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畫線段圖的步驟
作為一名學生,學習中的許多數學難題都可以用畫線段圖的方法表現出來,讓問題變得清晰且簡單明了,畫線段圖的基本操作步驟如下:
1.首先,確定線段的一個端點;
2.之後,使用直尺的0刻度線和確定的端點對齊,沿著直尺畫出所要畫的線段的長度;
3.最後畫出另一個端點,這樣一個簡單的線段圖即可畫成。
總之,在畫線段圖的過程中,注重題目中信息量的提取,並完整的表現在線段圖中;題型不同,線段圖的處理方法不同。
B. word中怎麼畫小學數學應用題的線段圖
Word中線段圖操作步驟如下:
1.滑鼠左鍵點擊上方菜單欄的「插入」,如下圖紅框所示;
C. 小學數學畫線段圖先畫什麼
小學的數學當中要想先畫線段,首先要明確線段的起點,然後再用直尺畫出一條線,在明確終點判斷出長度就可以。
D.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題如14—9的畫一畫線段圖怎麼做
一年級還沒有線段的概念,用通俗點的說法是畫火柴棍。
先畫14根火柴棍,畫的時候是畫10根集中一點的,再畫4根。然後從10根中圈走9根,剩餘1根,加上邊上的4根,所以剩餘5,讀作:14-9=5。
E. 請問怎麼用WORD繪制數學線段圖
插入圖片——自選圖形——線條——直線,然後根據需要移動直線,如果還需要在線段上加一些小線段,只需要按照上面的方法繼續畫一條小小的豎線,移動到剛才的直線上合適的位置即可,然後點右鍵將小小的線段復制,粘貼,移動。就好了。
F. 線段圖怎麼畫
線段圖怎麼畫?
線段圖是小學常見的且經常用到的一種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思維、分析解題技巧的一種方法,但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沒有正確畫出線段圖,反而會解決不了問題,擾亂學生的思維,加大解題難度。
那線段圖是什麼?
它是指通過一定意義的的線段、數字、箭頭、符號所構成的平面圖形,以表達數量關系為主要目的的圖示。主要是以清晰的圖形關系來表示來表達題目的的復雜的數量關系。
學生為什麼要畫線段圖?
因為孩子看待事物,問題的時候,主要是通過事物的表象,就是具體事物的形象進行聯想的。而不能有效的對事物的本質、關系、概念進行聯想。也就是說孩子的思維處於具體化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向抽象化的思維模式轉變。無法有效的判斷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所以就需要藉助「線段圖」,來解決問題。
說個案例:有個老師,做了這么一個測試,同樣的小學分數問題,讓學生解答,沒有用線段圖,學生的正確率是47%,而用線段圖的學生正確率是94%,可見線段圖在小學數學中的重要性。學生應該正確掌握畫線段圖的方法。
怎麼畫線段圖?
線段圖的種類,一般分為三種:
1、單線式線段圖:用一條線段來表示整體與部分的數量關系的線段圖。
2、復式並列線段圖:用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線段來表示幾個並列量的數量關系線段圖。
3、變式線段圖:在復式並列線段圖的基礎上進行移動、變形,來表示數量關系的線段圖。
畫線段圖的常規步驟:
①畫出標准量(找單位「1」)
②表示部分量或比較量
③標注所求問題
(畫變式線段圖,可根據具體問題靈活運用)
單式線段圖
例:一袋食鹽用去1/4,還剩600克,這袋食鹽有多少克?
首先找標准量,通常在一個整體中,總數和部分數比較,把總數看做表現量(也就是單位「1」)
①從圖上看,很容易看出數量關系,鹽的總量平均分成四份,3份表示600克,一份就表示200克,有四份,所以鹽的總量等於800克。
600÷3=200
200×4=800克
鹽有800克。
②根據公式計算
比較量(部分數)÷對應分率=標准量(總數)
600÷3/4=800克
鹽有800克
例:有一條繩子減去全長的三分之一,還剩3米,這條繩子有多長?
同一個整體中,把總數看做標准量。
①從圖中來看,繩子全長平均分成3份,2份對應3米,一份就是1.5米,所以全長就是4.5米。
3÷2=1.5
1.5×3=4.5
繩子有4.5米長
②根據公式
比較量÷對應分率=標准量
3÷2/3=4.5米
繩子有4.5米長
例:有一桶水,第一次倒出40%,第二次比第一次少12千克,桶里還剩28千克,這桶水原來有多少千克?
同一個整體中,把總數看做標准量。
①從圖中看,第一次倒出40%,第二次和第一次相比少12千克,而少的這12千克是包含在剩餘的28千克中的,剩餘(28-16)千克,從線段圖上看,這16千克對應的就是兩次用了之後剩餘的的(1-40%-40%),總量是單位「1」,對應的就是五份20%,是80千克
28-12=16
(1-40%-40%)÷20%=5
16×5=80
這桶水原來有80千克
②而水的總量就應該是線段圖表示剩下的數量除以對應的分率。
根據公式
比較量÷對應分率=標准量
(28-12)=16
(1-40%-40%)=20%
16÷20%=80
這桶水原來有80千克
復式並列線段圖
例:小明買一套衣服花了240元,買一套衣服比買一雙運動鞋貴1/3,買一雙運動鞋要多少錢?
