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數學必修2是高一的還是高二的
反正都要學,這有關系么?我們是高二學的。順序
高一:上學期:必修1、必修3
下學期:必修4、必修5
高二:補課期間:必修2
㈡ 高一的數學有幾本數學書分別是必修幾到必修幾
高一數學一共有四本數學書,分別是《高中數學必修一》、《高中數學必修二》、《高中數學必修三》、《高中數學必修四》。
1、《高中數學必修一》:是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題材料研究所、中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該書是高中數學學習階段順序必修的第一本教學輔助資料。
2、《高中數學必修二》:是2007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申懷。該書主要內容是認識空間圖形,通過對空間幾何體的整體把握,培養和發展空間想像能力。
3、《高中數學必修三》:是新課標高中數學必修系列的第3本書籍,分為A、B兩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主要內容是對演算法,統計,概率知識的講解與總結。
4、《高中數學必修四》:數學4(必修)的內容包括三角函數、平面向量、三角恆等變換。三角函數是描述周期現象的重要數學模型,在數學和其他領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的最後一個基本初等函數。
高中數學必修教材之間的聯系:
數學教材中有許多概念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如平行線段與平行向量、平面角與空間角、方程與不等式、映射與函數、對立事件與互斥事件等等,在教學中應善於尋找、分析其聯系與區別,有利於學生掌握概念的本質。
函數概念有兩種定義,一種是初中給出的定義,是從運動變化的觀點出發,其中的對應關系是將自變數的每一個取值,與唯一確定的函數值對應起來:另一種是高中給出的定義,是從集合、對應的觀點出發,其中的對應關系是將原象集合中的每一個元素與象集合中唯一確定的元素對應起來。
㈢ 高中數學,高一隻學必修一嗎必修二是高二學嗎
不是,必修一上完了緊接折上必須二,高中課程很緊張,差不多高一就把五本必修就上完了
㈣ 高中數學分別要學必修共多少本如何設置的 比如高一,二,三分別上的必修幾
不同學校不一樣。
高一數學必修有5本,必修1到必修5。高一上必修1、必修2、必修4、必修5。高二上必修3和選修。必修1主要是集合與函數;必修2主要是空間幾何體,點與直線平面的關系,直線與方程,圓與方程;必修4主要是三角函數和平面向量;必修5主要是解三角形,數列和不等式。
高中數學內容包括《集合與函數》《三角函數》《不等式》《數列》《復數》《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立體幾何》《平面解析幾何》等部分。
(4)高中數學必修2是什麼時候學的擴展閱讀
必修1知識點:
1、集合(約4課時)
1)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2)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3)集合的基本運算
2、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約32課時)
1)函數
①了解構成函數的要素,會求一些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在實際情境中,會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方法(如圖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數。
③了解簡單的分段函數,並能簡單應用。
④通過已學過的函數特別是二次函數,理解函數的單調性、最大(小)值及其幾何意義;結合具體函數,了解奇偶性的含義。
⑤學會運用函數圖象理解和研究函數的性質。
2)指數函數
①(細胞的分裂,考古中所用的C的衰減,葯物在人體內殘留量的變化等),了解指數函數模型的實際背景。
②理解有理指數冪的含義,通過具體實例了解實數指數冪的意義,掌握冪的運算。
③理解指數函數的概念和意義,能藉助計算器或計算機畫出具體指數函數的圖象,探索並理解指數函數的單調性與特殊點。
④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指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
3)對數函數
①理解對數的概念及其運算性質,知道用換底公式能將一般對數轉化成自然對數或常用對數;通過閱讀材料,了解對數的產生歷史以及對簡化運算的作用。
②通過具體實例,直觀了解對數函數模型所刻畫的數量關系,初步理解對數函數的概念,體會對數函數是一類重要的函數模型;能藉助計算器或計算機畫出具體對數函數的圖象,探索並了解對數函數的單調性與特殊點。
③知道指數函數 與對數函數 互為反函數(a>0,a≠1)。
4)冪函數
通過實例,了解冪函數的概念;結合函數 的圖象,了解它們的變化情況。
