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怎麼編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怎麼編

發布時間:2022-07-10 10:19:11

㈠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解決問題怎樣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1、首先學習提取有效的數學信息;
2、明確不懂得問題;
3、交給分析的方法;推理:演繹推理、歸納推理。
4、最終解決問題。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注意:所謂情境,一般的人都認為是環境,學具、故事等。其實這里的情境主要是指:思維的情境,也就是為孩子創造思維空間,思維的條件等。

㈡ 三年級下冊數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1.一個果園里栽了125棵蘋果樹,梨樹的棵數比蘋果樹的4倍少20棵.這個果園一共栽了多少棵樹?
2.一段路長324米,已經修了240米,剩下的計劃4小時修完.平均每小時修多少米?
3.紅光印刷廠裝訂一批日記本,前三天共裝訂了960本,後16天平均每天裝訂420本.這批日記本共有多少本?
4.一個打字員4分鍾輸入200個漢字.照這樣計算,輸入3000個漢字需要多少分鍾?
5.3袋麵粉共重75千克,8袋麵粉重多少千克?
6.一個鋼鐵廠,煉750千克鋼需要用5噸水.照這樣計算,鋼鐵廠一天節約55噸生活用水,可以煉鋼多少千克?
7.5箱蜜蜂一年可以釀375千克蜂蜜.照這樣計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釀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釀1725千克蜂蜜需要養多少箱蜜蜂?
8.兩個年級的同學去買書,三年級有48人,每人買2本,四年級每人買3本,四年級買的總本數和三年級一樣多.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買書?
9.工人們修馬路,原計劃用40個工人,實際用了45個工人.計劃要修路90天,實際修了多少天?
10.小華從學校步行回家要20分,騎自行車回家要10分.小華步行每分走45米,他騎自行車每分行多少米?
11.學校買15盒彩色粉筆,每盒50枝,用去10盒.還剩多少枝沒有用?
12.海天機械廠第一,二,三車間各生產了6箱零件,每箱120個,一共生產零件多少個?
13.一台織布機一小時織布21米,5小時4台同樣的織布機共織布多少米?
14.汽車從南京開往上海,每小時行60千米,3小時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車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時行完.平均每小時要行多少千米?
15.劉師傅23天共加工4255個零件,王師傅平均每天比劉師傅多加工18個.王師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個?
16.李伯伯家的一頭牛,10天吃草50千克.照這樣計算,有155千克草夠這頭牛吃多少天?
17.湖濱公園有18條遊船,每天收入1008元.照這樣計算,現在有26條遊船,每天增加收入多少元?
18.工廠要加工360個零件,小王5天可做完,用這樣的速度,做8天能加工多少個零件?
19.明明看一本故事書,每天看20頁,5天看了這本書的一半.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
20.老師買來6枝鋼筆,鋼筆的價錢是圓珠筆的3倍,一枝圓珠筆的價錢是2元.老師買鋼筆用了多少元?
21.農機廠一車間分3個組加工3420個零件,每組12個工人.平均每個工人加工多少個零件?(用兩種方法解)
22.工廠租用10輛汽車運480噸貨,每輛汽車都運了12次.平均每輛車每次運貨多少噸?
23.啄木鳥一天能吃645隻害蟲,青蛙8天能吃608隻害蟲.啄木鳥每天比青蛙多吃害蟲多少只?
24.一堆煤160噸,4輛卡車3次運96噸.照這樣計算,4輛卡車幾次才能運完這堆煤?
25.工程隊鋪一條路,計劃每天鋪90米,20天可以鋪完.實際只用了18天,平均每天鋪多少米?
26.強強8歲時,他父親32歲.當父親的年齡是強強的2倍時,父親多少歲?
27.某校三年級有4個班,共為殘疾人捐款576元,平均每人捐3元,平均每班有多少人?
28.修一段長324米的路,前8小時共修了240米,剩下的每小時修21米,還要幾小時才能修完?
29.訂一份電視節目報半年需要15元,張叔叔想訂閱三個季度的電視節目報,需要多少錢?有線電視收視維護每月16元,全年要多少錢?
30.一堆煤,計劃每天燒45千克,可以燒32天,由於節省用煤,實際燒了36天,實際每天燒煤多少千克?

