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數學中如何利用直觀教學

小學數學中如何利用直觀教學

發布時間:2022-07-14 12:42:34

Ⅰ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處理好直觀教學和抽象思維的關系

在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基礎知識中,其概念、運算性質、運算定律和計演算法則、公式等都是抽象的結果。直觀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它必須依賴於一定的中介物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由於師生之間傳遞教學信息的主要媒體不同,直觀教學的形式也就不同,其數學思維方法也不相同,但得出的結論或抽象的結果應完全相同。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一般都比較重視直觀教學上升為數學抽象思維,來逐步培養與提高小學生的概括能力,逐步培養和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把握直觀教學與思維發展的方向 1、實物直觀與抽象思維
實物直觀具有鮮明、生動和真實等特點,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感知的積極性。所以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特別是對數的概念的建立,四則運算意義的理解,時間單位和幾何形體特徵的認識,以及周長、面積、體積的計算等內容的教學,通常是直接利用實物直觀來幫助學生建立知識表象的。如學生通過觀察黑板、桌面、書面等表面是長方形的實物面形成長方形的表象,得到長方形的概念。通過對粉筆盒、磚塊、包裝盒等實物的觀察、分析,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進而掌握它們的特徵……不過實物直觀也有其明顯的局限性,那就是在某些實物中數學概念的本質屬性常常容易被非本質屬性所掩蓋,學生不易感知對象的本質特徵。如學生通過對人民幣的觀察,可以獲得元、角、分這幾種人民幣的表象,但卻容易停留在對人民幣畫面的認知上而不能很好地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所以,在實施實物直觀教學時,運用數學抽象思想方法,採用提示、重點引導等方式突出對象的本質屬性,以提高其教學效率。
2、模具直觀與抽象思維
模具直觀的主要特點是能夠突出觀察對象的主要部分,更好地反映數學概念的關鍵特徵和數學原理的普遍規律,特別是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更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認識「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教師採取先讓學生觀察四邊形的教具,發現四邊形的不穩定性。然後去掉其中一根棒,得到三角形的教具,再讓學生拉、壓,感受到三角形沒有變化,從而使學生真正認識到三角形的穩定性,不僅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調動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3、圖像直觀與抽象思維
在應用題的教學中,常常可以將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用線段圖表示出來,使量與量之間的關系清晰明了,便於學生理解。如教學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小紅家買來一袋大米,吃了5/8,還剩15千克,買來大米多少千克」學生只從文字上不易明白15千克與5/8的關系,而用圖表示就容易理解15千克與5/8的各自對應關系,列式解答也就容易了。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圖像直觀採用以投影儀、錄像機、計算機為主的電化方式,變靜態為動態,效果更好。電化教學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可以在大和小、遠和近、快和慢、動和靜、整體與部分等方面相互轉化,清晰地顯示出被觀察對象各個部分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觀察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十分有利於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和有關規律。這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促使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教學「草地上有8隻羊,又來了3隻,一共有多少只羊」時,教師用計算機出示「草地上有8隻羊」的畫面,然後又動態顯示「又來了3隻羊」。於是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並使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集中了注意力,激發了學習興趣,達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從而使學生很輕松地掌握了應用題的結構。
除了上面三種主要直觀手段外,語言直觀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學中,教師使用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並藉助表情、手勢等動作對所學內容作形象化的描述,可以強化觀察、分析的關鍵部分,使學生克服在認知上的困難,幫助他們在大腦中形成有關事物的表象,獲得相應的感性認識,進而使感性認識形成理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對啟發學生的思維起著關鍵性地作用。但是語言直觀一般很難孤立地運用,往往是融於其他直觀手段之中,相互結合,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概念的建立可通過「實物→表象→概念→形式化」的思維途徑來解決;計演算法則、公式(包括運算性質、定律)的導出可通過「形的合並抽象為算式→概括為用數學語言表述的法則→法則符號化」的思維途徑來解決。
二、充分發揮表象在數學抽象概括中的橋梁作用
表象是指在感覺之後在腦中留下的反映的痕跡。表象和感知都是具體的、直觀的反映。表象接近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又沒有抽象概念那樣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所以,在概念形成、法則推導的過程中,設法建立一個能突出事物共性的典型表象是形成概念,推導出法則、公式等的關鍵。所以,要充分發揮表象在數學抽象概括中的作用。比如,三角形的概念就是在學生已有三角形的初步認識和三角形的表象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得出的。
三、運用直觀教學上升為數學抽象思想,培養小學生概括能力時,應特別注意如下幾個具體問題: 1、抽象概括要及時。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因此,在數學概念的建立、法則公式的推導、解答應用題時,要讓學生感知充分,在感知的基礎上,要特別注意及時進行抽象概括。否則,學生的思維只停留在膚淺的、表面的、支離破碎的現象上,對事物的主要因素認識不深,不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質,不能達到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
2、數學的抽象概括要逐步深入,分層次進行,不可操之過急。 對小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一般應遵循從抽取事物形象的外部特徵向抽象事物本質特徵逐步發展提高。比如,「加法交換律」這一概念的建立,開始時可從具體事物進行抽象:1個氣球加2個氣球等於2個氣球加1個氣球,由此得出1+2=2+1,從而導出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結論,再抽象為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a+b=b+a 教學實踐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各種數學知識都是採取逐步滲透的辦法,由具體到半具體半抽象,再到抽象,逐步發展的。這樣,易為小學生所接受並收到良好的效果。

