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家如何學習數學的

數學家如何學習數學的

發布時間:2022-07-10 11:08:44

『壹』 介紹一個數學家,介紹兩個數學思想和兩個數學學習方法

數學家: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

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 1981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1992年任《數學學報》主編。

數學思想:

1.函數思想,是指用函數的概念和性質去分析問題、轉化問題和解決問題。

2.方程思想,是從問題的數量關系入手,運用數學語言將問題中的條件轉化為數學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與不等式的混合組),然後通過解方程(組)或不等式(組)來使問題獲解。

數學學習方法:

  1. 數學面點面法。首先是面,這是基礎。在接觸了一定量的題目之後,要注意總結。看哪些題用到了同一個知識點,這些題又是用了哪一些方法。將多而雜的題目歸結成具體的知識結構與方法。這就是所說的點了。下面的工作就是由點及面了。將這些總結出來的規律方法投入到具體的實踐中去,當然,這里的面不是指數量上的多少,而是指抽象的一類。在總結好方法,梳理好知識要點後,相關的一類題就解決了,也就不用再大量做題了。

  2. 數學抓本質法。所謂本質就是講一道題,命題老師都會考相應的知識、相應的方法,即一種知識體系,或者一種解題的方法,這就是題目的本質。抓住了題目的本質,才說明你確實掌握了這一類題的特點,掌握了這種方法而不僅僅是會做一道題,就能融會貫通了。這種方法可以通過做一定量的題並認真反思來訓練和培養。做題時,不要只求量而不管效率,做完題之後一定要想想這道題考的是哪個或哪些知識點,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掌握了就沒必要再做很多這種類型的題了,沒掌握的話就再練一些直到自己以後一見到這一類型的題就能很快解決。

『貳』 科學家們怎樣學數學

陳景潤(1933.5~1996.3)是中國現代數學家。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由於他對里問題的一個結果作了改進,受到華羅庚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先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再越級提升為研究員,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陳景潤是世界著名解析數論學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對高斯圓內格點問題、球內格點問題、塔里問題與華林問題的以往結果,作出了重要改進。60年代後,他又對篩法及其有關重要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

1966年屈居於六平方米小屋的陳景潤,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他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領先地位。這一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徵引。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 ·威爾(A?Weil)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陳景潤於1978年和1982年兩次收到國際數學家大會請他作45分鍾報告的邀請。這是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他所取得的成績,他所贏得的殊榮,為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樹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幟,輝映三山五嶽,召喚著億萬的青少年奮發向前。

陳景潤共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

陳景潤:世界第一位攻克

"哥德巴赫猜想"的中國數學家

1742年6月7日,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提出一個未經證明的數學猜想"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兩個素數之和"簡稱:" l+1"。這一猜想稱之為"哥德巴赫猜想"。中國人運用新的方法,打開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奧秘之門,摘取了此項桂冠,為世人所矚目。這個人就是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個人--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生,福建省閩侯人。家境貧寒,學習刻苦,高中沒畢業就以同等學歷考入廈門大學。他在中、小學讀書時,就對數學情有獨鍾。一有時間就演算習題,在學校里成了個"小數學迷"。他不善言辭,為人真誠和善,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把畢生經歷都獻給了數學事業。陳景潤在福州英華中學讀書時,有幸聆聽了清華大學調來一名很有學問的數學教師講課。他給同學們講了世界上一道數學難題:"大約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國數學家提出了'任何一個偶數均可表示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l。他一生沒有證明出來,便給俄國彼得堡的數學家歐拉寫信,請他幫助證明這道難題。歐拉接到信後,就著手計算。他費盡了腦筋,直到離開人世,也沒有證明出來。之後,哥德巴赫帶著一生的遺憾也離開了人世,卻留下了這道數學難題。200多年來,這個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眾多的數學家,但始終沒有結果,成為世界數學界一大懸案"。老師講到這里還打個形象的比喻,自然科學皇後是數學,"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後王冠上的明珠!這引人入勝的故事給陳景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象磁石一般吸引著陳景潤。從此,陳景潤開始了摘取皇冠上寶石的艱辛歷程。

1953年,陳景潤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曾被留校,當了一名圖書館的資料員,除整理圖書資料外,還擔負著為數學系學生批改作業的工作,盡管時間緊張、工作繁忙,他仍然堅持不懈地鑽研數學科學。陳景潤對數學論有濃厚的興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系統地閱讀了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有關數學的專著。陳景潤為了能直接閱讀外國資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繼續學習英語的同時,又攻讀了俄語、德語、法語、日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學習這些個國家語言對一個數學家來說已是一個驚人突破了,但對陳景潤來說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

