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數學小報上寫什麼呢
數學小報可以寫一些數學學習方法。
一、:基本學習方法。
1、課本要「預、做、復」。每堂新課之前,做到先預習,特別要把難點或不懂之處用彩筆劃出,以便上課時更加註意。每節內容後面的練習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內容,會做80%的練習題。每節新內容學完後,我們要按照課本內容,從易到難,從簡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學過的知識進行比較復習,對概念、定理、公式做出歸納、總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好能把課本上的例題自己做一遍。對課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
2、上課要「聽、記、練」。把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放在課堂上著重聽,必要時還需做好筆記,並通過一些練習題加以鞏固。數學不同於其他學科,單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通過練來減少運算中出現的錯誤。
3、作業要「思、問、集」。作業一定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多從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從典型題目中探索多種解題方法,從中得到聯想跟啟發。同時,還應多樹立數學解題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數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整體的思想、分類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對於難題,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如改變條件、添加條件、結論與條件互換,原結論還成立嗎?另外,對於自己作業、試卷中出現的錯誤,最好能准備一本錯題集,以便今後復習中使用。做到絕不出現第二次類似錯誤。
❷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內容是什麼
阿拉伯數字1、2、3、4、5、6、7、8、9、0是國際上通用的數碼。這種數字的創制並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勞。阿拉伯數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
公元前3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各地的寫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羅門式,它的獨到之處就是從1~9每個數都有專用符號,現代數字就是從它們中脫胎而來的。當時,「0」還沒有出現。到了笈多時代(300-500年)才有了「0」。這樣,一套完整的數字便產生了。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印度數字首先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等國。7-8世紀,隨著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飢似渴地吸取古希臘、羅馬、印度等國的先進文化,大量翻譯其科學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學家、旅行家毛卡訪問阿拉伯帝國阿撥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達,將隨身攜帶的一部印度天文學著作《西德罕塔》獻給了當時的哈里發曼蘇爾(757-775),曼蘇爾令翻譯成阿拉伯文,取名為《信德欣德》。此書中有大量的數字,因此稱「印度數字」,原意即為「從印度來的」。
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約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數字,並在天文表中運用。他們放棄了自己的28個字母,在實踐中加以修改完善,並毫無保留地把它介紹給西方。9世紀初,花拉子密發表《印度計數演算法》,闡述了印度數字及應用方法。
印度數字取代了冗長笨拙的羅馬數字,在歐洲傳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對,但實踐證明優於羅馬數字。1202年義大利雷俄那多所發行的《計算之書》,標志著歐洲使用印度數字的開始。該書共15章,開章說:「印度九個數字是:『9、8、7、6、5、4、3、2、1』,用這九個數字及阿拉伯人稱作sifr(零)的記號『0』,任何數都可以表示出來。」
14世紀時中國的印刷術傳到歐洲,更加速了印度數字在歐洲的推廣應用,逐漸為歐洲人所採用。
❸ 數學手抄報上該寫什麼內容
數學手抄報資料1:零的認識
零看上去很單調,就是沒有,其實它非常地豐富,它隱藏了許多。在數學中零非常特殊,不管做什麼題,你應該考慮零。 在幾何中,「0」經常被作為記號。 「0」的特殊源於在一些概念或題里,比如每個有理數都有倒數,「0」卻沒有,有理數分為正數、負數。「0」,一個數就分為一類,這不特殊嗎?在除數里,只有零不能作除數。零作被除數,不管除以什麼數(「0」除外)都得零。
往往我們會忽視零,但它卻起著重要的責任。如,問等於幾?有些人就不能聯想到「0」。在數數時,有人就會忘掉零。如:不大於5不小於-5的整數有幾個?有人就會定有8個。
其實還有0。如:有哪些數的絕對值不大於本身?那就是正數和零(也可以稱之為非負數)。 零在生活中更量五彩斑斕。在期末後開家長會,老師那裡登記的犯錯本給家長看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那一格記著「0」,這表示我們沒有犯過錯,家長高興,我們高興。
但是在卷子上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個數或接近這個數的整正數,否則回家的日子就難過了。在比賽中,誰都不希望得到「0」。 零是豐富的。我認為零在題中是陷井,大家以後做題時應考慮零。零在不同的場合也能使人的情緒改變。它是美妙而又豐富的。
數學手抄報資料2:數學游戲
四個同學在一起做數學游戲。小華、小軍和小明把手放在背後。小虎拿了二隻白球、三隻紅球給他們看,接著從背後給他們每人手中放一隻紅球,剩下的二隻白球悄悄地藏起來。然後,允許他們每人看一下另外兩個人手中拿的是什麼顏色的球,但不準看自己手中的球。看過以後,小虎要他們迅速判斷自己手中的是什麼顏色的球。小明第一個猜出了自己手中球的顏色。他是怎樣判斷出來的呢?
