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青城山文化怎麼和數學結合

青城山文化怎麼和數學結合

發布時間:2022-07-06 10:19:21

Ⅰ 青城山的道教文化是怎樣發展的

至唐代,青城山上的上清道與天師道結合了。在唐朝末年,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促使天師道傳統遂與上清道結合了。杜光庭在天台山時是陶弘景的第七傳弟子,他對各派道法都有深刻研究,到青城山後,圓融各派,成為一代宗師。

在唐代,地祗宗的北帝派也由鄧紫陽於江西創建起來。在之前的北宋時期,虛靖天師張繼先來青城山修習此派並開創地祇宗。唐宋時期,高道薛昌在青城山煉丹,他所用的浴丹井一直被保存了下來。

至宋代,道教十分繁盛,青城山很多教派都是在這一時期建立起來的。其中,清微派約形成於北宋,流行於元代。《清微師派表》把元君即東晉著名女冠魏華存與張陵、庄旭、許遜同視為清微派祖師。

實際上,此派之興當得力於南宋時青城山道士李少微、朱洞元、南畢道、黃舜申等人。此派以行雷法為能事,將宋代盛行的內丹術與符咒術相結合。即所謂內煉正氣,合天神之靈。

宋元以後,內丹崛起,崔希范、譚峭、陳摶、張伯端等皆在青城山煉道,還有李鈺得黃房公金丹之道,陳致虛得趙緣督傳北宋丹法。張隨居在青城山著有《參同契注》3卷;黃甫坦精醫道養生,為宋顯仁太後成功治癒眼疾;丈人觀道士唐道豐為成都知府辛諫議治癒風疾等。

黃舜申為此派集大成者,得到宋理宗召見,後來元代又封他為雷淵廣福普化真人。

清微派的雷部諸神多為三目。顯然來自蜀地原始鬼道的信仰。其中青城趙公山的趙公明地位甚高,主持3個帥班。該派主張內煉精神氣為本,符咒術為用,接近於神宵派,但所用符不同。

在北宋形成的道教派別還有丹鼎派南宗,此派也稱為紫陽派。在北宋,天台山道士張伯端來到青城山,得到青城山老仙的傳授,著《悟真篇》,創立了此派,因張伯端號紫陽,所以又名「紫陽派」。

丹鼎派南宗在修煉方法上,主張先「命」、「後性」,與北宗不同。後來在元代,該派並入了全真道。

在南宋年間,虛靖天師張繼先來到青城山,再興正一派於常道觀。同時,在道教中後來與天師道齊名的全真道逐步建立了起來。

全真道,也稱全真派或稱律宗,與正一道同為元代以後道教兩大派。在1167年的,王重陽於山東寧海全真庵聚徒講道創立此派。主張儒、釋、道「三教圓融」、「知心見性」和「獨全其真」。

在教規上,全真道與正一道不同的是,全真道不娶妻室,不入葷腥,投師住庵為出家道士,養身習靜,脫欲界,積功德。全真道分為七派,青城山所傳為邱處機所創的龍門派。

至元代,全真教更加興盛起來。據記載,全真教著名道士邱處機曾在隴州龍門山修道。元太祖曾遣使召他,次年邱處機與弟子18人同往西域,太祖召見後賜予他「神仙」的稱號,封他的爵位為「大宗師」,命他掌管天下道教。

後來,元世祖命提舉李道謙為陝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提點。李道謙是著名的全真道士,自號「天樂道人」,賜號「玄明文靖天樂真人」,全真道於此時開始傳入了青城山。

至明代,伏龍觀道士吳碧於善辯雷篆。「五雷天心正法」本傳自青城通慧真人朱洞元,當時高道張三豐也曾來青城山訪道求真,並留下碑刻,可惜所題之碑刻毀於動亂。

歷經明末戰亂,青城山道士又逃走。清康熙八年有武當山全真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以此地為神仙都會,於靜坐談玄之餘兼理務,使青城山破敗的局面煥然一新。

西蜀觀察使司臬台趙良璧遇陳於青羊宮,很尊敬他,特建二仙庵,迎陳住持。至清代,李西月開創西派丹法,主要著述有《無根樹注釋》、《道竅談》、《後天串述》、《三車密旨》等。

康熙皇帝因良璧奏聞,欽賜御書「丹台碧洞」並《悟真篇》,封陳氏為「碧洞真人」。從此,青城山道系屬全真道龍門派丹台碧洞宗,下傳第十二代至易理論大師。

丹台碧洞宗的傳承字派是:「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復本,合數永元明,至理忠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為懋,希微衍自寧。」

在1955年以後,青城山吸收了各地道士,原有丹台碧洞宗的格局有了很大改觀。張至益道長是王明月的高徒,他好廣交武林英傑,曾與海燈法師、川中武林高道李真果為友,同拜深通各門派內外功法的高道朱智涵為師,學習道教的秘傳武功。晚年在青城山上清宮、玉清宮居住的道士李永宏,他對道家內丹真功及醫理、醫術十分精通。此外,青城山的高道還有劉圓常、劉理釗和鄧理雲等人。

其中,劉圓常醫道全面,他的高徒曹明仙,承其醫道和煉養功夫,成為青城山功夫卓著、醫術高明、道法精微的高道,雖然已經90歲高齡,卻依然精神矍鑠。曹明仙還能識各類動、植、礦物上千種,所傳弟子為人治病也頗有成效。

除此以外,青城山的高道還有許多,他們的存在都為青城山道教文化的發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Ⅱ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是什麼意思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的意思是都江堰市水利工程而聞名於世,青城山作為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其道家思想、音樂、武術、飲食和養生之道等都有著十分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同時,「拜水都江堰 問道青城山」是余秋雨先生在游覽都江堰、青城山時留下的墨寶。是都江堰市旅遊宣傳口號。

青城山——山、水、樹統一和諧,動靜自然結合,自然天成。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者此乃天作之合。道教的思想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生命的延續和輪回。天地二物,陰陽二極,這是和諧,這是對立,這是統一,這是道對人處事態度的詮釋:行事,中庸而為之,切勿打破世間之平衡。道,博大精深,如青城山的歷史一般厚重。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要解讀它,唯有青城冥悟!