為了使自己夢想成真,陳景潤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冬,在那不足6平米的斗室里,食不甘味,夜不能眠,潛心鑽研,光是計算的草紙就足足裝了幾麻袋。1957年,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工作,做為新的起點,他更加刻苦鑽研。經過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發表了他的論文《大偶數表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2個素數的乘積之和》。論文的發表,受到世界數學界和著名數學家的高度重視和稱贊。英國數學家哈伯斯坦和德國數學家黎希特把陳景潤的論文寫進數學書中,稱為"陳氏定理",陳景潤終於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這一世界數學之迷,這一世界數學"懸案"終於被陳景潤所破譯,皇後王冠上的明珠終於被陳景潤所摘取。可是這個世界數學領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卻不知商品分類,有的商品名子都叫不出名來,被稱為"痴人"和"怪人"。

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發表,如旋風般震撼著人們的心靈,震撼著中外數學界。國內外評論說:"陳景潤成了中國科學春天的一大盛景"。他被邀參加了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同志親切地接見了他。當時陳景潤身體不太好,小平同志關懷備至,會議結束後,陳景潤被送入北京解放軍309醫院高幹病房。他的到來,轟動了整個醫院,院領導給予了盛情的接待,醫生和護士無不崇敬這位世界上第一位數學聖人。

1977年11月從武漢軍區派到309醫院進修的由昆,被同伴們拉去看中國這位名人,這真是緣份,過去陳景潤連女人名字的邊都不粘,連句話都不說的人,此次年近半百的陳景潤見到由昆,眼睛一亮,親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請她們進來坐下,話也多了。後來由昆被派到陳景潤的病房當值班醫生。這樣,接觸的機會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現,陳景潤都特別高興。一天,陳景潤關切地問由昆,家住在哪?有沒有成家、有沒有男朋友?由昆毫不設防,她便心真口快地說:"沒有,沒有,還早著呢。"以後,由昆也十分關心這位中國數學家,斗轉星移,彼此產生了愛情,他們在組織的幫助下結婚了。從此這位被稱為"痴人"和"怪人"的數字家陳景潤有了一個溫暖的家了。

陳景潤除攻克這一難題外,又把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尖端技術和人類密切關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他先後在國內外報刊上發明了科學論文51篇。出版了《數學興趣談》、《組合數學》等著作。

陳景潤歷任4、5、6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科委數學成員。"水流任意景,松老清風潤"這是著名書法家王永劍先生題寫的對聯,筆墨酣暢,沉雄勁節,現依然懸掛在陳景潤家中的客廳里。這位數學巨星已經去世12年了,然而,他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和"數論"研究方面仍處在世界遙遙領先的地

『叄』 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是怎麼研究數學的

祖沖之是通過不斷地勤奮鑽研和對數學的熱愛,不停地用實踐去反復推算和反復驗證,才研究出來很多著名的數學定理,例如圓周率。祖沖之是一位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數學家,此外,他還精通天文、歷法、音樂、機械製造等領域,他將圓周率推算到了小數點後七位,這一成就領先了世界很多年。

一、產生興趣,勤奮鑽研

祖沖之從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爺爺知識豐富,從小就讓他受到了啟蒙教育。後來他的父親經常帶領他閱讀世界名著和經書典籍,他受到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之後,就對數學產生了較大的興趣。之後,他勤奮學習,善於鑽研,在青年時代就專攻數學,不斷查驗資料,有了自己的名聲。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除了大名鼎鼎的圓周率,你們還知道哪些祖沖之的有趣發明?歡迎在評論區中分享。

『肆』 華羅庚如何刻苦學習成為數學家

小時候刻苦學習,然而,華羅庚卻被叫去看店(賣棉花的鋪子).
為了一個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我國數有一次,有個婦女去買棉花,華羅庚正在算一個數學題,那個婦女說要包棉花多少錢?然而勤學的華羅庚卻沒有聽見,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個婦女尖叫起來:「怎麼這么貴?」,這時的華羅庚才知道有人來買棉花,就說了價格,那婦女便買了一包棉花走了.華羅庚正想坐下來繼續算時,才發現:剛才算題目的草紙被婦女帶走了. 這下可急壞了華羅庚,於是不顧一切地去追,一個黃包師傅看見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我國現代數學家華羅庚教授.
便讓他坐車(因為他們認識),終於追上了,華羅庚不好意思地說:「阿姨,請……請把草紙還給我」,那婦女生氣地說:「這可是我花錢買的,可不是你送的」.華羅庚急壞了,於是他說:「要不這樣吧!我花錢把它買下來」.正在華羅庚伸手掏錢之時,那婦女好像是被這孩子感動了吧!不僅沒要錢還把草紙還給了華羅庚. 這時的華羅庚才微微舒了中氣,回家後,又計算起來…

