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中考數學考前一周如何上課

數學中考數學考前一周如何上課

發布時間:2022-07-24 14:28:14

Ⅰ 中考快到了,怎麼復習數學!

多做題是沒有任何必要的,休息好,在練習的時候,一看就能看出思路和答案的題就不要再做了,沒有意義。做一做大題,和最後的壓軸題,會有很大效果。另外,要熟記定理、公式

Ⅱ 中考前最後的數學課應講些什麼

在中考之前,數學課老師應該再給同學們最後的叮囑:慢審題,細做題。認真對待每一道題,主要把好4個關:

1、把好計算的准確關:計算要仔細,避免不必要的丟分。

2、把好理解審題關:「寧可多審三分,不搶答題一秒」。

3、把好表達規范關:嚴格按照老師平時要求邏輯表達,避免丟失步驟分。

4、把好思維、書寫同步關:想的快寫得慢是有些同學的毛病,這就容易前後步驟重疊交叉,寫出來的解題過程就邏輯性混亂,造成丟分。

常見的基礎常考題和注意點:

初中代數式有意義,只考兩個,即分母≠0,二次根式內≥0;

解不等式,要注意其他不為零的情況,例如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數)的a,一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的k;

分式方程要檢驗;

兩種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解法,幾乎必考;

作圖題必考,出現在某道幾何大題的第一問,謹記格式要求寫上「如圖xx為所求」;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韋達定理),使用的前提是△≥0,不要忽略;

不會做的函數題,把所有定點(包括坐標軸交點,頂點,兩個函數的交點)和線段求出來或用未知數表示出來,一般能踩到得分點;

幾何壓軸題不會做,把題目所有相等的量找出來,越多越好,然後往相似方向思考;

同樣是幾何壓軸題,輔助線出現頻率較高的是構造全等和多點共圓。

Ⅲ 中考前學習方法

背熟定理和多做題是一定的,大家都明白的。現在的重中之重,在於如何找到解題所需的公式和定理。
要回分析,比如說 已知:AB平行於CD。就應該想到內錯角相等,同位角相等。AB平行於CD,如果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就應該想到可能要靠平行證出角相等,證明兩三角形相似或全等來獲得某些隱藏條件,又或者說這里的AB平行於CD需要和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或是直角三角形底邊中線的性質等聯系起來應用。這就需要自己平時做不同題型的題來積累經驗,做適當的猜想,畫畫輔助線等等···

如果不嫌麻煩,可從初一開始,把書上的所有定理公式分類之樹狀圖或表格,而且一個公式可以放在不同的類別里,分類也要全。
可以按幾何圖形分:三角形,四邊形,其他多邊形。然後再細分。
也可以分為有關線段數量關系(兩線段相等不相等,AB為CD幾倍···),線段位置關系(相交不相交,平行或垂直···),以及角的等等關系分一類。

總之要把所學的定理本身的及延伸的性質,都一清二楚,在練習各種不同類型的題,慢慢就會越來越熟練,做題也會快。
思維要靈活···

還有做題的時候,填空很多都是馬虎出錯,而不是不會,我是那樣額···
證明題,可以根據需要求得倒著推,這時候定理分類就管點用了。例如求證兩線段平行,可以想線段位置關系的定理中證明平行的,再根據證平行所需的條件,找相關分類的定理,然後繼續倒推···都要結合題目的已知條件。

最後的大題嗎,有時候是擴展性的,實際上就是需要怪很多個彎才能證明出來,平時接觸一點競賽題,開發思維,多動動腦,一般也是沒問題的。

還有,建議買多典型題型的,不同難易度均有的,答案解析很詳細的練習,哦,最好是帶有比課本學的以及老師講的題目難的練習題冊。至於教材知識解析的書,我是覺得沒什麼太大的用處,畢竟老師不是擺設,講的不會比那些書少······

先說明哦,我語言表達能力不太好,可能說得有點亂,見諒!
and 我是初三的~呵呵 應該能幫到你吧···

背熟定理和多做題是一定的,大家都明白的。現在的重中之重,在於如何找到解題所需的公式和定理。
要回分析,比如說 已知:AB平行於CD。就應該想到內錯角相等,同位角相等。AB平行於CD,如果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就應該想到可能要靠平行證出角相等,證明兩三角形相似或全等來獲得某些隱藏條件,又或者說這里的AB平行於CD需要和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或是直角三角形底邊中線的性質等聯系起來應用。這就需要自己平時做不同題型的題來積累經驗,做適當的猜想,畫畫輔助線等等···