Ⅲ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計劃

初中數學新課標把「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置於課程設計基本理念的重要位置上,使數學文化問題正式進入了數學教學。因為大多數不專門與數字打交道的人在走上社會後,數學知識會漸漸淡忘,但數學文化的影響將長期存在於其頭腦中,並會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體驗數學文化、受到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從而實現數學的文化教育功能。
一、開展數學美學教育。數學教學中的美學教育有以下4個層次:美觀、美好、美妙、完美。美觀是數學對象以形式上的對稱、和諧、簡潔,給人的感官帶來美麗、漂亮的感受,例如,(a+b)×n=a×n+b×n。但是,外形的美觀,並不一定是真實的和正確的。數學上的很多東西,只有認識到它的正確性,才能感覺其「美好」,例如「對數」的美好在於能把繁雜的「乘除」運算變為「加減」運算,理解了它的作用,也就獲得了「美」的滿足。美妙的感覺往往來自「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事物,例如學生經親手畫圖,發現三角形的三條高線、三條中線、三條內角平分線交於一點,感覺真是「美妙」。數學總是做到至善至美、完美無缺,這也是數學的最高「品質」與最高的精神「境界」——完美,例如解一個方程,不只是回答是否有解,也不只是找到一個解了事,而要證明它確實存在解,知道有多少個解,最後還要把它們一一找出來,一個都不能少。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可以陶冶情操,進行數學文化的熏陶,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二、初中數學與美學。羅素指出:「數學,如果正確地看,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高尚的美。」數學美主要是指結構美和形式美,具體說來,主要有簡潔美、對稱美、統一美、和諧美、奇異美等。通過初中數學教學,充分展示數學美,是對中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從而陶冶情操、鍛煉性格、提高素質的重要手段。數學的首要特點在於它的簡潔,這主要表現在數學符號、數學技巧以及邏輯方法上。數學中普遍存在著對稱,如幾何中有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代數中有對稱多項式,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許多優美的商標圖案,如北大方正、聯想集團、北京電信、中國聯通、工商銀行等,更是對稱美的活教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數學美的研究、教育和欣賞,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習興趣,啟迪人們的思維,開闊人們的視野,並帶來美的享受。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三、初中數學與文學。數學家華羅庚說:「認為數學枯燥無味,沒有藝術性,這看法是不正確的,就像人站在花園外面,說花園里枯燥乏味一樣。」古往今來,數學流傳著許多美妙動聽的故事(包括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史故事和數學應用的故事)和歷史名題。通過這些寓教於樂的方式進行數學文化教育,可以使學生學習前人勤奮好學、勇於實踐、實事求是、不斷探索、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從歷史名題中學習它的數學思想方法和解題思路,指導自己的學習。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結合日常生活實踐和數學建模活動,指導學生寫好「小作文」(如學習計劃、學習經驗交流等)、「小總結」(章節的知識總結)、「小隨筆」(如「正方形」、「圓」、介紹一個企業商標的尺規作圖方法等)、「小論文」(如怎樣畫標準的跑道、分期付款和保險的數學原理等),引導學生讀好課外讀物(如《數理化通俗演義》、《中學數學問題集》等),鼓勵學生從數學文獻中檢索和獲取有關知識(如梅涅勞斯定理、蝴蝶定理等)。這樣,在數學教育中滲透文學教育,不僅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而且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其數學文化素質。
數學不應當等同於數學知識(事實性結論)的匯集或數學知識的倉庫,它是人類的一種創造性活動。在人們探索知識和數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燦爛輝煌的數學文化。那一個個優美動聽的數學故事,一句句發人深省的名人名言,一條條精妙絕倫的數學謎語,一篇篇寓意深刻的數學隨筆,都是數學文化寶庫中的明珠。
四、進行數學實驗與游戲。數學游戲是一種大眾化的智力活動,體現了一種數學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的數學新教材中已引進了一些游戲素材,這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但游戲的題材還顯得有些單調,教學中還可適當增加一些益智類的游戲,如數獨。
數獨是一種源自18世紀末的瑞士,後在美國發展,並在日本得以發揚光大的數學智力拚圖游戲,在2005年全面引入我國。拼圖是九宮格(即3格寬×3格高)的正方形狀,每一格又細分為一個九宮格。在每一個小九宮格中,分別填上1至9的數字,讓整個大九宮格每一列、每一行的數字都不重復。該游戲看起來似乎和傳統的填字游戲類似,但由於其擁有入門簡單、演算方便、有益於鍛煉腦力,並且不受時間、地點、語言的限制等優點而被玩家廣泛接受。有專家認為,該游戲的獨特玩法跨越了文字與文化的疆域。據悉,目前「數獨」游戲在全球已擁有數百萬的玩家。這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游戲教學,可以讓學生逐漸認識到數學文化的難得魅力並逐步養成勤於動腦、善於分析的習慣,學會用數學文化的視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把初中數學知識和數學文化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會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能受到良好的數學文化教育,當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滲入教材、到達課堂、融入教學時,數學就會更加平易近人,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因此,數學文化教育完全適應了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對提高中學生的數學素質、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意義重大。

