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裡面的假設法如何運用

數學裡面的假設法如何運用

發布時間:2022-07-10 12:15:00

❶ 假設分配法是什麼

假設分配法是利用架設的方式來進行分配的計算方法。

假設分配法是假設一個變數或者比率成立,然後根據部分數據進行反推,一般過程是先假設後驗證然後判斷出分析結果。

假設分配法是一種啟發思考的思維。其特點是當沒有直觀數據或者線索分析時,以假設先行的方式進行推斷,結合現有數據驗證假設的真偽,進行對數據發分析判斷。

假設法的運用:

當某一變因素的存在形式限定在有限種可能(如某命題成立或不成立,如a與b大小:有大於小於或等於三種情況)時,假設該因素處於某種情況(如命題成立,如a>b),並以此為條件進行推理,謂之假設法。

假設法作為一種獨立的科學發現的方法被提出來,假設法有它特殊的適用范圍。它是一種歸納綜合,但是它與歸納法不同,傳統歸納法是歸納分析,它與傳統的演繹法相比也有所不同,它的理論前提捆綁事實,結論只是假設演繹。

它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大量應用於數學、物理研究中,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假設法在科學定律的推測,推動理論範式的更新,補充歸納法的缺陷上有它的作用,它是適用領域非常廣泛的有效方法。

❷ 常見數據分析方法之什麼是「假設分析」

作者 | 諸葛君

來源 | 諸葛io數據教練

什麼是假設分析法?

在解釋假設分析法之前,我們來做一道小學6年級的數學題

「小明和媽媽買了10本書,正好花了100塊錢,書的單價有8塊錢和13塊錢2種,那麼8塊錢的書和13塊錢的書各買了幾本?

解題思路:

首先,假設這10本書都是8塊錢買的,那麼10本書一共是80塊錢,那還多出來20塊錢,是算錯賬了么?不是,顯然多出來那20是13塊錢1本的書多出來的。13塊錢的書比8塊錢的書每本多了5塊錢,20塊錢可以買4本,那麼可以得出結論了,13塊錢的書有4本,那麼8塊錢的書有幾本呢?

對了,6本,真棒,獎勵你1朵小紅花。

這道6年級的數學題里就用到了假設法,假設所有書都是8塊錢,那麼在數據分析中,什麼是假設法呢?簡單理解,假設法是在已知結果數據,在影響結果的多個變數中假設一個定量,對過程反向推導的數據分析方法。

嗯,這么說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假設法在運營分析中怎麼用?

假設法在運營分析中最常見的有2種場景:

1.已知結果找原因,做過程變數假設;

2.結果導向做計劃,做結果數據假設。

假設法的真正用途是針對未知因素提出假設,在數據推導中驗證假設的真偽。

場景一:已知結果找原因,做過程變數假設

例如:某內容社區在11月份的發帖數相比10月份下降了20%,針對這個結果,該如何分析原因?

面對這樣一個無厘頭的問題,該怎麼分析呢?結果數據是發帖數下降了20%,那麼影響發帖數的有哪些因素呢?

我們可以將發帖數量按照用戶分層進行拆分,例如老用戶發帖數量和新用戶發帖數量,也可以按照具體發帖篇數進行拆分,例如發帖5篇以上的用戶,發帖3-5篇的用戶,發帖1-3篇的用戶,拆分後將11月與10月份相同維度的數據進行對比,找出變數。

例如經過拆解後發現,發帖1-3篇的用戶相比10月份減少了40%,其他篇數的用戶量還高於10月份,那麼問題就出在了發帖1-3篇的用戶身上。

那麼發帖1-3篇的用戶為什麼減少了呢?我們可以提出2個假設:

假設10月份發帖1-3篇的用戶成長為更加活躍的用戶了,造成發帖3-5篇的用戶增加,1-3篇的用戶減少;

假設10月份發帖1-3篇的用戶流失率比較高,同時11月份新用戶轉化少,導致這一群組用戶數量變少。

那麼針對這2個假設,需要對10月份發帖1-3篇的用戶與11月份發帖3-5篇及5篇以上的用戶進行追蹤分析,同時分析11月份新增用戶與10月份新增用戶在留存和活躍上的對比。

場景二:已知目標找過程,做結果假設

例如:12月份的銷售KPI為1000萬,環比11月份上升20%,該如何做一份銷售方案?

