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2-07-13 04:34:02

Ⅰ 如何寫好教學設計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可利用學生參與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

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內動力 。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力求認識某種學習對象並參與某種學習活動的傾向和動力,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只有學生對學習本身產生學習興趣時,才能使整個認知活動積極起來。教學實踐證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合理利用「成功感」。學校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過程中成就意識和志向水平的高低與他們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有著密切的聯系,而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又主要來源數學學習中的「成功感」。

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很小的),都將使他們進一步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不斷增強他們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激勵他們表現出更加積極、主動參與的態度,產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內動力。因此,我們在數學學習教學中不僅要激發學生心靈深處強烈的探求數學奧秘的慾望,創造條件讓他們主動參與各種數學學習活動,而且還要盡可能讓他們獲得自主探索數學知識成功的情感體驗(成功感),使之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其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能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

架設認知的橋梁,促使知識的正遷移,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重要條件

知識的正遷移指的是學習活動中,一種知識對另一種知識的積極的影響。學校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數學學習的主要認知方式是「同化」和「順應」。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更新的過程中,往往要檢索自己認知結構中與新信息(知識)有關的信息(知識),使新知識在他們已有的認知結構中找到適當的「固著點」,進而達到「同化」新知識建立起新的認知結構的目的。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充分挖掘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可以利用的相關信息(知識),而且要努力提高他們的認知結構中對新信息(知識)的吸附、攝取和包容功能的有關信息(知識)的穩定性和清晰度,從而「激活」學生認知結構中的「固著點」,促進知識的正遷移。

Ⅱ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步驟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學設計要考慮有利於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設問題,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
2.小組學習,自主探索
解決問題是學習的目標,學生要圍繞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學習。
3.協作交流,釋疑解難
交流的過程促進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團結、協調、合群共事的群體協作精神。為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奠定良好基礎。
4.匯報成果,解決問題
學生在小組內探索、交流、達成共識後,由各組組長匯報學習的成果。學生的回答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教師可提出適當的建議,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5.課外延伸,實踐運用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時代賦予的重要任務。所以課後要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地運用。

Ⅲ 如何做好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一、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
二、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
1、分析學生情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習者的起始能力、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2、組織教學內容。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解決「教什麼、學什麼」的問題。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其次要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應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並通過合適的內容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選擇教學方法。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方法的選擇。不但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人特點、學生年齡特徵選擇教學方法,還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
教學設計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
總之,教學設計是由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諸要素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效果的評價等組成的一個系統工程。系統的整體觀認為,只有各組成部分和諧地統一、協調於系統的整體之中,才能達到整體的優化。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不僅要掌握每個子系統的特點、功能以及各子系統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還要對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有深刻的認識,洞察每一子系統與整體教學目標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綜觀全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進行整體優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Ⅳ 小學數學教師怎樣進行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教師怎樣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時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構建起課堂教學比較完整的目標體系,由以知識本位、學科本位轉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今天,朴新小編給大家帶來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

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特點,提高教學實效

傳統教學的備課也是一種教學設計,但這種設計大都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教學決策往往是憑教師個人經驗和意向而做出的。許多教師從重知識傳授的理念出發,以教材和教學用書為研究重點,只要有教科書和教學用書,就進入規范的教學實踐程式:教師用教材教學生。當面對著淡化了學科知識體系的<<數學>>新教材,教師們的困惑和茫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新課程的教學設計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備課,它需要克服教師教教材的局限,引導學生在學習文本教材和多種課程內容的同時,通過學生自身的獨立思考、生活體驗、感悟和實踐,才能真正內化發展為學生的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要從過分重視數學知識的傳授向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的轉變,改變把教材僅僅視為傳授學科知識工具的認識。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設計在注重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教學內容應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構建。自主探究合作,猜想,驗證,根據教材的情景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新知識,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真正主人.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以學生生實際為主導,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獲取數學信息;從而將數學知識又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提升學生思維的目的。教師的教學活動出發點和歸結點就是尋找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情感體驗的最佳結合。