如果不嫌麻煩,可從初一開始,把書上的所有定理公式分類之樹狀圖或表格,而且一個公式可以放在不同的類別里,分類也要全。
可以按幾何圖形分:三角形,四邊形,其他多邊形。然後再細分。
也可以分為有關線段數量關系(兩線段相等不相等,AB為CD幾倍···),線段位置關系(相交不相交,平行或垂直···),以及角的等等關系分一類。

總之要把所學的定理本身的及延伸的性質,都一清二楚,在練習各種不同類型的題,慢慢就會越來越熟練,做題也會快。
思維要靈活···

還有做題的時候,填空很多都是馬虎出錯,而不是不會,我是那樣額···
證明題,可以根據需要求得倒著推,這時候定理分類就管點用了。例如求證兩線段平行,可以想線段位置關系的定理中證明平行的,再根據證平行所需的條件,找相關分類的定理,然後繼續倒推···都要結合題目的已知條件。

最後的大題嗎,有時候是擴展性的,實際上就是需要怪很多個彎才能證明出來,平時接觸一點競賽題,開發思維,多動動腦,一般也是沒問題的。

還有,建議買多典型題型的,不同難易度均有的,答案解析很詳細的練習,哦,最好是帶有比課本學的以及老師講的題目難的練習題冊。至於教材知識解析的書,我是覺得沒什麼太大的用處,畢竟老師不是擺設,講的不會比那些書少······

以上是我一哥們創的
下面聽聽我的想法:
1、善於小結:如果你覺得基礎知識學得不扎實的話可以對照目錄進行梳理,使之系統化、網路化。要經常性地進行知識的歸納,特別是每次練習和考試的失誤,要認真總結,防止今後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2、講究質量:糊糊塗塗做三套,不如明明白白做一套,要講質量,求效果。對於老師精心組合的題、自己平時害怕的題、容易出錯的題要精做、用多種方法做,全方位地「透視」;其餘題目一般化地做;有把握的題目、做過多遍的題目可以不做。

3、建備忘錄:對疑難問題和錯誤隨時記錄,不能輕易放過。經常性地反思自己的錯誤,才能使自己的弱項變為強項,劣勢變為優勢。

4、勞逸結合:記住公式8-1>8,每天學習7個小時,再休息放鬆1個小時,其效果要優於8個小時全用於復習。但中間活動時運動量不易太大,也不應選擇玩電腦來調節大腦,因為玩電腦或上網容易上癮,容易在大腦里形成優勢興奮灶,抑制已掌握知識的發揮。

另外要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不要過多地依賴同學和老師。自己做的題、特別是做錯後改正過來的題不易忘記。

如果需要的話就給你一個網址
我是新手 如有問題 請多多包涵
不過,學習還得靠自己 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希望你能成功!!!

Ⅳ 【中考數學:考前一周該如何復習】

1、建議你不要做太多題目了,多看看錯題,重視解題思路與方法的梳理。
如果發現錯題自己有不會的去問問同學老師,如果這道題真的很難就別管他,中考考到自己做過的題目幾率是很小的,你要做的是爭取時間理清好自己的思路,不要因為這一兩道題目把自己搞的緊張了
2、數學公式一定要記住了,總結一下以前考試失敗的經驗和教訓。
3、回歸課本,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
考前一周的復習要回歸基礎和教材,查漏補缺。復習的藍本是你自己平時積累的錯題檔案、物理教材和第一輪復慣用書。在復習過程中,要不斷地回顧,考察自己在哪個知識點容易出錯,明確地知道自己的弱點,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提高成績.千萬別盲從,不要看見別人干什麼,自己就干什麼,要抓住自己復習重點,有針對性地按計劃進行復習。制定嚴格的復習時間表,目的在於喚起緊張情緒。我覺得考試前緊張都是正常的。所以緊張了別怕。
現在中考命題仍以基礎題為主,回歸課本,從概念的引入和表述中,並聯系它在解題中的作用,更容易把握住概念間的聯系;從公式的推導和定理的證明過程中,聯想公式定理,及其證明方法在解題中的應用。總之,回歸數學課本,可幫助夯實基礎,強化解題思路的方向感。
4、注重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動向
中考復習前,你們老師要進行考法研究,研究近幾年中考數學命題的走向,研究考綱,研究中考復習策略。教研組要組織每位數學老師都進行專題發言。並制定出一套較好的復習計劃。你們老師到時應該都會跟你們說的。
回歸課本,系統復習
5、閱讀過去作業和考卷上做錯的題
多數初三學生都會有一本錯題本,裡面記錄著做錯的題目,復習時應該抽時間把錯題本上的題目再詳細看一遍或者做一遍,進行強化訓練。

