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寫初中數學試卷分析100字的。
本套試題本著「突出能力,注重基礎,創新為魂的命題原則。按照《數學課程標准》的有關要求,突出了數學學科是基礎的學科基本技能的基礎題,又有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領悟及數學思維的水平客觀上存在差異的區分題,試題的立意鮮明,取材新穎、設計巧妙,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體現了時代氣息與人文精神的要求。
並且鼓勵學生創新,加大創新意識的考察力度,突出試題的探索性和開放性,整套試卷充分體現課改精神。試題沒有超綱、超本現象,易、中、難大約保持在7:2:1的分配原則。
(1)如何做數學中考試卷分析擴展閱讀:
分析試卷的注意事項:
1、試卷構成,可以分析主要考了那些知識點,同時分析試卷的成功和不足。
2、學生分數段分析,從整體分析本次考試的學生答題情況。
3、考試中發現的問題,這主要是對自己教學中的反思和以後要注意的地方進行總結。
4、對本次考試的中出現的問題所將要進行的補償措施。
B. 教師怎樣寫試卷分析
寫作思路:試題的結構——題型。如填空、選擇、實驗與探究、作圖與簡答、綜合與計算等,有時,會有學生沒有見過的題型,如果是這樣,就應該特殊說明。
一、基本狀況
全卷共26道題,覆蓋了《數學課程標准》中一級知識點,二級知識點的覆蓋率也較高,試題呈現方式多樣化,主觀性試題的類型豐富:開放題、探究題、應用題、操作題、信息分析題等占必須的分值比例。
題型結構搭配比例基本適當,各知識點分值比例分配比較合理恰當,總體難度和難度結構分布合理,貼合學生的實際狀況。本校平均分:79.9,優秀率:47.9%,及格率:90%。其中初二(1)班得分狀況如下:
題號1、2、3、4、5、6、7、8、9、10、11、12、13
得分率98%、98%、92.5%、80%、93%、89%、92%、96%、96%、81%、80%、98%、98%、
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得分率100%、100%、91%、80%、71%、86%、93%、94%、85%、92%、84%、73%、63%
二、考生答題狀況分析
填空題(1—11)和選取題(12—20)均為基礎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八年級數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運用。
從統計考生答卷狀況來看,對於大部分小題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較高。某些試題涉及知識雖然基礎,但背景新穎,需要考生具備必須的「學習」潛力。考試結果證明,對於這樣的試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潛力上的欠缺。例如:第19,20題。第7題學生往往討論不全面只解答一種狀況漏第二種狀況導致失1分,所以填空題能得滿分的考生不多。
第21題是基本根式運算題,雖然涉及到化簡根式,但情形簡單仍不失基礎性。第22題以正方形網格為背景,設置了基本作圖,在對圖形的操作、思考等活動中考查學生對圖形與變換,平行、垂直的理解,體現了《課程標准》所倡導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學習理念。第23題各問題的難度層次分明,逐級遞進,能夠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思考。
第24、26題由於配置了應用背景,需要考生具備必須的理解潛力,學生在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中,能夠表現出自己在從事觀察、數學表達、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方面的潛力,因而本題也較好地考查了過程性目標。
第25題考查的資料是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建立適當的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了分類、數形結合等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內涵比較豐富,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力要求較高。能夠說,開放與探究是本試卷的亮點。
三、試卷對課程理念的體現,對科學特點的體現
數學試卷呈現出許多新意,重視試題的教育價值的功能,體現新課程改革理念,既體現了數學學科的基本特點,又給學生創造了靈活、綜合地運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探索思考的空間與機會。
(1)立足於學生的發展,關注對數學核心資料的考查
以《數學課程標准》為依據,試卷資料既關注了對數學核心資料、基本潛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也關注對數學思考、解決問題等課程目標達成狀況的考查。著眼於考查學生在計算、空間觀念等方面的領悟程度,考查學生的基本素養與潛力,整卷的題量適度。
(2)關注對應用數學解決問題潛力的考查,重視試題的教育好處
試題著重考查學生是否具有數學的眼光看待現實世界的數學應用潛力,是否具有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的數學建模潛力,是否能夠將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用嚴謹、規范、完整的數學語言表達出來。
(3)注重試題的開放性和探究性,突出數學思維過程的考查