Ⅱ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說:「形缺數時難入微,數缺形時少直觀」。幾何直觀是揭示現代數學本質的有力工具,利用圖形描述幾何或者其他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的工具。幾何直觀能力可以較好地理解數學本質,使學生體驗數學創造性工作歷程,能夠開發學生的創造激情,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如何更好地發揮幾何直觀性的教學價值,在這里談談我的看法:1、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獲取對圖形的認識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基本生活經驗和生活經歷,注重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對圖形的感受與有關知識建立聯系,在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中,我通過一組圖片,視覺上給同學們直觀的認識,引出直線,讓學生很容易發現直線的特點,尤其直線是一個理想化的概念,幾何直觀的感受凸顯的更加重要。學習直觀幾何,就像書上所說採用學生喜愛的「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擺一擺、量一量、畫一畫」等具體、實際的活動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親自觸摸、觀察、測量、製作和實驗,把視覺、聽覺、觸覺、動覺等協同起來,強有力地促進心理活動的內化,從而使學生掌握圖形特徵,形成空間觀念。2、重視對學生識圖、作圖能力培養圖形是幾何的靈魂,識圖、作圖更是學習幾何最基本的素養,在講授線段射線直線表示是親自示範,強調圖形名稱及細節和注意,讓學生在實際問題中動手去作圖,同桌之間互相糾正,比一比誰畫的更好,學生們在畫圖時無形會更加認真、標准,在彼此糾正過程再次鞏固基本的畫圖方法,一舉兩得。3、多進行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等三種語言的互譯在幾何的教學中,訓練學生用三種語言來表示所學的定理、公理、定義等;學生通過這樣的訓練後,無論是空間想像能力,還是定理的理解與記憶都得到較大的提高。在介紹射線、線段定義時,我將文字語言轉化為圖形語言,在三種表示的時候又將圖形語言,轉化成文字語言。重要的直線公理和我說你畫,其實也都是簡單的圖形語言轉化為文字語言,平時有意識地點撥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4、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除了給學生展現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外,也多了一條解決問題的途徑。學生在動手探究過一點有多少條直線時,雖然發現有無數條直線這一結論,但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其不易想像的圖形,擴大其空間視野,真正體會過一點有無數條直線。

Ⅲ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幾何直觀圖文並茂

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形缺數時難入微,數缺形時少直觀」。幾何直觀,是指藉助直觀圖形進行思維感知的一種數學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幾何直觀貫穿教學始終,是發展學生智力的核心內容。教學中,如何才能在課堂中發揮幾何直觀的作用,建構小學生幾何直觀能力?

一、立足畫圖策略,運用數學表徵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大多數學生頭腦中難以形成直觀的幾何模型,導致解題思路混亂。究其原因,與學生缺乏畫圖策略分不開。基於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看圖、讀圖、作圖的能力,幫助學生建構畫圖策略,使其學會運用數學表徵分析和解決問題,逐步提高幾何直觀能力。例如,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倒推」中,教師出示了如下這道例題:兩杯果汁共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現在兩杯果汁同樣多。求原來兩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教學時,教師藉助幾何直觀,通過畫圖幫助學生描述數學問題,理解兩杯果汁容量間的變化關系。兩杯果汁,原來的容量未知,從甲杯倒入乙杯後,果汁數量發生了變化,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示,讓學生清晰地看到乙杯此時的數量。再通過列表摘錄相關信息,學生對於求甲乙兩杯果汁原來的容量就能迎刃而解。上述環節,學生藉助示意圖,能充分表徵問題情境,深刻理解題意,把握事件里的數學信息的內在聯系,圖形為學生的問題解決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使學生很快找到問題的核心所在,對「為什麼要倒過去想」「如何倒推」這兩個核心問題有了充分的體驗,實現幾何直觀能力的發展。