Ⅳ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

新的課程標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那麼怎樣才能在數學教育教學中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呢,我認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藉助中國數學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祖國,是每個民族的靈魂。愛社會主義祖國,是中國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進行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小學數學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國有著燦爛的古代文化,當了解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必然會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如在《有理數》這一章教學中向學生介紹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關於負數取得的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歐洲則早了一千多年。在幾何教學中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祖沖之是第一個算出圓周率到七位小數的人,比外國人早一千一百多年。通過這些事例的介紹,讓每個中學生懂得,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過去和現在在數學領域中都有過極大的貢獻,讓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感情。以培養唯物主義的辯證法,形成科學世界觀。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矛盾轉化的規律,把未知轉化成已知來解決,如解方程(組)中的由「高次」向「低次」轉化,「多元」向「一元」轉化,分式方程整式化,無理方程有理化等,如果能恰當地運用對立統一、矛盾轉化的觀點,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能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又能使學生掌握處理數學問題的轉化思想和技能,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二、藉助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學數學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教師不僅要善於把教材作為數學知識來傳授,而且要善於把教材作為德育內容來滲透。但教學時,不能不顧及教材的體系和特點,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牽強附會,生拉硬扯,而是要將德育內容與知識傳授融為一體。「隨風潛入,育人無聲,使學生在自然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思想教育。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學方程及方程組的應用時,可以列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些數據讓學生進行分析,這樣一方面學生掌握了知識,另一發面也從中體會到我們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尤其通過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介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現行義務教育教材中,有多處涉及到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內容,我們要有意識地去挖掘,在講授有關知識的同時,適當介紹數學史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並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學生培養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鑽研的獻身精神。
三、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學習方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數學學習中,有很多規律和性質都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探究而歸納總結出來的。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及創新探究等能力。就教學方法而言,我們可以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學會與人交流,嘗受成功的樂趣。
探究性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慾望。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有利於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增強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發展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主動探究活動,可以讓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學會合作,體驗到求知的歡愉和成功的快樂,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社會責任感,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直線平行的條件》一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認識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通過用量角器親手度量同位角的度數,從而得出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並把語言轉化為數學符號。進而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探究由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得出平行線的判定方法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和平行線的判定方法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還可引導學生討論:「如果內錯角相等怎樣得到同位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等等,在這個轉化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按照說點兒理—說理—推理—符號說理等不同層次,分段安排,逐步讓學生養成言之有據的習慣。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數學化過程,形成對數學的理解,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學生對生活中的問題如何轉化為數學問題產生好奇心,從探索規律中增加數學知識,培養創新能力,學會傾聽、交流、反思,發展科學思維,增強科學精神。
事實上,數學教學形成的推理意識對於形成正直、誠實、不輕率盲從的道德品質,形成尊重真理的習慣和嚴肅認真的生活態度都有積極的作用。解題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糾正錯誤的勇氣和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以及堅強的毅力,數學審美;又可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價值觀念和對美的追求。通過數學教育,還可培養責任感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以及愛國精神,數學教育的德育價值甚至勝過空洞的政治說教。
四、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學習目的是學習的動力。只有目的明確的人,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學習目的教育放在首位。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從而意識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深入淺出地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學習目的教育放在首位。
在教學中,還應當困難、堅忍不拔、刻苦鑽研、頑強拼搏的優秀品格。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七年級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後,我們可以讓學生回家後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通過計算一個班家庭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數學注意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和訓練。如注意力的培養、長期反復思考同一問題的意志品質的培養、獨立思考精神的培養等。使學生形成不怕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另外要根據學生的愛好開展各種活動,比如知識競賽,講一講數學家小故事等,相信這樣一定會起到多重作用的。
五、示範導行,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
數學課上,教師和學生的示範作用以及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方法。教師的示範作用體現在,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感染學生,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例如:上課時,教師著裝要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要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要整齊,書寫要規范,輔導「後進生」要耐心、細致,使學生在教師的表率作用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學生的示範難的精神;計算仔細、書寫工整以及自覺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作用體現在,課上教師要注意發現有突出表現的學生,用實例來激勵其他同學。例如:對上課認真聽講,學習認真刻苦,作業正確、整潔,思考問題機智靈活等方面的同學,教師要及時表揚,為其他同學樹立學習的榜樣。教學時,教師還要針對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教師不僅要求學生聽課專心,而且要手腦並用作好筆記,解應用題時要藉助線段圖分析題意、理解數量關系,計算時要選擇簡便方法,要自覺檢驗等。總之,不論是師、生的示範還是教師的要求,教師都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此外,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養成,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使人性養成的聖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

Ⅳ 急需「都江堰 青城山講解詞,我要放手機上看的。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鍾,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時間,給諸位介紹一下青城山的概況。
青城山距離成都市區63公里,因景區青山環列,林木繁茂,終年幽靜清涼,歷來是川西著名的游覽和避暑的勝地。又因這里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地,影響廣及全國,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說到這里,大家可能已經聽出青城山的基本特點了;那就是離都市最近的、自然景色清幽和道教文化源遠流長的風景名勝地,而且還要加上六個字:保護相當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青城山與都江堰景區聯名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來的專家充分肯定。當然,「眼見為實」,一會兒大家親臨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虛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說青城山有陰陽36峰環狀排列,峰銳崖陡,林木蔥籠,宛如一座綠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種說法是說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點水偏旁,因古代神話說「清都、紫微,天帝所居」,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後來,道教創始人東漢的張陵張天師創立天師道以清城山為基地,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的教義,與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無變化。唐初佛教發展很快,清城山上發生了佛道間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裡,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書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道家勝利了。可是詔書把清城山的清字寫成了沒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藉助於皇帝親判的威力收回地盤,也就將清城山改稱青城山了。
這個故事並非傳說,山上保存的唐碑詔書全文具在,足以作證。

