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幼兒園大班數學領域目標有哪些

幼兒園大班數學領域目標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5 05:17:51

『壹』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情感目標怎麼寫

知識目標體現在知識性層面上,比如認識、認知、感知、(初步)了解、獲得某某某經驗。
技能目標強調的是技能上的獲得,學會了什麼掌握了什麼,能夠嘗試什麼。比如,能夠、嘗試進行/運用xx,掌握什麼。
情感目標,強調情感體驗,跟感情有關。比如喜歡、願意、體驗xx情感、感受、欣賞等。

『貳』 如何確定幼兒園數學領域目標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現代教育觀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孩子以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孩子親身經歷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獲得一些體驗,並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對此進行理解和應用。因此,從事幼教工作多年的我,一直在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在數學活動中,怎樣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怎樣把數學教學融入到幼兒園各科教學活動中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希望能給廣大的幼教同仁們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一、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 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高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教師只有不斷的在教學中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才能適應新行式的發展和變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是無止靜的,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只有不斷創新和不斷進取,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從傳統的「以知識的傳授為中心,過分強調了老師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來,才能體現新的「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的教育觀,使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實現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進而喜歡數學。如:多翻閱報刊雜志、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到兄弟園參觀學習、多利用網路信息和外地相互交流科研成果等等...... 二、教師必須要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育方法顯然不能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只有通過發現式、啟發式、討論式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幼兒的主動性、自覺性。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和思維力,多採用啟發、引導、積極參與等方法,指導幼兒勇敢大膽地探究問題。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應從幼兒園實際出發,根據數學教學中的不同內容、不同教學目標、幼兒的個性差異,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靈活多變。如:教幼兒學習三者以上的測量或比較時,用筆測量瓶子和杯子的高度,從杯子比筆矮,瓶子比筆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等。 三、教師應為幼兒安排、布置適宜的學習環境 提供一個愉快、和諧、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幼兒通過實際的操作與體驗來學習。如:教「果汁吧」活動中,課前在數學角裡布置一個果汁店的情景,店裡擺滿了空果汁瓶數個、白開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樣大小的紙杯10個、彩色筆等等。老師當果汁店的老闆。選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讓幼兒輪流當老闆和客人。這樣使幼兒在愉快、寬松的環境中學會了瓶子和杯子之間的容量關系,從而又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和大家分享了開果汁吧的樂趣,使數學知識原本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數學教學應以幼兒園各科教學相互整合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各科教學應相互融入一體,以幼兒為主體,教師既是活動的引導者,又是活動的合作者,教師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激發幼兒學習的情趣。因此,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能閉門造車,把數學教學滲透到幼兒園各科教學中去,使幼兒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既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藝術興趣,也陶冶了幼兒的情操。如:在「神奇的10元」教學中,老師首先和幼兒一起在美工區製作各式糖果,並標上價錢,然後,在教室的另一角布置成糖果店,最後,展示1、5、10元硬幣,讓幼兒分辨他們的不同並介紹之間的關系。給每個幼兒10元,活動結束時,請幼兒說說買了什麼糖果?花了多少錢?剩下多少錢?幫幼兒把買糖果的貨幣組合記錄在白板上。 五、數學教學應以游戲為主 好奇心和相象力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動力,為了引發他們強烈的學習動機,利用玩具和游戲寓教育樂,是幼兒最容易接受、最樂於參與的一種學習模式,而幼兒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點子,無形中就培養了靈活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如:在「大風吹」教學中,其目標是練習三層條件的連續分類。老師就扮演了「風婆婆」,大家圍著「風婆婆」坐成一圈,玩「風婆婆」的游戲,「風婆婆」隨意舉出一種或兩種以上多數幼兒所共有的特徵,有該特徵的幼兒就要站起來換位置,其他的幼兒則不動,「風婆婆」要趁著大家換位置的時候,槍到一個位置坐下,此時會有一位幼兒沒有位置坐,便成為「風婆婆」,游戲又繼續開始。因此,游戲在幼兒一日活動中占據了很大的空間,幼兒在游戲中輕松、自主的掌握了數學知識,從而喜歡數學、探究數學、學習數學。 幼兒的認知、體能、語言表達、社會技巧等能力的發展都是漸進的,經過學習而不斷積累、發展、成型,因此,幼兒教育是一個系統過程,在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取長補短。只有這樣才會取得預期的成果。

