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班數學怎麼匯報

小班數學怎麼匯報

發布時間:2022-07-10 06:18:31

⑴ 幼兒小班數學的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理解數字5的實際意義。 2、在游戲活動中激發學習數的興趣,培養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環境布置:設計一個溫馨的數字5的家,家中有客廳、書房、飯廳、玩具室。 活動材料: 1、1~5數字點卡、數字卡若干。同類,但大小、顏色、形狀不同的5以內物品的圖片若干,如4條小魚、5隻松鼠、3隻青蛙、2隻小兔、1朵花等。 2、同類的物品若干,如布置在飯廳中的5個小碗、4把勺子、6個盤子、5個蘋果等;布置在玩具室中的6根跳繩等:布置在書房中的5把剪刀、5枝鉛筆等。 3、同類,但不同形狀、顏色、大小的物品若干,如客廳中的花瓶中插有5朵顏色不同的花、鏡框中數字5一家的合影、魚缸中有5條不同種類的魚;玩具室里有4隻不同的皮球、6個不同的娃娃、5輛不同的汽車等。

⑵ 怎樣開展小班數學區域活動

在數學區域中讓幼兒充分的按自己的意願去選擇開展游戲,而不是強迫幼兒按教師的意圖去游戲。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成功後的喜悅,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為他們創設一個開始與他人交往的環境,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探索、操作材料,教師在活動中進行及時的調整、關注與反思,不斷充實活動區的操作材料,從而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數學區域、自主、探索、興趣、材料、能力。 小班幼兒學數學的目的是重視對學習數學的情感和態度的培養,使幼兒能從問題出發,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學習,判斷、決策、把數學知識運用於自己的生活實踐。因為幼兒數學教育更傾向於幼兒自身的感受,體驗,關注幼兒感官的參與,強調幼兒直觀的投入。 小班數學活動區域的開展是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一個有益的延伸和補充。所以通過區域活動不僅拓展了幼兒的思維,還促使幼兒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深化數學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和現實要求。它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針對一定的數學教育目標為幼兒提供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等大量活動機會,讓幼兒在活動區內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但小班幼兒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興趣常常在大多數情況下,對同一個游戲,往往只能玩幾分鍾或最多十幾分鍾。那麼,怎樣以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前提開展數學區域活動呢?一、數學活動區域的內容應與近期的數學活動目標相一致。 教師對本學期具體到本月的數學活動目標要做到心中有數,有什麼樣的目標就要考慮設計達到某個目標的數學活動區。把教育意圖貫穿到數學活動區內容,創設一個與數學目標相一致的良好環境。我班最近數學的學習內容主要是1-5的點數。於是我班創設了「給小動物餵食」,讓幼兒分別給小兔,小狗,小貓等小動物餵食物,另外還創設了「給小貓釣魚」的活動,讓幼兒通過餵食物的數量,和釣魚數量的點數,讓幼兒在活動區活動中復習、鞏固了近期的數學活動內容,而且,教師還能夠對不同水平的幼兒做到個別教育與輔導。在區域活動中通過 操作游戲既滿足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學習交流的需要,又能使幼兒的學習經驗及時得到復習鞏固,更重要的是幼兒通過觀察、探求與操作感知和體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使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有效的提高,使幼兒在活動中倍感樂趣無窮,從而促進了幼兒的主動學習。它不僅更新了教學手段和方法,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能夠更生動地展現教材,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為教師近期教學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 二、數學活動區域的設置要符合小班幼兒各年齡的認知特點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數概念不是幼兒學會的,而是他們自己感知的,而真正的生活經驗與生活情景應是幼兒自己感知數概念的背景,幼兒頭腦中的數概念是來自當幼兒對其生活的現實進行邏輯數理化時的思維,是在邏輯數理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反思抽象而建構的。小班幼兒多以自我為中心,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所提供的材料要形象、具體、直觀。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好模仿,學習目的性差,任務意識淡薄。常常把動物也當成人,甚至覺得沒有生命的物體也會說、會動、會想,是他們的同類。他們常和「小動物」說話,這是幼兒思維「擬人性」特點體現。正因如此,我班在讓幼兒1-5點數的區域活動中,設置了給小動物餵食物的情節,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復習了所學知識還可以跟動物說說話「小狗我給你餵了三根骨頭」,「你吃飽了嗎?」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也比較有耐心玩游戲。例如釣魚就是利用游戲方法寓數的概念於游戲中,讓幼兒通過把釣起來的魚放入相應的小筐的過程中來學習和理解點數,所以說活動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區角活動的質量,我們應善於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及幼兒的需要、興趣投放相應的材料。 