來的老師的影響,又把興趣轉到了數學上,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蘇步青.
吸煙有害健康 爸爸每天抽一報香煙,每包香煙20支,我了解到每支香煙能使人縮短壽命3分鍾,那每天就會縮短

20X3=60分鍾=1小時的壽命,每年就要縮短365天X1小時=365小時的壽命.所以,我對爸爸說:"吸煙有害健康啊------."

自我介紹

Hi!大家好!我叫長方形,我的身體長得長長的,我有4條邊,4個直角.

Hello!大家好!我叫正方形,我的身體長的方方的,我也有4條邊,可是,我的4條邊相同,我還有4個直角.
我們長的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有4條邊,對邊都相等,都有4個直角;長的有點不同之處是:正方形的每條邊都相等.

瞧,我們長的多漂亮啊!

長方形和正方形
生活中有許多長方形和正方形.
桌子的面是正方形,我家的床的面也是正方形,鍾的面還是正方形.......
再來說說長方形,書的面是長方形,門的面是長方形,椅子的面還是長方形.....
你們瞧,長方形和正方形在我們生活中多麼的常見,如果你和我一樣,去觀察一下周圍,你會發現許多有趣的數學小知識的,不信,你試試.

周長的作用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他們都有周長,那周長有什麼作用呢?

我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它的本領可真大.比如,我們要為長方形的花壇造個籬笆,如果不知道周長的話,工人們就需要去圍一圍,這樣一次又一次,如果太短還得加長,如果太長,還得重來,你們看這樣多浪費啊!所以只要知道周長,量一下,一次就行了,既節省時間,又節省木材,多方便啊!

如果你對周長感興趣的話,自己也可以去生活中找找看,把它記錄下來,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分享!

各種各樣的圖形

我們世界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梯形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圖形都有著不同的特點,譬如:正方形,它的四條邊都是相等的,而且它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生活中正方形的物品很多,如電視機的面,窗戶的面,櫃子的面.還有三角形,也有很多種,其中比較特殊的是直角三角形,就是我們的一副三角尺:我發現一個三角形,它兩條邊相等,一個角是直角;另一個三角形,有一條邊是另一條邊的一半,一個角也是直角.在日常用品中,我發現三角形的東西要比正方形,長方形的少,我在家只找到空調架子和花架是三角形的.
你們會把這些不同的圖形組成什麼有趣的圖形嗎?試試看,你會發現很有趣的.

我們家的書房

我們家的書房是長方形的,它的長有7米,寬有4米,坐南朝北呈列著.
一進門,正對著的是一張大的紫紅色的書桌,它也是長方形的,大約長有2.5米,寬有1.2米,那是我爸爸的書桌,旁邊還有一張小一點的長方形的書桌,大約長2米,寬1米,我媽媽經常在這看書.
另外靠著牆邊有一排沙發和一個茶幾,牆角是一個空調和一個飲水機和書櫃,它們也都是長方形的
最後,我發現我在我們家的書房中竟然沒有看到一個正方形,真奇怪!
這就是我家的書房,歡迎小朋友來我家玩!

閱讀全文

與數學在哪裡這本書的小片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