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4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江蘇獲獎名單公布了嗎
一等:
江蘇 東南大學 吉張鶴軒 楊升 陳同廣 數模教練組
江蘇 東南大學 陶雷 廖如天 胡尊麗 數模教練組
江蘇 東南大學 蔣小凡 江磊 戴忱 數模教練組
江蘇 江蘇大學 王東博 周嘉禾 王雅如 教練組
江蘇 江南大學 高藝哲 胡茂承 吳奕 教練組
江蘇 河海大學 楊坤 馮驍 顏敏 丁根宏
江蘇 河海大學 楊卓 繆月 蔣悅達 丁根宏
江蘇 河海大學 張鵬 甘敏 朱茜 柳慶新
江蘇 南京工業大學 孫意斌 張忠 王欣平 程浩
江蘇 南京大學 王子旭 楊定東 朱湞琳 數模教練組
江蘇 南京大學 韓逸平 郭瑞軍 余凌凡 數模教練組
江蘇 南京師范大學 陳亮 單曉明 顧慧旦 教練組
江蘇 南京師范大學 柳銘 劉青 李愛師 教練組
江蘇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萬冰越 席倩 王天予 王明剛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朱希迅 王嘉傑 王珏 孔告化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朱星恆 王宇然 吳潔 金栩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劉世裕 孫聿? 高敏 閆慶倫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金澤謙 郝強 吳煒 邱中華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李凌昊 柏宇 姚勝男 朱曉欣
江蘇 徐州工程學院 於焱 秦斯成 宋道柱 數模教練組
江蘇 解放軍理工大學 宋博 汪超 金鴻鵬 數模教練組
江蘇 解放軍理工大學 陸擇野 梁艷華 劉旭 數模教練組
江蘇 解放軍理工大學 蔡家昱 付夢琳 周慶樺 數模教練組
二等:
437 江蘇 東南大學 王嘉時 溫雅靜 劉海協 數模教練組
438 江蘇 東南大學 李子園 王文宇 陳石開 數模教練組
439 江蘇 東南大學 張沛 李藝 高峰 數模教練組
440 江蘇 東南大學 張苑 陳逸雲 朱文捷 數模教練組
441 江蘇 東南大學 蔣永康 柯希瑋 程? 數模教練組
442 江蘇 東南大學 蔡戎? 潘杭萍 潘穎庭 數模教練組
443 江蘇 東南大學 薛弘毅 彭義煒 沈聖 數模教練組
444 江蘇 揚州大學 浦宏藝 奚佳進 於海洋 數模教練組
445 江蘇 江蘇大學 張俊傑 侍寶玉 張林 教練組
446 江蘇 江蘇大學 潘程 黃瑞 李志崗 教練組
447 江蘇 江南大學 楊旭東 張易 鄒玄 教練組
448 江蘇 河海大學 王攀 馮妍 張先飛 柳慶新
449 江蘇 河海大學 劉炳銳 江婷 張志杭 周忠國
450 江蘇 河海大學 楊玉寶 陳壹鵬 徐宇航 張學瑩
451 江蘇 河海大學 郁舒陽 劉沖 孫屹 孫合明
452 江蘇 河海大學 胡萍 何佳龍 蔣俊豪 周忠國
453 江蘇 河海大學 鮑捷 岳旭輝 蘇偉豪 丁根宏
454 江蘇 空軍勤務學院 王祺 馬旭 雷凱 教練組
455 江蘇 南京工業大學 錢毅 莫瀟豪 朱士淮 施慶生
456 江蘇 南京大學 馬明遠 郄瑜 郜紅葉 數模教練組
457 江蘇 南京大學 吉鴻飛 吳禮蔚 徐亞東 數模教練組
458 江蘇 南京大學 劉鵬 李楠 張孫齊 數模教練組
459 江蘇 南京大學 宋逸群 戴天譽 胡夢瑩 數模教練組
460 江蘇 南京大學 張楚珩 張銘 楊帆 數模教練組
461 江蘇 南京大學 周思思 查瀚文 陳宇 數模教練組
462 江蘇 南京大學 顧子悅 侯昕彤 丁基偉 數模教練組
463 江蘇 南京大學 傅宇 丁順傑 夏管玉 數模教練組
464 江蘇 南京師范大學 楊季元 周小清 徐尹軒 教練組
465 江蘇 南京師范大學 陶璇 伍絲琪 顏瑾 教練組
466 江蘇 南京農業大學浦口校區 呂子蒙 怡暾 段彥忠 教練組
467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韋天意 劉嘉銘 蔡守桂 趙禮峰
468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陳天宇 陳升波 祁琦 唐加山
469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陳志聰 黃玉丹 施軍 葉軍
470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陳葛娟 孫彬彬 夏星宇 孔告化
471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房鵬舉 殷宇帆 姜靜藝 孔告化
472 江蘇 南京郵電大學 焦智 王貴陽 季曉蒙 邱中華
473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丁夢茹 張全 黃曉鳴 費文龍