在本試卷中,第7、25題為開放性問題,第23、24、26為探究性問題。其中,第23題從形式到資料都較為簡單,涉及的數學知識為正方形、全等、垂直等,但不同的考生會做出不同的解答,從考生的答卷中看,絕大多數考生都能順利完成。
四、綜合印象
20xx——-20xx學年度八年級數學期中試卷在總體上體現了《課程標准》的評價理念。重視了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與技能的結果和過程的評價,也關注了對學生在數學思考潛力、計算潛力和解決問題潛力等方面發展狀況的評價。
突出了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與應用;注重了數學與現實的聯系;關注了對獲取數學信息潛力以及「用數學、做數學」的意識的考查;關注個性化評價;同時也注意了試題的教育價值。個性是重視幾何書寫及計算量的增大為我們以後的教學起了較好的導向作用。
但試卷中若能不出現重復題考查如:1與2,23、24與26等,三角形全等知識少考查一點,四邊形知識多考查一點,試卷將更趨於完美。
C. 數學試卷分析改進措施怎麼寫
寫作思路:根據考生的答題情況,結合試卷的題目類型做一個詳細的介紹,說一說考生基本出錯的原因,然後針對錯誤原因羅列出改進的方法,避免下次再出錯。
正文:
一、命題情況分析
本次命題從教材出發,體現新課標理念,全面的考察了學生對教材的掌握、應用情況。整張試卷難易適度,覆蓋面廣、形式靈活多樣,既有深度又有一定的廣度;既關注了學生的學習結果,又關注了平時的訓練與應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准確把握了本冊教材的知識點,而且有一定的靈活性、開放性,體現新課標對學生知識、技能及生活中應用的監測目標。
二、考生答題情況分析
1、計算題。口算9個小題、筆算6個小題、改錯3小題。出錯的原因主要有:
(1)由於馬虎數字抄錯,計算錯誤。
(2)忘記寫得數,出現丟分。
2、填空題:本題面廣量大,分數佔全卷的1/5。本題主要考察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掌握情況。很多學生不能根據書本上知識靈活處理問題。錯的較多的題是3、5、7、8小題。
3、選擇題:共12分。其中4、5題考察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出現失分。也有一部分同學對概念性的知識掌握的不太明白,還需教師的講解。
4、圖形部分:16分,錯誤主要集中在第3小題,應根據長和寬計算出周長,再計算出正方形的邊長,最後畫出正方形。題型新穎,學生無從下手。
5、解決問題:共6題,其中第2題錯誤率達60%以上。第4題出現錯誤主要是由於計算錯誤。
6、附加題。只有少數同學做出來。
三、原因分析
1、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局限性,缺少拓展,不能活學活用。思維的局限性導致學生的判斷出現失誤。
2、注重課內向課外延伸的同時卻忽略了常識性的東西。
3、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審題不認真,愛憑感覺做。粗心大意、審題不清是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它經常讓學生與完美擦肩而過。計算馬虎的現象也「隨處可見」!
4、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待加強。
5、學生應用題分析能力差,稍復雜點的應用題就顯得吃力無從下手。
四、改進措施
1、夯實基礎。創新的同時不能忽略基礎知識的教學。
2、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教師要善於觀察、思考。適時轉換和優化知識結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參與教學,親身體驗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習熱情。
3、力求讓知識「活」起來。多開展活動,為學生搭建實戰的舞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從基礎的題型入手,充分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數學素養。
5、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要有充足的知識、能力儲備。
D. 初中數學試卷分析怎麼寫
初一數學試卷分析(一)
一、試題特點:
試卷包括填空題、選擇題、解答題三個大題共120分。以基礎知識為主,對於整套試題來說,容易題佔60%,中檔題佔30%難題佔10%,主要考察了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相交線和平行線》和《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內容。這次數學試卷檢測的范圍應該是全面的,難易也適度,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檢測。試題難度不是很大,所以學生普遍完成還算可以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出題的目的是注重基礎也就是本章中的重要的知識點一個也不漏掉,本次試題控制題目的煩瑣程度,題目力求簡潔明快,不在運算的復雜上做文章;整體布局力求合理有序,提高應用題的考查力度,適當設置創新考題,注重知識的拓展與應用
二、成績分析
參加考試312人,本次參加考試312人,優生98人,優秀率31.4%。及格 202人,及格率64.7%。低差50人,低差率16%。從班級來看,7、8班成績最好,其次為6班。一班、二班、五班低分較多。
三、試卷分析
1.考試結果簡析:總體來看,學生都能在檢測中發揮出自己的實際水平。