道教文化
據地質考察,青城山形成於1億8千萬年前的一次造山運動,山體抬升時受強烈擠壓,岩層破碎。起伏較大,褶皺明顯,所以山形千奇百怪,絕壁深壑,斷崖裂石,處處顯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傳青城山區有36峰、8大洞、72小洞、共108景。一百單八是一個吉祥數字,表示景點很多,但人們更嚮往的是這里滿布山嶺的古木森林和蜿蜒山路上那無盡的清涼幽意,以及歷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保護完好的宮觀建築藝術。
說到道教文化,由於道教在青城山兩仟多年的存在和發展,特別是歷代高道的主持和經營,青城山一直作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護。可以說,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築、古遺址、歷史傳說、飲食習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滲透著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發展也有幾個起落。遠在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崍山系的鶴鳴山(今大邑縣境)修道的張陵,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創立道教。因張陵被其弟子尊為「天師」,所創道教也叫「天師道」。天師道經過張陵及其子孫歷代天師的創建和發展,逐漸擴及全國,晉隋時期,天師道有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的興起和地區教派的產生。青城山所傳屬於南天師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後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封上柱國蔡國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書立說,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
到南宋時,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創清微派,以行雷法為能事,將內丹術與符咒術相結合,稱「可以驅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為「雷淵廣福真人」,一時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興旺起來。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葷腥,創立了一套養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明朝末年,戰亂不斷,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又使局面重新改觀。後來陳在四川官員的幫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欽賜御書「丹台碧洞」,並封他為「碧洞真人」。
從此,青城山道系屬於全真道龍門派丹台碧洞宗。新中國成立以後,青城山吸收了各地道士,原來丹台碧洞宗的格局有所改變,但其在道教中仍是很有影響的一支。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成立,青城山道士易心瑩被選為副會長兼副秘書長。其後,傅元天道長也被選為中國道協副會長,1992年當選為會長,並兼任中國道教學院院長。所以,研究道教文化的人是不可不來青城山的。

山門
各位貴賓,現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輝煌的山門和後面青翠入雲的山林,總是讓每一個來客感到—股濃濃的幽意,急於走進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請不要著急,讓我們先看看山門旁的建福宮。
建福宮,在丈人峰下,始建於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時朝廷賜名「會慶建福宮。」丈人峰因寧封得名,相傳寧封是黃帝時的制陶官員,能履蹈烈焰,隨煙上下,又能駕御風雲,寧封幫助黃帝學會「龍蹺飛行」之術,打敗了蚩尤,統一華夏,被黃帝封為統領五嶽的「五嶽丈人」。宋時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觀九天丈人、儲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寧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宮是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進行過大規模的維修和補建。
建福宮建築面積1196平方米。前建亭樓映襯,後有丹台翠林,門額建福宮三字是1940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題,前殿叫「長生殿」,供的是晉代高道範長生。正殿是寧封和杜光庭塑像。後殿三尊塑像,中間是太上老君,被尊為道教教主,左是東華帝君,即神話中的東衛公,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師,右為道教全真派創立者王重陽。殿堂板壁上有張三豐祖師的詩。楹柱上掛的394字的「青城長聯」,寫景說典,有興趣的可以一讀。

索道
進山門,我們右行去月城湖坐索道上山。這條林間山道首先進人眼簾的是路旁並立的雨亭和翠光亭。
青城山的游山道上散布著許多的橋、亭和牌坊,與林相配,因山取勢,形成意趣不同的風景圖畫。山亭多取枯樹為柱,以樹皮蓋頂,樹根為凳,枯枝古藤為裝飾,符合道教的清靜無為,回歸自然,與青幽的山景渾然一體。亭型也隨景而異,有隨路轉折形成的三角亭——怡樂窩;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佇立峰頂的八角亭——息心亭;還有山路穿過而減柱的卧雲亭,有隨山勢而成弧形的凝翠橋,這些山亭都應景造型,命名切景,又配有貼切的楹聯,更富有詩意。各位在遊程中將會不斷看到。
月城湖到了。這里原有一股甘泉,名叫「丈人泉」。1985年人們在此築壩攔水,形成湖泊。我們過湖乘索道纜車直達上清宮。從高處往下走,比步行登山省時省力,也就有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游覽了。索道全長980米,採用安全舒適的循環式吊椅載客,遊人凌空觀景,眼界開闊,別有情趣。

