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老師為什麼都要拿著戒尺

數學老師為什麼都要拿著戒尺

發布時間:2022-07-06 04:39:56

⑴ 加入你是一位班主任,任課老師都以為你的班級是個差班,教學態度極不認真,你該怎麼辦

當這樣的班主任要講究策略和藝術。
最好先仔細了解一下班裡的詳細情況,可以採取欲擒故縱的方法。
另外,多舉行一些活動,增加班主任在大家心中的支持率,這叫投其所好
差班的班主任的確很不好當,但是請相信,差班也能管好:
1、首先自己應該對班級充滿信心,在自己的意識中沒有差班和好班的概念;
2、加大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在紀律管理上,多督促,多監督,利用學生相互牽制,互相管理的機制。比如,在班內設立值日班長制度,由全體同學輪流做值日班長,告訴他們:理解和尊重是相互的,如果別人值日時你不服從管理,當輪到你時,其他人也會不服從。宿舍管理、衛生管理都可以採用這種制度。
3、紀律和學習薄弱學生不是不可改變的,要給自己時間,抓住教育時機,如果時機不合適,寧肯忍一忍,老發脾氣、發牢騷是沒有用的。
4、你給班級付出的一定要讓學生了解,否則學生不會領你的情,利用適當的機會,讓學生了解班主任的苦衷和委屈,效益一定很大。
5、利用好班幹部,一個貼心的班幹部會節省40%的班級管理時間。
6、教好自己的本學科的課,一個課堂教學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有號召力,也一定能當好班主任。
7、管理薄弱班級,更能鍛煉能力。
再說說怎樣對待任課教師吧: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核心人物,對於班集體的建設和其中的學生個體的成長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反過來,班集體和學生個體成長的好壞又不全取決於班主任,是受諸多因素影響、作用的結果。記得有位教育家說過:如果有五個能力較弱的教師團結在一個集體里,受著一種思想,一種原則,一種作風的鼓舞能齊心一致地工作的話,那就比十個各隨己願地單獨行動的優良教師要好得多。在一個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每一個與學生直接接觸的教師對學生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如前蘇聯教育家加里寧所說的:「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這點往往是察覺不出來的。但還不止如此,可以大膽地說,如果教師很有威信,那麼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教師不僅僅是班主任。所以可以說任何學生的成長,在學校教育方面,主要是與學生直接接觸的教師集體努力的結果。那麼這份集體力量發揮的大小主要取決於班主任與任課教師之間關系協調得如何。由此可見,班主任與任課教師之間協調好關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1.甘當學生,主動聯系任課教師,協助任課老師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建立了解與信任。

我們當中有很多的老師原來都是一些優秀的班主任,還有很多是很有主見,很有經驗的老教師,在與班主任的配合上,他們都有自己獨有的方式方法。可以說每一個任課教師都能獨擋一面。因此,要共同管理好班級,首先得尊重任課教師。在任課教師面前,我們要先當學生,在班級制度的制定,班幹部的人選,學習方式的組織上,要盡量徵求任課教師的意見,在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尋求最佳的方案。在交流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巧妙的讓任課教師掌握了班級情況,還可以了解了任課教師的一些想法,做法,為更好的合作奠定了基礎。而且,通過班主任主動的交流,也讓任課教師了解了作為班主任的我們的處事態度,管理方法。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任課教師會給我們提出很多很有價值的經驗和做法。

除了我們班主任主動找任課教師幫我們解決問題,以達到互相了解,讓任課教師參與的目的外,我們也應主動協助課任老師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雖然課任老師的工作相對班主任老師來說,可能要單純些。不過教學中遇到的諸如個別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問題卻也不在少數,雖然任課教師對於在自己課上和科內的學生問題一般都能自主想辦法解決,但我們班主任應及時地調查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協助課任老師解決這些難題。其實這些問題與班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密切的聯系,從一定意義上講,協助課任老師解決了這些問題,班務工作就會躍上一個新的台階。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這些,與任課教師建立了信任。

