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幼兒園如何正確進行數學備課

幼兒園如何正確進行數學備課

發布時間:2022-07-10 12:59:52

『壹』 如何進行幼兒園的數學

對孩子的數學教育,一方面給孩子建立數學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生活中點滴滲透。

1、增強瞬識數能力

瞬間識數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在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能立刻反應過來這個數字代表的實際含義。

這份能力的好處,可以減少孩子在腦中判定數量的時間,提高回答效率。

平時,家長想要訓練這份能力,可以從生活中找實例:

比如出去吃飯要幾雙碗筷,吃水果的時候,抓一把櫻桃,讓孩子估計總共有幾顆。

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判定數量的情況,都可以要求孩子來完成,這其實就是在訓練孩子的瞬間識數能力。

2、湊十法熟練應用

數學早教中,加減法尤其是20以內的加減法,關鍵就是要能靈活運用湊十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

8+6,將8拆分為4和4,得出4+4+6=14的結果。

向左轉|向右轉

考慮到數學本身的抽象性特徵,在一開始早教時,可以先以書面形式進行練習,待孩子熟悉後,再訓練口算能力。

3、基礎練習不能丟

一些家長在看到孩子已經能夠進行口算後,就覺得不必再做書面的計算習題,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書面式的練習,對孩子來說,是熟悉計算最好的方式,

未來孩子在學習數學時,口算只是早教中一個附加能力,使用率最高的還是筆紙的計算。

4、善用生活中數學

生活中,其實很多時候都暗含著數學計算,家長要做的就是發現這些計算機會,給孩子提供多樣化計算環境。

超市就是一個非常適合給孩子練習計算能力的地方:

購買多件商品後,到底需要花費多少錢,可以讓孩子自己來算一算。

同樣的產品,在打折促銷時,不同的方案,到底應該買哪一種,會更加優惠。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高的學科,家長只要善於發現,就能找到很多練習的機會。

5、讓計算變趣味性

計算本身就是非常枯燥的事情,但是掌握計算能力,又是不可避免的,

這時就需要家長開動腦筋,多找一些有趣的形式,鍛煉孩子的口算能力。

比如:今天是5月20日,距離六一兒童節還有多少天?

外婆今天買了12個蘋果,家裡五個人都吃了一個,還剩幾個蘋果?

多樣化的提問,會讓孩子更樂於去使用自己的計算能力。

『貳』 學前班數學該如何備課

學前班的數學教育是通過直觀教具,使幼兒從具體材料和游戲活動中進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動內化為內 部的思維活動,並用語言促進思維,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的教學活動。
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 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幼兒園數學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決 的問題,影響了其重要作用的發
揮,具體表現在:
一、教學內容的廣度、深度不夠