『叄』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數數小本領

一.課程設計意圖:
幼兒數學活動的價值更凸顯在幼兒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能夠利用或直接在生活中藉助可操作性材料提高數學能力的運用和提升,進而促成幼兒思維的發展。
二.課程目標:
1.認識數字10-20,知道10以上物體的進位計數方法和讀法,進一步理解數字代表的基、序數意義,能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嘗試按群計數。
2.發現周圍環境中數字不同的作用意義,樂意探索數字,理解數字代表的意義。
3.在數列中發現數目的等差關系和相對關系。
4.能夠進行自然測量,發現物體存在的差異。
5.了解感知更多的平面圖形,在認識長方形、半圓形等圖形的基礎上,發現其內在的關系。
6.以某一物體為中心,區別上下、前後、里外。
7. 知道昨天、今天和明天、四季;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嘗試認識整點,建立初步時間觀念。
8.嘗試運用標記等記錄周圍事物和現象,能按物體的兩個特徵進行分類,嘗試按自己的標准對事物進行分類,培養思維的個性化。
9.辨認並操作簡單的規律模式,AB、AAB、ABABC等。
10.有初步的數目守恆觀念,嘗試在活動中培養量的守恆意識。
三.課程內容:
依據我們的活動時間我們下設的活動有
.數梅花(數學)目標:
1.能夠對圖片上的物體進行認真觀察,並點數出它們的數量。
2.嘗試按數群進行計數,提高點數的效率。
我長高了
目標:
1.能夠根據身高判斷出時間的先後順序。
2.嘗試從年月兩個時間角度排列出它們的關系。
分元宵(數學)目標:
1.能對不同擺放形式下的物體進行點數,說出自己點數的順序。
2.積極觀察、判斷嘗試把整體物體進行分組,並說出每組物體的多少關系。
.美食多多
目標:1.能夠對食品進行分類,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嘗試進行記錄和符號表徵,學習有條理性的記錄方法。(圖片、操作紙、筆)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O2qsXPVRERRKN-vzbvxGuA

?pwd=bx49 提取碼: bx49

『肆』 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總目標包括哪些

幼兒園涉及到的明顯的數學方面的內容有: 1——10數字的認讀、書寫;1——10的分解與組成;物品的點數、一一對應、排序、找規;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的認識;時間的初步認識;貨幣的初步認識等等。 一節數學教育內容大體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活動目標:活動目標的制定要以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為依據,可分為教育目標、情感目標等;目標的制定要以幼兒情感發展目標為重; 二、活動重難點:活動重難點的確定以活動目標為依託,結合本班大多數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來確定; 三、活動准備:活動准備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A、經驗(認知、情感等)准備;B、教具准備;C、幼兒操作材料准備; 四、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設計要以目標的制定為依據,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既考慮到多數幼兒的發展需求,又要顧及到幼兒的個體發展差異;環節的過渡要順暢、自然;一節成功的活動課是和孩子們一起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收獲、成長;教師的介入不要過多,也就是教師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師只是活動的引導者、參與者,真正的主人是孩子們,要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