這樣的游戲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在愉快中學習。 三、結合教學活動,確定每周數學活動區的指導重點 隨著教學的深入,我們關注如何把數學活動區與當前的教學活動相結合,使數學區域活動更自然地融入教學活動,甚至成為課程的點睛之筆等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小班集體活動的時間相對較短,教師根本不能保證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某個知識技能,但是如果能把集體活動內容延伸到數學區域活動中去,幼兒就會有更多的操作時間和進一步探索的機會。 例如,在「點數」這個教學活動中,我們把重點定在讓幼兒根據物品的數量不重復的點數。我們在數學活動區投放一系列材料 ,其中包括集體活動中用到的「小貓釣魚」,以充分滿足幼兒動手操作的需要,同時幫助幼兒發展點數能力。通過每周結合教學活動進行的有重點的指導,我們基本可以保證每個幼兒接觸數學學習的內容。而對某種知識技能掌握不夠好的幼兒,我們也能做到心中有數,並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更有針對性的指導。 四、根據幼兒的不同水平,創設層次豐富的數學活動區材料。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實踐,發現幼兒的數概念發展水平存在很大差異。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投放不同的材料,創設一個有著豐富層次的數學活動區。 而數學活動區材料是否豐富、可變,對於小班幼兒能否主動參與操作及激發小班幼兒操作的慾望有很大影響。由於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特殊,他們對同一種物品或材料很容易厭倦,常被無關刺激所吸引,注意力容易轉移。材料豐富可變,能引起小班幼兒興趣、讓小班幼兒喜歡、並樂於參與活動。 通過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教師可以幫助發展較慢的幼兒進一步學習某些知識技能,給予他們鼓勵和幫助;而對於已經掌握某些知識技能的幼兒,教師也能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索的興趣,滿足他們向更高水平發展的需求。在區域活動前先制定好活動計劃,並根據目標要求准備好相應的材料,這些處理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具體情況進行准備,同時還注意到幼兒能力上的差異,同種材料的准備有深淺、在幼兒把喂動物的材料放在點子卡上時投放了。。。(3個點) ,。。。。(4個點) , 。。。。。(5個點)的操作卡板,難易之分,使各個能力層次的幼兒都能接受並達到要求,還能根據幼兒不同發展階段的變化,逐步增加難度,使幼兒的能力由低到強,技能得到逐步提高。 小班區域活動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它有著相對寬松的活動氛圍,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的不同需要,充分發展幼兒的個性。 在活動區活動中讓幼兒充分的按自己的意願去選擇開展游戲,而不是強迫幼兒按教師的意圖去游戲。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成功後的喜悅,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同時在區域活動過程中我發現,活動區的材料投放不一定要種類繁多,但一定是要幼兒感興趣的,易於操作的。而且教育的目的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容易掌握。在材料的選擇上要新穎、安全、經久耐用的。通過觀察孩子的區域活動中,我領悟到孩子也與成人一樣有著豐富情感世界,但是由於小班幼兒的知識經驗和活動范圍匱乏和狹隘,所以在為他們創設活動區時要貼近他們的生活,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同時時刻關注他們的興趣和需要。為他們創設一個開始與他人交往的環境,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探索、操作材料,並進行及時的調整、關注與反思,不斷充實活動區的操作材料,從而促進幼兒能力發展。

⑶ 幼兒小班數學(數量變化)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的】
1、提高數概念。
2、1——5數量對應學習。 【活動重點】了解1——5數量對應關系。
【活動難點】讓幼兒掌握1——5數量的對應。
【活動准備】插板、教師演示板、背景音樂、魔術袋(小玩具五個) 【活動過程】
一、 感官游戲:手指謠:《猴子盪鞦韆》
5隻猴子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4隻猴子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3隻猴子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2隻猴子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1隻猴子盪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二、 數學心智:
1、 輕音樂,取插板。
2、 森林裡有一棵大樹。(取出一棵樹插在演示板上,幼兒插在插板上。)問小朋友幾棵樹啊?(1棵)取出數字1
3、 大樹結了兩個蘋果,熟透了,落下了,請小朋友取出兩個蘋果放在樹下。問:落下來幾個蘋果?(2個)取出數字2
4、 大樹下長出三個又大又紅的蘿卜,請小朋友插在插板上。問:長了幾個紅蘿卜?(3個)取出數字3
5、 熟透的蘋果和紅蘿卜可香了,引來了四隻白蝴蝶,問:小朋友引來了幾只白蝴蝶?(4隻)取出數字4
6、 聞著蘋果和紅蘿卜的香味又來了5隻蹦蹦跳跳的小白兔,請小朋友插在插板上。問:來了幾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5隻)取出數字5
7、 老師總結數量對應關系:
a、1棵樹用數字1表示。問:1棵樹用幾表示?
b、兩個蘋果用數字2表示。問:兩個蘋果用數字幾表示?
c、3個蘿卜用3表示。問:3個蘿卜用幾表示?
d、4隻蝴蝶用4表示。問:4隻蝴蝶用幾表示?

