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題目導入什麼意思

數學題目導入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7-13 17:25:35

初中數學教學導入有什麼時尚新穎,吸引學生的方法

怎樣學好初中數學?需要使用什麼方式哪?

數學是很多的學生都在煩惱的問題,有很多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個科目的分數非常低,那麼怎樣學好初中數學哪?有什麼方式可以改善嗎?

知識點

所以想要學好數學,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這與很多的因素有關,首先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然後了解這個科目的特點,使自己有一定的了解之後,開始進行學習,相信通過本篇文章你應該知道怎樣學好初中數學了吧!

數學題目是什麼意思

脫式計算,分成3步,用簡演算法。比如第一題:
36×19-9×36
=36×(19-9)
=36×10
=360

③ 如何把生活問題引入數學課

從生活經驗入手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同一堂課,不同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樣,這主要取決於教師的語言水平。尤其是數學課堂教學,要學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沒有高素質語言藝術的教師是不能勝任的。鑒於此,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徵等個性心理傾向,將數學語言生活化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問:「我家裡有10000元錢暫時不用,可是現金放在家裡不安全,請同學們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錢?」學生回答的辦法很多,這時再趁機引導學生:「選擇儲蓄比較安全。在儲蓄之前,我還想了解一下關於儲蓄的知識,哪位同學能夠介紹一下嗎?」學生們競相發言。在充分感知了「儲蓄」的益處之後,學生們又主動介紹了「儲蓄的相關事項」,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體會到了生活與數學休戚相關。
創設課堂教學生活化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兒童的生活經驗越接近時,學生自覺接受知識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設計數學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去發現、探索和應用,學生們就會發現原來熟視無睹的事物竟包含著這么豐富的數學知識。例如老師可以把學生春遊中的情境拿到教學中來,「同學們去春遊,爭著要去劃船,公園里有7條小船,每船乘6個人,結果還有18個人在岸上等候。」在課上,讓學生根據情境自己編題,自己列式解題。這樣,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變成了來自生活的、生動的數學問題,還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積極探究。
結合生活進行實際演練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為了使學生能比較輕松的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力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他們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他們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比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存在著三種類型的題目:相向而行(或相對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為了讓學生能夠搞清三者之間解題規律的聯系和區別,筆者組織學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兩人為一組,將相遇問題中的三種情況作演示,表演場地在教室內外自由尋找,過5分鍾後集中交流表演情況。學生們興致勃勃,個個洋溢著笑容開始了自己的演出。通過這次實際演練,使學生加深了對相遇問題三種情況的理解。
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
「讓講台成為舞台、讓教室成為社會、讓學生成為演員、讓教師成為導演」,將數學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將學生運用數學的過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慾望,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學生運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新思想、新發現,可以幫助學生系統地思考問題、探究問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在教學中讓學生編寫「我和數學」的故事,寫「數學日記」,可以培養對數學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數學與生活聯系緊密。如讓學生寫在家裡,爸爸媽媽用到了哪些數學知識,上商店買東西,又用了哪些數學知識……通過記「數學日記」,既讓學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數學,明白了數學知識不僅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在用,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而教師通過閱讀學生的「數學日記」,也可以了解學生有沒有較強的「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以後的教學更有針對性。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④ 小學應用題怎麼寫導入