首先找標准量,不同數量相比較時,一般把後者看做標准量。
①從線段圖上看,衣服的單價對應的是4份,運動鞋的單價對應的是3份
衣服對應的單價是240元,那麼一份就是60元,
運動鞋的單價就是180元。
240÷4=60元
60×3=180元
運動鞋180元
②運動鞋的單價+1/3運動鞋的單價=衣服的單價
衣服的單價是240元,運動鞋的單價是標准量也就是單位「1」,對應分率是4/3。
根據公式
比較量÷對應分率=標准量
240÷4/3=180元
運動鞋要180元
例:一隻海象的壽命是40年,海獅的壽命是海象的3/4,海豹的壽命是海獅的2/3,求海豹的壽命是多少年?
找標准量,不同數量相比較時,把後者看做標准量。
①從圖形上看,海象總壽命對應的四份,海獅對應的是三份,海豹對應的是兩份。算出海象對應的一份,帶入相對應的動物中,就能得到
一份:40÷4=10
海獅:3×10=30
海豹:2×10=20
海豹壽命是20年。
②用公式計算就是
標准量×對應分率=比較量
海獅:40×3/4=30
海豹:40×2/4=20
海豹的壽命是20年
變式線段圖
例:一批工件,第一次運走全部工件的1/3多20箱,第二次運走全部工件的1/4多30箱,這時貨物還剩30箱。這批貨物一共有多少箱?
同一個整體中,把總數看做標准量。
觀察上圖發現,(20+30+30)對應貨物總量的剩下的部分量。用(20+30+30)除以對應分率就可以求出貨物總量。
根據公式
部分量÷對應分率=標准量
20+30+30=80
80÷(1-1/4-1/3)=192
一共192箱貨
例:一輛卡車和一輛轎車同時從A、B兩地相對開出,兩車在途中距A地60千米處第一次相遇。然後兩車繼續前進,卡車到達B地、轎車到達A地後立即返回,兩車又在途中距B地30千米處相遇。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觀察圖形,卡車和轎車在第一次相遇的時候(也就是兩車共行駛第一個全程),卡車行駛了60千米
兩車第二次相遇時,兩車共行駛了三個全程,則卡車共行駛了60×3=180(千米)。
由圖可知,卡車共行駛了一個全程還多30千米,所以用180-30所得的差就是A、B兩地之間的路程。
60×3-30=150(千米)
A、B兩地相距150千米。
總結
注意分析題目,找准標准量,才能畫出准確的線段圖。學好線段圖,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解答問題,提高數學分析能力、思維能
G. 畫圖的基本步驟是些什麼小學數學
例題1.媽媽買回來一些蘋果和梨,一共有26個,蘋果比梨多8個,問梨有幾個?蘋果有幾個?
題目分析:這是一道一、二年級常見的知道和,知道差,去求單一量的問題。許多同學看到此類題目非常茫然,無處下手,部分同學直接列式:26-8=18,但18指的是什麼呢?接下來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們就用畫圖法去理解一下。
通過觀察線段圖,可知將360平均分成9份,丙佔1份,那麼可求得:
丙 360÷(1+2+2×3)=40
乙 40×2=80
甲 80×3=240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練習2做一做。
練習2.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5倍,爺爺的年齡比小明多9倍,已知爺爺比爸爸大35歲,求三人年齡各多少歲?
以上題目通過用畫線段圖的方法去做,會更好理解和計算。畫圖法是我們平時解決數學問題經常用的一種方法,平時我們要靈活的運用。
H. 怎樣畫線段圖
畫線段圖一定要先定好單位,然後根據情況分步畫出來就好了。
例如:已經甲有圖書200本,而乙有的圖書比甲多1/4,求乙有多少圖書?
1、任意畫一條線段表示甲有的圖書(可能是已知量也可能是未知量)。
2、將第一步畫出的線段以分數的分母數進行等分,即把線段等分為4份。
3、由於已知乙比甲多1/4,即甲是4份乙是5份這樣就可以畫出乙的圖書量了,通過圖可以直觀的看出乙有圖書250本。
I. 怎麼畫線段圖
線段圖的畫法
如: 60乘2/3的意義用線段圖畫法就是:
如圖,將長度為60的線段分成3份,取其中2份
(9)一年級下冊數學線段圖怎麼畫擴展閱讀:
小學數學應用題既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教學中的難點,。有不少的應用題,文字敘述比較抽象,數量關系比較復雜,小學生的思維又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對於一些抽象問題理解起來困難較大。
線段圖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起到了奇妙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學生輕松、愉快的學會復雜關系的應用題,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促進了學生了思維的發展,是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運用線段圖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1、繼續進行認真審題訓練,學會緊扣關鍵句進行思考,學會從總體上把握住數量關系。
2、學慣用線段圖將倍數問題和比多比少問題的條件與問題清晰地表達出來,能夠讀懂線段圖,並在此基礎上學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
3、強化數量關系的表述訓練,能根據數量關系有序地進行解題演練。學會較精確規范地繪制線段圖;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線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