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課堂如何滲透美育教育

數學課堂如何滲透美育教育

發布時間:2022-07-18 21:50:06

1. 怎樣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摘 要】結合當前小學數學發展情況,從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應用現狀出發,參考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德育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對於今後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德育教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075-01
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則是必然趨勢,這樣能更好實現德育和美育教育得到發揮,有助於學生的身體、心理的健康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內在和外在素質,有利於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符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1]。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應用現狀
1.教學的模式較為單一。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初中體育教學的靈活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大部分課堂教學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影響比較大,相關的教學實踐的針對性不強,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難以有效開展德育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2.學生參與程度較低。
學生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體,應通過各種有效措施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並積極構建熱烈的課堂

2. 怎樣在數學教學滲透美育

美育是素質教育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感人、育人、化人的巨大力量,對其他各育起著協調和推動的作用。它不光是藝術課和語文課的任務,也是數學課不可忽視的一個課題。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美感,對於幫助學生學好數學有很大的積極作用。數學之美充滿了整個世界,它結構的完整、圖形的對稱、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簡潔,無不體現出數學中美的因素。而作為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結晶,數學本身又蘊含著探求未知世界,追求科學真理的功能。數學教學則應在師生和數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數學中美的因素得以體現。
數學美的產生,需要具備兩方面的條件:一是審美對象的存在。即數學本身存在著美的因素;二是審美者的存在。數學教學過程則為數學審美能力的培養——數學美育提供了條件。數學審美能力是在數學審美活動中逐漸培養起來的。它主要包括數學審美感知力、審美想像力、審美情感活動能力和審美評價能力。
新的《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數學本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認為中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創設美的教學情景,將數學活動變為感知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綜合審美活動,從而使學生熱愛數學,學好數學。我的嘗試是:
一、創設美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感知美、欣賞美。
數學知識雖然單調枯燥,但蘊含著豐富的可激發學生興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課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因素,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求知成為一種內動力。
我們知道,直觀性是審美直覺的重要特點,它要求主體必須親身參與和直接感受。任何優秀的作品和美麗的事物,光靠別人的轉述或傳達都不會產生真正的美感,只有親身去看,去聽,才會感受到震撼心靈的魅力。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審美體驗是主體在審美直覺的基礎上,調動再創造的聯想和想像,設身處地生活在作品以及實踐活動之中,獲得心靈的審美愉悅。
實踐證明,直覺感受越深刻,學生學習興趣就愈濃,審美教育的效果也愈好。因此,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教學准備,可用各種形象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電腦、錄像、范畫、參觀、訪問等引導學生增加直觀形象感受,以形成學生豐富的審美觀點。
新課程改革十分強調要在數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覺得自己所參加的活動非常有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對小學低段的學生尤為重要。正如古人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們對美好的事物總是十分感興趣。因此我們可藉助現代教學手段,創設美的教學情景,使數學課堂中的各種活動變得「有聲」、「有色」,使學習活動產生一種強大的吸引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其中,從而達到教學目的,這對小學低段的學生尤為有效。
二、在主體性教育中發展學生的個性。
教師應有一顆愛美之心和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能夠敏銳、准確地發掘、提煉教學內容之美。創設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的情景,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並不神秘,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大膽探索的興趣。
著名藝術家羅丹說:「美到處都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著名作家王蒙說:「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的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在小學各學科教材中包含著豐富的審美因素。正如數學家普羅克拉斯所認為的,哪裡有數,哪裡就有美。從形式上看,阿拉伯數字「1、2、3、4、5……」書寫形式變化有序,就像一串美的音符,各種幾何圖形,富於對稱之美,變化之美。從內涵來看,數學表達客觀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是任何語言所不及的,教師要悉心體會和挖掘,要有自覺的美育意識,在備課時,不僅要備知識點,還要備審美點,並且要將其寫入教學設計中,使之成為教學設計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除了教材中的審美因素外,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恰當補充一些美育內容。
學生的非形式數學知識,生活中的數學常識、經驗的建立,首先必須依賴於實踐活動,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是有源之水,是有本之木。教師要善於挖掘數學內容中的生活畫面,讓數學貼近生活,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盡可能地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習數學,以利於學生自主、和諧、全面的發展。因此實施主體性教育,培養學生的個性美顯得尤為重要。我總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或提出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善於對同學的回答進行評價,允許保留自己意見,引導學生多用「我是這樣想的……,我的方法是……,我認為……」的方式回答問題,保證在整節課中至始至終讓學生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
三、在開放的數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美。
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價值。教學時不要把教師和學生死死的捆在教科書上,讓學生死記那些他們

