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在哪裡4下有趣內容

數學在哪裡4下有趣內容

發布時間:2022-01-19 09:42:27

㈠ 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一、創設有新意的「開場白」

一節課的開場白好比是一首樂曲的前奏,前奏旋律優美,給聽者的感覺是享受和欣賞。一段巧妙的開場白往往能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自然想聽、想學。而一段老調、慣用的開場白沒有任何新意和創意,就像一首催眠曲,即便是想聽、想學的學生也是處於慣性的麻木狀態,其餘的學生更是不言而喻,一開始就提不起精神,一節課更是難熬啊!看來那些老套的開場白盡可能不使用或少使用,而設計一些獨具匠心、形式多樣的開場白,比如:一個故事,一個謎語,一種游戲,一種活動,一幅圖畫,一段音樂等等都可作為一節課的開場白。一段有新意的開場白就等於給了學生一份充滿誘惑的見面禮,小學生對外面的世界都充滿好奇,而好奇的東西必然是豐富多彩的,而絕不是一成不變的。

二、巧妙安排課堂內容,增加數學課的趣味性

為了把數學課上得讓學生感興趣,符合學生的口味,我經常利用課間休息與學生拉家常,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喜好,看看他們到底喜歡什麼樣的話題,什麼樣的劇情,什麼樣的風格,什麼樣的老師等等。然後投其所好,把課堂盡可能融入他們感興趣的內容,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數學的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獲得數學知識。比如:在講解列方程解應用題這節課時,我就編造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破案能手叫愛克斯探長,他其貌不揚卻智勇雙全。為什麼我要設計這樣一個人物呢?因為解方程與破案很像,你不知道作案的人是誰,但你可以假設這個人存在,然後根據掌握的線索一步步推理,直到破解案情,所以給這個偵探起名叫「X」。學生跟著愛克斯探長一起破案,潛移默化中掌握了數學方法,培養了他們的數學思維。學生每當求出了未知數X,就好比成功破獲了一件案子,那種思考過程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和表達的,無形之中學生會感覺數學是那麼有魅力,那麼有趣味,而其趣味橫生。

三、製造認知沖突,活躍課堂氣氛

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往往都好出風頭,好表現自己,遇事都喜歡打賭、較勁,爭強好勝,不甘落後,不願服輸。看來學生的表現慾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而課堂上製造認知沖突就是激發學生的表現欲,也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源泉,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不斷地設置認知沖突,讓學生一節課都處於積極表現的狀態中。比如:我在講授「圓錐的體積」一課時,首先請學生說說通過預習你知道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它與圓柱的體積有怎樣的關系?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 圓錐體積等於圓柱體積的1/3。然後教師拿出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圓柱和圓錐讓學生做試驗,實驗結論發現它們不是1/3的關系,教師及時引導:到底大家剛才說得對還是不對呢?有的同學說對,有的同學說不對,雙方產生了認知上的沖突,展開了激烈的爭辯,各持己見,僵持不下。為了打破僵局,教師說:「別爭論了,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我們還是再次通過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兒?」結果學生通過再次試驗,終於發現圓錐體積要是圓柱體積的1/3,必須滿足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等底等高,否則結論是不成立的。把握時機製造認知沖突,教師既巧妙的質疑,又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表現欲和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四、錘煉數學語言,產生情感效應

很多人認為,數學老師的語言只要做到精煉、簡潔、正確就行了,不必像語文老師的語言那樣要使用華麗的辭藻,優美的語句來加以修飾。其實不然,數學本身就枯燥、單調,這就需要用好語言這劑「調味品」為課堂增色添彩,用語言的魅力來打動學生,感染學生。當然,教師的語言離不開教師的表情、動作、手勢、姿態等等,有一位心理學家總結過這樣一個公式:語言的總效果=7%的文字+38%的音強+55%的面部表情。教師微笑的面容,優雅的談吐,落落大方的儀表給課堂定下了一個愉快的基調,數學教師的語言除了准確嚴密,也應該風趣生動,真切感人,既具有科學性啟發性,又具有感染性號召力,能夠激發學生熱情,振奮精神。數學教師的語言也應該豐富多彩,富於變化,時而輕松歡快,時而悲傷哀婉,時而大氣磅礴,時而輕聲慢語。通過教師聲情並茂的講解,一個個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定律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歡快地跳出,躍然紙上。這樣的語言,有利於良好情感氛圍的創設,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㈡ 四年級下冊數學手抄報內容 及答案

阿拉伯數字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0、1、2、3、4、5、6、7、8、9這些數字。那麼你知道這些數字是誰發明的嗎?