幼兒園數學普遍存在內容淺、容量少的問題,在廣度和深度上遠遠不能滿足幼兒智能發
展的需要。由於現 代社會信息的增大,幼兒受多種信息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較大的提
高,學習《綱要》所規定的內容是輕而 易舉的事,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學習《綱要》以外的
知識。例如:學前班數學課本上只有簡單的5以內的組成分解 、加減法、 序數及簡單的形
體內容。原來半年學完的課本,現在幼兒園只用幾個活動就學完了,而且全都能領 會。再
就是各年齡班存在著重復教學。如中班講了5 以內的組成分解,到了大班還要學習5以內
的組成分解, 學前班也還得如此。這種無深度的反復教學,不但激發不了幼兒的求知慾,
反而阻礙了幼兒的思維發展。
二、教學目標單一
幼兒園數學教育中存在著教師只為傳授知識而傳授,幼兒只為學知識而學的現象,教學
的目標只是數學知 識單方面的目標。如中班「排數卡」教學活動的目標是:①練習1—10
的數數;②鞏固10 以內的數的認識。大 班認數活動學習「5」的組成分解的活動目標是:
①認識「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②書寫數字 「5」。從中不難看出,
教師對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缺乏全面的認識,活動中僅以學習數學知識為唯一目標,而 忽
視了諸如思維能力的發展、數學興趣的培養等其它目標。
三、操作材料乏味
幼兒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極強,在學習中他們往往以興趣為出發點,十分容易為新的刺
激所吸引。這就要 求給幼兒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須新穎、鮮艷、豐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而定。然而,由於 有的教師對操作材料在教學中所起作用的認識不夠,
加上怕麻煩等原因,教學中老是幾套操作材料反復使用, 當教師給幼兒發材料時,幼兒就
會馬上產生出「還是這個」的抱怨。陳舊單調的操作材料,極易使幼兒產生厭 倦情緒,影
響操作活動的效果。
四、教學方法單調
教師在考慮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方法和組織形式時,習慣於僅以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
抽象這一特點為依 據,只強調數學教育的直觀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強加給幼兒。如
幾支鉛筆、幾個蘋果的演示就講一節課 。再是,忽視幼兒的學習規律,甚至過高估計幼兒
的接受能力,教學效果不理想。如教幼兒學習「6」的加減法 時, 教師直接出示分合式,
讓幼兒看著分合式列出算式,即1+5=6、2+4=6、3+3=6、4+2=6、5+1=6,然後
逐一指著算式讓幼兒創編應用題, 大量的時間花在編應用題上。三是採取「灌輸式教學」。
即老師講, 幼兒聽,老師問,幼兒答,老師演示,幼兒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兒的
小腦子里灌死知識,死灌知識, 造成幼兒對知識的「被動接受」,而不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
點,多採用一些幼兒喜愛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 ,如游戲法、實物教學法、比較法等等。
而且整個活動採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造成課堂氣氛不活躍,激發不起 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和求知慾望。
鑒於以上問題,建議:
一、改革數學教育內容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擴大各年齡班的知識面,加深數學知識的難度。各個年齡班要按統
一部署,由淺入深 地完成教學任務,避免重復無效教育。(1)集合數:除《綱要》中規定
的10以內的數字書寫、認讀、計數與取 物外,應延伸到20以內的書寫、認讀、計數與取
物,增加數群計數、目測數群、數量層次認知等(2 )相鄰數 :在相鄰數的認知中應重視
規律、方法的滲透教育,引伸到對相鄰數本質的認知, 延伸到100以內的相鄰數。 (3)
單、雙數:由10以內的單、雙數順數、 倒數認知擴大到100以內的順數、倒數及單雙數的
認知, 並會判 斷多位數的單雙數,並應增設數列的認知(單序數列、雙序數列)。(4)組
成分解:除學習10以內的加減運 算、分解組成、創編應用題外,還應注重多項思維能力的
訓練和遷移能力的培養。另外,從時空觀念、邏輯觀 念等方面也應擴大知識面,增加難度,
注重幼兒分析、綜合推理的技能、數學語言的運用、表達的技能及多項 思維技能的培養與
訓練。
二、注重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
《綱要》中明確提出了數學教育的四個方面的目標:(1 )教幼兒掌握一些初淺的數學
知識;(2)培養幼 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3)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4 )培養幼兒正確
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通 過數學教育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慾,發展幼兒的邏
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訓練幼兒做事認真、細致, 具有主動性、條理性、堅持性和
創造性,教育幼兒勇於克服困難,培養幼兒學習的毅力和自信心,為幼兒今後 的發展打下
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時,要把這些目標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多從培養幼
兒的邏 輯思維能力、學習興趣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幾方面考慮,既讓幼兒學到知
識,又促進其整體素質的全 面提高。
三、增強操作材料的趣味性
教師要掌握幼兒的心理特點,哪一年齡段的幼兒喜歡用什麼樣的操作材料,某一活動該
採用什麼樣的操作 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數。如幼兒智能學具、多功能插板、珠算器、插塑雪
花片、沙盤教具、游戲卡、圓點卡等操 作材料顏色鮮艷,很受幼兒的喜愛。除此之外教師
要多下功夫,巧選材料,為幼兒製作出適合其特點的操作材 料。還要充分調動家長及幼兒
的積極性,親子共同製作。由於幼兒親自參與,他們對操作材料會倍感親切、倍 加喜歡、
倍加愛護,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四、改進教學方法
應將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變為「操作式教學」,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從活動中體驗
知識的演變過程, 從而獲得知識結構與知識結果。在活動中可把美術作為輔導手段,變「被
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操作獲取知識 。如在畫「日歷」、「時鍾」中感知時間所具有的特性,
促進幼兒的認識。特別是在空間教學中,美術更有著 極其獨特的作用:在泥工活動中感知
體驗幾何體的特徵和守恆;在折紙活動中感知體驗圖形轉換;在塗色、粘 貼中感知形體分
割和學習分份等。在數的組成、加減法運算的教學中也應與美術有機結合起來,採取「一圖
多 式」、「多式一圖」、「一式多改」的教學方法。在數學教育中還應注意幾種教學方法的交
互使用。
希望能幫助到你!