這是在做工作計劃時最常見的需求,以12月份需要達成1000萬的銷售KPI為例,拆分銷售KPI的相關影響因素,同樣有2個拆解維度:

1.從商品角度做拆分

要達成1000萬的銷售額,有多種假設方式,例如假設現有商品銷售額與11月相同,新品銷售額達到200萬,那麼為了實現這個結果假設,去做能夠支持200萬銷售額的的過程方案,例如在推廣渠道預算上、倉儲物流上、人力配置上等方面做計劃;還可以針對幾款產品提出銷售額增長的假設;

2.從人群角度做拆分

要達成1000萬的銷售額,一方面挖掘老客戶的購買力,另一方面增加新客戶的來源渠道,假設老用戶復購銷售500萬,那麼針對老用戶設計營銷活動。

總結:假設分析法是在現實應用中常用的數據分析思路之一,數據分析的過程是不斷的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的過程,通常我們遇到的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數據分析,可以通過假設法來破局。

❸ 用假設法解應用題有啥訣竅

訣竅就是當你假設某個條件是多少時,你就可以根據假設條件推導出各種問題來,從而得出要解決的問題的一種解題方法,如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例2:42名同學去公園春遊,只租用10隻船,大船裝5人,小船裝3人,要租大小船各幾只?」就是典型的用假設法來解的應用題。
你可以假設全部租用大船,那麼就會有10隻大船
,就會有5×10=50人去春遊,而實際上只有42人去春遊,這樣就多去了50-42=8人,這8人要減去才符合題意,又因為每隻大船比每小船多裝5-3=2人,於是每隻大船上必須減2人,減了之後這只大船上就只有3人了,剛好可以換用一隻小船,就這樣需要這樣減去8÷2=4隻大船上的人數,被減的這4隻大船,剛好每隻船上只有3人,這4隻大船就可以換用4隻小船,實際上8÷2=4隻就是小船的只數,而大船的只數就是10-4=6隻。
即:
5×10=50人
50-42=8人
5-3=2人
小船:8÷2=4隻
大船:10-4=6隻
你還可以假設全部租用小船,即10隻小船,那麼就有3×10=30人......也可以假設大小船各租一半,即5隻大船,5隻小船,那就有5×5+3×5=40人......假設法是一種用推理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❹ 數學歸納假設法的步驟

設有一個與正整數n有關的命題,如果:當n=1,2時,顯然成立,假設當n≤k時,命題成立,由此可推得當n=k+1時,命題也成立,那麼根據(1)(2)得,命題對於一切正整數n來說都成立。

❺ 怎麼用假設法寫

假設法是數學解題中的一種方法。
在解題的時候,可以先假設一個數值,把這個數值賦給題目中的一個未知數,用來進行推導。、
如果推導成立,那麼假設就是成立的,反之則假設不成立。

