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班上學期蒙氏數學教案第四頁怎麼做的漂亮的蝴蝶飛來了,請小朋友把
我們來表演
一、目標:
1、初步感受在同伴老師面前表演的愉悅和光榮
2、培養托兒能大膽地在老師和同伴面前表演(唱歌、跳舞、念兒歌)
3、懂得同伴表演好要給予掌聲。
二、材料:
三、過程:
(一)導入活動:和托兒一起做「拉個圓圈走走」的游戲,然後拉成圓圈坐下。
(二)基本部分:
看一看:今天我們大家來表演唱歌跳舞和念兒歌;請幾位小朋友站到中間,跟著老師表演給大家看。
做一做:1、請個別男孩或女孩,上來為大家表演,鼓勵鼓勵大膽表演孩子。
2、請膽小的孩子跟著老師一起表演。
3、提醒托兒每次小朋友表演完我們要拍手錶揚和鼓勵他們
跳一跳:教師和托兒一起跳《娃哈哈》舞結束
❷ 大班蒙氏數學公開課
二、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鋪墊子(面積守恆)
活動目標:
1、通過數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的守恆。
2、在操作過程中能積極嘗試,主動學習。
活動准備:
小長方形每人5個 三角形若干 記錄紙 筆
活動過程:
一、設疑
(教師出示兩個形狀不同,但面積相同的紙)
師:小朋友,老師這兒有兩張紙,你們覺得它們一樣大嗎?為什麼?你能有什麼辦法證明誰大,誰小?
小結:這兩張紙到底誰大?誰小?這問題可好難?怎麼辦?如果我給你們一些小長方形,你們能利用小長方形來解決誰大,誰小的問題嗎?
二、利用小長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積守恆概念
師:誰來用小長方形試一下?這張紙你用幾個小長方形鋪滿的?再試一下另外一張紙,需要幾個小長方形?
小結:這兩張紙都用了5個小長方形,說明它們是一樣大的。
三、幼兒操作,鞏固概念。
師:請小朋友每人拿5塊小長方形,拼出一個圖案,並把你的圖案的形狀記錄下來。
小結: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都拼出了那些圖案。你們拼出的圖形都用了幾塊小長方形。我們都用了5塊,說明這些圖形都是一樣大的。
四、幼兒操作,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現在,你們看,老師手中有什麼?這三角形有多大嗎?請你們看一下,這兩個圖形是不是一樣大?為什麼?
現在,也請你們用三角形和小長方形拼出一個圖形,並把圖形的形狀和你使用了幾塊長方形幾塊三角形記錄下來。
小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圖形,你覺得哪些圖形是一樣大小的?
延伸活動
師:在小朋友的操作紙上,有一些圖形,請你們看一看,哪些圖形是一樣大小的。請你用一定的標記把它標出來。
❸ 幼兒園大班蒙氏數學
拿一些實物讓孩子分,比如讓他們分給爸爸媽媽,每個人都要分到,這樣才公平,這樣他們就不會分到0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❹ 蒙氏數學幼兒園大班認識長方體教學
活動目標 1、能說出長方體名稱認識它的主要特徵。 2、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能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感受形與體的不同,發展空間知覺,並能區分正方體和長方體。 3. 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體驗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長方體特徵 2、難點區分形與體的特徵 活動准備 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書、玩具等物品,長方形正方形紙板,正方形泡沫板若干,大長方體正方體盒子。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讓幼兒說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徵。 2、鞏固對正方體的認識。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如: 魔方,儲物櫃、餅干盒等。 3、 (1) 請幼兒拿出和教師一樣的長方體積木,請幼兒數一數它有幾個面,都是什麼形狀的? 教師小結:長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 (2)老師又拿出一個四個面是長方形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積木,問:老師這還有一塊積木,它和剛才的長方體有什麼不同?(幼兒觀察不同處),它是什麼形狀呢?請幼兒取出四個面是長方形兩個面是正方形的積木,摸一摸,看一看,再次觀察這兩個積木的相同和不同。
