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數學分別要學必修共多少本如何設置的 比如高一,二,三分別上的必修幾
不同學校不一樣。
高一數學必修有5本,必修1到必修5。高一上必修1、必修2、必修4、必修5。高二上必修3和選修。必修1主要是集合與函數;必修2主要是空間幾何體,點與直線平面的關系,直線與方程,圓與方程;必修4主要是三角函數和平面向量;必修5主要是解三角形,數列和不等式。
高中數學內容包括《集合與函數》《三角函數》《不等式》《數列》《復數》《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立體幾何》《平面解析幾何》等部分。
(1)高中數學幾冊書都學什麼擴展閱讀
必修1知識點:
1、集合(約4課時)
1)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2)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3)集合的基本運算
2、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約32課時)
1)函數
①了解構成函數的要素,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在實際情境中,會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方法(如圖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數。
③了解簡單的分段函數,並能簡單應用。
④通過已學過的函數特別是二次函數,理解函數的單調性、最大(小)值及其幾何意義;結合具體函數,了解奇偶性的含義。
⑤學會運用函數圖象理解和研究函數的性質。
2)指數函數
①(細胞的分裂,考古中所用的C的衰減,葯物在人體內殘留量的變化等),了解指數函數模型的實際背景。
②理解有理指數冪的含義,通過具體實例了解實數指數冪的意義,掌握冪的運算。
③理解指數函數的概念和意義,能藉助計算器或計算機畫出具體指數函數的圖象,探索並理解指數函數的單調性與特殊點。
④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指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
3)對數函數
①理解對數的概念及其運算性質,知道用換底公式能將一般對數轉化成自然對數或常用對數;通過閱讀材料,了解對數的產生歷史以及對簡化運算的作用。
②通過具體實例,直觀了解對數函數模型所刻畫的數量關系,初步理解對數函數的概念,體會對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能藉助計算器或計算機畫出具體對數函數的圖象,探索並了解對數函數的單調性與特殊點。
③知道指數函數 與對數函數 互為反函數(a>0,a≠1)。
4)冪函數
通過實例,了解冪函數的概念;結合函數 的圖象,了解它們的變化情況。
5)函數與方程
①結合二次函數的圖象,判斷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個數,從而了解函數的零點與方程根的聯系。
②根據具體函數的圖象,能夠藉助計算器用二分法求相應方程的近似解,了解這種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6)函數模型及其應用
①利用計算工具,比較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增長差異;結合實例體會直線上升、指數爆炸、對數增長等不同函數類型增長的含義。
②收集一些社會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數模型(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分段函數等)的實例,了解函數模型的廣泛應用。
7)實習作業
㈡ 高一的數學有幾本數學書分別是必修幾到必修幾
高一數學一共有四本數學書,分別是《高中數學必修一》、《高中數學必修二》、《高中數學必修三》、《高中數學必修四》。
1、《高中數學必修一》:是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題材料研究所、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該書是高中數學學習階段順序必修的第一本教學輔助資料。
2、《高中數學必修二》:是2007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申懷。該書主要內容是認識空間圖形,通過對空間幾何體的整體把握,培養和發展空間想像能力。
3、《高中數學必修三》:是新課標高中數學必修系列的第3本書籍,分為A、B兩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主要內容是對演算法,統計,概率知識的講解與總結。
4、《高中數學必修四》:數學4(必修)的內容包括三角函數、平面向量、三角恆等變換。三角函數是描述周期現象的重要數學模型,在數學和其他領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的最後一個基本初等函數。
高中數學必修教材之間的聯系:
數學教材中有許多概念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如平行線段與平行向量、平面角與空間角、方程與不等式、映射與函數、對立事件與互斥事件等等,在教學中應善於尋找、分析其聯系與區別,有利於學生掌握概念的本質。
函數概念有兩種定義,一種是初中給出的定義,是從運動變化的觀點出發,其中的對應關系是將自變數的每一個取值,與唯一確定的函數值對應起來:另一種是高中給出的定義,是從集合、對應的觀點出發,其中的對應關系是將原象集合中的每一個元素與象集合中唯一確定的元素對應起來。
㈢ 高中一共要學幾本必修數學的書(人教版)
高中必修數學是有5本的(必修1、2、3、4、5)。然後選修的話就有3本(學理科的學2-1,2-2,2-3,學文科的就學1-1,1-2),再後面還有四本選修(4-1,4-2,4-4,4-5)但是這四本不學的。一般學校都是在高一的上學期學是必修1、2 ,下學期就學必修3、4。然後高二學必修五和選修(1-1,1-2)。
㈣ 高中數學有幾本書,各學什麼
共六本(文科五本)包括:集合、簡易邏輯,函數,不等式,平面向量,三角函數,數列,直線和圓的方程,圓錐曲線方程,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概率,概率與統計,極限,導數,復數
㈤ 高中數學選修有幾本都是什麼
高中數學共學習11本書,其中必修5本,選修6本。必修課本為必修1、2、3、4、5,選修課本為選修2-1,2-2,2-3,4-1(幾何證明選講),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4-5。(不等式選講)。
A版有13本和B版有14本
數學1-1 (選修)A版