給你教案吧!1、混合運算
第一課時 有括弧的三步運算
學習內容:
教科書第一頁的例1,完成做一做的題目和練習一中第1、2、3、6題。
學習目標:
1、使學生掌握小括弧內含有兩級運順序算。
2、會正確計算較復雜的三步式題。
3、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及其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分析的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混合式題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運算式題。
課型:新授課
學法:自學,討論、指導
教具:口算卡片、投影
學習過程:
一、復習:
1、回憶並口答已學過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1) 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應當怎樣進行計算?如果只有乘除法呢?
(2)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應當怎樣進行計算?
(3)算式里有括弧應當先算什麼?
2、口算(卡片)
30+24÷6 100-60÷5 90÷5+4
25×10-4 (30+24)÷6 (100-60)÷5
90÷(5+4) 25×(10-4)
3、計算
150÷42×4÷14 (240+120)÷(140-20)
(1)指名說運算順序
(2)自做並集體訂正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有括弧的三步計算式題
三、新授
出示例1:100-(32+540÷18)
1、學生分組討論研究運算順序及計算過程
2、小組交流匯報想法
3、教師小結,整理大家意見,說明運算順序
4、學生自己嘗試進行計算,指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迴指導,並集體訂正
5、師生共同歸納帶小括弧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投影出示),計算有小括弧的四則混合運算式題,應當先算小括弧裡面的,後算小括弧外面的;小括弧裡面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小括弧裡面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應當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四、鞏固練習
1、「數學王國」第一關:「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並集體訂正。
2、、「數學王國」第二關:練習一的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並集體訂正,並談收獲。
3、流水線:練習一的第3題,
4、當個好醫生:練習一的第6題
五、課堂質疑
學生暢所欲言,提出疑難問題。
六、課堂小結
1、學生發言:談談在這節課中有什麼收獲?
2、教師發言:針對練習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簡要的提醒。
七、作業:AB:練習一的1題
A 1、計算(4000-2400÷15)×26時,要先算 法,再算 法,最後算 法。
2、診斷:
480+(250-250÷50)
=480+(0÷50)
=480+0
=480
(5+20÷5)×120
=(25÷5)×120
=5×120
=600

板書設計:
有括弧的三步的計算式題
100-(32+540÷18)
=100-(32+30)
=100-62
=38

第二課時 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文字題
學習內容 :
教課書第1頁上的例2,完成做一做的題目和練習一的第4、9題。
學習目標:
1、使學生正確理解敘述題的和、差、積、商的含義。
2、會根據題意列出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難點:
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文字題,會正確使用小括弧。
課型:新授課
學法:自學、討論、指導
教具:投影儀、小黑板
學習過程:
一、復習
1、什麼叫做和、差、積、商?要求這幾種數必須和具備哪兩個條件?
2、出示准備題:45與39的和除 以6,商是多少?
討論:
(1)這道題求的是什麼?要求出商必須知道哪些條件?被除數和除數都直接給出了嗎?怎樣求出被除數和除數都直接給出了嗎?怎樣求出被除數?這道題應當先算什麼?後算什麼?
(2)自己列式解答,並在小組交流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解答的是以前已經學過的帶有小括弧的兩步計算文字敘述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三步計算的文字敘述題。
三、新授
學習例2(投影出示)
例2:45與39的和,除 以45與39的差,商是多少?
1、小組討論(小黑板出示)
(1)在列綜合算式之前,先要弄清什麼?
(2)在列綜合算式時,要注意什麼?
(3)列出綜合算式之後,要注意什麼?
2、小組交流,匯報想法,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歸納總結。
(1)在列綜合算式之前,先要弄清最後要求的是什麼,需要知道什麼數,題目中直接給出了沒有,要先算什麼。
(2)在列綜合算式時,要注意:如果先算加減法,要加小括弧,弄清什麼數寫在前面,什麼數寫在後面。
(3)列出綜合算式以後,要注意檢驗一下所列的算式是否符合題意。
3、讓學生根據以上討論情況,分析例2。
4、學生自己列式,集體訂正(強調45+39與45-39為什麼要加小括弧)。
5、自己解答並訂正。
四、鞏固練習
1、做「做一做」,獨立完成並集體訂正
2、做練習一的4題,
(1)先列出算式並訂正
(2)再獨立解答,小組交流。
五、課堂質疑:
學生提出疑難問題
六、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麼收獲?
七、作業:
A B:練習一中的9題
A:把下面各題的分步算式寫成綜合算式
(1)80×4=320 120÷4=30 320-30=290
(2)90+60=150 6×5=30 150÷30=5

板書設計:
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文字 題
例2:45與39的和,除 以45與39的差,商是多少?
(45+39)÷(45-39)
=84÷6
=14