『叄』 幼兒園大班數學備課教案怎麼寫

一般情況下幼兒園大班數學備課教案都是按照教學大綱來編寫的,你可以看一下你本學期的教學大綱,然後再根據大綱來具體實施備課,這樣就可以寫出備課教案了。

『肆』 小班數學教案該怎樣備課

  1. 學習按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分類,並能說明分類標准。

  2. 發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1. 各種結構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連„„。

  2. 分類盒、標記卡。

  1. 通過操作探索讓幼兒積累有關物體共同特徵的感性經驗。說明操作探索階段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求同、分類材料,每一層次要提供多種材料,便於幼兒通過反復操作達到對各種材料共同特徵的抽象。例如:分類的材料,其「不同層次」,可體現在有實物分類,有圖形分類,也有數量分類。也可以有按物體的一種特徵分類(大小),有按物件的兩種特徵分類(大小、顏色),還有按物體的三種特徵分類(大小、顏色、形狀)。

  2. 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幼兒抽象分類標準的能力。說明分組討論可按兩種水平設計,能力中下的幼兒著重說出標準的討論。能力中上者重點故在轉換標準的討論。

  3. 鞏固操作時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兒操作的興趣。

『伍』 如何上好幼兒園數學課

《巧虎數學大闖關&九九乘法組》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

提取碼: ayv6

作品相關簡介:

目錄:

九九乘法歌

數學小高手1-倍數的秘密

數學小高手2-99乘法大發現

數學小高手3-生活中的乘法

『陸』 幼兒園數學4的分合和加減怎麼備課

看看下面這個,你感受下! 活動目標: 1、 學習按序將9分成不同的兩份,感知9的分合。 2、 繼續感知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活動准備: 教具:9朵大小、顏色不同的話,數字,分合號。 學具:幼兒操作材料。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按序將9分成不同的兩份,感知9的分合 難點: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繼續感知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活動過程: 1、 復習8的組成,學習9的組成。為解決重點問題。 「小朋友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8的分合,誰能夠運用互換的方式省略幾組相關的分合式。」「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黑板上都有什麼?有什麼不同?它們各有幾朵?」(引導幼兒從大小、顏色、方位上觀察和講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誰誰能有順序的把剛才講的事紀錄下來?」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們檢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麼樣的順序?」「請把分合式讀一遍。」繼續感知兩個較小數之間的互補關系。「請小朋友看看這並列的兩個數」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裡的,後面少了的到1哪裡去了」 2、 讓幼兒在記錄分合時只要記錄出4組分合就可以了。為解決難點問題。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補關系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兩組並排的分合式,讓幼兒明確前面的數增加的部分,就是後面的數減少的部分。 4、 幼兒練習操作材料。教師進行點評。 活動內容:數學 《學習9的組成》 活動目標: 1、 學習按序將9分成不同的兩份,感知9的分合。 2、 繼續感知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活動准備: 教具:9朵大小、顏色不同的話,數字,分合號。 學具:幼兒操作材料。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按序將9分成不同的兩份,感知9的分合 難點: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繼續感知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 活動過程: 1、 復習8的組成,學習9的組成。為解決重點問題。 「小朋友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8的分合,誰能夠運用互換的方式省略幾組相關的分合式。」「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黑板上都有什麼?有什麼不同?它們各有幾朵?」(引導幼兒從大小、顏色、方位上觀察和講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誰誰能有順序的把剛才講的事紀錄下來?」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們檢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麼樣的順序?」「請把分合式讀一遍。」繼續感知兩個較小數之間的互補關系。「請小朋友看看這並列的兩個數」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裡的,後面少了的到1哪裡去了。」 2、 讓幼兒在記錄分合時只要記錄出4組分合就可以了。為解決難點問題。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補關系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兩組並排的分合式,讓幼兒明確前面的數增加的部分,就是後面的數減少的部分。 4、 幼兒練習操作材料。教師進行點評。 《9的組成》課後反思: 一、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充分體現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 本節課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幼兒開展看一看、說一說、游戲、擺一擺、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動有趣的活動,注重幼兒主動參與,讓孩子在數學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在數學活動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2、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把思維過程「融」於情景中,幼兒就會對數學活動產生直接、強烈的興趣,而興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源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為負擔,而會成為一種執著的追求;有了興趣,幼兒才會去積極探索,才能積極地提出問題,才能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變苦為樂。要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就要求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為學幼兒創設積極思維的情景,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學生始終有一種吸引力,這樣的課堂也才生動又味。從幼兒們在課堂上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的表現看出,他們是這么喜歡這樣的課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創設教學情景也是激勵、喚醒、鼓舞的一種藝術。為此我在課一開始就設計了「請歌星小企鵝為大家唱歌,但必須學會9的組成」這樣一個有趣、又具有挑戰性的情景,(並將這一情景貫穿著節課的始終)緊緊「拴住了」幼兒的心,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3、以賽為動力,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兒直接獲取經驗知識的最好的途徑,它可以啟發幼兒積極參與思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索慾望。在教學這一節課時,我讓幼兒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兩份,要求兩人一組合作進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記錄,找一找一共有幾種分法,看一看哪一組完成的最棒。通過操作、合作交流活動,使幼兒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在「擺一擺、填一填」這一環節,給了幼兒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的機會,教師引導不夠、組織不到位,沒有向幼兒講明要求,致使有幾組的活動未正常開展,沒有突破難點達成學習目標。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圍在一個屋子裡進行的,通向這個屋子的路有許多,而老師不僅是幼兒前進路上的出謀劃策者,更是一個帶幼兒走向這個屋子的引路人。教師只有扮演好這樣的角色,才能讓幼兒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說一說、填一填」這一環節,由於設置的內容較多,用時過長,影響了後面的教學。 教學教案活動目標: 1、進行學習數量的關系,了解加減法的意思。 2、進一步練習9的加減法。 活動准備: 1、幼兒每人一套1-9的數字卡、十、 一、=、有關動物的頭飾。 2、教師准備磁鐵教具。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的興趣。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些玩具9個,讓幼兒數一數。 2、讓幼兒說出9的分合。 二、團體活動。 1、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圖形寶寶。出示三角形(紅色和藍色)讓幼兒說出加法算式。 師在問:9個三角形去掉1個還剩多少個? 怎樣寫算式?(書:9-1=8) 9個三角形寶寶去掉8個,還剩多少個? 2、出示蘋果圖形。 小朋友,老師又帶來了什麼?(7個紅蘋果、2個紫色蘋果)一共有多少個?用什麼方法算?(加法)怎樣寫加法算式?(書:7+2)還可以寫加法算式(2+7)。一共有9個蘋果送給2個蘋果給小朋友,還剩多少個?怎樣寫算式9-2=7。 9個蘋果送給7個小朋友,還剩多少個?9-7=2。 三、操作活動: 1、先出球形,6個綠色的球,3個桔黃的球一共有多少個?怎樣擺出算式:6+3=9 3+6=9 9-3=6 9-6=3 2、操作2出示梨子圖形讓幼兒說一說然後擺出算式:5+4=9 4+5=9 9-5=4 9-4=5 四、游戲動物找家 游戲規則;帶動物頭飾的小朋友算好得數,然後找家。其餘小朋友說「XX動物你的家在哪裡?」小動物回答「我的家在這里」。

『柒』 幼兒園數學認識123怎麼備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比3少的有1、2。

2、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趣味練習

2、3以內數量的動物卡片、印章、顏料、白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春天來了,草地上都開滿了漂亮的小花,小朋友,你們喜歡這些漂亮的小花朵嗎?

