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大班數學比較多少,認識大於號,小於號或等於號
活動目標: 1.通過課件認識">""""""""""""
『貳』 學前班數學比較多少教案
活動目標:
1.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數量在四個以內的兩集合間元素的多少。
2.能夠一個接一個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像能力。
重點難點:
能運用一 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活動准備:
相應的圖片若干、「比多少」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量判斷」操作卡等。
活動過程:
一、經驗准備
游戲:搶椅子
讓幼兒分組上來玩搶椅子的游戲,幼兒人數和椅子的數量在4以內,並相差一個。提問:剛才玩搶椅子游戲的時候,一個小朋友坐幾張椅子?椅子多還是小朋友多?為什麼?你有辦法變成一樣多嗎?
二、集體探索
1、出示教具:數數,花園里開了幾朵花?(4朵),蝴蝶飛來了,請小朋友幫助蝴蝶找朋友,一隻蝴蝶找一朵花做朋友。(幼兒個別操作)蝴蝶多,還是花多?你怎麼看出來的?我們給多的放個花片做標記。有辦法讓蝴蝶和花一樣多?
2、這里還有小鴨子和小魚,誰來喂小鴨子吃小魚?(幼兒個別操作)
比一比,小鴨子多還是小魚多?小花片放在哪裡?
三、分組操作
1、介紹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我們先來玩「比多少」的游戲,小朋友把小筐里的兩樣卡片對齊排好,比比哪個多,用小花片做記號。
玩好後舉手讓老師檢查,把卡片放回小筐,再到後面桌子上玩「哪兩排一樣多」的游戲。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活動反思:
此活動的第一次試教,由於材料的准備過於倉促,使活動沒有達到預計效果,為了保證幼兒學習數學的效益和更高的興趣,我就修改了整個活動,包括材料的准備,活動環節的設計我都加以了修改,這次活動我採用了分組教學的方式,以便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關注到每個幼兒,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人數少,能提高幼兒學習的專注程度。在操作規則上對幼兒提出了細致的要求,多數幼兒基本能夠按照規則操作,但是由於時間的原因和幼兒還不能理解如何換組操作,今天的活動只進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階段的活動,可能比較適合同一游戲,提供不同類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叄』 幼兒園大班數學比較多少教案
幼兒園比較多少的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鞏固幼兒運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兩組實物的多少。
2、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熟練地運用完整的語言描述物體的比較結果。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大膽表達,體驗數學活動的有趣。
活動准備:
1、活動場地布置成家的場景。
2、動物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一次性餐盤比幼兒人數少1、紙杯比幼兒人數多1,水果與幼兒一樣多。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有共同帶上小動物頭飾)今天小熊請客,它邀請我們小動物們到它家去做客,你們高興嗎?
2、幼兒隨同「動物園」的樂曲邊表演邊入場。
二、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引導孩子學慣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1、(配班老師扮小熊)說:歡迎你們,請入座吧!哎!小兔寶寶你怎麼不坐呀?(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椅子多1,椅子比小動物少1)
2、(請小動物喝茶)小動物們幸苦了,一定很渴吧,我給你們倒茶,(另一老師帶領小動物)說:不用麻煩您,我們自己來吧!(小動物拿到茶杯倒說水)。小熊說:是不是哪小動物沒有水呀?怎麼還有一隻茶杯呢?(引導幼兒說出:茶杯比小動物多1,小朋友比茶杯少1)
3、(小熊端出水果)說:請吃水果!(讓幼兒說出:水果和小朋友一樣多)。
4、游戲——小動物找山洞。
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
① 復習鞏固游戲玩法。
② 幼兒合作游戲。(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山洞多(少),山洞比小動物少(多)。
三、天黑了小動物告別小熊回家去。
『肆』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數學教案比較多少在多的一組劃勾