二、立足空間觀念,培養想像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可藉助幾何直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數學想像能力。例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時,設計了空間想像的教學活動:先在黑板畫出長方體的六個面,然後擦去面,緊接著擦去幾條棱,讓學生根據剩下的三條棱確定長方體的形狀。學生通過棱的信息,想像對應的面,從而確定長方體的形狀。教師通過擦去面和棱,幫助學生建立面的特徵,並由線到面再到體,從一維到二維再到三維,使學生通過提取和分析表象,對長方體有了深刻認知。學生不但在想像中逐步建構了空間觀念,還大大提升了空間想像能力。

三、立足數形結合,促進直觀感知

數形結合不但在數學中應用廣泛,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藉助圖形,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簡單,還要將圖形問題轉化為代數問題,使問題表達更加精確。「數」和「形」的相互滲透,不僅使解題簡潔明了,還利於學生幾何直觀能力的形成。例如,「乘法口訣」的習題,一個小三角形表示數字 5,那麼這個大三角形表示數字幾?請列式計算。學生一開始完全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此時教師圍繞數與形展開引導,讓學生觀察大三角形里有幾個小三角形。學生很快得出共有 4 個三角形。提問:「4 個小三角形能用什麼數字表示?為什麼?」學生根據乘法的意義,認為這是表示 4 個 5 相加,可以通過乘法計算,列出算式「4×5=20」。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領悟到數中有形、形中有數,有效突破了數與形的界限,促進了學生對數和形的直觀感知。

總之,學生幾何直觀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師要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隱蔽的問題明朗化,才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深入數學本質,使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得到長足的發展。

Ⅳ 小學數學如何進行直觀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實物、模型、掛圖以及參觀、操作等手段進行教學,稱為直觀教學。直觀教學有助於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就是通過實物或實踐,外界事物作用於學生的感覺器官而在學生大腦中產生的感覺、知覺和表象。直觀具有生動性、具體性和直接性的特點。
直觀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鑒於小學生的思維一般地還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他們要接觸並必須掌握的數學知識卻是抽象的,這就需要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設一道橋。直觀正是解決從具體到抽象這個矛盾的有效手段。
(1)運用直觀,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與數學知識密切相關的感覺、知覺和表象,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抽象概括,就可以形成數學概念。
(2)小學生形成的概念水平,與掌握感性材料的多寡有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讓學生多看、多操作,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多積累感知材料。
(3)心理學實驗表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直觀和操作,能調動小學生耳、眼、口、手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的大腦保持興奮狀態;感知比較敏捷,想像比較豐富,思維比較活躍,有利於學生形成完整正確的概念,並且記憶比較牢固。所以從直觀和操作開始的數學教學,是幫助兒童掌握數學知識,培養學習興趣,發展智力和能力的必要途徑。
直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只能把握個別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握現象而不能把握本質。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不要停留在直觀的水平上。必須明白,直觀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教學的真正目的在於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思維,並使之達到理性認識的水平。
在運用中,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教學都要從直觀入手,在學生已有有關經驗的情況下,可以不必通過直觀,直接利用已有經驗建立新的概念。只有對所學的概念、法則等缺乏感性知識的依據時,直觀才是不可缺少的。直觀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要克服為了直觀而直觀的傾向