⑷ 小班數學教案該怎樣備課

  1. 學習按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分類,並能說明分類標准。

  2. 發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1. 各種結構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連„„。

  2. 分類盒、標記卡。

  1. 通過操作探索讓幼兒積累有關物體共同特徵的感性經驗。說明操作探索階段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求同、分類材料,每一層次要提供多種材料,便於幼兒通過反復操作達到對各種材料共同特徵的抽象。例如:分類的材料,其「不同層次」,可體現在有實物分類,有圖形分類,也有數量分類。也可以有按物體的一種特徵分類(大小),有按物件的兩種特徵分類(大小、顏色),還有按物體的三種特徵分類(大小、顏色、形狀)。

  2. 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幼兒抽象分類標準的能力。說明分組討論可按兩種水平設計,能力中下的幼兒著重說出標準的討論。能力中上者重點故在轉換標準的討論。

  3. 鞏固操作時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兒操作的興趣。

⑸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連一連》怎麼寫 目標:1、培養初步的分類能力 2、對分類

設計意圖:"分類"是數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要運用。比如:超市裡物品的擺放、圖書館里的圖書的擺放、家中整理房間等等都要運用到有關的分類知識。新《綱要》中指出要讓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並體驗到數學活動的樂趣和重要性。為了將枯燥、邏輯性較強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淺顯易懂,並能融入孩子們感興趣的操作活動中去,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熟悉的火車為活動題材,將"為貨運火車裝運貨物"的游戲貫穿始終。活動中,讓孩子們主動探索、嘗試操作,在玩、試、想、做、議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有關分類的經驗。從而發展幼兒的合作、協商、操作能力,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有趣性。活動目標:1、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分類裝貨物"的方法。2、發展幼兒的合作、協商能力和傾聽能力。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活動准備:1、知識准備:幼兒對火車已有初步的感性認識。2、材料准備:16塊火車外形的底板(15塊小的,1塊大的),各種貨物卡片,各種圖形片;碟片一張。活動過程:一、創設活動情境,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1、觀看CD,讓幼兒觀察、了解火車分為客運火車和貨運火車兩種。"小朋友,看,我們來到了哪兒?"2、"五一勞動節剛過,裝運貨物的工人叔叔們又開始繁忙地工作了,他們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一起裝運貨物。"二、操作活動。1、幼兒分組合作,第一次嘗試裝運貨物。(為一節車廂的火車裝運貨物)(1)請幼兒觀察認識各種物品,初步感性認識"分類"。(2)請幼兒嘗試裝運貨物,並為車廂設計標記。活動要求:幼兒四人一組,分配角色,協商討論選出小組負責人及操作結果匯報員。(要求每組幼兒全部完成任務,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任務,體驗成功的喜悅)(3)匯報操作結果。2、第二次嘗試裝運貨物。(為兩、三節車廂的火車裝運貨物)(1)幼兒嘗試裝運貨物,並為每節車廂設計標記。活動要求:首先完成兩節車廂的操作任務,在驗貨認可之後將列車放回貨場後方能操作三節車廂的操作。(兩節車廂的操作是滿足能力中等幼兒的需求,三節車廂的操作是為能力強的幼兒提供提高能力機會。)(2)請個別幼兒講一講:你們是怎樣擺放的?3、幼兒集體合作裝運貨物。(將具體的實物操作卡片換成抽象的圖形卡片)(1)出示一列大火車。"現在,我們要把這些木材分別運送給三位客人。第一位客人,他要紅色的木材;第二位客人,他要圓形的木材;第三位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請你們想一想,該怎樣擺放這些木材?"(2)請幼兒自己檢驗"勞動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三、活動延伸。1、小結集體操作情況,發現交集分類的現象,為下次活動打基礎。2、幼兒開著火車出活動室,結束活動。活動反思:這些圖形是幼兒平時經常接觸的圖形,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要求幼兒通過比較分辨出每組圖形的不同之處並進行分類,總的來說,孩子的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幼兒對分類沒有困難,只有稍部分幼兒還不能自行做好圖形標記。活動後,我們都覺得可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難度,讓孩子按物體的兩個特徵進行分類。