『伍』 如何制定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目標學習心得

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是對幼兒數學學習的要求,也是幼兒園實施數學教育的依據。目標的確立可以明示教育活動的方向,引導教育活動的設計,確立教育活動的評價依據等,因此,在數學教育中,目標的確立十分重要。 一、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的結構 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是以有序的結構組織起來的系統。從縱向的角度來看,它一般可以分為總目標、年齡階段目標、數學教育活動目標三個層級;從橫向的角度來看,它一般可以分為認知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操作技能目標三類。在制定不同層次和類型的目標時,幼兒發展的已有基礎、幼兒數學學習的特點與規律以及數學學科本身的邏輯體系與特點都是目標制定者需要把握的因素。 1、總目標(一級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幼兒學習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幫助幼兒獲得有關物體形狀、數量以及空間、時間等方面的感性經驗,使幼兒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數學概念,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幼兒的數學思維活動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以及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獨立性;逐漸培養幼兒愛思考的習慣。 (3)操作技能目標:讓幼兒學會正確操作和使用材料,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做事認真、仔細、有條理、不怕困難等良好習慣。 2、各年齡階段目標(二級目標) 二級目標是根據一級目標提出的,它是從認知能力、情感與態度、操作技能三個范疇,根據小、中、大班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確立的,操作性較強(詳見下頁表格)。 3、數學教育活動目標(三級目標) 在數學教育實踐中,各年齡階段目標必須層層分解為具體的、可操作的目標,即分解成可以在一次數學活動中實現的目標或需要通過若干數學活動實現的目標。這一級目標應與一、二級目標相一致,使之相互銜接,以促進幼兒的整體發展。 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與表述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開展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規定著預期的某種活動效果。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內容選擇、方法運用及效果評價的依據。目前,幼兒園數學教育實踐中仍存在著只有內容沒有目標的盲目的數學教育以及「程式化」、空泛無物的目標設定傾向,因此,教師在制定與表述數學教育活動目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目標的發展性 在制定數學教育活動目標時,教師首先應當著眼於幼兒的發展,既包括數認知方面的發展,也包括情感、學習態度、個性和社會性方面的發展。只有充分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發展水平,才能在活動設計中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注重目標的發展性意味著教師必須清楚地了解本班幼兒的發展基礎,以此確定所設計的活動目標對幼兒是否具有發展價值。 小班中班大班 認知目標1、學習按物體的一個特徵分類 2、學習按物體量(大小、長短)的差異進行5以內的排序 3、認識「1」和「許多」,並能正確區分 4、學慣用一一對應方法比較兩物體的數量,感知「多」「少」和「一樣多」 5、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實物,並能說出總數 6、按數(5以內)取物 7、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並能說出其名稱 8、以自身為中心區分上下 9、認識早晨、晚上、白天、黑夜,並學會基本的運用1、認識10以內數字,理解數字的含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學習順數和倒數 2、學習不受物體空間排列形式和物體大小等外部特徵的干擾,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即學習數量守恆 