5)函數與方程
①結合二次函數的圖象,判斷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個數,從而了解函數的零點與方程根的聯系。
②根據具體函數的圖象,能夠藉助計算器用二分法求相應方程的近似解,了解這種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6)函數模型及其應用
①利用計算工具,比較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增長差異;結合實例體會直線上升、指數爆炸、對數增長等不同函數類型增長的含義。
②收集一些社會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數模型(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分段函數等)的實例,了解函數模型的廣泛應用。
7)實習作業
㈤ 高中數學學習的一般順序是什麼 從必修一開始學 然後學必修幾
一般是學必修四,因為一和四講的主要是函數。之後就是2,3,5了。選修部分一般是按順序。
《教師備課參考:高中數學(必修2)(配人教版)》內容簡介:數學史是研究數學的起源、發展過程和規律的學科,它包括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數學觀,重要數學家的成就,重要數學概念的形成和發展,數學理論的演變,重要數學方法的起源。
數學這門科學有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充滿了人類的創造和理性智慧,積累了這門學科富有魅力的題材。
在數學教學中穿插數學史,可以使學生認識數學的起源,數學發展的規律,認識數學思想方法以及數學中的發現,發明與創新的法則。
可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文化科學知識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英國科學史家丹皮爾曾經說過:"再沒有什麼故事能比科學思想發展的故事更有魅力了。"
㈥ 高二數學課本學必修幾
不同學校不一樣。
高一數學必修有5本,必修1到必修5。高一上必修1、必修2、必修4、必修5。高二上必修3和選修。必修1主要是集合與函數;必修2主要是空間幾何體,點與直線平面的關系,直線與方程,圓與方程;必修4主要是三角函數和平面向量;必修5主要是解三角形,數列和不等式。
高中數學共學習11本書,其中必修5本,選修6本。必修課本為必修1、2、3、4、5,選修課本為選修2-1,2-2,2-3,4-1(幾何證明選講),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4-5(不等式選講)。
高考范圍的書:
高考范圍為必修1、2、3、4、5,選修課本為選修2-1,2-2,2-3,而選修4-1(幾何證明選講),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4-5(不等式選講),三選二,共10本。
就教學進度來說,各個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就我們學校來說,先學習高考考察的主幹知識,再學習零散知識,速度由慢到快,深度有難到易,難度自始至終與廣東高考理科數學難度相當。
高一第一學期剛開學不講上述11本書的內容,而是對初、高中的知識進行銜接,繼續深入探討二次函數的性質和應用,韋達定理,二次根式,因式分解等。接著進入必修1的學習,然後是選修2-2的導數部分。本學期學習的核心是函數與導數。
高一第二學期學習必修5的數列部分,必修4,核心是數列、三角與平面向量。
高二第一學期先學習選修4-1,再學習必修2的立體幾何部分,然後是必修2和選修2-1的解析幾何部分的直線、圓和橢圓,核心是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和解析幾何。
高二第二學期繼續必修2和選修2-1的解析幾何部分的雙曲線、拋物線的學習,接著是隸屬與解析幾何的選修4-4,再學必修5的線形規劃部分,再學選修2-3的其餘部分(包括排列組合與二項式定理、概率與統計)。
接著完成選修2-2的其餘部分(包括定積分、數學歸納法、復數),選修2-1其餘部分(包括常見邏輯用語、空間向量),必修5和選修4-5的不等式部分,必修3(演算法)等零散知識的學習,結束高中理科數學課程。本學期的主幹是解析幾何、概率和統計、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
㈦ 高中數學課本的學習順序是什麼
不同的省份或是地州市有不同的安排,甚至有些學校都有自己的安排。
一般而言,第一學期是必修1(必修1的次序是一定不會更改的,是高中階段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和必修2,第二學期是必修3和必修4,第三學期是必修5和必選修(文科是1-1,理科是2-1)第四學期(文科是1-2、4-4、4-7,理科是2-2、2-3、4-1、4-4、4-5和4-7,有時也會拖到高三)
㈧ 蘇教版的高中數學必修1、2、3、4什麼時候學
上學期學必修1和必修2。期中考前學必修1,之後到期末考學必修2,後面的以次類推!