2、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小花,請小朋友看一看有幾朵呢?請你們一起來數一數。

3、教師出示花朵圖片,引導幼兒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

4、引導幼兒給小花進行排隊,並讓幼兒說一說它們排隊的順序是由少到多的順序,

讓幼兒知道1和2都比3要更少。


二、教師示範印花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也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印出漂亮的花朵。

先來看一看老師是怎麼樣印的吧!


2、教師出示白紙、顏料、印章進行示範,並邊操作邊講解方法,並請幼兒邊進行點數,教師示範操作印3朵花。


3、教師依次再印出2朵和1朵花。並引導幼兒說一說2朵小花是比3多還是少。

1朵小花又是比3多還是少。


教師進行小結:2朵花和1朵花都比3朵花少,所以請小朋友說一說比3少的是幾呢?




三、請幼兒進行操作

1、教師:小朋友,瞧,這些印出來的花是不是也很漂亮呢?現在我也請小朋友們來印一印吧!


2、教師提出要求:剛剛我們知道比3少的是多少了,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印出比3少的花。


3、教師請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提醒幼兒數一數自己所印的花的數量是不是比3少。並且在操作的時候注意不要將顏料弄到了自己的身上和桌面上。


四、對幼兒的操作進行展示評析

1、教師:請小朋友數一數自己都印了幾朵小花。

2、展示幼兒作品,收拾操材料。

3、結束活動

『捌』 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數學教學

讓幼兒在游戲場景學數學,最貼合幼兒學習習慣,更生活化,趣味化、兒童化,最大的好處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更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

1、不要僅僅讓孩子停留在數數,計算刷題這種灌輸式的學習方式上,孩子可能根本不理解,僅僅是死記硬背,這樣不僅傷害了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孩子數學學習也做不到提升。首先要做到的是讓孩子理解數、數量,將抽象的數學具象化,對照到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比如孩子可能記住3+2=5,反過來2+3卻不知道, 家長可以用孩子感興趣的實物,通過游戲的方式做比較,如3塊糖和2塊糖合在一起,是加法,一共有5塊糖,那麼2塊糖和3塊糖合在一起呢,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2、不要讓孩子覺得數學只是一種學習,把它當成一種負擔,引導孩子對數學感興趣。觀察孩子愛玩什麼,將數學知識結合進去,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習數學,既不反感,又能提升孩子數學學習的興趣。

比如孩子好動,可以和孩子玩跳格子,室內外都行,做好安全防護就行。認識數字的同時,也能學到加減法,還可以促進孩子的競爭意識。

3、家長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喜歡數學,首先要願意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思考,陪伴孩子,他會很願意和你一起學習的 。