小明想:小華和小軍都是紅球,那我的球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紅球。如果我拿的是白球,那麼小華和小軍就會很快想到他們手中拿的肯定不是白球。因為此時小華可以這樣推測:小明拿的是白球,如果我拿的也是白球,小軍就會馬上說出自己是紅球,因為白球總共只有2個。小軍也可以馬上說出自己是紅球,因為白球總共只有2個。小軍也可以作以上這番推測,並迅速作出判斷。而現在他們兩人都猶豫不決,可見我手中拿的一定是個紅球。
❹ 數學手抄報內容寫什麼
01❺ 數學手抄報內容應該寫什麼
數學手抄報內容應該寫什麼?
有獎勵寫回答共21個回答
戰為瘸子六
TA獲得超過1.2萬個贊
聊聊關注成為第107位粉絲
第一、 弄清句子中某些詞語的意義.
例如,「m與13的差」與「m減去13的差」,兩者意思是相同的,應該寫成m-13,而不能寫作13-m.也就是說,求兩數的差,先給的數應該是被減數,後給的數則是減數.二者次序不可顛倒.
又如,「a被9除」,「用9來除a」與「a除以9」的意思是相同的,應該寫成a÷9.而不能寫作9÷a.
再如,「x與y的立方差」與「x與y差的立方」意義則是不同的,前者應該表示成,後者則為.
以上都是列代數式時容易出錯的地方.為了避免此類錯誤,審題時一定要把題目中的一些重要詞語的意義弄清楚,特別是要區分一些容易混淆的數學概念,防止張冠李戴.
第二、 抓住句子中的「的」字劃分層次.
在分析題意時,要特別注意抓住句子中的「的」字來劃分層次.下面舉兩個例子.
例 用代數式表示:比a、b兩數的立方差的3倍小c的數.
分析:句子里共有三個「的」字,我們根據它們所在的位置,用不同的線條劃出句子的不同層次.
我們先表示 「a、b兩數的立方差」:──.
其次,表示「a、b兩數的立方差的3倍」:
❻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怎麼寫內容怎麼寫
祖國就像一片冰河宇宙中升起的火熱太陽,用炙烈的溫度,驅散寒冷,融解堅冰。
祖國彷彿一方黑暗虛空中飄來的明亮恆星,用強烈的光芒,趕走黑暗,帶來光明。
祖國是我們心目中永遠的家園,他是這個世界唯一的凈土,他哺育了我們所有中華兒女。
寫中國做的一些光榮,正義的事。中國人的精神,氣節,骨氣。中國保衛領土的決心。中國的友好。中國的富強,繁榮。愛國的詩歌。中國受到壓迫的歷史以及中國人民的反抗。中國的獨有文化,燦爛的歷史。傳統,傳統文化。對未來的展望。中國的先進科技。中國夢,中國初心。中國偉大的領導者。中國的溫暖。對祖國的愛。中國的古跡,著名景點。
❼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可以寫什麼
可以寫一些數學家的小故事 :
1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後35位,後人稱之為魯 道夫數,他死後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後,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2 .20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的馮·諾依曼.眾所周知,1946年發明的電子計算機,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生活的進步.鑒於馮·諾依曼在發明電子計算機中所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1911年一1921年,馮·諾依曼在布達佩斯的盧瑟倫中學讀書期間,就嶄露頭角而深受老師的器重.在費克特老師的個別指導下並合作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此時馮·諾依曼還不到18歲.
3. 伽羅華生於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小城鎮,父親是學校校長,還當過多年市長。家庭的影響使伽羅華一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1823年,12歲的伽羅華離開雙親到巴黎求學,他不滿足呆板的課堂灌輸,自己去找最難的數學原著研究,一些老師也給他很大幫助。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只宜在數學的尖端領域里工作」。
4.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義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父親是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裡,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並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鑽研《幾何原本》。
5 . 俄國詩人萊蒙托夫也是一個數學愛好者。在服兵役時,他出題給軍官做一個數學游戲:
他讓一個軍官先想好一個數,不要告訴別人,然後在這個數上加25,心算好了以後,再加上125,然後再減去37。把算好的結果減去原來想的那個數,結果再乘5並除以2,最後,萊蒙托夫對那個軍官說:答案是282.5。
❽ 數學手抄報文字內容可以寫什麼
.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關於數學的笑話;關於數學的名言;關於數學的意義;關於數學的小故事等。
數學名人故事:
德國著名大科學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高斯在還不會講話就自己學計算,在三歲時有一天晚上他看著父親在算工錢時,還糾正父親計算的錯誤。
長大後他成為當代最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在物理的電磁學方面有一些貢獻,現在電磁學的一個單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數學家們則稱呼他為「數學王子」。
他八歲時進入鄉村小學讀書。教數學的老師是一個從城裡來的人,覺得在一個窮鄉僻壤教幾個小猢猻讀書,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見:窮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這些蠢笨的孩子念書不必認真,如果有機會還應該處罰他們,使自己在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樂趣。
這一天正是數學教師情緒低落的一天。同學們看到老師那抑鬱的臉孔,心裡畏縮起來,知道老師又會在今天捉這些學生處罰了。
「你們今天替我算從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罰他不能回家吃午飯。」老師講了這句話後就一言不發的拿起一本小說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們拿起石板開始計算:「1加2等於3,3加3等於6,6加4等於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個數後就擦掉石板上的結果,再加下去,數越來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臉孔漲紅了,有些手心、額上滲出了汗來。
還不到半個小時,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師,答案是不是這樣?」
老師頭也不抬,揮著那肥厚的手,說:「去,回去再算!錯了。」他想不可能這么快就會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卻站著不動,把石板伸向老師面前:「老師!我想這個答案是對的。」
數學老師本來想怒吼起來,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齊齊寫了這樣的數:5050,他驚奇起來,因為他自己曾經算過,得到的數也是5050,這個8歲的小鬼怎麼這樣快就得到了這個數值呢?