第三課時 鞏固練習課
學習內容:完成課本練習一的7-----14題
學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的計算三步運算順序。
2、使學生能根據題意列出綜合算式,並能正確解答。
重難點:正確理解題意,會列出綜合算式解答
課型:練習課
學法:練習、指導
教具:投影儀
學習過程:
一、復習
1、說出360-(18+28÷7)這道試題的運算順序。
2、說出下面文字敘述題的解題思路
25與16的積,加上1200除以40的商,和是多少?
二、指導練習
7、8題
(1)、指名說出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2)、讓學生獨立做題,個別板演,師生共同訂正。
9題
(1)讓學生說說每道題最後要求的是什麼?應先算什麼?
(2)全班學生進行練習,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11題
(1)引導學生認真讀題,說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2)結合插圖,指導學生,弄清題意。(注意兩種思路)
(3)學生獨立進行解答練習(兩種方法),並共同訂正。
三、課堂作業
AB:
1、下面各題計算正確嗎?如不正確,請改正。
(1)(490-210÷7)+70
=(280÷7)+70
=40+70
=110
(2)25+(25+25×4)
=25+(50×4)
=25+200
=225
2、練綜合算式,解答下面各題
(1)85與45的和,乘20與15的差,積是多少?
(2)85與45的和,除以20與15的差,商是多少?
A:
思維訓練:
1、在括弧里填上適當的數
(1)(120-□×4)÷20=3
(2)30×(18÷9+□)=50
2、12加上8除以4的商,所得再乘3,積是多少?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對混合運算這部分知識進行了綜合練習,你學會了什麼?

2、 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第1課時 連乘應用題
學習內容:
教科書第6—7頁的例1,完成「做一做」題目,第8頁的1—5題
學習目標:
1、使學生會正確分析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用兩種方法進行解答;
2、使學生學會用線段圖表示出應用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加深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
3、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利用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會用兩種方法解答。
課型:新授課
教法:指導、自學、討論
教具:投影儀
學習過程:
一、復習:(投影儀)
口答下面各題:
1、編筐小組每人每天編16個筐。照這樣計算,5個人每天可以編多少個筐?
2、編筐小組每人每天編16個筐。照這樣計算,每個人4天可以編多少筐?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以前已經學習過連乘應用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另一種形式的連乘應用題。
三、學習新課:
出示例1:編筐小組每人每天編16個筐。照這樣計算,5個人4天一共編多少個筐?
1、
⑴學生默讀題目,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⑵小組討論
要求5個人4天一共編多少個筐,可以先求什麼?(5個人1天編多少筐)
⑶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⑷老師根據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畫出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
1個人1天編16個
┗┛
5個人1天編?個

┗┻┻┻┻┻━━━┻━━━┻━━━┛
5個人4天編?個
⑸學生獨立列出分步及綜合算式解答
⑹師生訂正,教師板書
2、這道題還可以先求什麼?(學生自學,也可討論)
依照第一種解法過程
⑴畫線段圖;⑵列分步、綜合算式並解答;⑶指名匯報結果。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連乘應用題,不但學會了用兩種方法解答,而且還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
四、鞏固練習:
1、「做一做」
2、練習二的1—3題
五、質疑問難:學生提出疑難問題
六、課堂小結:學生談自己的收獲
七、作業:AB練習二的4、5題
A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聯系生活實際編一道應用題
板書設計:
連乘應用題
例1:編筐小組每人每天編16個筐。照這樣計算,5個人4天一共編多少個筐?
⑴5個人1天編多少個?
16×5=80(個)
⑵5個人4天編多少個?
80×4=320(個)
16×5×4=300(個)
答:5個人4天一共編320個筐。
⑴1個人4天編多少個?
16×4=64(個)
⑵5個人4天編多少個?
64×5=320(個)
16×4×5=320(個)
答:5個人4天一共編320個筐。