這些數字元號原來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後來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就把它們叫做"阿拉伯數字",因為流傳了許多年,人們叫得順口,所以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元號叫做阿拉伯數字。

現在,阿拉伯數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數字元

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
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數學符號的起源

數學除了記數以外,還需要一套數學符號來表示數和數、數和形的相互關系。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學書里就不下20多種。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號。
"+"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義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義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後都變成了"+"號。
"-"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在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個是"· ",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為:"×"號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 "號。他自己還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這個符號現在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他認為"×"是"+"斜起來寫,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
"÷"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里,才根據群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
十六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等於符號"="就從1540年開始使用起來。
1591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菱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1631年英國著名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於≯""≮"、"≠"這三個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弧"{ }"和中括弧"[ ]"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創造的。

奇妙的圓形

圓形,是一個看來簡單,實際上是很奇妙的圓形。
古代人最早是從太陽,從陰歷十五的月亮得到圓的概念的。一萬八千年前的山頂洞人曾經在獸牙、礫石和石珠上鑽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圓。
以後到了陶器時代,許多陶器都是圓的。圓的陶器是將泥土放在一個轉盤上製成的。
當人們開始紡線,又制出了圓形的石紡綞或陶紡綞。
古代人還發現圓的木頭滾著走比較省勁。後來他們在搬運重物的時候,就把幾段圓木墊在大樹、大石頭下面滾著走,這樣當然比扛著走省勁得多。
大約在6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輪子--圓的木盤。大約在4000多年前,人們將圓的木盤固定在木架下,這就成了最初的車子。
會作圓,但不一定就懂得圓的性質。古代埃及人就認為:圓,是神賜給人的神聖圖形。一直到兩千多年前我國的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才給圓下了一個定義:"一中同長也"。意思是說:圓有一個圓心,圓心到圓周的長都相等。這個定義比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約公元前330-前275年)給圓下定義要早100年。
圓周率,也就是圓周與直徑的比值,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數。
《周髀算經》上說"徑一周三",把圓周率看成3,這只是一個近似值。美索不達來亞人在作第一個輪子的時候,也只知道圓周率是3。
魏晉時期的劉徽於公元263年給《九章算術》作注。他發現"徑一周三"只是圓內接正六邊形周長和直徑的比值。他創立了割圓術,認為圓內接正多連形邊數無限增加時,周長就越逼近圓周長。他算到圓內接正3072邊形的圓周率,π= 3927/1250。劉徽已經把極限的概念運用於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之中,這在世界數學史上也是一項重大的成就。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在前人的計算基礎上繼續推算,求出圓周率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數精確值,他還用兩個分數值來表示圓周率:22/7稱為約率,355/113稱為密率。
在歐洲,直到1000年後的十六世紀,德國人鄂圖(公元1573年)和安托尼茲才得到這個數值。
現在有了電子計算機,圓周率已經算到了小數點後一千萬以上了。

從一加到一百

七歲時高斯進了 St. Catherine小學。大約在十歲時,老師在算數課上出了一道難題:"把 1到 100的整數寫下來,然後把它們加起來!"每當有考試時他們有如下的習慣:第一個做完的就把石板﹝當時通行,寫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師的桌子上,第二個做完的就把石板擺在第一張石板上,就這樣一個一個落起來。這個難題當然難不倒學過算數級數的人,但這些孩子才剛開始學算數呢!老師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錯了,因為還不到幾秒鍾,高斯已經把石板放在講桌上了,同時說道:「答案在這兒!」其他的學生把數字一個個加起來,額頭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卻靜靜坐著,對老師投來的,輕蔑的、懷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後,老師一張張地檢查著石板。大部分都做錯了,學生就吃了一頓鞭打。最後,高斯的石板被翻了過來,只見上面只有一個數字:5050(用不著說,這是正確的答案。)老師吃了一驚,高斯就解釋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對和為 101的數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見高斯找到了算術級數的對稱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術級數合的過程一樣,把數目一對對地湊在一起。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在任何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的平方之和一定等於斜邊的平方。
這個定理在中國又稱為"商高定理",在外國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為什麼一個定理有這么多名稱呢?商高是公元前十一世紀的中國人。當時中國的朝代是西周,是奴隸社會時期。在中國古代大約是戰國時期西漢的數學著作《周髀算經》中記錄著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對話。商高說:"…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五。"什麼是"勾、股"呢?在中國古代,人們把彎曲成直角的手臂的上半部分稱為"勾",下半部分稱為"股"。商高那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當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短邊)和4(長邊)時,徑隅(就是弦)則為5。以後人們就簡單地把這個事實說成"勾三股四弦五"。由於勾股定理的內容最早見於商高的話中,所以人們就把這個定理叫作"商高定理"。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是古希臘數學家,他是公元前五世紀的人,比商高晚出生五百多年。希臘另一位數學家歐幾里德(Euclid,是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的人)在編著《幾何原本》時,認為這個定理是畢達哥達斯最早發現的,所以他就把這個定理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以後就流傳開了。
關於勾股定理的發現,《周髀算經》上說:"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數之所由生也。""此數"指的是"勾三股四弦五",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勾三股四弦五這種關系是在大禹治水時發現的。
勾股定理的應用非常廣泛。我國戰國時期另一部古籍《路史後記十二注》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禹治洪水決流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勢,除滔天之災,使注東海,無漫溺之患,此勾股之所系生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大禹為了治理洪水,使不決流江河,根據地勢高低,決定水流走向,因勢利導,使洪水注入海中,不再有大水漫溺的災害,是應用勾股定理的結果。