活動目標: 1.感知10以內數的多少,體驗相鄰兩數的數量關系。 2.願意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的思考和操作的過程與結果。 3.在操作過程中體驗到參與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教具:幼兒操作卡第3頁1-10的數字卡片,60塊一樣大小的長方形積木。 2.學具:幼兒用書第19頁《數數有幾個》,第20頁《果盤里缺幾個水果》,筆。 活動過程: 1. 解決問題。 (1)教師:「『六一』兒童節時候,為了讓小朋友清楚地看到演出,幼兒園搭一個看台,一層比一層高,一共10層,這個看台可以怎麼搭呢?」教師在黑板上示範畫出看台的圖樣。 (2)幼兒觀察圖樣並發表意見後,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 2. 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積木搭成的看台。 教師:「這個看台看起來怎麼樣?是不是一層比一層高?一共有幾層?」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點數,並且用數字表示看台的層數。 (3)教師:「這個看台是怎樣搭出來的?第一層有幾塊積木?第二層有幾塊積木?第三層有幾塊積木?怎樣會一層比一層高?每一層比前面一層多幾塊積木?」教師與幼兒邊觀察搭成的看台邊提問分析邊在看台圖樣上逐層畫出所用的積木塊數。 (4)教師:「如果從10層往1層看,積木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每層比前面一層各(少)多幾塊?從1層往10層看又是怎樣的感覺呢?」 (5)學習記錄看台的層數及每層的積木數。 教師:「你會怎樣記錄看台的層數及每層的積木數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有多少呢?」 3. 幼兒操作。 (1)數數有幾個。 教師:「叔叔下面兩幅圖中每種圖有幾個,請在圖形標記旁用豎線將答案記錄下來。」 (2)果盤里卻幾個水果。 教師:「每個果盤可以盛10個水果,數數現在果盤里已經有幾個水果?還可以再放幾個水果?請你用線圈上合適數量的水果與盤子連線。」
『伍』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數數,比較多少》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會正確進行「多、少」的比較。掌握比的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比較多個物體的多少。掌握自己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准備: 教學課件及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1、多媒體課件展示小豬、小兔蓋蓋房子的情境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用所看到的動畫內容講小故事給同學們聽,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 2、談話導入: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麼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觀察動畫處,組內交流。說一說動畫片里的故事都講了什麼? 小組交流:有4個蘿卜、3個蘋果、4隻小兔、3隻小豬、4根木頭、4隻小凳……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同樣多」 ⑴、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有多少呢?(學生數一數) ⑵、問:小免去搬磚,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麼知道的?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嗎 ⑶、問: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怎麼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4=4學生書空並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 ⑷、學生動腦筋:看看,動畫片里還有什麼和什麼「同樣多」? ⑸、動手操作:學生用學具袋中的物品擺「同樣多」的物品 比如說:圓片和三角形
『陸』 學前班數學--數字比多少有什麽口訣或者計算的方法
點數。注意要點:手、口、眼一致,開始是自問自答,如數完問「一共有幾個?」「3個」,一定要再讓他看一遍,即你要給復習一遍,實際上是在告訴他為什麼是「3個」,這就叫「3個」,繼而可以先問他有幾個,然後要看他的反應。
家長快速判斷,以便用哪種輔助的方法。在教點數的同時,我教了於澤傑十個指頭表示「幾」的方法,所以到後來就可以用手指表示法輔助他,教具最初選擇同樣的物品。
唱數、識別數字。其實正常孩子的數學發育過程是先唱數再點數,而我在教孩子時幾乎是同步進行,因為唱數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太容易了,因為他們的特點就是機械記憶好,如果你的孩子能唱數至100,也不要沾沾自喜,認為他行,這並不代表他識數,只有點數通過了,才能說他有數的概念、識數。
『柒』 大班幼兒數學比較多少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自己探索兩組物體(5個以內)的多少。
2、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
3、樂於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引導幼兒掌握重疊和對應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會比較兩組(5以內)物體的多少。
2、活動難點:幼兒自己嘗試找出比較物體多少的兩種方法。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超市游戲。(碗和勺子)
2、學具准備:超市游戲。(每人手中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
3、顏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組,每組不超過五個,用學具袋裝好。)
4、貓和老鼠頭飾若干。(各占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師幼互相問好,聽音樂走線。
2、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今天,老師買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個碗和五個勺子)
教師:請小朋友們幫老師看一下碗和勺子哪個多一些?哪個少一些?你是怎麼發現的呢?
