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0以內加減法填空題怎麼教小孩填
【活動准備】 教具:裝好皮球的簍子(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裝好水果的簍子(蘋果7個、梨子3個) 學具:每人一個「小動物卡片」袋(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鉛筆和一個數學練習本。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裝好皮球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引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 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師出示裝好水果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進一步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如: ① 7 + 3 = 10 蘋果是7個 梨了是3個 總體是10個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這是總數 同理:3+7=10 4+2= 2+4=6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② 10 -3 = 7 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 梨子有7個 這是總數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同理:10-7=3 64=2 6-2=4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後,其它是部分數;在減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後,減法總數在最前。 ②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麼,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並做好記錄。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規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10分鍾後,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麼,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麼,又是多少。做記錄,並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弧「( )」;書面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設計意圖】 面對大班幼兒,對數學的數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識經驗和理解范圍,為了讓幼兒對加減法式子中的每一個數字的理解,為了讓幼兒能夠順利地進入小學,為了幼兒將來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激發幼兒探索數學奧秘。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系。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❷ 怎樣教小孩子一年級的數學填空
教移項和逆運算..
或者列豎式..
3
2
3
5
-
1
3
-
1
7
---------
------------
1
9
2
8
移項..
32-(
)=13
可以變為
32-13=(
)
根據
減數=被減數-差
(
)+17=35
可以變為
35-17=(
)
根據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你要先教會他什麼是加數、和、減數、被減數和差。
大概就是..
減號
等號
|
|
|
|
32
-
13
=
19
|
|
|
|
|
|
被減數
減數
差
加號
等號
|
|
|
|
28
+
17
=
35
|
|
|
|
|
|
加數
加數
和
❸ 怎麼教6歲的小孩10以內的數學加減填空
1.先易後難
先從十以內的加減法算起.可以與生活中可以用數量概念表達的物體結合.比如蘋果、桔子、荔枝、西紅柿、芒果等,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興趣,也可以讓他知道學習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鞏固成果
家長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給孩子出題目.只要有個空閑就可以提問,語速要快,這樣給孩子一種緊迫感,可以鍛煉他快速思維提升效率的習慣.家長隨口就可以說出3+2、5+4、9-3等等,只要孩子答對了,就要表揚他,「真棒」「真厲害」「我的孩子真聰明」等.十以內的加減法要讓他特別的熟練後再進入二十以內的,同樣非常熟練後過渡到百以內.不要過快,循序漸進,效果最好.
3.輔導技巧
十以內的加減法,再重申一遍,一定要讓孩子極其熟練才行.要達到脫口而出的效果.萬莫著急.要告訴孩子加減法是一個互補的關系,特別是在十以內加減法時一定要講清楚,這樣有助於孩子的理解.
二十以內的加減法,要建立在孩子熟練掌握十以內加減法之上才行.十以內的很熟練後,可以很快掌握二十以內的.這一階段的輔導要藉助一些書面的運算,家長可以給孩子出題,方法是找一個有橫格的本子,在大約有十頁的紙上隨機按1+1、1+2、1+3……1+20,2+1、2+2、2+3……2+20,3+1、3+2、3+3……3+20,一直出到19+1為止,這樣出題的好處是可以把20以內的數字的任一組合都給孩子顧及到了.減法也是如此.
100以內的練習時也是這樣.
4.計時獎懲
要給孩子採取計時方式做練習,也可以給孩子出50或100道題計時,孩子做完後,用醒目的筆給孩子判上分數並保存起來,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點滴進步,提高他練習的樂趣.超時了就給點獎勵,慢了就可以用一些小小的懲罰.視當時的學習情況定.
❹ 4,5歲小朋友的數學啟蒙怎麼教
鏈接: https://pan..com/s/1EgE4cr6BJmbuNhA6sJ2WKQ
❺ 幼兒園數學填空題有什麼口訣
如下: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
二加八,十隻花老鴨,
三加七,十隻老母雞,
四加六,十隻金絲猴,
五加五,十隻大老虎。
看到9想到1,
看到8想到2,
看到7想到3,
看到6想到4。
看到大數加小數,
先把兩數換位置。
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2、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3、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三、退位減法
1、退位減法要牢記,先從個位來減起;
2、哪位不夠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記;
3、如果隔位退了1,0變十來最好記。
四、連續退位的減法
1、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2、借走了往後走,0上有點看作9。
❻ 幼兒的數學怎麼教
鏈接:
《巧虎快樂數學》是利用伊索寓言故事來教小朋友們學習數學的,當然還是由我們熟悉的主人公—巧虎、琪琪來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個人感覺《巧虎快樂數學》利用伊索寓言的方法是非常贊的,讓小朋友們在寓言故事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數學知識,在學習這方面,巧虎的好點子確實值得贊揚。不管是《巧虎英語學習版》還是《巧虎拼音城堡》或者《巧虎學漢字》,這些學習的資源都不會給孩子帶來任何的學習壓力,相反,會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或許這就是巧虎的神奇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