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年級上冊。要整理一至四單元。數學知識。有什麼方法整理。
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目錄第一單元《除法》第二單元《認數》 第三單元《千克和克》第四單元《加和減》第五單元《24時記時法》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第七單元《乘法》 第八單元《觀察物體》 第九單元《統計與可能性》 第十單元《認識分數》 第十一單元《整理與復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目錄: 1 測量 2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3 四邊形 4 有餘數的除法 5 時、分、秒 6 多位數乘一位數 7 分數的初步認識 8 可能性 9 數學廣角擲一擲 10 總復習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教材目錄 1. 乘除法 2. 觀察物體 3. 千克、克、噸 4. 搭配中的學問 5. 乘法 6. 整理與復習(一) 7. 周長 8. 交通與數學 9. 除法 10. 年、月、日 11. 時間與數學(一) 12. 時間與數學(二) 13. 整理與復習(二) 14. 可能性 15. 生活中的推理 16. 總復習
2. 小學三年級數學都學些什麼詳細點寫出來謝謝!!!!
三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測量:⑴1毫米、分米的認識;⑵千米的認識;⑶噸的認識.
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⑴加法;⑵減法;⑶加減法的驗算.
第三單元四邊形:⑴四邊形;⑵平行四邊形;⑶周長;⑷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⑸估計.
第四單元有餘數的除法
第五單元時、分、秒:⑴秒的認識;⑵時間的計算;⑶單元測試題.
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⑴口算乘法;⑵筆算乘法.
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⑴幾分之一;⑵幾分之幾;⑶分數的簡單計算.
第八單元數學廣角:⑴搭配問題;⑵可能性.
第九單元總復習
三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⑴口算除法;⑵筆算除法一;⑶筆算除法二;⑷筆算除法三.
第三單元統計:⑴簡單的數據統計;⑵平均數.
第四單元年、月、日:⑴年、月、日;⑵24小時計時法.
第五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⑴口算乘法;⑵筆算乘法一;⑶筆算乘法二.
第六單元面積:⑴面積和面積單位;⑵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⑶面積單位間的進率;⑷公頃、平方千米.
第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⑴認識小數;⑵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第八單元解決問題
第九單元數學廣角
第十單元總復習
3.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學期的內容有哪些
1 測量 2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3 四邊形 4 有餘數的除法 5 時、分、秒 6 多位數乘一位數 7 分數的初步認識 8 可能性 9 數學廣角 擲一擲 10 總復習 後記
4.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總共分幾個單元
分不同的版本,一下是我搜集到的
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目錄
第一單元《除法》
第二單元《認數》
第三單元《千克和克》
第四單元《加和減》
第五單元《24時記時法》
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七單元《乘法》
第八單元《觀察物體》
第九單元《統計與可能性》
第十單元《認識分數》
第十一單元《整理與復習》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目錄:
1 測量
2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3 四邊形
4 有餘數的除法
5 時、分、秒
6 多位數乘一位數
7 分數的初步認識
8 可能性
9 數學廣角
擲一擲
10 總復習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教材目錄
1. 乘除法
2. 觀察物體
3. 千克、克、噸
4. 搭配中的學問
5. 乘法
6. 整理與復習(一)
7. 周長
8. 交通與數學
9. 除法
10. 年、月、日
11. 時間與數學(一)
12. 時間與數學(二)
13. 整理與復習(二)
14. 可能性
15. 生活中的推理
16. 總復習
5. 三年級數學主要是學什麼。。。
1、毫米、分米的認識:
(1)會用厘米估計常見物體的長度,並在實際測量中引出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
(2)通過測量活動,實際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約有多長,會用毫米和分米作為長度單位進行估計.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進率,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長度單位,會用這些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4)能完成有關的計算和應用,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認識: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長度單位,知道1千米大約有多長,並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能正確換算和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噸的認識:
(1)了解"噸"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質量單位,知道1噸大約有多重,了解質量單位"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噸、千克、克之間的進率,能正確換算和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能估計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質量單位.
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加法:
(1)能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搜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並掌握兩位數、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知道筆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項.
(3)能熟練完成兩位數、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4)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逐步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計的習慣.
2、減法:
(1)能從實際的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數學信息,能根據信息提出恰當的數學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估算的過程,並逐步學會合理、恰當的估算,能用估算的結果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並掌握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知道筆算的算理和注意事項.
(4)能熟練完成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加減法的驗算: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減法驗算方法的數學依據和意義,並熟練掌握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2)能選擇恰當的方法對加減法進行驗算,並逐步養成對自己的計算進行驗算的好習慣.
第三單元:四邊形
1、四邊形:
(1)通過觀察、比較,直觀認識四邊形的特徵,能利用特徵辨別哪些圖形是四邊形.
(2)能在點子圖或方格紙中畫四邊形,能在釘子板上圍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的特徵,能辨別哪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2)能在點子圖或方格紙中畫平行四邊形,能在釘子板上圍平行四邊形.
(3)滲透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聯系和區別.
3、周長:
(1)結合具體實物和圖形理解並准確掌握周長的概念,並能用數學語言描述給定圖形的周長.
(2)能用不同的方法測量或計算給定圖形的周長,能比較兩個圖形周長的大小.
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2)能選擇恰當的方法熟練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並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5、估計:
(1)在准確掌握長度單位的前提下,能合理、恰當的估測某線段或物體的長度(包括周長).
(2)能利用估測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四單元:有餘數的除法
1、例1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回顧除法的含義,並回顧除法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結合具體情境,經歷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體會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能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2、例2
(1)在具體情境中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理解余數的含義.
(2)探索並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積累有餘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3)能口算或用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並能解決簡單的有餘數除法的實際問題.
3、例3
(1)在解決問題中進一步理解有餘數除法和余數的含義,並進一步鞏固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經歷對許多有餘數除法算式的觀察、分析過程,探索並掌握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
(3)能利用余數和除數之間的關系直接判斷有餘數除法計算的正確性.
6.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目錄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目錄
三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除法》
第二單元《認數》
第三單元《千克和克》
第四單元《加和減》
第五單元《24時記時法》
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七單元《乘法》
第八單元《觀察物體》
第九單元《統計與可能性》
第十單元《認識分數》
第十一單元《整理與復習》
三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除法》
第二單元《年、月、日》
第三單元《平移和旋轉》
第四單元《乘法》
第五單元《觀察物體》
第六單元《千米和噸》
第七單元《軸對稱圖形》
第八單元《認識分數》
第九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第十單元《統計》
第十一單元
7. 小學三年級上學期數學學習哪些內容
一、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 法筆算, 倍的認識, 多位數乘一位數, 分數的初步認識, 長方形和正方形, 毫米、分米、千米和噸的認識,數學廣角—集合(重疊問題)和數學實踐 活動(數字編碼)等。
二、具體說明: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會正確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 會進行估算。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 10) ,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 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會 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
4、會區分和辨認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 上畫長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 1 毫米、1 分米和 1 千米的長度觀念, 知道 1 厘米=10 毫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千米=1000 米; 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 1 噸的質量觀念,知道 1 噸=1000 千克,會進 行簡單的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 時間觀念,知道 1 分=60 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理解「倍」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和「求 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方法。
7.學生會藉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維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數學思考方面
1、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體 會集合思維,逐步形成空間的觀念。
2、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 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通過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 分數的必要性。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 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 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 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 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 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 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 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 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