Ⅳ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幾何直觀的教學思想分析

幾何直觀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對數量關系產生直接的理解,對降低學習難度、易於學生理解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幾何直觀」的教學策略是十分必要的,讓學生通過想像幾何圖形的外在表示,將枯燥無味的數學公式轉化成比較容易理解的幾何圖形,最終得出正確的結果,是鍛煉學生數字和幾何圖形轉換能力的有效方法,能夠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階段的特徵
在小學學習階段,學生的年齡一般都較小,他們對學習的態度有著明顯的特徵。小學生願意學習有趣的知識,對趣味性強的學科和課堂表現出較大的熱情。要讓學生能夠學好數學,首先就要提高數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那麼,他們就會轉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積極性。另外,由於年齡較小,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太過專業的詞彙和內容將超出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感到聽不懂,長此以往會極大地損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選擇教學語言和教學方式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特點,符合學生的理解水平和認知水平,把大量的數學概念和公式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闡釋,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和總結,引出專業的術語,得出相關的數學結論。
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徵,數學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幾何直觀」的思想,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教師應當善於利用數學教材,以教材為出發點;第二,引導和鼓勵學生使用畫圖的方式進行思考,養成畫圖的習慣;第三,學會使用數學符號簡化數學的表達,方便學生理解和思考。
二、在小學數學中滲透「幾何直觀」的教學策略
1.善於使用數形結合進行表達。
數形結合思想是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幫助學生理解數學難點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生只是停留在簡單模仿的層次,那麼就說明學生並沒有很好地掌握數形結合的思維方法,還需要教師進行深入的講解和表達深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識。
例如在乘法分配率的教學中,把數字轉換為圖形的方法,通過直觀的圖形方便學生理解,然後再進行數學抽象,總結出相關的數學公式結論,這樣一來,數形結合這一教學方法使用起來就十分便利。如果存在一個長方形的操場,其長度為200米,其寬度為80米。現在學校決定對這個操場進行擴建,把寬增加20米,而長不變,求擴建後操場的總面積。這樣的題設就要求學生進行畫圖,畫出操場擴建前的長和寬,以及擴建後的長和寬。學生在每一步進行運算時,能夠進行充分分析,進而直觀了解到乘法的運算意義,理解乘法結合律公式的直觀表達。
通過數字和圖形的結合,讓學生對乘法分配率的基本模型進行了深入理解,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公式的實際意義,就能夠改變學生只會背公式而不理解公式內涵的現狀,讓學生真正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
2.加強對學生畫圖的引導和鼓勵。
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滲透「幾何直觀」的數學思想,不能僅僅只停留在教師的講學上,而是要讓「幾何直觀」的方法深入學生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學會通過畫圖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解決問題。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進行數學問題的思考和解決。
例如在進行長度、面積、體積的概念教學時,筆者就是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理解這三個相互聯系的數學概念。這三個概念在語言表達上雖然各不相同,但是這三個概念有著內在的聯系,通過畫圖就會讓學生理解這些概念的聯系和區別,這樣的教學效果將比只依靠教師的講授要好得多。通過圖形,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概念的區別,用不同的單位為依據進行探究。學生可以看到由點組成線,由線組成面、由面組成體的具體過程。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長度是由線段表示的,線段長度以10為倍率;面是由線段組合而成,用面積表示,其倍率就是線段乘以線段,為100;而體積是一個立體的圖形,是由一個個面累積而成,因此以1000為倍率。
3.重視引入數學符號,利用符號的轉化簡化數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將文本資料轉化數學符號可以方便學生抓住數學問題的本質,把數學知識進行簡化。事實上,把文本資料轉化為數學符號的過程也就是把具體問題抽象為一般性問題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引入數學符號,利用符號簡化數學,滲透幾何直觀的思想。
例如在學習「正比例」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藉助圖像認識正比例變化的規律,強化屬性符號的轉化。首先,筆者先讓學生將數據轉換為圖像,讓比例圖像進行一一對應,採用描點的方式畫出點,並且與數據進行對照,數學每一個點對應的意義。然後,讓學生根據圖形對行使的路程和時間進行判斷,讓學生理解數學的實用價值。最終,把正比例的圖像進一步抽象為正比例關系的公式,逐步達到教學目的。這樣的引導教學,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畫圖的能力,讓學生對實際問題、圖像和數學公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有助於學生形成「畫圖―分析數量關系―列出數學表達式―代入數據進行計算」的數學解題模式。學生通過對直觀圖像與數學符號的關系轉化,在簡化了數學概念的同時,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一舉多得。
三、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幾何直觀」對於降低小學數學的難度作用十分顯著,不失為一種簡便、高效的教學手段。因此教師應當要善於挖掘教材資源,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數學世界。在滲透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強用數形結合的方式進行數學知識的表達,而後要在學生的解題思維中樹立「幾何直觀」的思想,並鼓勵學生使用幾何直觀的方式進行解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達到數學學習的目標。

Ⅵ 試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

幾何直觀作為數學新課標的十大核心詞之一,是指利用演示、畫圖、操作等直觀手段幫助學生描述問題、分析問題,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有助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幾何直觀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下面就幾何直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談談個人體會。
一、運用直觀演示,建立數學概念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又乏味枯燥,使學生對於概念學習提不起興趣。教師往往對概念反復口頭解說,然後學生記憶或背誦,但由於沒有真正理解其本質含義,不能很好地將知識進行運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直觀演示的手段,將抽象的數學概念簡單化、形象化,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更清晰、深刻。
比如四年級上冊認識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位置關系,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學生理解這樣的位置關系比較抽象,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是兩條直線相交的特殊位置關系,在這里,不僅有特殊與一般的關系,而且還蘊含著數量變化與位置關系變化的內在聯系。因此,我們可以從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入手,運用課件直觀演示,一條直線不動,另一條直線不斷變化,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就是互相垂直的位置關系。在不斷的演示變化中,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兩條直線有相交和平行兩種位置關系,垂直只是相交的一種