3、認識10以內自然數列中相鄰兩數的等差關系 4、認識長方形、梯形和橢圓形 5、學習按粗細、高矮的差異進行6以內的物體的正逆排序 6、正確點數10以內物體 7、按物體某一特徵分類 8、按物體的數量分類 9、學會比較粗細、厚薄、輕重等量的差異 10、學習不受圖形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圖形,即學習圖形守恆 11、初步理解平面圖形的簡單關系 12、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前後 13、學習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前後 14、學習向上、下、前、後等指定方向運動 15、認識並學會運用「今天、明天、昨天」等時間概念 16、理解「=」和「≠」等符號1、學習10以內序數、單數、雙數、相鄰數等概念 2、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理解其包含、互換、互補關系 3、學習10以內加減計算,並體驗加減互逆關系 4、理解「+」「-」「<」「>」「→」等符號的意義 5、認識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學習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 6、學習按兩個以上特徵將物體分類 7、按物體量的差異和數量的不同進行10以內正逆排序,初步了解序列排的傳遞性、雙重性和可逆性 8、學習等分實物或圖形 9、學習自然測量 10、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會向右、向左方向運動 11、學習認識時鍾,學會看整點、半點,學習看日歷,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稱和順序 12、學習在教師的幫助下歸納數學經驗 情 感與態度1、在數學活動中大膽回答問題 2、產生對數學幼兒的興趣以及操作數學活動材料的興趣 1、在數學活動中能安靜地傾聽教師和同伴的講話 2、在日常生活中喜歡選擇數學活動 3、主動、專注地進行數學操作活動1、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 2、在數學活動中能安靜地蜻蜓教師和同伴的講話 3、在日常生活中喜歡選擇數學活動 4、學習與同伴友好地進行數學游戲,採取輪流,適當等待,協調等方法協調與同伴的關系 操作技能目標1、聽懂教師的要求,學習按游戲規則活動 2、學慣用語言講述同伴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3、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按要求拿取、擺放和操作活動材料1、學習聽清楚教師的要求,按要求進行活動並檢查自己的活動結果 2、學習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過程和結果 3、基本學會數學操作活動技能1、傾聽清楚操作活動的規則,按規則進行活動並檢查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2、能清楚的講述操作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3、學習有條理地擺放、整理活動材料 2、目標的全面性 目標的全面性是指教師在制定目標時,應思考在本活動內容和情境條件下「幼兒學會了什麼」(知識目標)、「幼兒能學嗎」(能力目標)、「幼兒學得有興趣嗎」(情感目標)。一般說來,活動目標應包括學習內容的要求及幼兒行為的養成要求。在制定數學教育活動的目標時,教師應避免兩種傾向:一是偏重知識的學習,忽視其他方面的發展;二是錯誤理解「全面性」,表現為脫離活動內容和具體情境的形式上的面面俱到,即凡是數學活動就必定有認知、情感與態度、操作技能三個方面的目標,從而使某些目標成為裝飾或點綴,對幼兒發展以及教育教學並無價值。 3、目標的針對性 由於教育活動的目標可以作為檢驗活動效果的依據之一,因此目標應當是具體的、可觀察的、可操作的、可評價的。也就是說,目標的制定必須有針對性,而不是空泛、籠統的。如某中班數學活動「家裡的數字」的目標設定為: (1)感受數字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2)培養幼兒對家的美好情感。顯然,這樣的目標是空洞而無針對性的,無法作為評價活動效果的依據。 這一活動的目標可以調整為: (1)尋找和搜集家裡帶有數字的照片或圖片,通過交流與分享活動感受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理解數字在生活中的應用; (2)願意與同伴交流,嘗試大膽表述; (3)在集體參與的觀察和交流活動中進一步萌發對家的美好情感。這樣的三條目標就比較有針對性。 4、目標的統一性 美國課程專家布魯姆認為,「教師所期望的學生的變化便是教學目標或教學目的。」「闡述教學目標,就是要以一種較特定的方式描述在單元或學程完成之後,學生應能做(或產生)些什麼,或者學生應該具備哪些特徵。」也就是說,教師既可以以幼兒為主體表述教育活動目標(行為目標)