教學設計要抓住重難點

課堂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它直接制約著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媒體、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實施,起著綱舉目張的作用。合理可行的教學目標,有助於教師選擇和使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對教學活動具有導向、指引、操作和調控等功能,從而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如果課堂教學沒有明確目標,那就會導致很大的教學隨意性。如果在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選擇上,過分注重知識目標,輕視能力目標,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會造成教學失去整體性。如果教學目標太籠統、抽象,不夠具體、明確,就會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發揮指導教學的作用。如果教學目標在制定時只重視「教」的目標,忽視「學」的目標,很難促使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發生質的變化。精彩的課堂教學不在於教師講得精彩而在於學生學得精彩。在實施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對教學目標的確立,如果習慣於過去的老方法,習慣於照搬教學參考書,那就勢必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是教師對教學活動結果的一種主觀願望,是對完成教學活動、學習者應達到的行為狀態的詳細具體的描述。它是通過教學活動落實課程標准提出的要求,從而在學生身上引起的素質和行為的變化。

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就應考慮:在教學之前,學生能夠做什麼;在教學之後,學生的行為應該有什麼變化。教學目標的確定要以課程標准給出的課程目標和內容目標為依據,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在全面系統思考的基礎上科學地制定。

Ⅳ 怎樣做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一、准備的策略1、分析教材新教材具有聯系生活、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注重建立探索式的學習方式等特點。作為教師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挖掘新教材內涵,利用新教材課程新的優勢,用好、用活教材。上課前的課時分析時應考慮的諸多因素,如:本節課教學重點、難點是什麼?;教材內容與課時教學目標的實現是否是必須的?;需要補充什麼或是刪減哪些?;需要調整什麼或是融合哪些內容?;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如何滲透?;教學如何導入又如何結尾?2、分析學生「知彼知已,百戰不殆。」能否實現有效教學,關鍵在於能否備好自己的學生。我們可以這樣分析學生: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了進行新的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學會的知識和技能?沒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樣?哪些知識學生自己能夠學會?哪些需要點撥和引導?3、處理教材把握教材中豐富的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使用價值,有效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時,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還可以改變教材的呈現形式或調整、補充教材資源,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也可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或當地特色的學生感興趣的素材為教學所用,大膽、合理地進行補充、開發新的信息資源,並進行重新設計,使之有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更好地體現新的教育教學理念。4、設計預案教學之前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材的編寫意圖、影響學生課堂情感的因素、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原有的情感反應狀況、教師本人的教學風格、手段和方法,從而策劃出符合實際而又風格鮮明的教學預案。在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包括縱向的教學順序和橫向的師生交往形式,教師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多種教學藝術,優化教學結構,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即對整個教學過程所進行的一種有準備的、有意識地預設。二、實施的策略1、轉變教師角色《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一觀點已逐步被廣大教師接受,但話語層面上的認同並不能自然生成相應的教學行為。怎樣合理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恰當引導學生探究、交流?怎樣以學習共同體一員的姿態,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夥伴?這些問題讓我思考著、探索著,並要求我們實實在在地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2、引導自主探索課堂教學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教師要進行開放式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時間、空間和學習方法上體現一個「放」字,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自主選擇學習方法。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發現和掌握數學知識。力求做到:問題讓學生提,疑難讓學生解,方法讓學生悟,思路讓學生講,錯誤讓學生析。3、關注體驗感悟學生的體驗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與單純的模枋,的是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體驗、感悟。一位老師這樣設計「10的認識」:先從生活中找「10」:10個手指頭、一(10)班……小朋友興趣盎然,紛紛舉例。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影密切相關的情景,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4、強化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利於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新教材提倡課堂學習活動化,因此可以把學生分成各種各樣的合作小組,進行角色表演、游戲、做分工、完成項目以及陳述、討論、辯論等。但要注意兩點:一是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合作任務,每一位都有事可做,有話可說,有問題可想;二是要創設合作的氛圍,並採用多樣化的合作方式。三、反思的策略教師自我有效反思可貫穿教學全過程。課前反思: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課程資源以及教師本人的教學風格、手段和方法;課中反思: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要拘泥於原有的教學設計,要根據課堂上的實際狀況及時作出調整,隨時思考教學策略的運用是否妥當等,及時對原有的教學設計進行「二度設計」;課後反思:教學目標是否達到了?如果達到的話,有哪些標志?事先的設計與實際的進程之間的差距如何?如果有,你是怎麼處理的?教學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哪些是關鍵性的問題?你打算在後繼的教學中如何解決這關鍵性的問題?在教學中有無讓你印象深刻的事件?如果有的話,記錄下來。通過反思進行總結,通過反思加以調整,通過反思實現發展。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效益,我們教師要在數學理念上堅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努力開創小學數學教育的新天地,在教學實踐上,堅持「扎實有效」的原則,努力把新的教學觀念體現在每一個教學活動之中,使我們的數學教學走向求真、求美、求簡的境界。