㈨ 高中數學課程的安排和課本
高中數學課程安排
必修
數學1(必修) 第一章:(上)集合 (中) 函數及其表 (下)函數的基本性質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I) 第三章:函數的應用 數學2(必修)
第一章:空間幾何體 第二章:點直線平面 第三章:直線和方程 第四章:圓和方程 數學3(必修)
第一章:演算法初步 第二章:統計 第三章:概率 數學4(必修)
第一章:三角函數(上、下) 第二章:平面向量 第三章:三角恆等變換 數學5(必修)
第一章:解三角形 第二章:數列 第三章:不等式 選修
文科 選修1-1
第一章: 常用邏輯用語 第二章: 圓錐曲線 第三章: 導數及其應用 選修1-2
第一章: 統計與案例 第二章: 推理與證明 第三章: 復數 選修4-4 坐標系與參數方程 理科 選修2-1
第一章: 常用邏輯用語 第二章: 圓錐曲線 第三章: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選修2-2
第一章: 導數及其應用 第二章: 推理與證明 第三章: 復數 選修2-3
第一章 : 計數原理 : 第二章 離散型隨機變數
選修4-1 幾何證明選講 選修4-4
坐標系與參數方程 選修4-5 不等式選講
高三階段復習時間規劃表
時間節點 持續時
間 復習階段
重點目標
8月初 60天
第一輪:梳理學習思路 回顧以前學習過的知識,做到「知道自己學過
什麼」 9月初 10月 20天
第一輪:梳理知識點和知識體系(一) 梳理高中階段所有知識點,按照前一階段確定的學習思路落實每一個知識點
10月中 11月
60天(自主招生) 有意參加自主招
生的同學,需要做好准備
高三第一學期學期末之前,知識結構至少達到
高考考查要求;檢驗復習效果
12月 1月 30天
第一輪:梳理知識
點和知識體系(二)
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識體系 2月 30天
第一輪:高考壓軸題 提升難度的同時,鞏固之前階段的基本復習成
果
3月 60天,
高考一模
第二輪:強化訓練 熟悉經典的解題方法,從解一道題升華到解一
類題,從解一類題到看穿命題意圖
4月 5月 35天,
高考二模
第三輪:調整訓練
全真、模擬題訓練,找感覺的同時全面訂正錯
題,做的萬無一失
6月 高考,准備充分,輕松應對。各位,享受勝利的果實吧!
高考數學最有效的復習方法
怎麼樣的復習才是科學高效的復習方法?這是一個很多考生都普遍關心的問題,那麼請問:高考復習的目的是什麼?毫無疑問,當然是高考取得高分。這里再次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兩種常見的糊塗:其一,已經進入復習了,甚至直到高考結束了,仍不清楚高考數學都考什麼?那些是重點?其表現就是,一天到晚整天就是做題,考試還是做題,漫無邊際地沉醉於題海中,直到考完才意識到自己做了太多太多的無用功。
其二不重視課本教材,表現就是在整個高考復習期間從來沒有去翻過課本,直到在高考後才發現有很多高考題就源自於課本,於是追悔莫及。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呢?那麼在我們進行高考復習之前就必須要對數學高考試題的試卷結構、考點分布、題型分布、命題思路、解題要求、答題策略等等進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有針對性地制定有效的復習策略,再分階段、分層次、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分專題逐步實施。
首先,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上看,高考命題都具備較高穩定性的特點。因此,我們可以從歷屆高考試題中分析得出高考命題的許多信息。
數學高考的題型有三種:
一是選擇題:選擇題的解題要求是選判結果、不要過程。就是說,只需判斷選擇備選答案的對錯,而省去了解題思路的探索、解題策略的制定、解題工具的選擇以及解題過程的實施等細節,只判結果、不要過程。由此提出的解題要求是:選擇題的解答一定要符合「快、准、巧」的要求,最忌諱的是「小題大做」。一道選擇題的解答時間只有三分鍾左右,超出三分鍾時間即使能夠得出正確答案也是罔然。因此僅僅停留在會解能解的層次上是遠遠不夠的,選擇題的答題要求是必須「快速、准確、巧妙」的選判正確答案,而千萬別把小題弄成大題解答。
二是填空題:填空題的解題要求是只要結果、不要過程,而最常見的錯誤是答案不夠「完整、嚴密」。
三是解答題:解答題的最大特點是綜合性,你不能把什麼題都拿來作為解答題。解答題的范圍類型目前主要包括:第一,平面向量、三角函數;第二,概率(分布列)與統計(直方圖);第三,空間向量、立體幾何;第四,函數、導數綜合。第五,解析幾何;第六,數列、或不等式與函數或解析幾何的綜合。有兩個新的命題趨勢在被不少同學因各種原因或理由而忽視掉了。
具體說:一是空間向量的綜合運用,二是函數導數的綜合運用。有些同學沒有把這兩部分內容全面深入地滲透到原有各個部分內容的解題中,而是把這兩部分內容仍然孤立地與原有內容隔離開來。要清醒地認識到,空間向量和函數導數在原有知識內容的基礎上,給我們帶來了嶄新的簡潔實用的解題工具,理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解答題的解題要求是:解題思路清晰(為此可以適當跳步而保持思路的完整清晰),解題過程切忌過於瑣碎;選擇合適的解題工具;制定合理的解題策略;選擇簡潔的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