6、有選擇地做題
在學校老師會在課堂上讓同學們做整套的模擬卷,那麼在家裡,可以有選擇地做一些題目,筆者認為可以選擇以下三類題做。第一類是初看還沒有解題思路的;第二類是最近做錯的;最後一類是自己以前做得比較慢的。這三類題往往是掌握得不太好的地方。做完後,還要從數學思想方法上進行總結,通過挖掘一些題的解法中的數學思想,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以下幾點要注意的:
1.考前要將鉛筆、鋼筆,圓柱筆、橡皮,圓規、量角器、三角板(應備兩套),提前准備好,不要忘記。
2.進入考場要沉著、鎮定,要以必勝的信心迎考。如遇心慌,緊張,將拇指放在無名指的根部緊握雙手,默想:靜、靜……
3.發下試卷檢查試卷是否頁數全,粗略地看一下所有題目.
4.開始答題,一定要仔細審題,按順序答題,因一般題目的安排順序是先易後難,我們應按先易後難的順序答題,先作基礎題,中檔題,後三題第1問,如遇選擇題、填空題有較難題,不要慌,後三題中第一問肯定容易!
5.遇到沒見過的圖形、文字多又長的題目是閱讀理解題,不要慌,只要你讀懂了題目,就會解題.
6.遇到一看不會做的題,要認真審題,仔細分析題意,幾分鍾後仍想不出解題方法,要做下面的題目,最後再做此題。
7.遇到猜想角度的題目,要用量角器測量,一般是30°45°60、90°,或它們的和與差,遇到猜想線段是否相等的探索題,要用三角板或直盡測量其是否相等,如是填空題,選擇題直接選上填上即可;如果是猜想後要求證明的題,再給出證明。
8.遇到列方程或不等式的應用題,如已知量不夠,要用設輔助未知數的辦法將有關的量表示出來,再列出方程,最後將輔助未知數消去。9.如遇到與一元二次方程有關的題目,一定要注意處理此類題目
的三步曲,以ax2+bx+c=0(x1,x2為其二實根)為例:第一步a≠0 第二步Δ≧0 第三步x1+x2=–b/a x1.x2= c/a10.如遇到求角度的問題,一般要將角放在一個直角三角形里,求出其三角函數值,再求角度即可。
11.遇到有關幾何的計算題,要從以下幾方面切入:
(1)勾股定理(2).相似三角形(3).三角函數(4).弧長、扇形(5)面積
關鍵技巧 a.在所給已知的圖形中找出基本圖形
.b.如果找不出基本圖形,添加輔助線構造出基本圖形.
c.見比設K
d.設一個或兩個未知數,其餘的線段全部用所設的未知數表示出來,然後列出方程或方程組解之即可.
12.遇到函數和幾何相結合的題,將坐標軸看成是二垂直的直線,用幾何的知識―以形解數‖解決此題;或將幾何問題化為代數問題來處理,即―以數解形‖;在坐表系中處理距離問題要注意絕對值添或減及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
13.遇到探究題,要先假設結論成立;然後探究推理;最後得出結論.又是一個三部曲.
14.遇到方案設計型題,要注意結論的多樣性,盡可能根據題意,將所有的方案列出來
15.遇到策略開放型題,要注意解題方法的不唯一,一題多解,發散思維.
16.遇到實在不會做的題,要學會舍棄,因為後三題不是每個同學都能解出的.這不如把前面的基礎題再檢查一遍,因為檢查出一道基礎題的錯誤能得3—4分,而做出一道難題的一問也只能得3—4分.

對了,考前不要過度放鬆自己!不要做過量的運動!
幫忙採納下吧,謝謝!

