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比重計算公式
ω=ρg,式中ω為物質的比重,ρ表示密度,g為該地的重力加速度。g 隨地區和高度不同而變化,所以ω也隨著變化。
中國在有些書籍中,把單位體積內所含物質的重量也譯成比重。它大體也能指示物體在水中的沉或浮,通稱它為單位體積重量,可用符號ω表示。ω和s.g.有所不同。ω和密度ρ之間的關系為ω=ρg,式中g為該地的重力加速度。g 隨地區和高度不同而變化,所以ω也隨著變化。
物質的比重
根據某些物質的比重,可推測其某種消防特性,採取相應消防措施。如比重<1的易燃和可燃液體發生火災不應用水撲救,因為它會浮在水面上,非但救不滅,反而隨水流散,擴大了損失。因此應使用泡沫、乾粉滅火。
又如比重<1的易燃氣體和蒸氣,容易擴散和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容易沿地面、溝渠遠距離流動,如遇明火,會發生返燃。
在確定車間、庫房通風口位置時,比空氣輕的氣體,通風口應設在空間的上方;比空氣重的氣體,通風口應設在空間的下方。
⑵ 比例的公式怎麼計算呢
不管怎麼變換你都按照比例來不就行了!比如蔬菜:肉是1:2,蔬菜是1,肉就是2,蔬菜變成6.8了,肉就是2×6.8=13.6
⑶ 比重怎麼算
相混合的比例要為體積比,比例1:1
兩種物質混合後確實是1+1=2的體積混合(酒精和水的混合就不是1+1=2的體積混合)
滿足這些條件才,你所說的方法才正確。
⑷ 幾比幾的比例怎麼算
比例計算:即為所求佔比例數值/總數值。
例如:1:10=1/10=0.1
比例還是技術制圖中的一般規定術語,是指圖中圖形與其實物相應要素的線性尺寸之比。在數學中,比例是一個總體中各個部分的數量占總體數量的比重,用於反映總體的構成或者結構。
(4)數學中比重怎麼算擴展閱讀:
乘除法
1、分數除以整數,分母不變,分子除以整數,最終可被除。
2、把分數乘上分數,分子乘上分子,分母乘上分母,最後可以除為被除。
3、分數除以整數,分母保持不變。如果分子是這個整數的倍數,則分子除以這個整數,最後除以能除的數。
4、分數除以整數,分母保持不變。如果分子不是整數的倍數,則將分數乘以整數的倒數。
5、這個分數除以這個分數等於股息乘數和除數的倒數。最後的分數應該被除。
⑸ 比重計算公式是什麼
公式:比重=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體積。
比重也稱相對密度,固體或液體的比重是該物質(完全密實狀態)的密度與在標准大氣壓,與3.98℃時純H2O下的密度(999.972 kg/m3)的比值。
氣體的比重是指該氣體的密度與標准狀況下空氣密度的比值。液體或固體的比重說明了它們在另一種流體中是下沉還是漂浮。
中國在有些書籍中,把單位體積內所含物質的重量也譯成比重。它大體也能指示物體在水中的沉或浮,通稱它為單位體積重量,可用符號ω表示。
ω和s.g.有所不同。ω和密度ρ之間的關系為ω=ρg,式中g為該地的重力加速度。g 隨地區和高度不同而變化,所以ω也隨著變化。
⑹ 什麼是比重
比重是物體的重力和它的體積的比值,即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重力,稱作該物體的“比重力”。公式: 比重=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體積,國際單位是克/每立方厘米;千克/每立方米。
比重是一種比較,只有在重力環境下才成立,一般來說是與同等環境單位體積的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在4℃時等於1 g/cm ³,所以在4℃,密度在數值上等於比重。
(6)數學中比重怎麼算擴展閱讀
數值上的相等並不是說比重等於密度。也不是說比重和密度的單位一致。密度是物質的質量和其體積的比值,密度是的,比重是相對的。而且根據1978年國際純粹應用物理學協會所屬符號單位和術語委員會的文件建議,我國已取消比重的概念,而以密度的概念代替。
現實嚴格來說比重沒有單位,或者說比重的單位是1。在購買寶石的時候並不需要用到比重的概念,一鑽石為例,鑽石一般用重量單位克拉來計算。
⑺ 比重怎麼計算,公式是什麼
計算比重的公式:比重=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體積。和密度的計算方式一樣,但是密度是有量綱的量,比重是無量綱的量,即比重是無單位的值。同時密度也被稱為相對密度。
中國在有些書籍中,把單位體積內所含物質的重量也譯成比重。可用符號ω表示。ω和s.g.有所不同。ω和密度ρ之間的關系為ω=ρg,式中g為該地的重力加速度。g 隨地區和高度不同而變化,所以ω也隨著變化。
(7)數學中比重怎麼算擴展閱讀
液體和固體的比重是該物質(完全密實狀態)的密度與在標准大氣壓,3.98℃時純H2O下的密度(999.972 kg/m3)的比值。 液體或固體的比重說明了它們在另一種流體中是下沉還是漂浮。比重是無量綱量,即比重是無單位的值,一般情形下隨溫度、壓力而變。 氣體的比重是指該氣體的密度與標准狀況下空氣密度的比值。
礦物的化學成分中若含有原子量大的元素或者礦物的內部結構中原子或離子堆積比較緊密則比重較大,如果相反比重較小。 如果液體石油的API重力大於10時,它比水輕並漂浮在水上,如果低於10,它是較重。
⑻ 比重怎麼算
物質單位體積的重量叫做該物質的比重。重量除以體積=比重。
物質比重隨位置的不同而變化。
「比重」這一概念已經不常用。
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該物質的密度。質量除以體積=密度。
物質密度不隨位置的不同而變化。
鐵匠觀點未必正確。兼與馬老師商榷。
⑼ 什麼是比重怎麼算
初中物理的定義:物體比重就是單位體積的質量,也叫密度。
根據這個定義就可以知道以下幾個事實:
1、計算公式:比重=質量/體積 (因為定義要求的是單位體積),比如兩立方米的水中兩頓,那麼水的比重就是2000Kg/2000m^3=1,這就是說水的密度是1Kg/m^3(1千克每立方米)。如果考慮水的氣態和固態可以知道,同一物質在不同狀態下的比重是會變化的
2、之所以說比重也是密度,是因為比重的概念放映的是體積內物體的質量,通俗地講就是這個東西是不是「結實」,這個「實」就是密度的概念
3、作為一個物體的性質,是可以用來區別於其他物體的,比重比重,就是可以用來比較兩個物體的重量的(物理上表現為質量,因為在同一個重力場中,質量決定了重量)
這么解釋樓主總該滿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