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見的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有哪些
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提出及分析
我這幾年任教的是農村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小學生年齡小對提問概念比較陌生,對看圖提問的能力也偏差。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級教學8加幾的計算後,有一節課是圖文應用題向文字敘述的應用題,貼圖,左邊有一群白兔和灰兔共10隻,其中白兔幾只,灰兔幾只,右邊一群,白兔幾,灰兔幾只,老師們:「請小朋友認真觀察,你能提出一個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接著思考、討論、匯報。
學生A:有白兔10隻。
學生B:有兩群兔子。
學生C:有灰兔5隻。
學生D: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五花八門,但是有價值的問題學生很少能提到。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從教十幾年了,我覺得有幾方面的原因:
1. 農村幼兒教育的水平偏差
一年級的小朋友到目前來說在小學中只學了四個多月,他們以前大部分的時間在幼兒園就讀,農村幼兒園條件不太好,對學生的學前教育有一定的影響,他們數學方面大部分學習的是簡單的加減計算,沒有深入去調動學生思維,我班62人,剛開學竟有22人不會減法計算,這給我們一年級的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困難。
2. 一年級學生大多數是留守孩缺少家庭指導
現在我們一年級的大部分學生的家長長年在外打工,由爺爺、奶奶帶,平時間的家庭作業基本上沒有家長進行指導,學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老師布置的作業在質量的方面上在打折扣,導致學生的各項數學能力下降。
3. 教師在教學中可能對學提出自己提出問題的這種意識沒有認識到位,農村的教育條件有一定的差距,對學生開發智力,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往往變成老師提問-----學生解決問題。
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為我們農村老師應改變這種狀況應做到下面幾點:
1. 平時間要多創設有趣的情境,讓學生自己有能力並主動提出問題,使學生有提出問題的意識。
2. 提問要有針對性和有價值,也就是不能文不對題的現象 。
3. 老師應蹲下身子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他們不懼怕教師,大膽地質疑,大膽猜想,從而驗證猜想、探索數學知識。
4. 教師在設計練習時要有一些學生提問的練習題,從小讓他們從小就有提問題的意識,培養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哪些
一、早在封建社會的中國歷法把一晝夜分成一百刻再分十二時,每時八刻三十三秒三十三微三十三纖,永無盡數。而西方國家則把九十六刻分成十二時則無余數,方便計算。
二、舊中國的瓦房,房頂從正中央向房子前後兩側向下傾斜切都是呈現三角形狀,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被運用在房屋的建設中;現在各種道路建築橋梁等的建設更是離不開數學。
三、市內里的紅綠燈,每隔多久紅燈亮一次?一輛車在這段路上行駛時速多少,撞上紅燈亮的次數才是最少?最節省時間?一層樓有多高?10米是多長?比你高的人是誰?比你矮的人是誰?和你差不多的是誰? 古今中外出現的很多關於數學與生活的故事,數學涉及的領域實在是太廣了。
四、在經濟學的應用:銀行利率、股票的上漲與下跌、衣服打折等等。
銀行存款分: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定期存款、活期、國債這些存款形式各種各樣,利率也有大有小,平時我們是這樣計算利率的:本金×利率×時間=所得利息,然後還要從利息里扣除20%來上稅(除國債外)之後剩下的80%的利息就是你自己應得的利息了。
五、工程師使用比例尺,為了讓人們更好的了解這件東西;商農使用的四則計算,是為了更簡單、准確的計算出該商品價值;製作各類統計表,是為了更好的統計資料,使人一看一目瞭然;使用百分數,是為了更好的計算出商品打折後的價錢及折扣率;
計算容積或體積而使用去尾法,是為了確保無誤的讓物品存放而不溢出;同一類單位換算,是為了方便我們的計算;使用代數代表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是為了更方便地為研究和解決問題。
(2)和數學有關的問題有哪些方面擴展閱讀:
數學源自數千年前人們的生產實踐,自古以來就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著名的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原理,也是從生活中發現的。
傳說希倫王召見阿基米德,讓他鑒定純金王冠是否摻假。他冥思苦想多日,在跨進澡盆洗澡時,從看見水面上升得到啟示,作出了關於浮體問題的重大發現,並通過王冠排出的水量解決了國王的疑問。
在著名的《論浮體》一書中,他按照各種固體的形狀和比重的變化來確定其浮於水中的位置,並且詳細闡述和總結了後來聞名於世的阿基米德原理:放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於物體所排開的液體重量。從此使人們對物體的沉浮有了科學的認識。
3. 數學的應用有哪些
各門學科的發展都和數學息息相關,這里舉兩個例子~
1.生物學未來的前沿是數學,數學未來的前沿是生物學
數學模型能定量地描述生命物質運動的過程,一個復雜的生物學問題藉助數學模型能轉變成一個數學問題,通過對數學模型的邏輯推理、求解和運算,就能夠獲得客觀事物的有關結論,達到對生命現象進行研究的目的。例如,描述生物種群增長規律的費爾許爾斯特-珀爾方程,描述捕食與被捕食兩個種群相剋關系的洛特卡-沃爾泰拉方程,等等。反應擴散方程的數學模型在生物學中廣為應用,它與生理學、生態學、群體遺傳學、醫學中的流行病學和葯理學等研究有較密切的關系。
據統計,自1699年首屆諾貝爾經濟學獎至2001年期間33屆共有獲獎者49人。有學者將獲獎工作中應用數學的深度按定標准分為四等:特強、強、一般和弱,結果顯示:這49位獲獎者有27位的工作可評為「特強」,佔全體獲獎者的一半以上;可評為「強」的人數為14人,這就是說應用數學的深度可評為「強」以上的獲獎工作佔到41人,占總人數的八成以上。由此可見這些經濟學理論的數學含量。無怪乎人們說諾貝爾經濟學獎主要是獎給「經濟學家中的數學家」的。
此外還有很多方面的內容~
(內容轉自數學經緯網)
4. 關於數學學習方面的問題
在老師講課之前自己試著做一些上課要講的內容,不會不要緊,這樣會使你上課更加集中精神,下課後把你課前做的題翻開再看一下,然後做一些相關的題,不能死背公式,死背的不屬於自己的,要根據自己做的題把公式推出來,這樣你就會了
5. 解決孩子數學方面問題有哪些
您好。孩子在學習數學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沒有良好的學習數學的方法以及學習習慣,缺乏與人溝通合作 以及缺少練習
6. 數學到底包含哪些方面
應用數學包含哪些方面
應用數學包含兩個詞:"應用"和"數學"。大體而言,應用數學就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就是與應用有關的數學,這是傳統數學的一支,我們可稱之為"可應用的數學"。另外一部分是數學的應用,就是以數學為工具,探討解決科學、工程學和社會學方面的問題,這是超越傳統數學的范圍。
具體來講,數學是人類活動中的一個項目,即使全是由人腦產生的最純粹的數學,也與自然界的規律相關聯,遲早會對自然規律的掌握或其他方面有用處的。我們將現在已可應用,或者即將就可應用的數學稱之為可應用的數學。以目前的發展而言,大概像微分方程、概率統計、計算數學、計算機數學,和運籌學等都算在可應用的數學范圍內。另一類則"數學的應用"。物理學家、航空工程師、地質學家、生物學家、經濟學家等,他們為了解決各學科及工程上的問題,需要用數學用為工具。因此,他們有時要把已經發展得很完善的數學搬過來用,有時候卻不得不自己創造性地發展新的數學方法,來處理他們所遇到的獨特問題。這就是數學的應用。他們往往要求不太高的嚴謹,常需要配合觀察實驗結果及經驗所賦予的直覺來發展數學方法。所以除了相當水平的數學修養外,應用數學家們對應用主題的學科還必須有相當深度了解。
7. 初中數學學習有哪些問題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8. 現在數學熱點問題都有哪些求解,謝謝。
(一) 教學的開放性問題
現象:1.通過設計開放題來實現開放 例如:「平行線性質」的教學
2.以學生的小組活動來實現開放 例如:「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的教學
現象背後的問題:
1.替代思維(個別學生替代、教師替代),學生缺乏獨立思考
替代現象:個別學生替代思維――示範和呈現結果,不展現思維過程
教師替代學生思維――學生生病,教師吃葯;學生無序,教師有序
拼湊現象:幾個學生拼湊答案,思維缺乏嚴密性和結構性的訓練,惡性循環
2.教學缺乏基礎性資源,學生思維缺乏互動和碰撞
3.學生思維呈點狀,缺乏結構式的提升
教學觀念中的「蟲」:心目中沒有具體學生,沒有每一個學生,也就沒有教學中的真實問題的產生,教學就有可能是「走過場」,對學生也不太可能產生真實的教育作用。
開放的內涵:
1.對學生思維的開放――開發學生前例
2.對每一個學生的開放――面向全體學生
教學策略:
1. 開放是前提
(1) 問題設計的開放:問題要有探究餘地,思維空間要大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教學
封閉設計:求出方程的兩個根,比較兩根和、兩根積與方程系數有何關系?
開放設計:請學生確定兩根,根據這兩個根作一方程,研究根與系數有何關系?