2.建立定期會晤機制,積極主動地互通情況,形成一個高效的教育集體。

班主任老師作為班集體的主要負責人,與學生和家長有著更多的接觸,所以對學生有著更廣,更深的了解,因此為了使任課教師了解學生,班主任要主動地向任課教師介紹本班學生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注意聽取他們對學生的看法和意見,及時向任課教師反映學生的意見和要求等。這樣既是尊重課任教師,又能激發課任教師關心班級工作的熱情,而班主任的主動,還能消除課任教師可能存在的在班級管理上的顧慮,從而達到互相配合、同舟共濟,共同為班集體建設出力的目的。而且班主任多與任課老師交流,會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受到更多的啟發,從而全面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

為此,我經常主動與課任教師接觸,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特意找任課教師,如到他的辦公室,了解學生的階段性的學習成績而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探討或針對某一學生的該課學習情況進行專門探討;二是有意的找任課教師閑聊,如上班,下班路上,主動打招呼,可聊學生也可聊家常,以便拉近與任課教師的距離,並了解任課教師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求更好的配合;三是全體任課教師一月一聚,暢談班級的管理思路及交流個別重點學生的不同教育教學方法,以便使任課教師之間互相了解,對學生的教育能夠互通,形成教育合力。

3.協調一致地統一要求,幫助課任老師建立威信。

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有一個"法寶",就是家長的口徑要一致,以免孩子鑽空子,而影響教育效果。如果家長間有不同意見,也要在背著孩子的時候探討、商榷。那麼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也好似管理著班集體中的孩子們的家長一樣,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協調一致、統一要求。要做到這樣,班主任就要了解各科的具體規定和要求;任課教師也要了解班級規定。若班級在某一階段工作中新立起了一些規定或新採取了一些措施,班主任要主動地告知任課教師。大家都應該有意識地統一要求、統一執行,這樣就能形成一個有條不紊的班級管理體系,從而增強班級建設的實效性;同時也會使學生們覺得老師們的工作很有章法,對於他們在為人辦事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和熏陶。

另外,作為班主任,切忌在學生中間抬高自己而貶低其他課任老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學生提出某個課任老師在教學中的不足時,更要在維護課任老師應有威信的前提下,正確引導學生一分為二地評價課任老師,積極主動地宣傳課任老師的長處和勞動成果,使學生對他們產生敬佩之情。同時,要通過合適的方式幫助課任老師改正不足,以樹立其在學生中的良好形象。不然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而且還會影響課任老師的工作情緒。如果我們要能把這項工作做好了,課任老師便會與班主任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班級就更容易管理了。

總之,在班級教師人際結構里,我們應盡量讓大家對教育方針有一致的理解,對教育教學的原則、方法有統一的認識,有共同的學生觀,有較好的師德修養,甚至志趣、愛好、作風也較投合,為了教好一個班級的學生,每個人都能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之符合共同的教育教學目標,每個人都善於團結他人,為集體作出貢獻,使班主任與任課教師之間形成一個整體的教育力量。

⑵ 老師為什麼要用戒尺打手心

愛之深責之切啊,老師肯定是為你好的。是想用這種方式督促你, 讓你變得更好, 更優秀。 我准初二 ,小升初的那個暑假, 特別難受 ,一部分來自對小學的不舍 ,難忘, 還有對初中的害怕 ,恐懼,報道前一天, 當時我知道了自己的班主任是男老師,特別不開心,有點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因為小學五年都是女老師,也都很溫柔,沒有想過初中要怎麼和一個男老師相處,經過了這一年,磕磕絆絆,走下來,有過成功,有過失敗,有過表揚,有過氣餒,當然也挨過打,挨過罵。現在初一的暑假已接近尾聲,我們的班主任初二不會再教我們,我以為自己會很開心,不用每天提心吊膽。事實上,並非如此,我竟是那樣的捨不得我的初一班主任,想讓他繼續教我們這個班,班風特別正。我自認為我是一個適應能力非常強的人,不同的老師,可能會有不同的教學方法,處理事情的很多方式也會不一樣,這個因人而異嗎嘛。所以,雖然我們沒有選擇老師的權利,但我們可以努力讓自己變的優秀,去迎合老師的性格,改變自己的不足,找到另外一個優秀的自我。既然我們與老師可以相遇,那便是緣,是緣分讓你們走到了一起。所以千萬不要因為這個記恨老師,與老師冷戰,最後受害的還是你自己。如果老師打你罵你,這都說明老師認為你還是一塊可塑之才,不是一塊朽木,真的是這樣的,很多時候說教真的不管用。挨一次打,你肯定不會記一輩子,但至少,你不會在同樣的地方摔倒第二次,我想,這就是意義所在吧。純手打,望採納,謝謝。希望你可以變得越來越好