上清宮
下索道,已是上清宮景區的四望觀。
上清宮位於高台山之陽,是青城山現存38處宮觀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觀,宮門上有門樓,上清宮三個大字是蔣介石手書,兩旁聯文是國民黨元老、書法家於右任撰書「於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聖人」,說青城山的草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氣的沾染,自古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臨。另一副是愛國將領馮玉祥撰書的稱頌道教的對聯,字體恭整好認,我就不逐字念讀了。殿的右側南樓前有兩井並列,稱為鴛鴦八封井。兩井—方一圓,其泉源相通,但一渾一清,一淺一深,井旁刻有國畫大師張大千手書「鴛鴦井」三字。殿右側廳有楠木板壁刻《道德經》全文。殿左側有長廊通向配殿,內祀孔子和關羽,取名文武殿,兩旁有張大千所繪麻姑、王母、三豐祖師、花蕊夫人畫像石刻。文武殿右下為麻姑池,傳為麻姑浴丹處,形如半月,深廣數尺,水色碧綠,長年不竭不溢。
上清官主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也就是道教的教祖老子。由文武殿前長廊再前行到皇經樓,出院門至聖燈亭。旁有小路直上高台山的峰頂——彭祖峰,山上有亭叫呼應亭,取「登高一呼,眾山皆應」之意,現在改建成一個接待點,又在其更高處新修了「老君閣」。
三層樓的罩式高閣裡面供奉著道教教主李老君騎青牛的巨大銅像。請大家上閣去看。站在老君閣的三樓觀光廊上,憑廊遠眺,青城諸峰,碧綠一片,拱伏眼界,山風橫過,翠浪起伏,那份清心爽目的舒適和快意,真是難以形容。再遠看,岷山隱隱,岷江如帶,婉蜒飄逸。成都平原如千里錦綉,歷歷在目。如果夜宿上清宮,那麼還可賞神燈、觀日出、看雲海,這是青城山的三大奇觀,各有奇趣。
沿路下山,前面要經過一段崎毗陡峭的山路,雖有扶手鐵鏈,也請大家小心,經過大小朝陽洞,到「訪寧橋」路就好走了。

祖師殿
訪寧橋往左約二里到祖師殿。此殿始建於晉,原名洞天觀,現存殿宇建於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供奉真武大帝和三豐祖師,故又名真武宮。祖師殿面對的山谷叫白雲溪,背後是軒轅峰,林嵐掩映,環境清幽。古跡有唐代高道杜光庭讀書的「讀書台」。
1982年被定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殿右那條小道可去青城後山。馮玉祥將軍在抗戰期間三次到過青城山,1945年那次住祖師殿。得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後,將軍不勝喜悅,在殿側刻碑築亭以為紀念,此碑現在祖師殿內,作為文物保護。
快到天師洞了,這里叫古龍橋,請看南面那條山縫,從崖頂直到山腳筆直裂開的一條石縫,說是山縫,實際約有18米寬,深達70多米,景色奇險,傳說是張天師為降伏青城山的妖魔鬼怪,念咒畫符之後,朱筆一擲,筆跡裂山為槽,人們就叫它為「擲筆槽」。

天師殿
這里是天師殿,我們通常說的天師洞景區是指古常道觀為代表的一組宮觀建築群。天師殿是最上部也是常道觀的最後一殿。這殿位於第三混元頂的岩腹洞前,清光緒十年重建。
上層洞窟裡面供的張天師,因此人們說這里才是名符其實的天師洞。請看這座隋代石刻的張天師像、三隻眼睛怒視,神態威嚴,左掌直伸,現出掌中「陽賓士都功印」,據說是天師以鎮山之寶降魔的法像。旁邊是他的第30代孫、宋代虛靖天師的塑像,和氣文雅,一副濟世救人的形象。天師殿是天師道的祖庭,過去的江西龍虎山歷代天師就任後,都要到這里朝拜。
往前為「三皇殿」,內有伏羲、神農、軒轅三皇石像各一尊,神座前有唐代開元皇帝書碑,令「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十分寶貴,世代傳為鎮山之寶。其它碑刻有張大千先生的「天師像」和《龍門派碧洞宗道脈淵源碑》等,都是值得觀賞的文物。
黃帝祠在正殿「三清殿」後,我們從上清宮下來,是從後向前看,所以先看天師殿,再進黃帝祠,最後再游三清殿。黃帝祠是供奉的軒轅黃帝。殿宇重檐迴廊,古樸靜雅,橫額上有國民黨元老、大書法家於石任手書的「古黃帝祠」四個金字,祠前的「軒轅黃帝洞碑」刻的是馮玉樣將軍1943年撰題的頌詞:「軒轅黃帝,偉大民祖,戰功烈烈,仁愛各族。制禮作樂,能文能武,垂教子孫,流芳千古。」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受人崇敬,尊之為神。青城山因有黃帝到丈人山,訪寧封修習「龍蹺飛行」之術的傳說故事,所以早在隋朝年間山上就立洞祭祀了。

三清殿
現在我們游覽三清殿。三清殿是天師洞景區最宏偉和最值得欣賞的道教宮觀建築。
大殿為重檐歇山頂樓閣式建築,建於1923年,近年又進行過維修。殿前通廊以九級石階接托,前檐以六根大石圓柱支撐,石柱又分別立於高1.2米、精雕奇獸圖案的石礎上面,顯得庄嚴而又十分氣派。殿堂橫列五大開間,共580平方米,前後檐柱和經柱共有4.4米高的整石圓雕大柱28根,石柱上端撐弓、彎門全系鏤空花刻,有飛禽走獸,人物花草,色調素雅,與建築配合和諧協調。樓上是「無極殿」,樓正中有八角形樓井,用於採光通風,還可卸去遊人壓抑之感,正中懸有康熙御書「丹台碧洞」匾額。殿內供奉道教至高無上的三位尊神:居於玉清化境(在清微天)的元始天尊,象徵洪元世紀;居於上清化境(在禹余天)的靈寶天尊,象徵混元世紀;居於太清仙境(在大赤天)的道德天尊,象徵太初世紀。這位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位天尊合稱「三清」,所以這里叫「三清殿」。
殿前的石欄上,刻有許多人像,光頭露背,翻騰撲躍,嬉鬧戲耍,頭光上沒有戒疤,天靈蓋下凹未平,有的還有「毛根兒」,穿開擋褲,若嬰孩形象,是為「赤子」。按《道德經》說:「常德不離,得力歸於嬰兒」,教人要保持純潔、善良的赤子之心,認為修道的人要回返到童心不泯的境界。石雕中還設計了一些樂器,那海螺遇到山風,會發出悅耳的聲音,叫「天籟」。這組石雕就天簌嬰靈圖,反映了道教的哲理和審美情趣。
殿前還有一株古銀杏,高約30米,樹冠直徑36米,傳為張天師手植。