3. 小學數學教學中怎麼滲透美育

古代哲學家、數學家拉普拉斯曾經說過:「那裡有數學,那裡就有美。」因此,認真鑽研教材,發掘小學數學中廣泛而豐富的審美內容,就成為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美育的前提和關鍵。下面,談幾點建議。
一、在愉快中滲透美
我們知道,整個小學階段,學生思維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總是利用生動的直觀教具,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形成表象,然後再從具體感知向抽象思維過渡,而美育所憑借的感性材料本身就是知識的重要來源,美育以美的形象育人,符合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實施美育,不僅不會妨礙數學教學,相反能寓教於樂,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促使數學教學的順利進行。數學教學中美的形式,絕不僅限於算術美、圖形美等,在多數情況下,更應該強調教師的教學藝術,要求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講解,巧妙的啟發,優美的板書,去創設一個美好的教學情景。只有在這種美的教學情景中,才能使學生的識記能力、思維能力、欣賞能力和感情的陶冶同時活躍起來,否則就會使學生感到煩躁。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在數學中實施美育對於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是多麼的重要。
二、在教材中滲透美
數學教材中的美無處不在,特別是在實施新課程改革之後,各地對小學數學教材都進行了重新修訂。目前的小學數學教材博古通今,形式新穎,更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美是數學教材中固有的,數學教師應善於用美的眼光審視教學內容,去挖掘、整理、顯示出教材中的數學美,並根據學生的審美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處處創設美的氛圍,寓美學教育於知識教育之中。
三、在興趣中滲透美
心理學研究表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興趣是思維的動因之一,興趣是強烈持久的學習動機。只有學生熱愛數學,才能產生積極而又持久的求學勁頭。因此,教師應充分運用數學美得誘發力,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慾望。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先讓學生看圖寫算式。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列出加法算式後,再連加,越來越麻煩之後,能否簡便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沒有更簡單的表示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此時教師順水推舟,因勢利導,問:誰能用一種更簡便的方法來解決呢?有生說:可以用乘法。此時學生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初次感受到數學的簡潔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時展現數學之美,有利於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在情境中滲透美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知覺雖然有所發展,但發展水平十分有限。因此,有經驗的老師往往藉助美育的原則和方法,給學生較強烈、較新穎的感知。如一位教師在講被除數、除數末尾有0且有餘數的除法時,用故事這樣引入:「一天,豬八戒到花果山去玩,恰好悟空不在家。八戒就帶著30隻小猴子去摘了100個又大又甜的桃子,對小猴子說「你們一共30人,每人得3個,剩下的一個就給豬伯伯吧」八戒怕小猴子們不相信,還列了一個算式。沒多久,悟空回來了,知道了這件事,斥責八戒不老實、欺騙小猴子。一下子把小猴子弄得莫名其妙。悟空指責他不老實的理由在哪兒呢?」這種講法與直接引入相比,其優勢是不言自明的。從這個例子我們不難看出,美育首先斥之於生動的形象,進而斥之於豐富的情感,把小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學習對象上來。為進一步學習做好了必要的准備。
五、在形式中滲透美
形式美,它是用數學的骨架構造的,卻被賦予了非數學的血肉。因此它不再干癟,而是豐滿起來了。於是它們在小學生的眼中也成了「美的事物」。比如說單個的「+」號,你看不出它有什麼美。但是通過下面的小故事它就會「美」起來:有一隻小狐狸躲在大樹下掉眼淚,因為森林裡的動物都不喜歡和它做朋友。森林女神知道了,就送給小狐狸一支「加號魔棒」。女神說有了「加號魔棒」就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小狐狸拿著魔棒經過河邊,3隻鱷魚和5隻青蛙都笑眯眯地過來和小狐狸打招呼。小狐狸數一數,哇!它有8個好朋友了……這里,枯燥的加號搖身一變成了充滿魅力的「加號魔棒」,怎麼能不讓學生感到它的可親呢?這種「形式美」對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對形成學生長久的數學興趣是何等重要啊!
六、從習題中滲透美
數學應用題是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數學計算問題。教學時要善於發掘其中的美育價值,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例:「學校開展植樹活動,低年級205人,每人植1棵樹,中年級198人,每人植2棵樹,高年級226人,每人植樹3棵,全校共植樹多少棵?」我教學時,在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進行審美教育,讓學生認識到植樹造林能美化家園,改善環境;讓學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自覺保護環境;讓學生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讓學生體會這是一種美的行為,從而激發學生的審美熱情,促進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品味。
總之,只要我們用心挖掘和捕捉,就會發現小學數學中蘊含著如此豐富的美的因素,為美育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源泉。教師要善於挖掘美的素材,藉助行之有效和靈活多樣的教學藝術,使所有學生在美的感受中積極思維,發現規律,掌握知識,做到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又加強審美能力的培養。