474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木留華 易游 李斐斐 程國勝
475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劉琴 劉麗珠 王晨 陳允傑
476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楊露 金晶 蔣麗芸 呂紅
477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位立人 劉斌 於思洋 來鵬
478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張弛 胡帥 周潔 程國勝
479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張瑩 張婧怡 陳鵬 曹春正
480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聶文靜 高雪姣 李劍 程國勝
481 江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管正雄 鄧向東 王崢虹 費文龍
482 江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李凡 徐樂 陳繼明 蔣建林
483 江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張風睿 周揚 鄭立凱 朱小萌
484 江蘇 南京理工大學 張曉波 徐廷喜 徐晨軒 張正軍
485 江蘇 南京理工大學 葛陽洋 沈家煒 曹佳 劉力維
486 江蘇 南京理工大學 蔡克珏 張德鵬 薛景 許春根
487 江蘇 徐州工程學院 孫改 胡紹振 郭紹征 數模教練組
488 江蘇 徐州工程學院 謝昊訊 彭雨萌 朱珍 數模教練組
489 江蘇 常州工學院 高文倩 朱維莉 盧盛 王獻東
490 江蘇 常州大學 郁秋華 張進 湯俊偉 數模教練組
491 江蘇 淮陰工學院 劉崢 徐天雷 沈程 數模教練組
492 江蘇 淮陰工學院 張宇 仝偉亮 白雙傑 數模教練組
493 江蘇 淮陰師范學院 施敏 李磊 嚴鳳 數模教練組
494 江蘇 解放軍理工大學 王耀文 楊蓮新 梁豪 數模教練組
495 江蘇 解放軍理工大學 馮怡斯 彭良文 李行博 數模教練組
496 江蘇 解放軍理工大學 張釜愷 田繼堯 何湖廣 數模教練組
497 江蘇 解放軍理工大學 謝新興 游? 陳俊月 數模教練組
專科:
7 江蘇 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朱先偉 謝晨晨 蔡元傑 封心擁
8 江蘇 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 李競 丁曦鈺 茆忠賢 數模教練組
9 江蘇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劉林林 方浩 陸元傑 數模教練組
10 江蘇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左龍 尚秀妮 李其磊 崔進
50 江蘇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王傑 張鑫躍 張清華 數模教練組
51 江蘇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陳杭 王慶爽 尹長春 吳葉民
52 江蘇 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陳君安 汪國慶 田秀琴 秦健
53 江蘇 金肯職業技術學院 徐靜靜 唐夢然 彭華林 數模教練組
54 江蘇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耿婷婷 於培清 周琪峰 數模教練組
55 江蘇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董臣 張娜 張榮 數模教練組
56 江蘇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姚建偉 李小剛 徐松 黃國建
57 江蘇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宓帥帥 王風喬 楊叢叢 謝小韋
58 江蘇 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張天文 葉先亮 江留忠 何文閣
59 江蘇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張沖 周抒 徐彥? 榮建英
B. 有哪些比較權威的數學建模比賽