Ⅶ 怎樣才能讓小學數學課直觀形象。

數學知識是從實踐中不斷抽象出來的。數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通過實物演示、實際操作及語言描述等形式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使學生比較全面比較深刻地理解知識,並能用以進行正確的判斷和合乎邏輯的推理。就是說,數學教學中既要重視直觀教學,又應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感性知識和經驗是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支柱。直觀教學能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感知、理解知識創造條件,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小學生的思維處於以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思維為主過渡的階段,而且他們的抽象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仍然與感性經驗聯系著,所以形象直觀與抽象思維相結合也符合小學生思維的特點。
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形象主觀與抽象思維相結合,我認為主要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
一、 要加強直觀教學
凡能使學生對事物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手段都叫直觀,包括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及語言直觀等。直觀教學把形、聲、光結合起來,生動形象,感染力強,能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生興趣,加強教學效果。直觀教學使學生視聽器官並用,能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人作過測試,單靠視覺,三天後感知材料的保持率為27%,單憑聽覺,則只有16%;而若視聽並用,竟然可高達66%以上。我們知道,數學知識因其內容抽象,教學時要注意聯系實際,但並非所有內容均能從實際引進,於是就得考慮怎樣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即利用直觀手段輔助教學,可見直觀對於小學數學教學來說顯得非常重要。
直觀教學的形式有多種,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教具也有很多。但直觀並非目的,而是教學手段,不可盲目濫用。使用直觀手段時要注意:
1.要用得恰當。運用什麼直觀手段,要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徵而定。如:較為抽象的內容要適當多作直觀演示,比較簡易的內容就少演示;低年級要多作實物直觀和模象直觀(如模型、圖片、表格等),高年級應多作語言直觀;有時只需要使用一種直觀手段,有時則可同時使用幾種直觀手段。總之,要使用得當,講求實效。
2.要重視運用語言直觀。教師生動的講解,形象地描述,能給學生以感性認識,形成表象,起著直觀作用。教學中教師應善於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就是在使用其他直觀手段時,也應和教師的講解密切配合,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運用實物或模象直觀時,應指出觀察任務,明確觀察要求,使學生把注意力指向觀察對象的主要部分和本質特徵,並教給學生觀察方法,指導學生去觀察。還要正確表述觀察結果,引導學生探求知識。
3.要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指導學生操作學具,讓他們手腦並用,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能加深學生對操作對象的印象,獲得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並從中悟出道理;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由於小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差,所以在學生動手之前教師應予以具體指導,說明操作要領,教給操作方法。對低年級的學生還要作出操作示範,先讓學生亦步亦趨仿作,再放手讓其獨立操作。操作完畢,要讓學生表述操作過程,說說發現了什麼規律性的東西。還要根據教學需要指導學生製作簡單的學具。
二、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貫徹實施形象直觀與抽象思維相結合,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即邏輯思維能力,而不能使學生的思維水平停留在形象直觀階段。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直觀教學,其目的是為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作鋪墊,實現形象直觀與抽象思維相結合的目標意義。否則直觀教學就失去了它的價值,而憑空進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也其實只是一句傻話。這樣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緊密結合直觀教學進行。
1.教學中,既要重視直觀,讓學生通過各種感官充分感知事物和現象,又要及時引導學生以感知材料為基礎,能動地進行抽象思維,逐步實現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先通過教師演示及學生操作讓學生知道加的方法,再概括出「湊十法」的計演算法則,並用以解決有關的計算問題。又如,在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教學中,通過幾次實驗,使學生感知「圓的周長總是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由此抽象概括出圓周率的概念;再根據數量關系式「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推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2.要幫助學生建立表象。在直觀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轉化過程中,表象起著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對此,我們應予以重視。再以「湊十法」法則教學為例,在學生擺弄操作之後,要讓學生想一想操作的過程,即在腦中再現感知的痕跡,建立如何加的表象,然後進行抽象概括就比較順利。建立表象對形成幾何概念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學生直觀感知後,應及時撤掉感知實物與模型,讓學生想想說說,回憶幾何形體的形象,並由教師給出相應的幾何圖形,接著再去分析概括圖形的本質特徵。這對建立空間觀念,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都有好處。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建立清晰的表象,而後再及時地抽象概括,這符合小學生的思維規律,應引起我們的注意。
任何一種教學活動的設計都有其實施者的目的。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直觀教學,就是為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服務,也是將形象直觀與抽象思維相結合的最終目的。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中如何利用直觀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