『伍』 介紹一個到兩個數學家;兩個以上的數學思想和學習方法。

「數學即邏輯」
邏輯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羅素, 在《數學的原理》及《數學原理》中,羅素的目標在於證明「數學和邏輯是全等的」這個邏輯主義論題,它可以分析為三部分內容。
一般認為形式主義的奠基人是希爾伯特。
希爾伯特建議兩條最基本的原則:一、形式主義原則:所有符號(如x,e,π…)完全看做沒有意義的內容,即使將符號、公式或證明的任何有意的意義或可能的解釋也不管,而只是把它們看作純粹的形式對象,研究它們的結構性質;二、有限主義原則,即總能在有限機械步驟之內驗證形式理論之內一串公式是否一個證明。
叫-魚學習(一個蠻好的學習-網)覺得直覺主義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是荷蘭數學家布勞威爾。
在數學哲學中,直覺主義,或者新直覺主義 (對應於前直覺主義),是用人類的構造性思維活動進行數學研究的方法。

『陸』 數學家是如何學習數學的

華羅庚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亞里士多德從最簡單的做起。——波利亞寧可少些,但要好些。——高斯學習數學的唯一方法是做數學。——哈爾莫斯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

『柒』 數學家談怎樣學數學.pdf

。「初讀」就是平時的預習,上課前讀完全文,了解內容,對不懂得地方做好記號,以便在老師上課的時候特別注意。「細讀」就是在上課或課後詳細閱讀教材,不清楚的地方要反復讀,把所有的知識點弄懂。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就是這個道理。與此同時,要同老師的講解對比,進行理解記憶。

『捌』 問: 數學界有什麼偉大的數學家,他們是怎樣學習的

華羅庚是中國現代數學家.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省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逝世.1924年初中畢業後,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不到一年,因家貧輟學,刻苦自修數學.1930年在《科學》上發表了關於代數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慶來的重視,被邀到清華大學工作,在楊武之指引下,開始了數論的研究.1934年成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研究員.1936年,作為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1946年,應蘇聯科學院邀請去蘇聯訪問三個月.同年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邀請任研究員,並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1948年開始,他為伊利諾伊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先後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數理化學部委員和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主席團委員等職.還擔任過多屆中國數學會理事長.此外,華羅庚還是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華羅庚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家,他的名字在美國施密斯松尼博物館與芝加哥科技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中,與少數經典數學家列在一起.他被選為美國科學院國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又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
華羅庚在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廣泛數學領域中都作出卓越貢獻
馮康(1920年9月9日—1993年8月17日),世界數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科學家,獨立創造了有限元方法,自然歸化和自然邊界元方法,開辟了辛幾何和辛格式研究新領域.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他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命名為「華氏定理」、「布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王方法」、「華氏運算元」、「華氏不變式」等.
陳省身(1911年10月28日—2004年12月3日),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微分幾何學家,成就有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內一般公式,埃爾米特流形的示性類論,陳-博特定理,陳-莫澤理論,陳-西蒙斯微分式等.1998CS2小行星被命名為「陳省身星」.
熊慶來(1893年—1969年),他主要從事函數論方面的研究,定義了一個「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
吳文俊(1919年5月12日-),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同時他研究國際自動推理界先驅性的工作,被稱為「吳方法」,產生了巨大影響.
丘成桐(1949年4月4日—),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得主之一,他的工作改變並擴展了人們對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幾何中的作用和理解,並影響了拓撲學、代數幾何、表示理論、廣義相對論等領域.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主要研究解析數論,1966年發表《表大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另外亦有小行星以他為名.
周煒良(1911年10月1日—1995年8月10日),20世紀代數幾何領域的主要人物之一,國際數學界上有「周環」、「周簇」、「周坐標」和「周定理」.
袁亞湘(1960年1月—),在擬牛頓方法的理論研究方面貢獻很大,他和美國科學家合作證明了一類擬牛頓方法的全局收斂性,這是非線性規劃演算法理論在80年代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閱讀全文

與數學家如何學習數學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