(引導幼兒自己嘗試用重疊和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在幼兒發現了一種方法後,老師進行及時鼓勵與總結,並強調是用了什麼方法進行比較的;若幼兒沒有發現,教師要進行合適的引導。)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玩「超市游戲。」比較學具袋中的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哪種多一些?哪些種少一些?一樣多?
第二組:玩雪花片。比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種顏色多一些?哪種顏色少一些?一樣多?
4、集體游戲:貓捉老鼠。
教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放音樂《一隻小小老鼠》。)
每組8-10人,分別戴上貓和老鼠的頭飾。(每種頭飾不超過五個。)玩貓捉老鼠的游戲。當音樂停止時,要請幼兒說出自己組中貓和老鼠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小朋友們今天真棒!都學會了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重疊和對應。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小學具袋的門打開,把手中的學具寶寶一個一個裝進去,不要忘記把學具袋的門關上!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一下男孩和女孩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2、請幼兒回家後比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誰的多一些?誰的少一些?
『捌』 幼兒園畢業數學學到什麼程度
幼兒園中班數學的學習一般就是數的認識,學會數與實物的對應,知道簡單的大小的比較,知道5以內數的加減法等。幼兒園大班要學會20以內的加減法,破十法,湊十法,相鄰數,比較大小這些都會。
1、能口頭數數到100,能從中間任意一個數起接著數,能手口一致地點數20以內的實物,排除物體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擾,並說出實物的總數。
2、能從10倒數到1,能從10以內任何一個數倒數到1 。
3、能直接目測10以內實物的數量。
4、能按實物數或言語提示取出同樣多的實物。
5、能按2、5、10進行按群計數。
大班兒童的特點是:背景與對象的差異越大,就越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從感知的特徵看,求異相對於求同而言比較容易。所以在比較時,一定要掌握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1、先比較事物的不同點,再比較事物的相同點 。
2、先比較事物差異大的屬性,再比較差異小的屬性。
3、先比較直接感知的事物,再比較頭腦中語言引起的事物的表象。
『玖』 幼兒園大班比較多少 大於號 小於號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大於號和小於號 設計思路 根據大班幼兒的特點,我在幼兒已經認識「+」、「一」和「=」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認識「>」和「」和「」、「」、「」、「」。 (1)出示兩幅圖片(圖一、圖二),幼兒說出其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8和6),並引導幼兒對這兩個數字進行比較,說出8大6小。 (2)教師:我們可以在8和6之間放一個符號,這樣大家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能放「=」嗎?引導幼兒認識「>」。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表示前邊的數字比後邊的數大,初步理解「>」的含義,說出「8大於6」。 (3)出示兩盤水果,讓幼兒說出其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7和5),啟發、引導幼兒說出「7大於5」。 3.認識「
『拾』 幼兒園比多少教案大班
幼兒園比較多少的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鞏固幼兒運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兩組實物的多少。
2、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熟練地運用完整的語言描述物體的比較結果。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大膽表達,體驗數學活動的有趣。
活動准備:
1、活動場地布置成家的場景。
2、動物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一次性餐盤比幼兒人數少1、紙杯比幼兒人數多1,水果與幼兒一樣多。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有共同帶上小動物頭飾)今天小熊請客,它邀請我們小動物們到它家去做客,你們高興嗎?
2、幼兒隨同「動物園」的樂曲邊表演邊入場。
二、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引導孩子學慣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1、(配班老師扮小熊)說:歡迎你們,請入座吧!哎!小兔寶寶你怎麼不坐呀?(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椅子多1,椅子比小動物少1)
2、(請小動物喝茶)小動物們幸苦了,一定很渴吧,我給你們倒茶,(另一老師帶領小動物)說:不用麻煩您,我們自己來吧!(小動物拿到茶杯倒說水)。小熊說:是不是哪小動物沒有水呀?怎麼還有一隻茶杯呢?(引導幼兒說出:茶杯比小動物多1,小朋友比茶杯少1)
3、(小熊端出水果)說:請吃水果!(讓幼兒說出:水果和小朋友一樣多)。
4、游戲——小動物找山洞。
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
① 復習鞏固游戲玩法。
② 幼兒合作游戲。(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山洞多(少),山洞比小動物少(多)。
三、天黑了小動物告別小熊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