4. 如何加強美育教育

1、確定要樹立的美育教育理念應該具有功能高、內涵多、整體性和全育性

美育是一種對人的整體性的教育,可以通過多種教育形式,如各種藝術和美的具有實際內容的審美活動或者是接受一些中介的美感體驗,美育是對人的教育,同樣也對整個人的綜合素質十分關注。

要對人的審美能力提高,還要陶冶人的性情。美育實際上還追求和諧、真善美的人格方面的教育,對於人的綜合素質及獨特性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都有所關注,是以提高生活質量、生命質量和人生價值為目標的教育。

2、建設完善的美育教育體系

美育教育所包含的教育領域很廣,貫穿於學校教育的整個過程中,所以要在每個環節落實好教育工作,包括管理、後勤和教學中。

並且所有部門都要在美育教育中占據主導地位,將優勢積極的發揮到工作中,但是美育教育不是意味著開立幾門課程,美育教育是貫穿融合於整個教育體系中的,以一種學科的形式在所有環節和方面中體現出來。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美育

教育的過程就是老師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是依照美的規則進行下去的。老師應該對自己的教授對象了解並且熟悉,掌握這個規則,才能更好地進行美育教學。老師在進行教授知識、提升能力、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當老師把這一規則與教授統一在一起的時候,就達到了創造美的目的,實現了美育滲透。

4、完善課程體系,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育教育不單單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歌唱、舞蹈等這些藝術技能,更應該重視的是文化內涵,應該對學生的人生境界進行引導,促使學生能夠建立健康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追求美的生活。

藝術的實質是美,傳授藝術應該與藝術的美融合在一起進行,不應該把藝術創作只是看作需要傳授的知識去教授。高職院校的美育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學校管理人員應該更新教學理念,並認真總結經驗,促使美育理念融入到整個教育工作中。

5、教師言行滲透美育

對於教師來說,要逐步提高審美觀,對師德風范進行改善,教師的言談舉止中要為學生滲透無聲的美感。還要求教師不斷對自身的品德和修養增強,力氣完美的人格,這樣才能影響學生,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欽佩的感情,並潛移默化受到教師的感染。

6、營造健康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也很大,要逐漸的加強校園文化改善,為學生提供積極樂觀的氛圍。從根本意義上說,校園文化屬於隱性的授課方位,對學生的教育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在美育教育中的地位比較關鍵,絕對不能忽視。

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還沒有建立美育學這個專業,也就沒有專業的美育老師。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都是由藝術類專業老師或者文學專業老師負責美育課程,因為不是專業的美育教師,所以美學基礎參差不齊,藝術素質也不盡相同,教學能力同樣有所差異,那麼就可以預測美育學課程的教育質量了。

美育教育是有一定的前提條件的。美育課程也不是一個講桌、一個粉筆、一個教學PPT就可以的。美育課程應該以物質為基礎,應該投入足夠的經費去完善美育教學設施。

例如,多媒體功能教室、音樂欣賞教室、練琴教室等等,但是當前的高職院校更加重視提高專業技能水平,並沒有投入足夠的經費去建設這「不算重要」的美育教育。

5. 淺談如何在數學學科中滲透美的教育

數學來源於生活,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數學中蘊含著獨特的美,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只有善於發現數學中的美, 從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初中數學的學習,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從而達到有質量的數學學習。

6. 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美學教育

2、物理學具有簡潔美與深刻美、在課堂教學方法上善於採用具有和諧奇異美的類比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1 一。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講述故事、從教材中挖掘出物理學和諧美與統一美的素材、從物理課堂教學中實施美學教育 1、從教材中挖掘出物理學奇異美的素材,激發學生感受物理美的靈感、物理學具有統一美。三。物理學中的結構美與對稱美。2

7. 數學: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摘 要】結合當前小學數學發展情況,從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應用現狀出發,參考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德育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對於今後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德育教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075-01
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則是必然趨勢,這樣能更好實現德育和美育教育得到發揮,有助於學生的身體、心理的健康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內在和外在素質,有利於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符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1]。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應用現狀
1.教學的模式較為單一。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初中體育教學的靈活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大部分課堂教學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影響比較大,相關的教學實踐的針對性不強,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難以有效開展德育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2.學生參與程度較低。
學生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體,應通過各種有效措施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並積極構建熱烈的課堂

閱讀全文

與數學課堂如何滲透美育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