㈢ 小學數學三年級連乘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乘法-連乘解決問題

[課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
[教材簡解]
「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是小學三年級數學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教學用兩步連乘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與其他一些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相比,此類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條件往往更便於進行不同的組合,因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更加靈活。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和初步理解了乘法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的基礎進行的。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乘法運算的實際應用價值,而且能使學生進一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體會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為今後解決較復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經歷用兩步連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探索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用連乘解決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感受從已知條件出發或從所求問題出發進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確定解題思路,並能用連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靈活組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
3.情感與態度目標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動性,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對獲取的信息作出正確分析,用連乘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
[設計理念]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幫助學生學習的使合作者;教師的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和諧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確立學習的信心。
[設計思路]
本課的設計共分五個環節:(1)激活經驗、初步感知。通過學生熟悉的購物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提取信息,提出問題為進一步探索解決的方法作鋪墊;(2)合作探究、解決問題。讓學生經歷由自己獨立思考、再與他人交流的過程,既能展現學生的原始思維,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聽取別人的意見,完善自己的認識,這樣,主體意識和合作意識都得到了培養。(3)嘗試應用,理解深化。通過系列練習,使學生對用連乘解決的實際問題有更深刻的理解。(4)靈活運用,拓展內化。通過學生所熟悉、感興趣的游戲形式組織練習,不僅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使學生領悟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道理。(5)回顧總結,體驗價值。
[教學過程]
一、激活經驗、初步感知
1.談話導入。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用數學方法雲思考、解決。
2.創設情境。
多媒體呈現小紅去體育用品商店買乒乓球的片段:小紅買了6袋乒乓球,每袋5個,然後將畫面定格在「一個乒乓球標價2元」上。
3.收集信息。
從剛才的影片中你們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自由發言。
4.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學生相互議議)
例如:
(1)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個?
(2)買1袋要多少元?
(3)這些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等等。
誰能解答。(指名口答)
5.出示例題。
你能把剛才了解到的信息和問題合起來說一說嗎?
學生自由表述題意。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選擇出示:每個乒乓球的價錢是2元,小紅買了6袋,每袋5個,一共要用多少元?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組織探究。
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你可以自己先想辦法解決,然後在小組里討論。
2.匯報交流。
哪一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的解決方法?
各小組自由匯報,教師邊聽邊板書。
解法一:5×2=10(元)
10×6=60(元)
問: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藉助多媒體引導學生看圖理解:5表示什麼?2呢?「每袋5個」和「每個乒乓球的價錢是2元」這兩個條件的直接聯系嗎?根據這2個條件可以求出什麼問題?(買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知道了買一袋乒乓球的價錢,就可以求出什麼?(買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錢?)
教師接著問:誰能說說這種方法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先算買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錢?再算買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錢?)