下山
走出古常道觀的山門,天師洞景區的游覽告一段落,請大家再看一下這宮觀的位置,當初的選址人是何等的高明!
古常道觀位處白雲溪和海棠峰之間山坪上,海拔高1000米,後有第三混元頂聳立如屏,左接青龍崗,右攜黑虎塘,三面環山,前方白雲谷視野開闊,可望千崖迤邐,萬樹凝煙,身居深山目及天際,一派神仙都會的境界。而且天師洞的宮觀建築把山門、三清殿和黃帝殿作為核心,布置在中軸線上,大小十多個天井和曲折環繞的外廊,隨地形高低錯落,把殿宇樓閣聯成一片,廊柱上楹聯詩刻,天井中古木奇花,充滿詩情畫意,與周圍的山景相襯,分外幽雅。十分符合道教的融於自然的思想。
各位朋友,現在順路下山。我們今天看到的青城山比它以往的任何時候更青幽、更美麗,到此旅遊的中外遊客也比任何時期更多。這是因為,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青城山的自然面貌和宮觀亭閣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保護,1999年,都江堰——青城山景區正式申報自然文化雙遺產,政府又投入大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使青城山煥發了青春,更加靚麗。
大家就要離開青城山了,如果有的朋友想帶土特產回去饋贈親朋好友,我介紹四樣青城山有名的特產:白果燉雞、洞天乳酒、青城貢茶、洞天泡菜

Ⅵ 青城山的文化性體現在

青城山上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自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

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

相關信息: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景區內外,天師洞和圓明宮幽靜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2020年3月30日至4月30日,景區推出「你消費,我免費,這個四月青城山—都江堰任你游」活動,凡是在都江堰市消費的遊客,就有機會享受免費游景區。

Ⅶ 小學數學怎樣實現民族文化傳承與教學有機結合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中明確指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學全部教育教學活動的共同任務,各學科教學內容中蘊涵著豐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要把它有機地滲透和融合到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之中。為此,教師們要找到優秀傳統文化與數學學科的結合點,將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挖掘出來,引導學生感受、感悟我國豐富的民族數學文化遺產,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要堅持持之以恆,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6657617.htm
一、挖掘數學的數形之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1.創建數形的「傳統味」,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應是充分揭示數學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努力還原、再現這一過程,重建被割裂的數學知識與現實背景之間的聯系,帶學生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追尋知識發展的足跡,感受數學和社會的變化。如在教學中《乘法口訣》時,筆者在課前讓學生自己去網上收集、篩選資料,形成交流的材料,到班級交流。筆者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製作成課件,在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中,將《乘法口訣》的發展、演變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又如,在教學《數學方廣角――對策》時,引用「田忌賽馬」的故事,播放這個故事的Flash影像,回顧賽馬過程,利用課件演示對陣圖,在歸納、比較的過程中,學生清楚地經歷了每一個回合的過程,體會了最優化的思想。創建這樣濃濃的「傳統文化味」,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增添了學生的自豪感與使命感。
2.挖掘數學圖案的數學思想 體會傳統文化之美。我國傳統圖案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它既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是世界文明藝術寶庫中的巨大財富。從那些變幻無窮,淳樸渾厚的傳統圖案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時代的工藝水平和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在教學《圖形與變換》時,先展示給學生一些戰國時期的銅鏡、唐代花鳥紋錦、瓷器、剪紙、年畫、臉譜等等吉祥圖案,然後讓學生搜集有關圖案的資料,了解每幅圖案的出處、年代以及代表的含義或者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學生們經過調查、上網、查閱書籍等方法,知道了圖案的來歷和發展;了解了祖國燦爛輝煌的文化,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二、滲透名人成長歷程,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反映我國歷代數學家對數學研究作出巨大貢獻的實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這些古代數學家們為追求真理而堅持不懈,面對挫折仍執著追求的精神,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正確看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家的優秀品質。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介紹祖沖之發現圓周率過程的「小知識」:若設想他按劉徽「割圓術」的方法去求,就會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需要花費的時間和付出的勞動,以此讓學生體會祖沖之的聰敏才智和頑強毅力;介紹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領域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果和付出的辛苦卓絕的勞動;介紹古代和現代數學家成長的勵志故事,激勵學生以他們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從小樹立起為國家富強、為民族振興而發奮讀書、頑強拼搏、積極奉獻的責任感。
三、開展數學研究活動,體驗傳統文化的價值
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不能只局限於課堂上,還應與課外探究有機結合。為此,筆者利用信息技術設計一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數學研究性學習和數學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對世界文化的影響。
如教學《計算工具的認識》時,教材只是簡單地介紹了算盤產生的年代以及算盤算珠的簡單認讀,而「算盤」作為我國古代發明的一種計數和計算工具,有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對世界計數和計算工具史的發展也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很有必要讓學生對其進行深入探究。於是,筆者讓學生在課外通過上網、調查采訪收集資料對其進行研究。類似的實踐活動在一些相應的教學活動中也積極開展,如教學《對稱》時,讓學生收集圖案,並利用電腦設計「對稱」圖形;教學《年月日》時,讓學生設計主題網站,了解我國古代的歷法,認識平年、閏年以及日歷中蘊含的數學問題;學習《簡易方程》,組織學生研究方程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學習《多邊形的面積》,讓學生去研究《九章算術》;學習《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讓學生研究分數在中國的發展,等等。這些實踐活動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使他們了解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許多精髓,體會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師應讓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努力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染,產生共鳴,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Ⅷ 如何將數學文化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