數學建模比賽權威的當然是國賽(全國數學建模比賽)和美賽(美國數學建模比賽),個人認為美賽要拿到二等獎以上(不包括二等獎)才算有真正實力(當然2019年官方宣布獲獎率下降一半,拿到二等其實也不錯了),國賽要拿到國獎,即國家一等獎、國家二等獎(有人號稱拿了國三。。。其實沒有國三,國二下面就是省級一等獎。。。很好拿的,本人就是省一)。除此以外的建模比賽,我認為mathorcup含金量也不錯(這個比賽很早就出現了,不過近幾年由於主辦方由國家二級協會變成一級協會,獲得一/二等獎有企業實習機會,且提供考研夏令營,含金量才提高上來)。其他想什麼電工杯,小美賽,亞太建模之類的,結合自己時間參加就行。當然最差最差也要參加省級建模比賽(拿一個省獎是基礎)。
另外在這秀一下個人建模上的收獲(不是大佬,真大佬請無視):國二,美一,省一。。。其他的次要的就算了,感覺對找工作作用不算太大,因為現在企業招演算法工程師或者數據挖掘的都要求最次研究生,考研的話(本人大三。。。)復試有用,前提是拿到含金量高的獎。。。
C. 數學建模比賽都有哪些啊重謝各位!
最直接的就是參加自己學校建模協會組織的比賽,其次還有:鼎創杯華中地區大學生數學建模邀請賽
,
華中數模網http://www.shumo.cn/;希望對你有幫助,同時祝你能在全美數學建模比賽上勇奪桂冠。
D. 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有哪些
有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中國數學建模網路挑戰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建模國際賽等,地區賽有華中賽、華東賽、東北賽、蘇杯賽等。最近的比賽是2013年第六屆數學中國數學建模網路挑戰賽
E. 數學建模比賽有多少種呢我現在知道的是高教社杯,電工杯,美國賽,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賽事呢
挑戰杯
全國研究生數模競賽
(高教社杯就是全國大學生數模競賽,美國賽就是國際大學生數模競賽)
F. 大學生a類競賽有哪些
大學生a類競賽如下:
1、綜合類學科競賽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全國大學校院學生創意實作競賽;
「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
2、課餘生活競賽
全大學生DV影像藝術競賽;
全國大學生街舞,挑戰賽;
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邀請賽;
大學生多媒體作品設計大賽;
中國大學生數碼媒體藝術大賽;
中國大學生在線暑假影像大賽;
全國大學生歌唱比賽。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的競賽時間:
初賽時間及形式:初賽定於每年的4月中旬(4月第二個星期日)上午9:00一11:00在全國各地同時舉行。初賽賽題包括筆答和聽力兩部分。初賽聽力採取播放錄音的形式。
決賽時間及形式:決賽筆試(含聽力)定於每年5月中旬(5月第二個星期日)上午9:00一11:00在全國各地同時舉行。決賽分兩種方式,各地可任選一種:第一種是只參加筆試(含聽力),第二種是參加筆試(含聽力)和口試。
只參加筆試(含聽力)的學生的決賽成績滿分為150分;既參加筆試(含聽力)又參加口試的學生滿分是200分,其中筆試分數為150分(含聽力),口試分數為50分。
決賽賽題和口試方案、題目由全國競賽組委會統一命制。各省級競賽組委會選擇是否統一參加口試,並決定口試地點、時間、形式等具體事宜。
G. 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有哪些
國內就是全國數學建模大賽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創辦於1992年,每年一屆,目前已成為全國高校規模最大的基礎性學科競賽,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學建模競賽。2015年,來自全國33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和澳門特區)及新加坡和美國的1326所院校、28665個隊(其中本科組25646隊、專科組3019隊)、近86000名大學生報名參加本項競賽。
Ⅰ、概念
簡單地說:數模競賽就是對實際問題的一種數學表述。具體一點說:數學模型是關於部分現實世界為某種目的的一個抽象的簡化的數學結構。更確切地說:數學模型就是對於一個特定的對象為了一個特定目標,根據特有的內在規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簡化假設,運用適當的數學工具,得到的一個數學結構。數學結構可以是數學公式,演算法、表格、圖示等。數學建模就是建立數學模型,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是數學建模的過程(見數學建模過程流程圖)。數學建模是一種數學的思考方法,是運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通過抽象、簡化建立能近似刻畫並"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強有力的數學手段。