解法二:5×6=30(個)
30×2=60(元)
問:你是怎麼想的?
教師繼續引導學生看圖理解,多媒體輔助。問:6表示什麼?5呢?根據「每袋5個」和「買了6袋」這兩個條件可以求出什麼問題?(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個?)
知道了6袋一共有多少個個乒乓球以後就可以求出什麼?(買30個乒乓球一共要用多少元?)
提問:這種方法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個,再算買買30個一共要用多少錢?)
如果學生還有其它演算法,比如:
2×6=12(元)
12×5=60(元)
教師應該讓學生說一說他的計算依據。
可以是:假設每袋只有一個乒乓球,買6袋一共要12元,實際每袋有5個,所以再乘5,那就是買6袋乒乓球所需要的錢數。
如果學生表述不了這樣做的理由,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樣算也能算出正確的結果,但計算的道理比較難理解,你們可以自己去相互說一說。如果說不通的情況下最好不用這種方法。
3.小結反思。
(1)問:解法一先算什麼?解法二呢?
小結:雖然解答方法不同。但計算結果是一樣的,還可以相互檢驗。
(2)繼續提問: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我們剛才解決的是什麼樣的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
小結: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時要怎樣觀察和思考?
(要仔細觀察圖,認真閱讀文字,找到已知的條件,然後找有直接關系的兩個條件看能求出什麼?再進一步解答。)
三、嘗試應用,理解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題。
(1)收集信息:多媒體演示小松鼠、小兔、小貓各運了2筐蘋果,每筐蘋果重20千克。
從畫面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1:每筐蘋果重20千克。
學生2:每輛小車裝2筐蘋果。
學生3:這里一共有4輛小車。
學生4:要求的問題是一共運蘋果多少千克?
提問:有直接聯系的信息是哪些?根據這兩個信息可以先求出什麼?
學生獨立分析並解決問題,教師巡視,學生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出示答案,重點說一說不同的方法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正確算式:2×4×20 或 20×2×4
=8×20 =40×4
=160(千克) =160(千克)
同學之間再進行相互交流、檢查。
2、「想想做做」第2題。
(1)引導學生看圖,進行仔細觀察,獲取有效的解題信息。
有幾排兔籠,每排有幾個兔籠?每個兔籠中有幾只小兔?
學生獨立解答。
集體交流評議。
正確算式:6×4×3 或 3×4×6
=24×3 =12×6
=72(只) =72(只)
如果有學生直接列出算式:6×12=72(只),也可以。
3、「想想做做」第3題。
(1)可以先算什麼?也可以先算什麼?
(2)學生獨立解答後反饋。
(3)問:如果我們的教學樓上也這樣擺放花盆,那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四、靈活運用,拓展內化
「超市購物」游戲: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用連乘解決的實際問題,比如周末到超市去買東西,多媒體呈現超市裡的購物片段與畫面:一些物品的單價及數量
牛奶:一箱18袋,每袋2元;
飲料:每箱24聽,每聽3元;
方便麵:每箱30包,每包2元;
鉛筆:每袋10支,每支5角;
……
活動要求:按6名學生一個小組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輪流推選售貨員和顧客,其餘同學按照顧客的購物需求進行計算,再由售貨員來判別對錯。
五、回顧總結,體驗價值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獲?還有什麼感到疑惑的地方?什麼樣的解題方法你感覺比較熟練?
用今天學到的方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課後請留心觀察,找出數學問題後進行解答,再想想從中學到了什麼。

特別說明:

本文引用單位:高淳縣淳溪中心小學 姓名:芮秀榮 郵編:00

㈣ 三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的教案

簡單的排列(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的例題2 。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
教具准備:教學課件
學具准備:每生准備3張數字卡片,學具袋 。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師:森林學校的數學課上,猴博士出了這樣一道題(課件出示)用數字1、2能寫出幾個兩位數?
問題剛說完小動物們都紛紛舉手說能寫成兩個數:12、21。
接著猴博士又加上了一個數字3,問:「用數字1、2、3能寫出幾個兩位數呢?」
小豬站起來說能寫成3個,小熊說6個,小狗說7個,到底能寫出幾個呢?
小朋友們回答能寫6個。
請問:「用數字1、2、3能寫出幾個三位數呢?」
(二) 1. 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師:請同學們也試著寫一寫,如果你覺得直接寫有困難的話可以藉助手中的數字卡片擺一擺。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2. 發現問題 學生匯報所寫個數,教師根據巡視的情況重點展示幾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有的重復寫了,有的漏寫了。
3. 小組討論 師:每個同學寫出的個數不同,怎樣才能很快寫出所有的用數字1、2、3組成的三位數,並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呢?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
4. 小組匯報 匯報時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1)無序的。
(2)從高位到低位,數字由小到大。先寫出1在百位上的有123、132;再寫出2在百位上的有213、231;再寫出3在百位上的有312、321。

(3)從高位到低位,數字由大到小等方法。
5. 小結 教師簡單小結學生所想方法引出練習內容:課本113頁例2 ,小組討論完成。
(三) 拓展應用 1、數字2、3、4、5寫出不同的三位數?寫完交流。 請你試著擺出其他幾種排法。

教學反思:

簡單的組合(兩兩組合)
教學內容:教科書114頁例3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擺一擺、玩一玩、畫一畫等實踐活動,2、了解有關兩兩組合的知識。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問題意識。
4、培養學生大膽猜想、積極思維的學習品質,5、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6、學生能應用組合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兩兩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確地計算出組合數。
教學用具:主題圖的課件、學具卡片、鉛筆、直尺等。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2、激趣導入。
導語:小朋友們喜歡什麼樣的球類運動呢?讓學生各抒已見。當有人說到足球時。老師馬上引到學校冬季運動會,我們三年級3個班的比賽情況,結果我們班得了第一。那我們班比賽了幾場?學生回答兩場。三個班比賽,每兩個班比賽一場,那一共要比賽多少場呢?四人小組合作完成。然後匯報,並說理由。
3、引導參與。
4、共同探究。
師:2002年世界盃足球C組比賽有幾國家?是哪幾個國家?讓學生發表意見。他們說不出,老師再告訴他們。
師:如果這四個隊每兩個隊踢一場球,一共要踢多少場?(課件演示主題圖)
1、讓學生大膽說一說、猜一猜。
2、四人小組用學具卡片擺一擺、討論討論。
3、學生匯報。
4、匯報時可讓學生利用學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們求組合數的方法。
5、一小組演示。
6、其他同學認真觀看。
8、然後在相互探討、補充。
9、力求能准確算出比賽場數。
10、方法允許多樣。每種方法都放手讓學生相互交流、學習。老師適當引導。
11、師生共同。
12、小結。
A、用畫「正」字數出要踢多少場。
B、把巴西、土耳其、中國、哥斯大黎加四個國家擺成正方形用連線的方法求出場數。
C、把巴西、土耳其、中國、哥斯大黎加四個國家擺在一直線上在用連線的方法求出場數。
13、用課件將上面第二、第三種方法直觀演示。
14、讓學生把這些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具體化。
15、老師總結。
剛才同學們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況逐一羅列出來,有的同學是用圖示法求出兩兩組合數的,用哪一種方法求都可以,只要這種方法是你喜歡的。
16、比賽結束了。運動員相互握手告別。問題是:四個人每兩人握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
(1)進行禮儀教育。
(2)四人小組進行實踐。
(3)請1-2個小組代表上台演示。
三、拓展練習。
提問:如果是5個運動員每兩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
討論、匯報。

教學反思:

本單元練習課(4)
教學內容:簡單的排列組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驗證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或組合數。
2.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過程:
1.藉助操作活動或學生易於理解的事例來幫助學生找出組合數。師生共同分析練習二十五第1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2.利用直觀圖示幫助學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早餐搭配的組合數。
3、出示練習二十五第3題。
學生看題後,四人小組討論出有多少種求組合數的方法。
4、學生匯報。
(1)圖示表示法(兩種)。引導學生用畫簡圖的方式來表示抽象的數學知識。
(2)其他的方法,例如聰聰或明明分別可以和每一個小朋友合影(分步時,可以把確定聰聰作為第一步,也可以把確定明明作為第一步),教學時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至於學生用哪種方法求出來,都沒關系。但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發展學生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學生自己用圖示表示時,可以很開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聰聰,圓形表示明明,並分別在正方形和圓形里標上序號。實際這是發展學生用數學化的符號表示具體事件的能力的一個體現。
(4)如果學生用簡圖的方式來表示有困難,也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二年級上冊的例子或藉助學具卡片擺一擺。
2.「做一做」
(1)練習二十五第7題。
通過活動的方式讓學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錢的情況寫出來。
(2)練習二十五第9題。
用兩種圖示法表示兩兩組合的方式(比較簡單的兩種方式)。在教學中也要允許有的學生把所有的情況逐一羅列出來,只要他通過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組合數,都是應該鼓勵的。

教學反思:

實踐活動 擲一擲 (五)
活動內容:課本118頁和119頁。
活動目標: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使學生學會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使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三、活動過程:
以連環畫的形式來展示活動的過程。
(一) 示範游戲
1.體驗確定現象與不確定現象,列舉所有可能的結果。(運用組合的知識,判斷哪些和不可能出現,哪些和可能出現。)
2.教師提出遊戲規則,學生猜想結果。11個可能結果中教師選5個,學生選6個,學生錯誤地認為贏的可能性比教師大。
3.開始游戲。學生總是輸,產生認知沖突,從而引起進一步探索的慾望。
(二)小組內游戲,探索結論。
通過小組內游戲的方式,進行實驗,利用統計的方式呈現實驗的結果,初步探索教師總能贏的原因。要引導學生在實驗的結果中尋找統計學上的規律。
(三)理論驗證
通過組合的理論來驗證實驗的結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組合,讓學生探討每個「和」所包含的組合情況的多少與這個「和」出現的次數之間的關系。
四、師生共同小結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通過讓學生猜想、實驗、驗證等過程,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索,解決問題,既發展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㈤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能測量並計算出規則圖形的周長。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演示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知道周長的含義。

㈥ 小學三年級趣味數學題及答案(解決問題)

1、一個人花8塊錢買了一隻雞,9塊錢賣掉了,然後他覺得不劃算,花10塊錢又買回來了,11塊賣給另外一個人。問他賺了多少?
答案:2元
2、假設有一個池塘,裡面有無窮多的水。現有2個空水壺,容積分別為5升和6升。問題是如何只用這2個水壺從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答案:先用5升壺裝滿後倒進6升壺里,
在再將5升壺裝滿向6升壺里到,使6升壺裝滿為止,此時5升壺里還剩4升水
將6升壺里的水全部倒掉,將5升壺里剩下的4升水倒進6升壺里,此時6升壺里只有4升水
再將5升壺裝滿,向6升壺里到,使6升壺里裝滿為止,此時5升壺里就只剩下3升水了
3、一個農夫帶著三隻兔到集市上去賣,每隻兔大概三四千克,但農夫的秤只能稱五千克以上,問他該如何稱量。
答案:先稱3隻,再拿下一隻,稱量後算差。
4、有隻猴子在樹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離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
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饞,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問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幾根香
蕉?

答案:25根
先背50根到25米處,這時,吃了25根,還有25根,放下。回頭再背剩下的50根,走到25米處時,又吃了25根,還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繼續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還剩25根到家。
5、一天有個年輕人來到王老闆的店裡買一件禮物,這件禮物成本是18元,售價是21元。 結果是這個年輕人掏出100元要買這件禮物。
王老闆當時沒有零錢,用那100元向街坊換了100元的零錢,找給年輕人79元。 但是街坊後來發現那100元是假鈔,王老闆無奈還了街坊100元。 現在問題是:王老闆在這次交易中到底損失了多少錢 ?
答案:97元
6、一個四位數與它的各個位上的數之和是1972,求這個四位數
答案:因為是四位數,和是1972 所以這個四位數的千位上一定是1,因為它不能是0,也不能大於1.
所以這個數就是1xxx。
剩下三個數,即使是1972,9+7+2=18,18+1=19.所以百位上的數只能是9,因為是別的數是不可能得出19xx的。

然後設 個位為數字x,十位為數字y,x、y都為0~9的整數,
則有:1900+10y+x+x+y+10=1972 則有11y+2x=62
x=(62-11y)/2 這樣 把0~9的數放到y的位置,就發現 只能是y=4,x=9

所以就是1949

㈦ 三年級趣味數學題及答案(解決問題)

1、△+○=9 △+△+○+○+○=25
△=() ○=( )

2、小青把1、2、3、 4、……97、98、99、100、101放在一起,順次排成一個多位數,123456……99100101,這個大數是幾位數?

3、有一列數,它們是按一定順 序排列的:1、4、7、10、13、16、19、22、25、……那麼左起第99個數是幾?

4、從3000里減去285, 加上282,減去285,加上282,……照這樣計算下去,減多少次後,結果是0?

5、一塊正方形菜地,邊長是 12米。如果要把它的面積擴大到原來的2倍,其中一條邊增加4米,另一條邊增長多少米?(寫出過程)

1、 某人連續打工24天,賺得190元(日工資10元,星期六做半天工,發半工資,星期日休息,無工資)。已知他打工是從1月下旬的某一天開始的,這個月的1 號恰好是休息日。問:這人打工結束的那一天是2月幾號?