Ⅳ 中考數學考前該怎樣復習

重視課本知識:任何科目的學習都萬變不離其宗,數學也不例外,數學裡面的這個「宗」,就是課本,因為所有的學習知識都來源於課本,考試的內容有些高於課本,但是基礎知識點還是不會變化的,考試的試題就是課本知識的衍生物,要一點一點去挖掘試題背後的東西,找到其中要考試的重點是哪部分。
要學會正確地糾錯: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犯錯,出現錯誤是正常的,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同學一錯再錯,這裡面就涉及正確糾錯的問題。暑假的時間相對充裕,正是我們糾錯的好時機。並且要明白具體錯在哪裡,強化記憶,下次別出錯。
做好總結:學習之後的總結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進行總結是對知識進行升華的過程。

Ⅵ 中考數學現在應如何復習

以《中考說明》和數學教材為依據,立足於掌握和鞏固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強化主幹知識,注重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加強對薄弱環節的復習,及時查缺補漏,注重知識應用能力,培養靈活及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1.注重課本知識,查漏補缺。全面復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的第一階段的復習工作我們已經結束了,在第二階段的復習中,反思和總結上一輪復習中的遺漏和缺憾,會發現有些知識還沒掌握好,解題時還沒有思路,因此要做到邊復習邊將知識進一步歸類,加深記憶;還要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牢固掌握法則、公式、定理的推導或證明,進一步加強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同時還要查找一些類似的題型進行強化訓練,要及時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補缺補漏,直到自己真正理解會做為止,決不要輕易地放棄。

這個階段尤其要以課本為主進行復習,因為課本的例題和習題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學知識的主要載體。吃透課本上的例題、習題,才能有利於全面、系統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熟練數學基本方法,以不變應萬變。所以在復習時,我們要學會多方位、多角度審視這些例題習題,從中進一步清晰地掌握基礎知識,重溫思維過程,鞏固各類解法,感悟數學思想方法。復習形式是多樣的,尤其要提高復習效率。

另外,現在中考命題仍然以基礎題為主,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了的題,有的大題雖是「高於教材」,但原型一般還是教材中的例題或習題,是課本中題目的引申、變形或組合,課本中的例題、練習和作業題不僅要理解,而且一定還要會做。同時,對課本上的《閱讀材料》《課題研究》《做一做》《想一想》等內容,我們也一定要引起重視。 中考網路課堂火爆招生

2.注重課堂學習,提高效率。在任課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課堂教學,要求同學們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理清知識結構,形成整體的認識,通過對基礎知識的系統歸納,解題方法的歸類,在形成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加深記憶,至少應達到使自己准確掌握每個概念的含義,把平時學習中的模糊概念搞清楚,使知識掌握的更扎實的目的,要達到使自己明確每一個知識點在整個初中數學中的地位、聯系和應用的目的。上課要會聽課,會記錄,必須要把握每一節課所講的知識重點,抓住關鍵,解決疑難,提高學習效率,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課堂上及時查漏補缺。

3.夯實基礎知識,學會思考。在歷年的數學中考試題中,基礎分值占的最多,再加上部分中檔題及較難題中的基礎分值,因此所佔分值的比例就更大。我們必須扎扎實實地夯實基礎,通過系統的復習,我們對初中數學知識達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應用基礎知識時能做到熟練、正確和迅速。

有的考題會對需要考查的知識和方法創設一個新的問題情境,特別是一些需要有較高區分度的試題更是如此;每個中檔以上難度的數學試題通常要涉及多個知識點、多種數學思想方法,或者在知識交匯點上巧妙設計試題。因此,我們每一個同學要學會思考,老師上課教給我們的是思考問題的角度、方法和策略,我們要用學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決具有新情境問題的過程中,感悟出如何進行正確的思考。

4.注意知識的遷移,學會融會貫通。課本中的某些例題、習題,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後聯系、密切相關的,其他學科的知識也和數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要學會從思維發展的最近點出發,去發現、研究和展示這些知識的內在聯系,這樣做不僅有助於自己深刻理解課本知識,有利於強化知識重點,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促進自己數學知識網路和方法體系的構建,使知識和能力產生良性遷移,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通過探究課本典型例題、習題的內在聯系,讓我們在深刻理解課本知識的同時,更有效地形成知識網路與方法體系。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不但可以解決根的判定和已知根的情況求字母系數,還可以解決二次三項式的因式分解、方程組的根的判定及二次函數圖象與橫軸的交點坐標。