Ⅱ、由來
1985年在美國出現了一種叫做MCM的一年一度大學生數學模型(1987年全稱為Mathematical Competition in Modeling,1988年改全稱為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其所寫均為MCM)。這並不是偶然的。在1985年以前美國只有一種大學生數學競賽(The William Lowell Putnam mathematical Competition,簡稱Putman(普特南)數學競賽),這是由美國數學協會(MAA--即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縮寫)主持,於每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分兩試進行,每年一次。在國際上產生很大影響,現已成為國際性的大學生的一項著名賽事。該競賽每年2月或3月進行。
中國自1989年首次參加這一競賽,歷屆均取得優異成績。經過數年參加美國賽表明,中國大學生在數學建模方面是有競爭力和創新聯想能力的。為使這一賽事更廣泛地展開,1990年先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後與國家教委聯合主辦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簡稱CMCM),該項賽事每年9月進行。數學模型競賽與通常的數學競賽不同,它來自實際問題或有明確的實際背景。它的宗旨是培養大學生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整個賽事是完成一篇包括問題的闡述分析,模型的假設和建立,計算結果及討論的論文。通過訓練和比賽,同學們不僅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很大提高,而且在團結合作發揮集體力量攻關,以及撰寫科技論文等方面將都會得到十分有益的鍛煉。[6]
Ⅲ、方法引
一、機理分析法 從基本物理定律以及系統的結構數據來推導出模型。
1. 比例分析法--建立變數之間函數關系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 代數方法--求解離散問題(離散的數據、符號、圖形)的主要方法。
3. 邏輯方法--是數學理論研究的重要方法,對社會學和經濟學等領域的實際問題,在決策,對策等學科中得到廣泛應用。
4. 常微分方程--解決兩個變數之間的變化規律,關鍵是建立"瞬時變化率"的表達式。
5. 偏微分方程--解決因變數與兩個以上自變數之間的變化規律。
二、數據分析法 從大量的觀測數據利用統計方法建立數學模型。
1. 回歸分析法--用於對函數f(x)的一組觀測值(xi,fi)i=1,2… n,確定函數的表達式,由於處理的是靜態的獨立數據,故稱為數理統計方法。
2. 時序分析法--處理的是動態的相關數據,又稱為過程統計方法。
三、模擬和其他方法
1. 計算機模擬(模擬)--實質上是統計估計方法,等效於抽樣試驗。
① 離散系統模擬--有一組狀態變數。
② 連續系統模擬--有解析表達式或系統結構圖。
2. 因子試驗法--在系統上作局部試驗,再根據試驗結果進行不斷分析修改,求得所需的模型結構。
3. 人工現實法--基於對系統過去行為的了解和對未來希望達到的目標,並考慮到系統有關因素的可能變化,人為地組成一個系統。
(參見:齊歡《數學模型方法》,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
Ⅳ、題型
賽題題型結構形式有三個基本組成部分:
一、實際問題背景
1. 涉及面寬--有社會,經濟,管理,生活,環境,自然現象,工程技術,現代科學中出現的新問題等。
2. 一般都有一個比較確切的現實問題。
二、若干假設條件 有如下幾種情況:
1. 只有過程、規則等定性假設,無具體定量數據;
2. 給出若干實測或統計數據;
3. 給出若干參數或圖形;
4. 蘊涵著某些機動、可發揮的補充假設條件,或參賽者可以根據自己收集或模擬產生數據。
三、要求回答的問題 往往有幾個問題(一般不是唯一答案):
1. 比較確定性的答案(基本答案);
2. 更細致或更高層次的討論結果(往往是討論最優方案的提法和結果)。
Ⅴ、研究生數模競賽
提交一篇論文,基本內容和格式大致分三大部分:
一、標題、摘要部分:
1.題目--寫出較確切的題目(不能只寫A題、B題)。
2.摘要--200-300字,包括模型的主要特點、建模方法和主要結果。
3.內容較多時最好有個目錄。
二、中心部分:
1.問題提出,問題分析。
2.模型建立:①補充假設條件,明確概念,引進參數; ②模型形式(可有多個形式的模型); ③模型求解; ④模型性質;
3.計算方法設計和計算機實現。
4.結果分析與檢驗。
5.討論--模型的優缺點,改進方向,推廣新思想。
6.參考文獻--注意格式。
三、附錄部分:
1.計算程序,框圖。
2.各種求解演算過程,計算中間結果。
3.各種圖形、表格。
H. 數學建模比賽有哪些