❻ 數學假設法怎麼做

已知1隻籃球和2隻足球共需60.20元,假如買3隻籃球和6隻足球則需付 3×60.20=180.60 元。

然而,已知學校買3隻籃球和5隻足球共花去164.90元,所以1隻足球只要 180.60-164.90=15.70 元,則2隻足球要31.40元。

再由1隻籃球和2隻足球共需60.20元可得1隻籃球花費 60.20-31.40=28.8 元。

答案:買一隻籃球和一隻足球各需28.8元和15.7元。

❼ 數學的替換法和假設法怎麼學我老學不會

假設法是數學中思考問題的一常見的方法,有些應用題乍看很難求出答案,但是如果我們合理地進行假設,往往會使問題得到解決。所謂假設法就是依照已知條件進行推算,根據數量上出現的矛盾,作適當的調整,從而找到正確答案。我國古代趣題「雞兔同籠」就是運用假設法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解答「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關系式是:兔數=(總腳數-每隻雞腳數×雞兔總數)÷(每隻兔子腳數-每隻雞腳數)用假設法解答類似「雞兔同籠」的問題時,可以根據題意假設幾個量相同,然後進行推算,所得結果與題中對應的數量不符合時,要能夠正確地運用別的量加以調整,從而找到正確的答案。
假設法就是依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或結論作出某種設想,然後按已知條件進行推算,再根據數量上的矛盾作出適當的調整,得出正確答案。
假設法就是依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或結論作出某種設想,然後按已知條件進行推算,再根據數量上的矛盾作出適當的調整,得出正確答案。
例題1 雞、兔共30隻,共有腳84隻。雞、兔各有多少只?
思路導航:假設全是雞,共有腳:30×2=60隻;比實際少:84-60=24隻;這是因為把4隻腳的兔子都按2隻腳的雞計算了。每把一隻兔子算作一隻雞,少算:4-2=2隻腳,現在共少算了24隻腳,說明把:24÷2=12隻兔子按雞算了。所以,共有兔子12隻,有雞30-12=18隻。
練習1.雞、兔共100隻,共有腳280隻。雞、兔各多少只?
2.雞、兔共50隻,共有腳160隻。雞、兔各幾只?
3.雞、兔共45隻,雞的腳比兔的腳多60隻。雞、兔各多少只?
例題2 雞、兔共籠,雞比兔多30隻,一共有腳168隻,雞、兔各多少只?
思路導航:因為雞比兔多30隻,則可以把30隻雞的腳從總數中去掉,剩下的雞兔就同樣多了。每一對雞和兔共4+2=6隻腳,用6去除剩下的雞兔總腳數,就可求出兔的只數。兔的只數:(168-2×30)÷(4+2)=18隻;雞的只數:18+30=48隻。
練習1.雞兔共籠,雞比兔多25隻,一共有腳170隻。雞、兔各幾只?
2.買甲、乙兩種戲票,甲種票每張4元,乙種票每張3元,乙種票比甲種票多買了9張,一共用去97元。兩種票各買了幾張?
3.雞兔共有腳48隻,如果將雞的只數與兔的只數互換則共有腳42隻。雞、兔各幾只?
例題3 某學校舉行數學競賽,每做對一題得9分,做錯一題倒扣3分。共有12道題,王剛得了84分。王剛做錯了幾題?
思路導航:這類題實與雞兔同籠同類,還用假設法進行思考。若全做對,應得9×12=108分,現在少了108-84=24分。為什麼會少24分,因為做錯一題,不但得不到9分,反而需要倒扣3分,里外少了12分,所以錯了24÷12=2題。
練習1.某小學進行英語競賽,每答對一題得10分,答錯一題倒扣4分,共15題,小華得了102分。小華答對幾題?
2.運輸襯衫400箱,規定每箱運費30元,若損失一箱,不但不給運費,並要賠償100元。運後運費為8880元,損失了幾箱?
3.某車間生產一批服裝共250件,生產1件可得25元,如果有1件不符合要求,則倒扣20元。生產後得到費用5350元,有幾件不符合要求?
有些應用題涉及兩三種物品的數量計算,解答這種應用題,可根據它們的組合關系,用一種物品替換另外的物品,使數量關系單一化,這樣的思考方法,通常叫做替換法(也叫代替法)。
例:糧店有大米20袋,麵粉50袋,共重225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麵粉的重量相等,那麼一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分析與解:可以根據 「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麵粉的重量相等」,設法把50袋麵粉的重量用大米的重量替換(50÷2 = 25,50袋麵粉的重量相當於25袋大米的重量),這樣本題就只剩下大米一種數量,可以順利求出1袋大米的重量了。
2250÷(20 + 50÷2)= 50(千克)
也可以把20袋大米的重量用麵粉的重量替換,求出1袋麵粉的重量,再求出1袋大米的重量。可以這樣列式計算:
2250÷(20 ×2 + 50)= 25(千克) 25×2 = 50(千克)

❽ 六年級上學期人教版最後一課,數學廣角,怎麼用假設法

方法1
假設法
大和尚一人吃3個,小和尚一人吃1÷3=1/3個。
假設每個小和尚也是3個,
那麼100個和尚一共要吃:3×100 = 300(個饅頭)
和實際比,一共多吃了:300 - 100 = 200(個饅頭)
一個小和尚多吃了: 3 - 1/3 = 8/3(個饅頭)
小和尚的人數:200 ÷ 8/3 = 75(人)
大和尚的人數:100 - 75 = 25(人)

方法2
分組法
據題意可知,1個大和尚和3個小和尚一共吃4個饅頭,也就是說,每4個饅頭,就正好分給1個大和尚和3個小和尚。我們不妨把100個饅頭每4個分為一組,共可分:100÷4=25(組),而100個和尚也正好分為這樣的25組,在每組中,必有1個大和尚、3個小和尚,於是可很方便地求得答案。

大和尚共有:1×25=25(個)
小和尚共有:3×25=75(個)

閱讀全文

與數學裡面的假設法如何運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