數學1-2 (選修)A版
數學2-1 (選修)A版
數學2-2 (選修)A版
數學2-3 (選修)A版
數學3-1 (選修)A版 數學史選講
數學3-4 (選修)A版 對稱與群
數學4-1 (選修)A版 幾何證明選講
數學4-2 (選修)A版 矩陣與變換
數學4-4 (選修)A版 坐標與參數方程
數學4-5 (選修)A版 不等式選講
數學4-6 (選修)A版 初等數論初步
數學4-7 (選修)A版 優選法與試驗設計初步
數學1-1 (選修)B版
數學1-2 (選修)B版
數學2-1 (選修)B版
數學2-2 (選修)B版
數學2-3 (選修)B版
數學3-1 (選修)B版 對稱與群
數學3-4 (選修)B版 數學史選講
數學4-1 (選修)B版 幾何證明選講
數學4-2 (選修)B版 矩陣與變換
數學4-4 (選修)B版 坐標系與參數方程
數學4-5 (選修)B版 不等式選講
數學4-6 (選修)B版
數學4-7 (選修)B版 優選法與實驗設計初步
數學4-9 (選修)B版 風險與決策
《高中數學》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該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共同編制,內容包括《集合與函數》《三角函數》《不等式》《數列》《復數》《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立體幾何》《平面解析幾何》等部分。
㈥ 高中數學有幾本書 必修和選修
數學要學選修和必修兩部分,選修3本,必修5本。
高中數學人教版教材一共需要學習八本書,必修是一至五,選修是二至四。這個說法可能不是最准確的,也可能文科理科學習的教材不同,而且各所高中學校的學習進度不同,所以學習的高中數學教材也可能會有差異。
高中數學到底學習哪幾本書,這個雖然不一而論,但必修科目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必修也是大家必須要學習的,高考必考的內容,學好數學必修科目沒商量。高中數學學幾本書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必修這幾本書都學會了。
(6)高中數學幾冊書都學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數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做題,但當處理的題目達到一定量後,決定復習效果的關鍵因素就不再是題目的數量,而在於題目的質量和處理水平。解數學題要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弄清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作用,研究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解決同一數學問題的多條途徑。
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構建知識的橫向聯系又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一節課與其抓緊時間大汗淋淋地做三十道考查思路重復的題,不如深入透徹地掌握一道典型題
要重視和加強選擇題的訓練和研究。不能僅僅滿足於答案正確,還要學會優化解題過程,追求解題質量,少費時,多辦事,以贏得足夠的時間思考解答高檔題。
㈦ 高中數學人教版,一共有幾本教材書,請列舉出來
《集合與函數》《三角函數》《不等式》《數列》《復數》《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立體幾何》《平面解析幾何》、必修一到五、選修一到四。
1、《高中數學必修1》,即《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必修1·A版》的簡稱)是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題材料研究所、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該書是高中數學學習階段順序必修的第一本教學輔助資料。
2、《高中數學A版必修2》,是2007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申懷。該書主要內容是認識空間圖形,通過對空間幾何體的整體把握,培養和發展空間想像能力。
3、《高中數學必修3》,是新課標高中數學必修系列的第3本書籍,分為A、B兩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主要內容是對演算法,統計,概率知識的講解與總結。
4、《高中數學必修4》,是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新課標教材,必修系列中第4本,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必修4 A版。
數學4(必修)的內容包括三角函數、平面向量、三角恆等變換。
5、《高中數學必修5》,是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冊教科書包括「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等三章內容。
本書要求學生適當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本書高考占很大比例,主要集中於數學第一道大題中。
題型較為簡單,但變化多端。書內分「觀察」、「思考」、「探究」等模塊,與「觀察與猜想」、「閱讀與思考」、「探究與發現」、「信息技術運用」等拓展性欄目。
㈧ 高中數學一共有幾本書
高中數學一共有4本書:
1、《高中數學必修一》:是高中數學學習階段順序必修的第一本教學輔助資料。是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題材料研究所、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2、《高中數學必修二》:主要內容是認識空間圖形,通過對空間幾何體的整體把握,培養和發展空間想像能力。是2007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申懷。
3、《高中數學必修三》:主要內容是對演算法,統計,概率知識的講解與總結。是新課標高中數學必修系列的第3本書籍,分為A、B兩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4、《高中數學必修四》:數學4(必修)的內容包括三角函數、平面向量、三角恆等變換。三角函數是描述周期現象的重要數學模型,在數學和其他領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的最後一個基本初等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