『玖』 幼兒教師該如何輕松開展幼兒數學教學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意味著數學活動有利於幼兒思維的發展。「會用初步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體會數學的意義」是幼兒數學領域的教育內容。由於現實生活離不開量、形、數、時間、空間等數學內容,因此,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學習數學也正好順應了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幼兒可以在實際操作中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主動獲取相關的數學經驗,真實感受學習數學的意義。那麼,如何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呢?
一、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一)運用游戲教學,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形式,如果把理性的數學知識結合到游戲中,就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如音樂游戲《乘火車》,可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車,分別編號1、2、3,幼兒每人一張編號的車票,幼兒在音樂聲中做開火車的動作,音樂一停,幼兒依照車票號碼快速找座位坐下,教師當列車員進行查票,看誰找得又對又快,這位不僅滿足了幼兒的競賽心理,而且能促進幼兒更准確、迅速地加深了對序數的認識,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運用以游戲激發興趣的策略時,所選用的游戲應該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年齡越小的,應該以直觀地、帶有情節性的、能把幼兒帶入角色的游戲為主。例如「送小動物回家」、「停車場」等活動。而對於年齡較大的幼兒,則應選用一些富有挑戰性的、抽象的、有更多發揮餘地的游戲為主。
(二)開展區角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適應性發展課程為幼兒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潛力作不同選擇。而根據活動需要創設的區角能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帶領幼兒到教學區里進行分類教學,逐一出示圖形寶寶請幼兒擺擺,玩玩,觀察其特徵,然後請幼兒按要求把同一類型的寶寶領回家,如:A,形狀一樣的;B,顏色一樣的;C,大小一樣的;幼兒可分組進行,可個別進行。通過開展區角活動,使抽象的知識變成感知的形象,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分類能力,還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在動手操作中引導幼兒發現數學的奧妙
動手操作則是最好、最直接的認知過程,能引起大腦的積極思維。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機械記憶,不會靈活運用。如果讓幼兒的數學活動中每人都有一份操作學具,不僅能使每位孩子都獲得練習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利用操作活動學習數學,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又有利於發展幼兒的邏輯性思維能力,創造力、觀察力、判斷推理等能力。在操作過程中,要讓幼兒手腦並用全神貫注的進行操作材料,對幼兒數學學習、思維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在數學的學習活動中,要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操作材料,充分激發幼兒操作的願望和活動興趣。如:在按顏色標記進行分類的活動中,我不僅提供各種顏色的水果卡片,各種顏色的玩具,還提供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各種顏色的瓶蓋和各種顏色豆子讓他們顏色的標記進行分類。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反復擺弄,興趣盎然,完全沉浸在玩樂的喜悅中。因此,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有目的創造和提供相應的數學活動材料,讓幼兒在玩中學數學,在操作中親近數學、感知數學、發現數學的奧妙。
三、讓幼兒在生活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生活化的教育內容,幫助幼兒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進而喜歡數學。如:在大班的《生活中的數字》教學中,通過活動的准備,讓幼兒找一找生活中所看到的數字並了解這些數字的用途,從而引發了活動的高潮,可見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觀察確實找到了很多生活中離不開的數字,如:家裡的電話號碼需要數字、家裡的門牌號碼需要數字、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離不開數字;又如:經常吃的食品袋上有數字,那是生產日期很重要,超市中的貨架上有數字,那是物品的價格也很重要,每個汽車上有車牌號碼,銀行卡上也有很多的數字等等,孩子們回答的很多,他們找到了生活中的很多數字,同時也認識到了生活中一些數字的重要性。通過這個活動,也讓我明白數學內容應從邏輯性向生活化轉變,這是讓孩子們喜歡上數學的基礎。
四、創設新奇有趣的環境,引導幼兒主動探索
創設新奇有趣的環境能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慾望。教師應該向幼兒提供有利於激發他們探索興趣和認知傾向的環境條件。如在「比多少」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准備了2個盒子和9輛小汽車,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後提問:要將這9輛汽車分別裝在兩個盒子里,可以怎麼分?在幼兒給出答案後,教師又從相反方向提問:在兩個盒子里,分別裝上幾輛和幾輛合起來才是9輛?既讓幼兒思考9可以分成幾和幾,也讓幼兒思考幾和幾合起才是9,從相逆的角度提出問題,促使幼兒同時從兩個方向進行思考。
綜上所述,在幼兒數學教育中,教師應盡可能聯系兒童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有趣化,游戲化。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數學,並且利用多種方式去激發和培養幼兒孩子學習數學的慾望。讓幼兒在數學的海洋里盡情遊玩,不再讓孩子們覺得數學是一種枯燥乏味的東西,而是一種很好玩、喜歡玩、想去玩的有趣的游戲。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如何正確進行數學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