數學,不僅是一門理性與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其與藝術性學科一樣,也有著自己的文化背景與文化內涵。加強數學文化教育,是促進數學學科長久發展的必然之計。小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數學思想的啟蒙階段。加強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滲透,可以充分體現數學教學的意義。因此,筆者選擇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方法作為研究對象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之所以成為許多小學數學教育者的重要研究對象,是因為數學學科的發展與當代小學生的發展對其有很大的需求。下面就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必要性進行分析。
1.1數學學科發展的需求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文明的不斷興盛,人們對於文化事業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無論是哪一門學科,沒有其專有文化的支持,其發展就缺少必要的基礎與動力。對於小學數學學科教育發展來講也是一樣,憑空進行數學理論的講解,對於學生學習興趣與教學成效的提高都極為不利。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學的內容得到充實,數學理論的出處得到明確,數學學科發展會更加迅速。數學學科的發展需要理論的發展,更需要文化的發展。因此,加強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是數學學科發展的需求。
1.2小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
數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小學生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響。然而,當代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較低。許多小學生對數學學習有抵觸情緒,在課堂上不願意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這就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得不到體現。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融入,可以很好地解決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數學文化的融入,可以使學生找到除了數學理論之外的關注點,對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與學習熱情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是非常必要的。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方法分析
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入,對於數學學科與小學生個人的發展都有著重要作用。這就使得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方法成當代小學數學教師研究的重點。下面就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方法進行分析。
2.1對課本中的數學文化進行深入挖掘
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入一直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小學數學課本中有許多文化因素。正是這些數學文化,使得小學課本內容更具有趣味性與生活性,使得小學生願意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閱讀與學習。一般來講,課本上的數學文化經常是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的,是為了引出數學知識而存在的。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一起,為小學生打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也正是數學文化使得學生認清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更立體地對待與觀察數學學科,產生數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適當的知識對數學文化進行介紹。比如在學習小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小數的進制方面對十進制及十進制的由來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對我國引出十進制的數學家劉徽進行介紹,提出我國早在1700多年前就開始使用十進制計數法。這樣,學生在學習小數知識的同時,也可對我國的數學發展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在數學文化的了解與學習過程中產生強烈的民族認同感。
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對數學課本中存在的文化因素進行深入挖掘,使數學文化服務於數學知識的講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識,認識到數學的文化價值,提高數學學習興趣。
2.2凸顯數學學科的文化屬性
一些小學生認為數學與語文這類文化類的科目是相互對立的,數學與文化沒有任何關系。這就要求當代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之時,突出數學學科的文化屬性,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文化的存在。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對於一些數學定義與規則都要進行死記硬背,這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對於數學學科的發展也有負面影響。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更多地了解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社會文化是密切相關的。
比如在進行《圓》的講解之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發現生活中的圓形,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進行很好的結合。另外,教師要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對圓形進行分析,中國人之所以喜歡圓,是因為圓無棱無角,象徵著圓滿與安全,等等。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下,學生會對數學知識有全新的認識。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數學文化的支撐,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學生會擺脫對於數學的刻板枯燥的印象,認識與學習數學文化。
2.3豐富數學活動形式
數學活動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使學生了解數學文化。游戲與競賽是小學生喜愛的活動類型,老師可以利用競賽小游戲引導學生對數學文化進行學習。在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就與學習知識相關的數學文化進行提問,當有學生回答出時,教師給予獎勵。並告訴學生,在下節課,教師還要就數學知識相關的數學文化進行提問,請同學們做好准備。在第二節課,教師可以利用搶答的形式組織學生對數學文化問題進行回答,搶答正確的學生可以獲得小紅花一枚。在這樣的活動之下,學生的數學文化學習積極性會得到提高,學習熱情也會隨之高漲。

Ⅸ 地理15問

1、中國有哪些世界遺產?
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 、頤 和 園 、長城 、 天壇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 平遙古城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麗江古城 、蘇州古典園林 、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大足石刻
武當山古建築、莫高窟 、 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龍門石窟 、 曲阜孔廟孔林孔府 、明清皇家陵寢 (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 、青城山-都江堰
皖南古村落 、雲岡石窟 、 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澳門歷史城區
2、中國旅遊量最大的地方是那裡?
北京
3、世界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哪些?海拔分別是多少?
1. 珠穆郎瑪峰:海拔高度(米)8848.13;所屬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 所屬國家或地區中國--尼泊爾

2. 喬戈里峰:海拔高度(米)8611;所屬山脈喀喇昆侖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 中國--克什米爾

3. 干城章嘉峰:海拔高度(米)8586; 所屬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 尼泊爾--錫金

4. 洛子峰:海拔高度(米)8516;所屬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中國--尼泊爾

5. 馬卡魯峰:海拔高度(米)8463;所屬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 中國--尼泊爾

