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二年級數學測量單元身高和步長有什麼關子

二年級數學測量單元身高和步長有什麼關子

發布時間:2022-07-16 13:18:47

1. 二年級上冊數學測量長度的題量出來是2厘米多不到3厘米,不是整刻度,還沒有學小數,應該怎麼寫

准確度是指上面的最小刻度,而後面一位是你估計出來的,比如說用捲尺測得是1.234米時,即123.4厘米123厘米是精讀,所以是小數點後第二位。

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時,把尺子的0刻度對准物體的一端,再看物體的另一端對應的刻度是幾,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如果物體的一端不是對著尺子的0刻度,而是其他刻度,那麼把物體兩端所對著的兩個刻度相減,得到的差就是物體的長度。

2. 人的步距和身高有密切關系,請問它們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步幅和身高的公式
人的赤腳長約是身高的1/7
單步長在166cm以上的一般為高個
身高=單步長+1/3足跡長
單步長在148cm--166cm以上的一般為中個
身高=單步長+1/2足跡長
單步長在140cm以下的一般為矮個
身高=單步長+2/3足跡長

3. 二年級小學生一步大約長多少厘米

每個人的一步都不一樣長,二年級小學生的一步一般為30cm~50cm。每分鍾大約走300步,3分米=0.3米。

其大小決定於腿長、後蹬的力量與角度、髖關節的靈活性,以及身體各部分的協調配合等。除腿長受身高制約具有較大的先天性外,通過鍛煉,增強腿的力量和骸關節的靈活性,改進後蹬角度和全身各部分的協調性,都可以增大步長。


(3)二年級數學測量單元身高和步長有什麼關子擴展閱讀:

步行是人類基本的活動方式之一,似乎整個人體結構就是為步行設計的,步行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許多臨床實踐證明,在中老年人中流行的「三五七步行法」,即每天走1或2次,每次走30分鍾以上的路程。

每周步行5次,運動量即運動後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鍾170次/年齡數,能使糖尿病的發病率下降50%。呼吸、吸吮、肢體活動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活動,在此基礎上,人類逐漸學會了步行、體操、舞蹈……步行具有強大的自身免疫功能,祖先憑此賴以生存與發展。


4.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師有多長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1米有多長》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長度單位厘米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米的長度單位。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總結米、厘米之間的關系,具體出長度單位「米」。「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具體,教材通過三個步驟幫助學生體會米有多長:第一步:通過同學們一厘米木棍接起來,體會1米有多長;第二步:通過測量學生身高,體會1米有多長;第三步:通過測量教室等場景,體會1米有多長。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這些簡單的活動,真正體會到1米的距離到底有多長。在進行認識「米」教學時,充分聯系前面厘米有多長,使學生體會到在表示距離時,要用「米、厘米」作單位,並介紹怎樣用字母表示以及厘米與米之間的關系,聯系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
位。
【學生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多數學生能聯系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位厘米。但「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重要和常用,學生理解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實地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動,充分感知「米」這一長度單位到底有多長;對於學困生,以和他們玩游戲的方式來引導他們感知1米的具體長度,從多角度來激發他們的參與,給予他們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並讓他們積極匯報自己的親身體會,達到全員參與,共同提高的原則。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使學生知道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實際測量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米尺測量較長的物體的長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建立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難點:用米作為長度單位測量較長的物體的實際長度。
【教學准備】課件、米尺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動物游樂園嗎?
師:看看長頸鹿和小烏龜在游樂園門口遇到了什麼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第53頁情景圖。
生1:小狗門衛告訴它們,身高1米以上要買票。
生2:和看門口1米畫的標記,長頸鹿的身高超過了1米,要買票;小烏龜的身高不足1米,不用買票。
師:觀察得真仔細!看到了門口處1米的地方有標記。
師:1米到底有多長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米有多長。
二、自主探究學習
1.認一認,想一想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知道我們食指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現在請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給同桌看。
師:同學們找得非常准確,100段這樣的1厘米接起來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這就是米尺,是我們今天認識的一位新朋友。注意看,自己數一數是不是有100厘米。
學生自己數,明確:1米就是100厘米。我們可以寫成:1米=100厘米。
測量比較短的物體,一般我們用「厘米」作單位。在測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時,通常用「米」作單位,「米」也是國際通用的一個長度單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2、比一比,說一說
師: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長。
學生可能有多種回答,如有的學生邊用兩手比劃邊說,有的學生邊比劃自己的身高邊說,有的學生說出課桌的長度 是1米等等,老師要給予鼓勵。
師:同學們都挺好的。現在把你們的手臂伸開,看看伸到什麼程度就是1米,用尺子量一量。
學生用米尺進行測量,老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同學。
三、合作交流,探索反饋
活動一:
1、小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從腳到身體什麼地方是1米,做個標記。
2、找不同身高的學生來比一比,發現身高不同但1米的標記一樣高。
3、小結:測量對象不同,但一米的高度是不變的。
活動二:
伸開手看一看從一隻手的指尖到另一隻手的什麼地方是一米
活動三:
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學生說完並進行實地測量。
活動四:
師: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測量,從教室的一頭到另一頭大約有多長?教室里的黑板長大約是多少米?
小組同學分工合作,測量教室的長、黑板的長。老師巡視,了解不同做法,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學生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重點說明測量的方法。
四、實踐應用
1.鞏固練習
師:「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結合實際情況完成下面填空。
課件出示:教材第53頁最下面的習題。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老師巡視了解情況。組織學生交流,重點說說自己是怎樣通過對比確定填寫什麼單位的。
2.認識米和厘米。
課件出示
師:我們在用米和厘米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思考,認真辨別,不能用錯喲!下面是淘氣在學習了米和厘米之後寫的一篇日記,我們共同來看一看。
指名做出評價和改正。
五、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個長度單位——米,知道了課桌的長大約是1米,並且知道了測量較短的物體用「厘米」作單位,測量比較長的物體用「米」作單位,要記住米=100厘米。還學會了量出物體的長度,注意測量時要從0刻度量起。

5. 身高和步長的換算

人正常走路的步長約0.8____米
中學生的身高為16.5_____分米
一包牛奶的質量約245____克

0.8千米=___800__米=___80000__厘米
14厘米=___1.4__分米=___140__毫米
5.4千克=__5400___克=___0.0054__噸
360秒=__0.1___時=___6__分
0.5時=__30___分=___1800__秒

6. 想分析步長與身高、體重、鞋碼之間的關系,並標准化步長,應選用spss中的什麼分析方式

直接分析

7. 冬冬為了測出教學樓的高度,先在教室進行了以下實際測量:身高1.5米,平均步長0.6米。下午的課間時

同一時間下,冬冬身高/冬冬影子長度=教學樓高度/教學樓影子長度
在該題中,冬冬身高1.5米,影子長度為7.5米
教學樓高度設為x米,教學樓影子長度等於步長乘步數=0.6米X90=54米
所以,1.5/7.5=x/54 得x=10.8米

閱讀全文

與二年級數學測量單元身高和步長有什麼關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