高斯解釋他發現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古時希臘人和中國人用來計算級數1+2+3+…+n的方法。高斯的發現使老師覺得羞愧,覺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輕視窮人家的孩子的觀點是不對的。他以後也認真教起書來,並且還常從城裡買些數學書自己進修並借給高斯看。在他的鼓勵下,高斯以後便在數學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牛頓(1642~1727)
牛頓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曾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
牛頓是舉世公認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幼年充滿了辛酸,在他出生前3個月父親便去世了,之後母親改嫁,他是由外祖母撫養成人的。23畢業於著名的劍橋大學後留校工作。後因逃避倫敦流行的鼠疫來到母親的農場里。在這里,他被一個常人熟視無睹的現象吸引住了。有一次,他看到一個熟透了的蘋果落在地上,便開始思索為什麼蘋果會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飛到天上去呢?一定是有一種力在拉它,那麼這種將蘋果往下拉的力會不會控制月球?他就是通過這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現象,發現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這個定律的巨大作用,很快就顯示了出來。它解釋了當時所知道的天體的一切運動。同時,牛頓又完成了一項重要的光學實驗,從而證明了白光是由以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順序排列的合成光。1687年,牛頓出版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這里,他鑽研了伽利略的理論,並歸納出著名的運動三大定律。除此之外,他發現的二項式定理,在數學界也有一席之地。1704年,出版《光學》一書,總結了他對光學研究的成果。
牛頓61歲那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此後年年連任直至逝世。作為舉世公認的、最卓越的科學巨匠,他仍謙遜地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1727年3月20日,84歲的牛頓逝世了。作為有功於國家的偉人,他被葬在了英國國家公墓,受到世人的瞻仰。
祖沖之(429~500)
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范陽遒(今河北淶水)人
祖沖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個管理朝廷建築的長官。祖沖之長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人家都稱贊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他特別愛好研究數學,也喜歡研究天文歷法,經常觀測太陽和星球運行的情況,並且做了詳細記錄。
宋孝武帝聽到他的名氣,派他到一個專門研究學術的官署「華林學省」工作。他對做官並沒有興趣,但是在那裡,可以更加專心研究數學、天文了。
我國歷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並且根據研究天文的結果來制定歷法。到了宋朝的時候,歷法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祖沖之認為還不夠精確。他根據他長期觀察的結果,創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叫做「大明歷」(「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號)。這種歷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也就是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間)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測定月亮環行一周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沖之請求宋孝武帝頒布新歷,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議。那時候,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為祖沖之擅自改變古歷,是離經叛道的行為。 祖沖之當場用他研究的數據回駁了戴法興。戴法興依仗皇帝寵幸他,蠻橫地說:「歷法是古人制定的,後代的人不應該改動。」祖沖之一點也不害怕。他嚴肅地說:「你如果有事實根據,就只管拿出來辯論。不要拿空話嚇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幫助戴法興,找了一些懂得歷法的人跟祖沖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沖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布新歷。直到祖沖之死了十年之後,他創制的大明歷才得到推行。
盡管當時社會十分動亂不安,但是祖沖之還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學。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數學方面。他曾經對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作了注釋,又編寫一本《綴術》。他的最傑出貢獻是求得相當精確的圓周率。經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七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
祖沖之在科學發明上是個多面手,他造過一種指南車,隨便車子怎樣轉彎,車上的銅人總是指著南方;他又造過「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試航過,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還利用水力轉動石磨,舂米碾穀子,叫做「水碓磨」。
祖沖之晚年的時候,掌握宋朝禁衛軍的蕭道成滅了宋朝。
❾ 四年級數學知識手抄報的生字什麼寫
數學手抄報四年級內容可以這樣寫,你選幾道?你
們學過的四年級的數學題目比較典型的抄在手抄報上,可以寫計算題,也可以寫應用題。
❿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手抄報資料
手抄報資料需要用到一些模版,這里收集了小學階段的多種模版,可供你參考。
我們都整理成集,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階段語文、英語、數字、音樂、美術、體育、自然、科學等》網路網盤資源大全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提取碼:1234
對於小學階段所涉及到的各科各類資料,我拍改們都收集、歸類並定期更新。歡迎有需求的家長、老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