⑶ 當今社會的教師為什麼大部分都選擇放下手中的戒尺請你說出三條原因

因為光靠手中的戒尺,不能教好孩子,其次就是現在的孩子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最主要的就是我們要和孩子共同進步,才能使他們信服。

⑷ 既然打手心是藤條比戒尺疼,那為什麼古代教書先生要用戒尺

用戒尺打手板目的是:小懲大誡。
用戒尺打手板,可以讓孩子能長記性。用藤條雖然疼,但是用來打孩子會失去師德,反而起不到懲戒的作用。而且戒尺比藤條更加方便攜帶。

戒尺的使用有些講究。它並不是非用不可的東西,今天的人不用它自有不用它的道理。

孩子就象桑園里的小桑樹,只有耐心地培育,才能成材。孩子犯了錯誤,如果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用戒尺「打」,那至少說我們缺乏愛心。再說了,如果連「打」的力氣也沒有了呢?

從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來看,孩子犯錯誤還是不宜用戒尺「打」。用戒尺「打」是為了教育,是為了讓孩子知錯、改錯。孩子都有自己的自尊,他們犯了錯誤,有時候心裡很後悔、很害怕,就怕別人知道。這時候如果迎頭受到呵斥、責打,那本來就很脆弱的心,怎麼承受得了呢?

就那麼簡單粗暴的用戒尺「打」,非常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和學習熱情,還會形成一種逆反心理——「錯了,不就是挨一次打嗎?」,無所謂了,也就「破罐子破摔」了。這樣的結局恐怕不是我們當初用戒尺「打」的目的吧?

當然,恰到好處的用戒尺「打」有時候也是可行的,這可以打去邪氣,打去傲氣,打出志氣,打出勇氣。但是如果你把孩子當出氣筒,那你只能打出晦氣。這是一著險招,沒有大匠運斧之功,不用最好!

(4)數學老師為什麼都要拿著戒尺擴展閱讀:


戒尺,舊時私塾先生對學生施行體罰所用的木板。也叫做「尺」,它是用兩只木塊製成的。兩木一仰一俯。仰者在下,長七寸六分、厚六分、濶一寸分餘,下面四邊有縷面。俯者在上,長七寸四分、厚五分餘、濶一寸,上面四邊有縷面。

上木正中豎安木鈕一隻,鈕長二寸五分、高七分,捉鈕敲擊下木。這種「尺」,是在「皈依、剃度、傳戒、說法」、以及「瑜伽焰口施食」等等的儀節中使用的。

「戒尺」這個名字起得好,「戒」,警戒,懲戒;「尺」,尺度,標尺,標准。這些正是人在成長過程中所必需的,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嘛。我的印象當中,不少偉大的人物都嘗到過戒尺的滋味。

少年鄒韜奮在父親面前背「孟子見梁惠王」,桌上放著一根兩指闊的竹板,一想不起來就要挨一下打,半本書背下來,「右手掌被打得發腫,有半寸高,偷向燈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滿肚子裝著已成熟的絲的蠶身一樣」,陪在一旁的母親還要哭著說「打得好」。

⑸ 為什麼古代的教師可以使用戒尺

我們那時候的思想是不打不成才,所以老師才會有一個戒尺的。同時戒尺也是為了驚醒那時候的人,讓他們認真讀書,只有讀書才會有出息的,所以老師才會時時的提醒學生要謹記。

⑹ 老師打手心的時候為什麼要用那麼大力疼死!!!