6. 卓奧友峰:海拔高度(米) 8201;所屬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 中國--尼泊爾

7. 道拉吉里峰:海拔高度(米) 8172;所屬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 尼泊爾

8. 馬納斯盧峰:海拔高度(米) 8156;所屬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 尼泊爾

9. 南伽峰:海拔高度(米)8125;所屬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克什米爾

10. 安那布爾納峰:海拔高度(米) 8091;所屬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所屬國家或地區 尼泊爾

11. 加舒爾布魯木山 第1峰 海拔8068米,位於喀喇昆侖山脈的主脊線上,東經76°42′,北緯35°42′,它在喬戈里峰東南方向約21公里處,是喀喇昆侖山脈的第二高峰,也是中國和巴控克什米爾的界峰。
12. 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位於喬戈里峰東南方約12公里處,東經76°36′,北緯35°48′,山勢雄偉,常年被冰雪所覆蓋,它有三條主山脊,其中北山脊和南山脊為喀喇昆侖山脈的主脊線,這也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國界線。
13. 加舒爾布魯木山 第2峰 海拔8034米,位於喀喇昆侖山脈的主脊線上,在喬戈里峰東南方向約26公里處,它也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分界峰,東經76°42′,北緯35°40′,該峰有4條山脊,其中西北山脊和東山脊是喀喇昆侖山脈主脊線的一部分,其北側在中國境內,南側在巴基斯坦境內。
14. 希夏邦馬峰 海拔8012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主脊線偏北10公里處,東經85°42′,北緯28°18′,東南方距珠穆朗瑪峰約120公里,是一座完全在中國西藏(聶拉木縣)境內8000米以上的高峰,也是喜馬拉雅山脈著名的高峰之一
15. 中央峰 海拔8011米,位於喀喇昆侖山脈主脊上,東經約76°30′,北緯約35°54′,其西北方向距喬戈里峰僅8.35公里,是完全在我國新疆(喀什地區)境內的又一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

4、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什麼族的?
回族
5、中國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數民族是什麼?
壯族 珞巴族
6、世界第三大峽谷是什麼?
黑河大峽谷
7、世界最大的高原是什麼高原?
巴西高原
8、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什麼平原?
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9、除南北極外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哪裡?
西伯利亞東部的奧伊米亞康
10、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哪裡?
東京
11、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分別是哪些?
亞洲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是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 13米,屹立在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上。我國稱它為珠穆朗瑪峰,意思是「第三女神」;尼泊爾稱薩迦瑪塔峰,意思是「高達天庭的峰」。

第二高的是南美洲的最高峰阿空加瓜山,海拔6964米,位於阿根廷西部。它也是安第斯山脈的最高峰。安第斯山脈中有許多活火山和死火山,而阿空加瓜山就是座死火山,而且是世界最高的死火山。

第三高的是北美洲的最高峰麥金利山,海拔6194米,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大草原上。它也是美國的最高山峰,號稱「美國屋脊」。由於它接近北極度圈,山頂氣候十分惡劣,暴風雪猛烈,冰川縱橫交錯,攀登十分困難。

非洲的最高峰是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95米,在七大洲的最高峰中位居第四。乞力馬扎羅山位於坦尚尼亞東北部,約在南緯3°附近,離赤道不遠。由於它海拔高,山頂終年白雪皚皚,非常壯觀,當地人民對它很敬仰。它也是一座死火山。

位居第五的是歐洲的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33米,位於喬治亞的高加索地區。80年代以前,人們普遍認為阿爾卑斯山中位於法國、義大利邊境上的勃朗峰(海拔4807米)是歐洲最高峰。這也難怪,因為厄爾布魯士山剛好在歐亞分界線上,過去人們都把它當成亞洲的山。

第六高的是南極洲的文森峰,海拔5140米。由於人類發現南極洲才180年左右,而到達南極點還不到100年,因此人類對文森峰的了解不是很多。李致新、王勇峰1988年攀登文森峰時竟找不到地形圖。到達實地後,他們見有兩個高度差不多的山峰,便認為左前方較遠的那座山峰是主峰。經過艱苦拼搏,他們終於登上了這座山峰。下撤時,他們才發現不對,怎麼右邊的那座山峰更高?原來他倆登上的是文森峰二峰。他們只好加速下撤,又向主峰前進,終於在下午5時左右,兩人先後登頂。他們取出高度計,上面的讀數表明主峰比二峰高30米,他們確確實實登上了南極大陸的最高點。由於這個「錯誤」,他倆也創造了一個新的探險記錄,即在同一天登上文森峰的兩個山峰,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山地探險家做到這點。

七巨鋒中最矮的一座山峰是大洋洲的查亞峰,海拔5030米,位於印度尼西亞的新幾內亞島上。這兒屬於熱帶叢林地區,雨水多,植物繁茂,多泥石流,所以這座山峰盡管不是很高,攀登也是十分困難的

12、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哪國?
梵蒂岡城國
13、世界上人均佔有土地面積最多的是哪個國家?
加拿大
14、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賴索托
各位最後一個問題了!
當然也是最難的一個!!!這是一道地理和數學結合起來的問題!回答上來再給加上20分!!!!
15、有一個人從一個地方出發向正南方走了10公里,又折向正西方走了若干公里的路,然後又折向正北方走了10公里。結果回到了出發的地方!問:(1)他回到的地方是哪裡?(2)他看到了一隻什麼顏色的動物,什麼動物?

北極點 看到了白色的北極熊

怎麼樣 都答對了, 至少給80分吧?

閱讀全文

與青城山文化怎麼和數學結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