Ⅵ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怎樣把握課堂

1、讓學生明白教材的編排意圖。
在教學設計時,總要讓學生明白這節課學習的內容與今後學習的關聯作用及對今後踏入社會的用途。如:在學習《大數的讀寫》這一章中,讓學生明白,在今後運用統計、書寫、以後繼續升造學習,步入社會乃至對就業的就有一定的影響。再如,《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設計時少不得把口算在日常生活的作用及在本章節的安排目標向學生介紹一番。讓學生明白教材編排意圖,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明白教材的編排意圖,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
2、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例如,同樣的「確定位置」一課,由於兩位教師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就會形成了兩種不同水平的教學設計。
要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就必須正確地處理好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關注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等目標的不同層次。布盧姆以學習者的外顯行為作為目標分類的基點,以行為的復雜程度作為劃分目標的依據,提出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的六級分類──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克拉斯沃爾等人於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學目標分類,並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將其分為五級:接受、注意,反應,價值化,價值觀的組織,價值或價值系統的性格化。辛普森將動作技能依次分為知覺、定向、在指導下做出反應、機械化動作、復雜的外顯反應、適應、創作。三位教育家的目標分類為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提供了基本依據,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要對這三個目標領域統籌加以考慮,並把較高水平的目標當做影響內容的主題和根本目的來看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定出恰當的教學目標。
3、正確運用遷移法。
選擇正確適宜的應用知識遷移的方法能起到化難為易,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大數的讀寫》從復習萬以內數讀寫方法的開始遷移到主題;又如《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從復習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開始引入到所學內容;再如《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從回顧除數是一位除法的題目入手導入到新課題。這樣讓學生很容易學會新知識。
4、注重解題方法設計的多樣化。
解題方法多樣化設計可以讓每個學生受益,他們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接受數學知識。如在《大數讀寫》教學設計中,採用了在數位順序表中填數方法,能適用於學困生,讓分層教學的方法在讀寫運用中產生,數數位(個、十、百、千……)方法運用於優分層。這樣很容易攻破了大數讀寫這一難關。

Ⅶ 怎樣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例如,同樣的「確定位置」一課,由於兩位教師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因而形成了兩種不同水平的教學設計。
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基於這一目標,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寫有第幾列、第幾行的卡片,讓學生手拿卡片到前邊站好,然後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應的位置。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匯報是怎樣找到位置的,最後達成了教學目標。從這節課的目標確定與教學過程設計來看,認知性教學目標是主體,盡管教學設計質朴,也考慮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但卻造成了學生的單一認知發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體驗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
      另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自主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在該目標的指導下,教師首先讓學生嘗試用最簡捷的數學方法描述班級中一名同學的位置,然後把同學們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類比較,在此基礎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點──都是用「第3組、第2個」描述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的。此時教師指出,其實這名同學的位置還可以用(3,2)來表示,這種方法在數學中就叫「數對」。在師生共同研究了「數對」的讀寫方法之後,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教師用手指一個學生,請這個學生用「數對」說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學生判斷正誤;教師說「數對」,請坐在相應位置的學生起立,其他學生用手勢判斷對錯。最後教師還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砸蛋游戲,把代表每個學生位置的「數對」輸入電腦,同學們隨機叫停,這位幸運的同學就到前邊,在正確用「數對」說出想砸的金蛋或銀蛋在方格紙上的位置後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後,電腦上會出現一句祝福的話。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使學生感受到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簡捷性、唯一性,同時還體會到數學與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享受了成功,體驗了快樂。
通過對以上兩個教學設計的對比,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要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就必須正確地處理好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關注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等目標的不同層次。布盧姆以學習者的外顯行為作為目標分類的基點,以行為的復雜程度作為劃分目標的依據,提出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的六級分類──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教學如何進行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