老師希望你能夠記住這份痛,以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其實老師也是為你好啊。。要體諒老師喔。。Lz也不要辜負老師的心意,更不要因此去恨老師吶
O(∩_∩)O哈哈~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喔

⑺ 鐵路一小六年級四班數學老師用圓窺(一開始是用戒尺,後來打斷了)打學生手掌還把手掌打紫了你們有什麼看

我想應該先知道孩子犯了什麼錯誤吧、
也許老師打學生是不對、但是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應該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我們站在了老師角度去考慮、那會怎樣?現在、無論是哪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家長不忍心打孩子、隨便孩子怎樣、那 試想、久而久之、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明天的希望、如果連老師都不管了、那我們還用上學嗎?總得有一個人去做、去管、去當這個黑臉、既然家長不愛去當、那隻有老師去當、我想、無論哪個老師、她們教育的出發點是好的、是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成才、只是方法或是下手重了些、我們不能一味的去埋怨老師、想想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錯?上初中時、我也經常挨手板、打的都木了、但請冷靜的想一想、我們挨了板子是因為我們做的不夠好、我想正因為是老師、她才會去管你、這是老師的責任、說白了、其實老師不好當、要當一個深受學生們喜愛的好老師更不容易、老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她們其實很辛苦、我想那位老師打完自己的學生後 也會痛的、因為那麼自己的學生、

⑻ 老師您好二年級寫的

我們大家學習、受教育,離不開老師的教導。我升入初中,課程多了,老師也多了。
各位任課老師的教育方式也不同,下面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幾位師傅吧!
我的地理老師非常幽默,上地理課,我們班的同學絕對都會活動臉部肌肉(笑)的。記
得那是剛上初中一年級的時候,那一節課老師講到了海拔,邊講邊指著我班身高約1.2米的郭少偉說:「郭少偉海拔約1米,地勢太低了。」說完又指著我班身高1.7米左右的滿建城說:「這就是『高原啊」,海拔極高!」哈哈哈。。。。。。大家鬨堂大笑,笑姿百態。怎麼樣,我們老師夠幽默吧!
我的數學老師是我們班的班主任,雖然不太幽默,但也非常厲害。從初一開始每堂
自習課回頭看錶,幾乎都能看到數學老師站在後門口張望,所以我們班紀律一直保持的很
好,大家看到老師天天神出鬼沒的,就叫他「神仙」。數學老師每次上課都會帶著他那「戒尺」來,每當上課有人走神,說話做小動作時,老師的戒尺都會和那人的手親密接觸的,
老師的戒尺碰過的人從此認真學習,再也不會違反紀律了,所以大家都說戒尺是「仙尺」。數學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嚴格要求的老師。
所有老師中,我最喜歡的是英語老師,不單是因為我喜歡學英語,而且是因為老師很慈祥。上英語課老師總是一遍遍的給大家講一個個的句子,時態,而且講的非常生動,大家決不會睡著的,我聽著英語老師講的課,英語成績不斷提高,真應該感謝老師教的這么好。
這是我的幾個老師,怎麼樣?我的老師可以稱的上是各有特色吧!