開放一:兩根可由整數、小數、有理數、字母等組成
開放二:兩根之和、差、積、商與方程系數的關系的研究
又如:「平行線性質」的教學
封閉設計:畫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找出一對同位角,你發現什麼?並證明實驗驗證;然後再找出一對內錯角,奴婢發現什麼?並進行幾何證明。
開放設計: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構成三線八角,這些角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教學觀念中的「蟲」:復習鋪墊與暗示,不相信學生
統一要求齊步並進,忽視差異
受教材知識點編排的束縛,缺乏用教材的意識
(2) 教學重心的下移
ü 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基礎性資源生成的前提
ü 捕捉學生思維中的問題、障礙、亮點――基礎性資源的採集
ü 「並聯」呈現學生的資源作為互動性資源――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的前提
(3) 開放教學的流程圖
從師生互動的角度來說,課堂教學過程可以概括為如下圖所示的流程:
捕捉判斷調整促進生成
―――――――→
↑ ↓
開放的導入→學生資源的生成→教師回應反饋→教學過程生成(新資源生成)→開放延伸
↑ ↓
←―――――――
互動深化、推進教學
如果有開放的問題設計,但問題解決的機會沒有下放給學生――→假開放
如果問題解決的機會下放給學生,但沒有捕捉學生資源的意識――→白開放
如果捕捉到學生的資源,但對資源沒有加以利用,單方面的動――→半開放
如果能對學生資源有效利用,教師又能有效回應,雙方的互動――→真開放
2. 捕捉是關鍵
捕捉:要有關注學生狀態的意識,不能視而不見
要有學生樣本採集的意識,不能盲目巡視
要有錯誤資源利用的意識,不能只找正確方案
要有資源的價值判斷意識,不能凡錯都呈現
3. 資源利用是重點
串聯現象:一個一個接著動。時間不夠,缺乏資源的有效利用
隨意現象:教學跟著學生走。缺乏捕捉和判斷,缺乏點撥和提升
ü 變資源的「串聯」呈現為「並聯」的呈現
ü 變隨機呈現為從具體到抽象過程的呈現
4. 有效回應促進生成是目的
(二)數學與現實生活溝通的問題
1. 現象:數學問題+生活情境――溝通表面化,認識膚淺化
2. 教學觀念中的「蟲」:公開課意識,展示意識
3. 溝通的內涵――提升教學內容的生命性
激活書本知識
實現三方面的溝通:a.實現書本知識與生活世界的溝通
b.實現書本知識與學生經驗世界和成長需要的溝通
c.實現書本知識與發現、發展知識的人和歷史的溝通
4. 策略
(1) 知識整體背景下的問題情境引入與問題的拓展延伸
(2) 課前、課中、課後多方面與現實生活的溝通
9. 求10個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問題
1.井蓋為什麼是圓的?
因為圓形的井蓋邊緣到圓心的距離處處相等,無論井蓋怎樣旋轉,井蓋也不會掉到井中。方形的一邊要比其對角線短,一旦井蓋旋轉,就有可能落入井中。
2.人們在圍觀時,為什麼自然的圍成圓形呢?
還是因為圓的半徑都是相等的,當人圍成圓形時,中心位置與每個人的距離相等,可以讓每個人都看得很清楚!
3.為什麼自行車的車輪是圓形的不是方形的?
因為只有圓形滾動起來是沿著一條直線.
4.兩人都捐了零用錢的二分之一,他們捐的一樣多對不對?
不對,因為兩人所擁有的零用錢是未知的,也就是所對應的整體不同。
5.為什麼一些鐵架子圍成的是長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平行四邊形?
因為平行四邊形不具備穩定性.
實在想不出了。等有了再來給你說!不過有用的話記得懸賞一點!呵呵!
10. 生活中涉及到數學知識有哪些
1、數學幾何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數學已逐漸成為了設計與構圖的主要工具,其不但屬於建築設計的智力資源,還是降低技術差錯以及建設實驗的有效方式。
比例,以及和比例存在著緊密聯系的布局、均衡以及尺度等均屬於組成建築美感的重要因素。正確、和諧的尺度與比例則屬於體現建築結構的主要條件,特別是對黃金分割比例的應用能夠讓建築物所具備的美感達到極致。
2、數學統計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科學。統計工作、統計資料、統計科學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統計工作的成果是統計資料,統計資料和統計科學的基礎是統計工作,統計科學既是統計工作經驗的理論概括,又是指導統計工作的原理、原則和方法。
3、數學不等式在購買中的應用
去水果店買蘋果,購買蘋果方式不一樣:每次花一樣的錢,不管蘋果的價格是怎樣的,只買這么多錢的蘋果;每次就買同樣重量的蘋果,也不管蘋果的價格怎樣。那麼,可能就有一個問題提出來了:在購買相同次數情況下,哪種方式的買蘋果的平均價格最少,這就涉及到不等式的應用。
4、數學概率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它反映隨機事件出現的可能性(likelihood)大小。隨機事件是指在相同條件下,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的事件。概率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抽獎、體彩、工廠次品率等的估算。
例如,從一批有正品和次品的商品中,隨意抽取一件,「抽得的是正品」就是一個隨機事件。設對某一隨機現象進行了n次試驗與觀察,其中A事件出現了m次,即其出現的頻率為m/n。經過大量反復試驗,常有m/n越來越接近於某個確定的常數。
5、數學利率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信用卡渠道在銀行規定的期限內歸還資金,一旦超過了規定期限,則就是根據時間的長短對利息進行收取。在對利息進行計算的過程中,就會運用到數學利率,若熟練的掌握這方面的知識,那麼就能夠通過數學利率來計算各大銀行信用卡在逾期利息方面的收費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