2、如果把 1,2,3,4,5,6,7,8這八個數字分別填入下面算式的□中(沒有相同的),那麼得出最小的差的那個算式是□□□□ - □□□□。

3、用4輛車一天運水泥30 噸,問8輛車幾天運水泥120噸?

4、築路隊修一段路,6個人 45天完成,如果增加9人,多少天完成?

1、小剛的體重為40千克,小林的體重為42千克,小麗的體重為38千克,小軍的體重為52千克,那麼他 們的平均體重是多少千克?

2、冬冬三次數學考試的平均成績是89分,4次數學考 試的平均成績是90分,第4次考試的數學得分是多少分?

3、果 品公司運進蘋果83筐,運進桃子74筐,運進草莓64筐,運進梨71筐, 而最後運進橘子的筐數比運進五種水果的平均筐數還多32筐,問 果品公司運進橘子多少筐?

4、在一次身體的體檢中,小紅、小強、小林三人的平均體重為42千克,小紅、小強的平均 體重比小林的體重多6千克,小林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如果要想具備福爾摩斯那樣神奇的破譯密碼的本領,不但應具有非凡的推理能力,還要懂得大量的其他知識。然而,只要你有心,也可以破譯一些簡單的密碼。
現在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據傳說,英國物理學家牛頓(1642-1727)小的時候,學習成績幾乎在學校是倒數第一。後來他下決心改變這一令人沮喪的狀況。有一次,他把自己的 作業做得干凈整齊,沒有任何錯誤,但正當他把筆和本子收起來時,糟糕的事情發生了:墨水灑了,正好在他的一道算術題上留下了一塊墨跡。下圖顯示了這個令人不快的結果。

式中只剩下了3個數字較為清晰。小牛頓盡了一切努力,最後終於記起來整道題湊巧用了0、1、2、3、4、5、6、7、8、9全部10個數字,一樣一 個。
如果這是一種從0到9這10個數字編制的密碼,你能破譯出被墨水蓋住的都是哪些數字嗎?
由於被墨水蓋住的是10個數字,所以原式應為:
2 8 ?
+? ? 4
────—
????
我們可以把這個算式寫成:
28A
+CB4
────—
GFED
其中每個英文字母分別表示數字0、1、3、5、6、7、9中的某一個。
我們先考慮千位上的G。兩個三位數相加,和是四位數,由於兩個百位上的數相加,和最多向千位進1,所以,G只能是1,這時,算式就成了:
28A
+CB4
────
1FED
再看百位上的C和F。如果要保證向千位進1,C不能小於7,即C只可能是7或9中的一個。
設C=9,那麼如果十位不進位到百位,F=1;如果十位進位到百位,F=2。這都和已知的數字重復。所以C≠9。
所以C=7,F=0。即
28A
+7B4
────
10ED
這時,B可能是3、5、6、7中的某一個。
如果B=3,那麼應有E=1或2,但這不可能;
如果B=5,那麼E=3,但6+4≠9,9+4≠6;
如果B=6,那麼E=5,這時令A=9,則有D=3。
整理出來就是:
A=9,B=6,C=7,D=3,E=5,F=0,G=1。
於是,小牛頓的算式應為:
289
+764
────
1053

1、、△+○=9 △+△+○+○+○=25
△=(2) ○=( 7)
2、一位 數:9個----9位
兩位 數:90個---180位
三位 數:2個----6位
一 共:9+180+6=195位
3、一共需 要加(99-1)個3,是294,再加第一項1,所以第99項是295。
4、最後一 次減285,其餘每次減後都會加282,所以實際只減去了3。
3000-285=2715
2715÷ (285-282)=905(次)
905+1=906(次)
5、原面 積:12×12=144(平方米)
現在面積:144×2=288(平方米)
現在的另一邊:288÷(12+4)=18(米)
比原來增加了:18-12=6(米)
此題不要求孩子一定掌握。(面積還沒有學)

閱讀全文

與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怎麼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