⑹ 幼兒園小班數學3的形成的公開課總結幫我寫一個總結,對課本熟悉程度不夠,教師語言不標准

時間飛逝,轉眼間,一個緊張而又充實的學期又過去了。回顧這學期,在各位領導和老師的熱心支持和幫助下,我認真做好各項工作,積極完成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下面我把這學期的工作做簡要匯報總結。

一、班級情況

幼兒都是剛入園的新生,剛剛離開家庭,未能很好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通過幾天的觀察了解,本班大部分幼兒較喜歡上幼兒園,但由於年齡關系,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有的不能獨立進餐,有的沒養成午睡習慣,有的起床後整理儀表、擺放拖鞋等問題必須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有部分幼兒講普通話,有部分講家鄉話,語言交流方面存在地區限制,形成了語言溝通障礙。幼兒班級常規的養成還有待加強,各種良好的習慣還需培養。

二、教育教學情況

在教學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深入細致的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中,我認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確把握難重點,並注重參閱各種雜志,制定符合幼兒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注意弱化難點強調重點。並不斷歸納總結提高教學水平。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上課時注重幼兒主動性的發揮,發散幼兒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幼兒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幼兒的思維素質,保證教學質量。

3、注意聽取幼兒的意見,及時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並有目的的對幼兒進行輔導。

4、堅持聽課,注意學習其她老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

5、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並注意把一些先進的理論應用到教學中,做到學有所用.。一學期來,我在學校開了兩次公開課,通過開公開課,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

三、班內工作配合

這學期我擔任了小一班的配班老師。作為配班老師,我除了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外,還配合班主任做好幼兒安全及教學工作,做到嚴要求、高標准。

四、衛生保健

作為老師面臨的是一群新寶寶的到來。由於心幼兒以前沒有接受幼兒園的教育,難免會出現哭鬧要回家的小朋友,對於這些幼兒我們要適時的進行教育。同時,有許多幼兒會因為哭鬧而會因此不吃飯,這也要求老師與家長一起配合做思想工作,讓他們能再幼兒園很好的飲食。同時更重要的是要補充幼兒的營養,合理安排幼兒的膳食,激發他們的食慾,正確引導幼兒規范用餐以其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自己吃飯,不挑食,偏食。

在生活中,食品要多樣化,注意充分搭配,發揮營養素的互補作用。日常膳食中的主要食物大致可分為糧食穀物類、蔬菜瓜果類、豆類、動物食品類,油脂類和調味品類等等。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種類、數量以及質量有很大差別。在安排幼兒飲食的時候要做到主副食、粗細糧、葷與素、干與稀的合理搭配。

只有合理安排幼兒的飲食,才能滿足幼兒機體生長發育的需要,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五、家長工作

一個班的工作能否得以順利的開展,除了靠幾個老師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家長們的支持和配合。特別在小班,因小朋友年齡小,自理能力比較差,所以家長都比較緊張、擔心,自然對我們老師的要求也比較高。為了使家長信任、支持和配和我們的工作,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1、主動親切地與家長溝通。

我充份利用了早接和放學的時間跟家長交流,使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園的情況

⑺ 小班數學領域誰在上誰在下怎麼講呢

一、活動名稱:誰在上、誰在下
二、活動目標: 1、能區分事物間的上下關系。 2、在實際生活中能說出這類關系。
三、活動准備 積木玩具,幼兒練習冊
四、活動過程: 1、分組活動。擺積木,感知上下。 2、實際操作,區別練習冊上的上和下。 3、觀察你的周圍,鞏固上和下。 4、當小老師指令爸爸媽媽擺放玩具,復習上和下。

⑻ 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如何更好的開展小班數學活動

摘要 讓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小班的孩子處於無意注意為主,思維方式為具體形象思維。而且他們的認知能力差,

⑼ 幼兒園小班數學怎麼教

寓教於樂
用動畫教育片教學,吸引幼兒注意力
給予適當獎勵,促進幼兒學習熱情
游戲穿插,使幼兒快樂學習

閱讀全文

與小班數學怎麼匯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