2.各題得失分原因分析。得分率較高的題目有:一題的1、2、3、5、6、7、8、9、14、15小題;二題的1,2、4、5、6、7、8、9、11小題;三題的1,2小題;四、五題的1、2小題。這些題目都是基本
知識的應用,說明多數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得分率較低的題目有:一題的4,10,11、12、13,二題的3,10,12、13、14、15五題的3、4、5、6小題。
四、存在問題
1、兩極分化嚴重。尤其一二班低差人數較多,低差的50人中,一班、二班佔17人。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之差真是難以解決.比如說劉建梅、徐萬靈、杜鑫磊、馬立勇、王賀男、於艷玉等只考10多分。這部分學生可以說對數學一竅不通,始終不入門。對這部分學生的輔導難度相當大,費很大勁,卻見不到效果。
2、基礎知識較差。從學生答題來看,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有部分同學不能找到同位角和內錯角。解答過程中平行線的判定條件和判定方法混淆,解題格式不規范。
3、缺乏應變能力,一部分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的過死。題型稍一變化,就感覺無從下手。
4、審題能力不強,錯誤理解題意。從學生答卷來看,可以發現學生解題思路不靈活,缺乏創新思維能力,結合學生的平時的學習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只停留在一聽就明白,一看就懂,一做就錯,一考就差狀態。這也是在今後教學中要解決的問題。
五、今後努力方向
1、抓好尖子生的培養,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尖子生作用必須得到重視。這樣教師必須抓好尖子生,通過抓尖子生帶動小組活動。帶動全體學生進步。
2、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剛才說到那些後進生不僅影響到平均分,還影響到及格率,也就是影響到整體成績。轉化他們難度再大,也不能放棄。通過老師的努力,提高一點是一點,循序漸進。教師在講課時要多關注他們,在輔導時更要不厭其煩的、耐心的講。
E. 數學試卷分析怎麼寫
數學試卷分析如下:
一、試捲成績總體分析
這份試卷,圍繞學段教材的重點,並側重本學期所學知識,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測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與掌握,以及對於聯系生活實際的實踐活動能力等等。本次試卷命題較好地體現新課程理念,內容覆蓋面廣,題型全面、多樣、靈活,難度也較大。
成績反映:平均分一般,及格率較高說明,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可以,但高分率低,說明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數學能力較弱。
二、存在問題分析
1、基礎知識掌握好,個別同學較差
大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扎實,對基本知識掌握得較牢固。個別較差的學生個別輔導。
2、解決問題能力不強
在本張試題中有多個題目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這部分試題基本上都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的。學生的得分率較低,反映出學生不能很好的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能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解答方法多樣化,但有解題不規范的現象
試題中有一定數量的靈活、開放的題目。可以說學生的解答方法多樣,表現出了思維的靈活性和方法的多樣性。試卷中有許多同學明明知道道理,卻未得滿分,在解題規范性上海存在問題。
4、有些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待養成
據卷面失分情況結合學生平時學情分析,許多數學生失分可歸因於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很好養成,從卷面的答題情況看,學生的審題不夠認真,抄錯數字,看錯題目要求,忘記做題,計算粗心馬虎等,是導致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們已經把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到教學實際之中。他們在夯實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應該關注學生「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以及個性發展」等全方位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學習習慣等綜合素質的拓展和提升。
F. 中考數學試卷分析需要做哪些內容有哪些步驟啊
寫自己錯的題目為什麼會錯的原因。自己同過這次考試有什麼經驗。下次考試如何對待,會怎麼做。比如什麼細心點啊什麼的
例如 這次考試,我因為粗心大意也丟了不少分數,一個是沒有看清題,另外一個就是計算失誤。這些都是不該丟的分,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會更加註意改正,爭取在下次考試中不再范類似低級失誤,把成績提高一個新台階!還有我通過此次考試,發現了我許多知識沒有掌握好掌握牢,沒有徹底弄懂弄會,我要在以後學習中盡快補起來!!