⑼ 教育部擬將明確具體懲戒權,教師如何掌握手中戒尺

前言:自媒體時代可以暴露很多的丑聞,每個人都有手機,每個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上網,所以對身邊看不慣的事情就可以把它公布到網上,不但可以給自己解決麻煩,而且也可以為社會除掉害群之馬,伸張正義。大家都稱贊教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他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是也有些老師混水摸魚,沒有老師的能力,而且他們的道德素養非常的低下,經常體罰學生,把學生打得皮開肉綻,也有的老師侮辱學生的人格還對學生的家庭表示嘲諷,這些行為都嚴重影響了學生幼小的心靈,對學生一輩子都留下了深刻的傷害,哪怕學生接受了心理治療,還是無法治癒這些傷痛。有壓迫就有反抗,所以很多學生開始站出來,運用自媒體把一些無良老師給曝光在大家的視野當中,這樣的視頻越來越多,所以社會對教師這個行業有了史無前例的關注,尤為在意教師如何掌握手中戒尺。其實如果教師想當一個教書育人的好老師,那麼可以從以下2點掌握好手中的戒尺。

總結:教師手中的戒尺可以教書育人,也可以摧毀學生,所以老師一定要有法的概念,並且時刻用師德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這樣他們才能稱得上是一位好的老師。

⑽ 教育是否要嚴格教師能否使用戒尺

古典小說《西遊記》,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孫悟空喜歡西天取經嗎?不喜歡。為什麼還能堅持到底?因為有一個他最怕但又解除不了的東西——緊箍咒。

沒有緊箍咒的約束,他當然更願意在花果山當他的美猴王。當美猴王很舒服自在,但畢竟成不了正果。如果沒有緊箍咒,孫悟空恐怕永遠是一隻頑性不改的猴子。到西天得正果的時候,他會深深感謝,但取經路上被唐僧念咒念得頭痛欲裂滿地打滾時,要說心中對師父沒有怨恨,恐怕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孩子,豈不就是無法無天的美猴王嗎?家庭就是他的花果山。有吃有喝有玩,大人對他寵愛有加,百依百順。讓他學習,他一百個不樂意。他也需要一個緊箍咒。誰都不願意戴緊箍咒,何況一個孩子。

唐僧多麼慈悲,可惜也感化不了孫悟空。要降伏調教孫悟空,他還必須又一個強制性手段。沒有緊箍咒,孫悟空早就逃之夭夭了。

緊箍咒誰給的呢?如來佛。如來佛了解孫悟空,知道如果不用強制性手段收束他,他就不會老實聽話跟唐僧去取經。

如來佛也理解唐僧的困難,因為唐僧的修為雖然可以當師父,但畢竟還沒有得道,法力還不夠。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體現了如來佛的慈悲和智慧。

父母,其實是孩子的如來佛。真正關心孩子的,畢竟還是父母。孩子不管走多遠,也走不出家長的心,就像風箏不管飛多高,線永遠牽在家長手中。孩子學習的動力最終來自於家長。

但家長不能自己教孩子,必須把孩子交給老師。就像如來佛雖然要度化孫悟空,還是得把他交給唐僧。如來佛像大老闆,把握大方向,他不做具體的事。如來佛的高明,是給孫悟空選一個好師父,還給了師父念緊箍咒的權利。

因為他知道人性的復雜和現實的艱難,知道唐僧光憑慈悲降不住孫悟空,「沒有教不好的徒弟,只有不會教的師父」,只是對老師理想中的勉勵語,不能簡單地作為現實中硬性的要求。

每個家長都盼望老師把他的孩子培養成才,但在今天,大多數家長卻不願意給老師念緊箍咒的權力。不但不讓老師念緊箍咒,還總是提防老師對孩子太嚴格。孩子不好學,他們就怪老師沒愛心,沒本事。

他們忘了老師並不是神仙。他們只有小情小愛,沒有如來佛的大慈悲;只有小心計,沒有大智慧。於是老師束手無策,教育難見實效,老師家長互相欺騙敷衍,孩子永遠是無法無天的孫猴子。

所以家長老師要擺正位置,尤其是家長,因為你是在背後掌控一切的如來佛。家長一定要尊師重道,信任老師,賦予老師權力。老師以育人為天職,以成就人家子弟為心,念茲在茲,兢兢業業,像慈悲為懷、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唐僧。

家長老師各正其位又默契配合,才能保障孩子走上取經之路,克服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如果是這樣,教育其實是簡單的。

閱讀全文

與數學老師為什麼都要拿著戒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