第2課時 連除應用題
學習內容:
教科書第9—10頁的例2,完成「做一做」練習三的1—5題
學習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連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用兩種方法進行解答;
2、學會畫線段圖表示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並能正確列出綜合算式解答;
3、理解連除與連乘應用題的互逆關系;
4、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逆向思維的能力。
重點難點:
利用線段圖理解數量關系
課型:新授課 教法:指導、自學、討論
教具:投影儀
學習過程:
一、復習
一種織布機每台每小時織4米布,5台8小時可以織多少米布?
1、認真讀題,理解題意,明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幫助學生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3、用兩種方法解答,並說出兩種解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麼?
二、導入新課:
我們把復習題的條件和問題進行改編,成了例2的連除應用題,這是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
三、學習新課:
出示例2:一種織布機5台8小時織160米布,平均每台每小時織多少米布?
1、
⑴認真讀題,理解題意,明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⑵小組討論,要求每台織布機每小時織多少米布,可以先求什麼?(每台織布機8小時織多少米布)
⑶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⑷老師依據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畫出線段圖
每台8小時織?米

5台織布機8小時織160米
每台1小時織?米

⑸學生獨立列出分步及綜合算式
⑹師生訂正,教師板書
2、這道題還可以先求什麼?(學生自學,有困難的學生也可討論)
⑴畫線段圖 ⑵列分步綜合算式並解答 ⑶指名匯報結果,教師板書
3、討論:這兩種解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鞏固練習
1、練習「做一做」
2、做練習二的1—3題
五、質疑問難:
六、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麼收獲?
七、作業:AB 4、5題
A兩棵柳樹相距408米,計劃在這兩棵樹中間再載23棵小樹,每兩棵樹間隔相等,樹的間隔是多少米?

板書設計:
連除應用題
例2: 5台織布機8小時織160米布,平均每台每小時織多少米布?
⑴每台織布機8小時織多少布?
160÷5=32(米)
⑵每台織布機每小時織多少米布?
32÷8=4(米)
160÷5÷8=4(米)
答:平均每台織布機每小時織4米布。
⑴5台織布機每小時織多少米布?
160÷8=20(米)
⑵每台織布機每小時織多少米布?
20÷5=4(米)
160÷8÷5=4(米)
答:平均每台織布機每小時織4米布。

⑤ 如何提高數學教師課堂導入技能結題報告

創設情境導入
有些概念,性質等基礎知識比較抽象,不易理解。教師利用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直觀形象的感性認識。情境創設不僅在課堂問題設置,授課過程有價值,在導入新課時不可缺少。例如教學「行程問題」時,可以這樣導入。(具體問學生,你們喜歡看錶演節目嗎?然後把課前准備好的「相遇節目」課件給學生看。同時,叫兩名同學站教室兩端相對而行,此時讓學生觀察他們所走的方向,相遇後問「現在出現什麼情況?他們走的路程是多少?」通過看錶演,自然對同時,相向,相遇幾個概念有了初步了解,而後進入新課。