5.復習形成梯度,選擇典型習題。如果說第一階段是中考復習的基礎,是重點,側重了雙基訓練,那麼第二階段的復習就是第一階段復習的延伸和提高,這個階段的練習題要選擇有一些難度的題,但又不是越難越好,難題做的越多越好,做題要有典型性,代表性,所選擇的難題是自己能夠逐步完成的,這樣才能既激發自己解難求進的學習慾望,又能使自己從解決較難問題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強學習的信心,產生更強的求知慾望。

6.重視基礎知識,注重解題方法。基礎知識就是初中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同學們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理清知識結構,形成整體的認識,並能綜合運用。每年的中考數學會出現一兩道難度較大,綜合性較強的數學問題,解決這類問題所用到的知識都是同學們學過的基礎知識,並不依賴於那些特別的,沒有普遍性的解題技巧。 中考網路課堂火爆招生

中考數學命題除了著重考查基礎知識外,還十分重視對數學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待定系數法、判別式法等操作性較強的數學方法。在復習時應對每一種方法的內涵,它所適應的題型,包括解題步驟都應該熟練掌握。

7.形成數學思想,學會運用。數學思想的進一步形成和繼續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它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比如方程思想、特殊和一般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函數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化歸與轉化的思想等,我們要加深對這些思想的深刻理解,目前要多做一些相關內容的題目;從近幾年中考情況看,最後的「壓軸題」往往與此類題型有關,不少同學解這類問題時,要麼只注意到代數知識,要麼只注意到幾何知識,不會熟練地進行代數知識與幾何知識的相互轉換。

8.綜合運用,培養能力。通過對課本典型例題、習題的有機演變和拓展延伸,讓自己在參與探究中提高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以課本典型例題、習題為題源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是落實新課程理念、強化數學創新教學的重要途徑。課本上的某些例(習)題看似平淡無奇,但如果我們以此為藍本,改變其條件或結論,運用不同的知識和手段,編擬出形式新穎的題目,這對於提高自己的認識層次、強化探索創新和應變遷移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們同時還要做到能把各個章節中的知識聯系起來,並能綜合運用,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縱觀中考數學試題中對能力的考查,除了考查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純數學問題的能力外,又強化了閱讀理解能力、探索創新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以及對同學們的情感、意志、毅力、價值觀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就必然使中考數學試題對能力的考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9.狠抓重點,練習熱點。多年來,初中數學中的「方程」「函數」「直線型」「三角形及證明」、「圓」等內容一直是中考的重點考查內容,「方程思想」「函數思想」貫穿中考試卷的始終,所以要重點復習好這部分內容。在全國各地的中考題中,應用題量普遍增加,而應用題也不僅限於「列方程解應用題」,除布列方程解應用題外,「應用性的函數題」「不等式應用題」「統計類的應用題」等都成為中考的熱點。同時,近幾年的應用題還十分注重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這在各省市的中考試卷中已經常出現,而且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們要適當加強這類應用題的訓練,做到有備無患。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許多同學怕應用題,不願意做應用題,所以,這類問題練習時,我們要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要鼓勵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爭論,更要培養我們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勇於創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開放性題」「探索性題」「閱讀理解題」「方案設計題」「動手操作題」是這幾年的熱點題,這些問題有利於考查我們的探索能力、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這種類型的問題大部分源於課本,有的對知識性要求不高,但題型新,背景復雜,文字表達冗長,不易梳理,所以在最後這段時間里要適當訓練一下,以便自己熟悉、適應這類題型。

Ⅶ 初中數學復習課怎麼上

數學研究和教學必須抓住新知識是從哪裡產生的,按照知識的產生順序進行教學是數學的本質要求。
本節知識的產生順序是:
面積問題===>整式乘法===>因式分解
解釋:
1、 「整式乘法」是從以矩形為基本圖形的面積(「長與寬的乘積」) 問題中產生的,因此,教學時整式乘法必須從面積問題的背景中進行;
2、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逆運算,要研究因式分解,必須從整式乘法的關繫上尋求,所以,整式乘法後安排學習因式分解是符合知識產生順序要求的,這樣安排,抓住了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教學時便於抓住數學本質。
教學要領:
1、必須從面積問題中建立「整式乘法」的數學模型,讓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在實踐中產生又運用於實踐的意識;
2、因式分解的原理的產生必須通過整式乘法的運算式子來觀察發現。

Ⅷ 如何學好初中數學(初三沖刺)最好詳細點

初中數學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初中數學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閱讀全文

與數學中考數學考前一周如何上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