❺ 求大班上學期 億童蒙氏數學的教學計劃要表格的那種.急急急
億童網上有很多,我找了一篇給你,你也可以去億童網上再找找
蒙氏數學教學計劃
(一)目標:
1、對周圍環境中的事物數量、形狀、時間和空間等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喜歡參加數學活動和游戲。
2、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獲得有關數、形、量、時間和空間等感性經驗,體會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3、學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操作和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會正確使用數學活動材料,能按規定進行活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具體措施:
1、 利用家園欄、聯系冊、家長會讓家長了解蒙氏數學及孩子學習蒙數的情況。
2、 每周做作業頁,星期一交,老師每周改作業寫評語,鼓勵孩子學數學。
3、 制定蒙數操作材料、學具發放的統一常規。
4、 每月總結一次蒙數學習的情況。
5、 設立一個具有特色的「蒙數活動區」。
6、 注重在生活中學數學,並注意將數學教育結合到其他領域。
7、 教師積極參加各種蒙數的培訓,提高蒙數理論、教學水平。
8、 指導新生家長完成「家庭中的數學」及作業紙。
9、 每周三、五上午,固定上蒙數課。
(三)具體安排:
九月:按規律排序(一)、按規律排序(二)、比較多少、目測數群、按兩種特徵分類、物體的分類、按規律排序(三)、10以內的點數
十月:按數取物6和7、按數取物8和9、按數取物10、按數取物1到10 、認讀數字6和7、認讀數字8和9、認讀數字10、復習按數取物1-10 、
十一月:序數6-10、10以內的倒數、相鄰數6-9、梯形、序數1-5、區別序數和基數、相鄰數2-5、相鄰數的等差關系
十二月:區別四邊形、半圓形、圖形分割、區別上中下、平行四邊形、橢圓形、圖形拼搭、昨天、今天、明天
元月:復習
❻ 蒙氏數學連續數有哪些工作
塞根板,一百串珠鏈,一百板
❼ 大班上學期 蒙氏數學計劃表
蒙氏數學是億童出品的,在億童網上有很多資料,我找了一篇,你也可以自己去億童網上看看,網路直接搜 億童網 就可以了
目 標:
1.能手口一致點數10以內物品並說出總數。
2.在操作中讓幼兒感知1—10的數量關系。
3.樂於參與數學活動。
教 學過程 :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走線,線上游戲:拍手歌。幼兒一邊走線一邊念兒歌。
2.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小纓子的十彩棒棒糖店開張了,她的棒糖每串數量遞增且顏色多樣,小朋友們數一數,好吃的棒糖每串分別有幾顆?
教師出示“彩色串珠”作為棒糖,請幼兒數一數每種顏色的棒糖上有多少顆糖。
紅色:1個;綠色:2個;粉色:3個;橙色:4個;天藍色:5個;
紫色:6個;白色:7個;棕色:8個;藍色:9個;金黃色:10個。
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同時,與數字卡片上的數字對應。
3.游戲活動。
(1)賣棒糖。
教師扮演顧客來買棒糖,幼兒扮演店員根據教師的要求拿出相應數量的棒糖。
(2)數字寶寶找朋友。
幼兒每人一張數字卡片,在活動室中尋找與卡片相同數量的物品。
4.分組活動。
第一組:看誰說得對。一名幼兒任指一個點數卡,另一幼兒說出此格內圓點的數量。兩人一組,可以互換角色進行游戲。
第二組:找身上的數字寶寶。請幼兒找一找自己身上有什麼可以用數字表示,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如10個手指頭。
第三組:操作學具“彩色串珠”。數出每串串珠的數量,再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家園配合 :
1. 完成《作業紙》〉第3冊第9—12頁的活動。
2.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引導孩子點數物品。如逛超市時,數一數有多少種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