『陸』 幼兒園五大領域目標及內容 幼兒園五大領域目標及內容是什麼

1、健康

(1)目標:

a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b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c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d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2)內容要求:

a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b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c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d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語言

(1)目標

a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b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c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d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e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2)內容要求

a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與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

b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c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d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3、社會

(1)目標

a能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b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c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d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e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內容要求

a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b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c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的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

d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4、科學

(1)目標

a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b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c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d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e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2)內容要求

a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b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至此、鼓勵他們大膽的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

c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究提供活動的條件。

d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慣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5、藝術

(1)目標

a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b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c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2)內容要求

a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b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藝術潛能。

c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柒』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總目標和教育內容是什麼

幼兒園五大領域的目標及內容如下:

健康目標。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內容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2、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4、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5、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語言目標。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內容要求。

1、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與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

2、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4、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5、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

社會目標。

1、能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5、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內容要求。

1、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2、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的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

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幼兒愛護玩具和其它物品,愛護公物和公共環境。

科學目標。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內容要求。

1、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2、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至此、鼓勵他們大膽的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

3、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究提供活動的條件。

4、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慣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5、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藝術目標。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內容要求。

1、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藝術潛能。

3、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4、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捌』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數學認知總目標是哪幾條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結構

如同一般的教育目標一樣,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體系,是按一定的有序結構組織起來的。 從縱向角度看,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具有一般的層次結構。從橫向角度看,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 標具有不同的分類結構。

一、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層次結構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層次結構,也可以稱之為縱向結構。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按其層次, 從上到下一般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即可以分解為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單元 目標和活動目標等四個層次。

(一)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總目標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也可以稱為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領域目標是學前階段科學教育總 的任務要求,它原則性地指出在學前階段進行科學教育的范圍和方向,是科學教育所期望的最終結 果,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和相對的獨立性。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是學前教育總目標的一個有機 組成部分,與總目標在方向上是一致的、相輔相成的。

例如,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曾提出「自然教育」,其總目標包括: (1)增進幼兒對自然的 情感,萌發其初步的環境意識,包括幼兒對自然、對生命、對環境的態度。(2)增進幼兒對自然界 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關系、聯系及其發展變化的認識,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包括知識經驗和 認知能力兩部分。(3)培養幼兒的求知慾、探索精神以及好學、好問、積極動手動腦的習慣。雖然 從今天看來,上述的總目標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也可以看出這個目標是符合了總目標的一般特 性即概括性, 目標比較宏觀,目標的表述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和概括,而且是涵蓋了當時所認為的, 通過科學教育所能達到的各個方面:情感態度、技能,以及認知能力等。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是在整個學前教育階段中,通過一系列的科學教育活動的過程來 實現的,因此,在學前階段進行科學教育都應以總目標為指導思想。

(二)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年齡階段目標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年齡階段目標,是指根據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總目標確立的、按學前兒童年 齡階段劃分的中、短期發展目標。科學教育的總目標是學前兒童在幼兒園三到四年中在科學領域的 總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則是小、中、大三個年齡班的一年性的目標。」它一般分為小班(3~4歲)、 中班(4~5 歲)、大班(5~6 歲)三個年齡班的科學教育目標。年齡階段目標是總目標在學前教育 各年齡階段的具體體現,是總目標的具體化,是中期、中觀的目標。年齡階段目標把科學教育的總 目標,按不同年齡兒童的發展水平做了具體的劃分,因此,年齡階段目標的要求在指導思想上和總 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年齡階段目標還是學前兒童各個不同階段年齡特徵在科學教育目標中的體現, 它反映了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目標要求的差異性。兒童的年齡不同, 其身心特點、需求、興趣也不 同,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提出不同於其他年齡階段的適宜的目標,以適應兒 童的發展需求。另外,科學教育的各年齡階段目標之間是具有連續性的,這種連續性反映了學前兒 童發展的連續過程,同時也反映了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連續性。這三個一年的目標之間銜接性要強, 分階段的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

例如,在我國常識教育提出的小、中、大班有關植物的目標,就體現了三個年齡班之間的銜接 性。小班是「認識常見的三四種蔬菜、水果,一兩種花草、樹木,知道它們的名稱、明顯的特徵和 主要用途;在成人的幫助下,學習種植一兩種種子大、容易生長的植物。」中班是「認識常見的蔬菜、

1

1/21頁
水果、花草、樹木各兩三種,知道它們的名稱,從根、莖、葉、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徵,比 較其明顯的不同點;種植幾種容易栽培的植物,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知道植物的生長不可缺少土 壤、陽光、空氣和水。」大班是「認識常見的蔬菜、水果、乾果、樹木、花草和當地的主要農作物各 兩三種,比較其異同,並進行分類,區分常綠樹、落葉樹;參加力所能及的園田勞動;採集各種樹 葉、種子和野生植物,學習簡單的保存方法。」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大班數學領域目標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