⑥ 小學數學的導入方法有哪些

課前導入是一節完整的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它猶如電影的「序幕」和樂曲的「引子」,對於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通過課前導入,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同時,課前導入還起到了為新課內容做鋪墊的作用。數學學科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學好數學是每一個學生的奮斗目標,因為它不僅對於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升學大有幫助,更重要的是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想搞好數學教學工作,就要充分重視每一個教學環節,努力搞好每一個細節部分的工作,其中,重視課前導入技巧就是每個數學教師都要重視的問題。與其他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相比,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針對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徵,運用課前導入的技巧,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有哪些比較常用的課前導入方法呢?一、溫故知新導入法通過溫習舊知識來進行課前導入是一種最常見的導入方法,也是很多教師非常喜歡採用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不但起到了復習舊知識的目的,同時還很好地為新知識的講授打下了基礎。尤其是像數學這樣的學科,數學是一門結構嚴密、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其中很多的知識都是一環套著一環,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會影響學生對於新知識的掌握。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分類」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復習之前學過的關於「角的分類」的內容引入新課。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之前學習過的角度分類有哪些。這時候很多同學就開始思考並回答出過去學過的角的分類有「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接著教師再讓學生闡述這些角的分類的依據是什麼。在這樣層層的復習和引導之下,學生逐漸地把「角的分類」同「三角形的分類」聯繫到了一起,進而不知不覺地進入到了新課的學習中來。二、實物演示導入法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思維方式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以形象思維為主,一些實實在在的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最易於為學生所理解和接受,然而,有些數學知識往往又比較抽象,這樣就使得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在理解上出現了困難。而這時候,如果教師能夠適當地用一些實物來進行教學,就更有利於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和消化。例如,我在講到「長方體和正方體」這部分的內容時,由於立方體是一個略帶抽象性的知識,為了盡可能地把知識表現的具體化,我在上課之前就拿出了很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讓學生觀察這些具體的實物,然後根據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總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這樣在導入階段,就已經讓學生初步地掌握了本節課程的精髓部分,接著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就會顯得很輕松。三、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導入數學學科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換句話說,數學知識在我們周圍的實際生活中比比皆是。我們就可以利用數學這一優勢,從實際生活入手來導入新課。例如,教學上「百分數」的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百分數的意義,我在上課之前收集了很多的食品包裝袋,在這些食品包裝袋上,都有食物成分的說明,而其中很多都是用百分數來表示的,我讓學生認真觀察這些包裝袋上的信息,然後給學生一一解釋這些信息中百分數的含義,這時候,學生在理解這些百分數的時候就會有實物作為參照,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所學的知識了。同時,通過實際生活作為導入的切入點,也可以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數學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四、設疑導入法小學階段的學生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特點就是好奇心重,很多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總是本能地希望搞懂它,而好奇心在心理學中也被認定為重要的內驅力。換句話說,如果學生對於數學問題持有強烈的好奇心,就會激發他們去學習、思考和探究,這樣,在積極的學習態度下,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就會事半功倍。因此,在運用課前導入技巧的時候,精心設疑就成為了一個不錯的導入方式。例如,我在講到「方程」的知識時,首先給學生提了一個問題:「4箱蘋果比4箱梨子少24千克,平均每箱梨子重20千克,問每筐蘋果重多少千克?」很多同學一看到這個題目紛紛表示會做,並且拿起筆開始算了起來。過一會兒,有一部分同學就把正確答案算出來了。接著我又問:「大家覺得這個題目難做嗎?」很多學生表示有一點難度。這時,我對學生說:「今天我要教給大家一種既簡單又快捷的方法來做這道題目,一旦你們學會了這個方法,做題的速度會比現在快一倍。」一聽到這里,很多學生立刻睜大了眼睛,表現出了強烈的好奇心。這樣,我再開始「方程」知識的講授,學生就會表現得興致勃勃。五、游戲導入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在進行課前導入的時候如果能夠利用游戲對於孩子的吸引力來進行導入工作,這樣很容易就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了。例如我在教學生如何利用字母表示數字的時候,就讓大家做了一個小游戲。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從小組的第一個同學開始說起:1隻青蛙1張嘴,2隻眼睛4條腿,撲通1聲跳下水;2隻青蛙2張嘴,4隻眼睛8條腿,撲通2聲跳下水;3隻青蛙3張嘴,6隻眼睛12條腿,撲通3聲跳下水;……學生邊說,我就在黑板上邊把這些數字寫下來。接著,我又提問:「N只青蛙有幾張嘴、幾隻眼睛和幾條腿呢?」一聽到這個問題,很多學生就愣住了,接著我就順勢引出了今天的新課――「用字母表示數字」。通過這樣的游戲的方式,學生就能夠在相對輕鬆快樂的氛圍下進行學習,這樣也有利於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總之,關於數學課中的課前導入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努力開發各種資源來豐富課前導入的技巧,只要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順利地引出新課,就是成功的導入。要知道,課前導入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同時它也是教學能力的體現。教師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導入技巧的使用,努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課前導入的魅力,把數學課上得生動有趣、精彩紛呈。

⑦ 我論文的題目是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導入新課 論文的目的和意思是撒么 求助

免費給你的一定是網上有的,現在查抄系統很嚴格,這種文章交上去就會被定為抄襲的,建議你找上十幾篇相關範文好好研讀一下,然後定出思路提綱進行寫作,
如果太忙沒空寫作需要原創代筆時可以找【.天下文庫 】 希望可以幫到你,我一個室友在那寫過的,他說很省事很負責
論文要想寫的特別好,拿到高分,最重要的是要把認真兩字要記牢,認真收集資料,列好大綱,根據學校格式寫

閱讀全文

與數學題目導入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