例如:這道題是考XX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屬於XX,我做對了或做錯了;
從整份試卷來看,我對XX的知識點掌握得比較好,而XX知識點還未夠熟練;
知道正確答案後,發現有哪些是自己真正會做的,而哪些是運氣用對了;
做錯了的題現在哪些是弄明白了,哪些仍然未明白,等等分享給你的朋友吧:i貼吧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人人網豆瓣MSN
對我有幫助
15
G. 怎麼寫數學試卷分析
寫自己錯的題目為什麼會錯的原因。自己同過這次考試有什麼經驗。下次考試如何對待,會怎麼做。比如什麼細心點。
2、例如:這次考試,我因為粗心大意也丟了不少分數,一個是沒有看清題,另外一個就是計算失誤。這些都是不該丟的分。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會更加註意改正,爭取在下次考試中不再范類似低級失誤,把成績提高一個新台階!還有我通過此次考試,發現了我許多知識沒有掌握好掌握牢,沒有徹底弄懂弄會,我要在以後學習中盡快補起來!
3、例如:這道題是考XX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屬於XX,我做對了或做錯了。
從整份試卷來看,我對XX的知識點掌握得比較好,而XX知識點還未夠熟練。
知道正確答案後,發現有哪些是自己真正會做的,而哪些是運氣用對了。
做錯了的題現在哪些是弄明白了,哪些仍然未明白,等等。
H. 初三學生需要怎麼樣掌握試卷分析呢
各學科各階段的考試結束以後,很多初三學生都可以知道自己學習不足之處。初三學生需要明白考試就是檢驗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查漏補缺,根據考試成績調整學習方法。學會對試卷進行分析,才能真正地了解到自己學習的不足,從而進一步的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一、全面分析每一題
在學習過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書面分析是考後試卷分析的最高級形式。在考試後寫出書面的試卷分析,是以後進步的重要階梯。初三學生對試卷進行書面分析需要回答「什麼樣」,需要回答「為什麼」,也需要回答「怎麼辦」。每次考試的難易程度不一樣,要通過考試正確衡量自己的學習情況。無論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都要認真分析原因。
I. 怎樣寫初中數學試卷分析100字的。 一共要寫100字,初中數學試卷第一單元的
可以圍繞總體評價,試卷的結構特點分析、試卷作答情況,自我反思等角度來寫,範例如下。
一、總體評價
本套試題本著「突出能力,注重基礎,創新為魂的命題原則。按照《數學課程標准》的有關要求,突出了數學學科是基礎的學科基本技能的基礎題,又有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領悟及數學思維的水平客觀上存在差異的區分題,試題的立意鮮明,取材新穎、設計巧妙,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體現了時代氣息與人文精神的要求。
並且鼓勵學生創新,加大創新意識的考察力度,突出試題的探索性和開放性,整套試卷充分體現課改精神。試題沒有超綱、超本現象,易、中、難大約保持在7:2:1的分配原則。
二、試題的結構、特點的分析
1、試題結構的分析
本套試題滿分150分,三道大題包含26道小題,其中代數佔91分,幾何佔59分。
具體為第十六章〈〈分式〉〉34分,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數》28分,第十八章《勾股定里》18分,第十九章《四邊形》41分,第二十章《數據的分析》18分。方案應用11分
2、試題的特點
(1)強調能力,注重對數學思維過程、方法的考查
試卷中不僅考查學生對八年級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也考查了學生以這些知識為載體,在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基本的數學能力,初中階段數學能力主要是指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理解。
(2)注重靈活運用知識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試卷積極創設探索思維,重視開放性、探索性試題的設計。
三、試題做答情況分析試題在設計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後一題難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難度分散的命題思想,使每個學生在每道題中都能感到張弛有度。
通過對我校108份試卷進行分析,本次測試平均分是72.9分,及格率是38%,優秀率是19.4%,最高分是143分,最低分是0分。
從這些試卷中可以看出答得較好的有第一題的1、2、3、4、5、6、7、8小題,第二題11、12、13、14小題,第三題的18、20小題,答得一般的有第三題的23、24題,答得較差的是10、25、26題。
四、教學啟示與建議
通過對以上試卷的分析,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研讀新課程標准,以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工作 平時教學要研讀數學課程標准,將數學課程標准所倡導的教學理念落實到自己的教學中。
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經驗。
2、面向全體,夯實基礎 正確理解新課標下「雙基」的含義,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基本概念、基本圖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學和基本運算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運用等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