校賽,蘇北,電工,華東,華中,東北三省,網路賽,全國賽
I. 大學生a類競賽有哪些
大學生a類競賽主要有:
1、綜合類學科競賽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全國大學校院學生創意實作競賽;
「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
2、課餘生活競賽
全大學生DV影像藝術競賽;
全國大學生街舞,挑戰賽;
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邀請賽;
大學生多媒體作品設計大賽;
中國大學生數碼媒體藝術大賽;
中國大學生在線暑假影像大賽;
全國大學生歌唱比賽。
3、理科專業競賽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全國大學生力學競賽;
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
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
大學生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競賽;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全國大學生過程式控制制模擬挑戰賽;
全國大學生電工數學建模競賽;
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
ACM國際編程大賽;
SCILAB自由軟體編程競賽。
(9)河海大學數學建模比賽有哪些擴展閱讀
教育部確認的全國大學生九大學科競賽有:
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由教育部、財政部首次聯合批准發文(教高函【2007】30 號)的全國性 9 大學科競賽資助項目之一,目的是為構建高校工程教育實踐平台,進一步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團隊協同和工程實踐能力,切實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
該競賽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和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環境與土木水利學部共同主辦,各高校輪流承辦和社會企業資助協辦。
本競賽面向全國各高校大學生,提倡「重在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堅持自願報名參加的原則。
J. 大學生可以參加的競賽有哪些
大學生可以參加的競賽:
1、數學建模競賽
該比賽包含很多層次: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蘇北數學建模競賽,還有各類院校級數學建模競賽;比賽的形式是以三人為一組,用三天時間去解決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並不是簡單的數學題,很多會和社會實際問題相關,也可能涉及某些專業難題。所以不要以為數學建模競賽是要考察我們的數學能力,實際上是在考察解決問題的能力。
2、挑戰杯
挑戰杯分為「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和「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兩種競賽,這兩類競賽會交叉輪流舉辦,一般作品的徵集時間是從前一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
3、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
這類比賽會比較適合電類學生參加,電子設計大賽的形式也是給出題目,參賽者有四天三夜的時間解決問題,題目大致可以分為:控制類、測量類、高頻類以及電力電子類。該競賽會在單數年的9月份舉行。
4、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分成ABCD四類,A類是針對研究生,B類針對英語專業的學生,C類針對非英語專業的本科生,D類面向藝術和體育生。比賽會分成初賽和決賽兩輪,初賽在四月中旬,決賽在五月中旬,比賽形式是筆試和聽力。
5、全國英語演講大賽
這個大賽大家可能之前在電視上有看到過,比賽有初賽、復賽、決賽三輪,比賽形式有定題演講、即興演講和回答問題。
6、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這個競賽就是純考數學啦,建議在大一或大二的時候參加,再往後不學數學的時間太長了,再熟悉起來一些數學知識會比較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