無聲勝有聲
在數學上也不乏無聲勝有聲這種意境。1903年,在紐約的一次數學報告會上,數學家科樂上了講台,他沒有說一句話,只是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兩數的演算結果,一個是2的67次方-1,另一個是193707721×761838257287,兩個算式的結果完全相同,這時,全場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科樂解決了兩百年來一直沒弄清的問題,即2是67次方-1是不是質數?現在既然它等於兩個數的乘積,可以分解成兩個因數,因此證明了2是67次方-1不是質數,而是合數。
科爾只做了一個簡短的無聲的報告,可這是他花了3年中全部星期天的時間,才得出的結論。在這簡單算式中所蘊含的勇氣,毅力和努力,比洋洋灑灑的萬言報告更具魅力。

為什麼時間和角度的單位用六十進位制 時間的單位是小時,角度的單位是度,從表面上看,它們完全沒有關系。可是,為什麼它們都分成分、秒等名稱相同的小單位呢?為什麼又都用六十進位制呢? 我們仔細研究一下,就知道這兩種量是緊密聯系著的。原來,古代人由於生產勞動的需要,要研究天文和歷法,就牽涉到時間和角度了。譬如研究晝夜的變化,就要觀察地球的自轉,這里自轉的角度和時間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因為歷法需要的精確度較高,時間的單位"小時"、角度的單位"度"都嫌太大,必須進一步研究它們的小數。時間和角度都要求它們的小數單位具有這樣的性質:使1/2、1/3、1/4、1/5、1/6等都能成為它的整數倍。以1/60作為單位,就正好具有這個性質。譬如:1/2等於30個1/60,1/3等於20個1/60,1/4等於15個1/60…… 數學上習慣把這個1/60的單位叫做"分",用符號"′"來表示;把1分的1/60的單位叫做"秒",用符號"″"來表示。時間和角度都用分、秒作小數單位。 這個小數的進位制在表示有些數字時很方便。例如常遇到的1/3,在十進位制里要變成無限小數,但在這種進位制中就是一個整數。 這種六十進位制(嚴格地說是六十退位制)的小數記數法,在天文歷法方面已長久地為全世界的科學家們所習慣,所以也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Goldbach C.,1690.3.18~1764.11.20)是德國數學家; 在1742年6月7日給歐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一個命題:任何大於5的奇數都是三個素數之和。 但這怎樣證明呢?雖然做過的每一次試驗都得到了上述結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數都拿來檢驗,需要的是一般的證明,而不是個別的檢驗。" 歐拉回信又提出了另一個命題: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但是這個命題他也沒能給予證明。現在通常把這兩個命題統稱為哥德巴赫猜想 二百多年來,盡管許許多多的數學家為解決這個猜想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迄今為止它仍然是一個既沒有得到正面證明也沒有被推翻的命題。

夠了吧,自己選擇吧

㈢ 如何把數學課上得生動有趣

1、創設有新意的「開場白」

一節課的開場白好比是一首樂曲的前奏,前奏旋律優美,給聽者的感覺是享受和欣賞。一段巧妙的開場白往往能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自然想聽、想學。那些老套的開場白盡可能不使用或少使用,而設計一些獨具匠心、形式多樣的開場白,比如:一個故事,一個謎語,一種游戲,一種活動,一幅圖畫,一段音樂等等都可作為一節課的開場白。

2、巧妙安排課堂內容,增加數學課的趣味性

把數學課上得讓學生感興趣,符合學生的口味,利用課間休息與學生聊天,走進學生們的內心世界。投其所好,把課堂盡可能融入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數學的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獲得數學知識。思考過程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和表達的,無形之中學生會感覺數學是那麼有魅力。

3、錘煉數學語言,產生情感效應

語言應該豐富多彩,富於變化,時而輕松歡快,時而悲傷哀婉,時而大氣磅礴,時而輕聲慢語。通過教師聲情並茂的講解,一個個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定律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歡快地跳出,躍然紙上。這樣的語言,有利於良好情感氛圍的創設,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3)數學在哪裡4下有趣內容擴展閱讀:

快樂教學法就是是面向全體學生,著眼於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雙邊作用」,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實現在發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

以快樂的情緒感染人,以快樂的氛圍熏陶人,以快樂的理念開導人,以快樂的內容啟迪人,以快樂的方法培養人,使學生樂而有度,樂中受益。實施快樂教學法必須遵循下列原則:率先垂範,言傳身教的原則。「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的表率、示範作用是有效實施快樂教育的法寶。學生都喜歡微笑的快樂的老師。快樂的教學氛圍容易讓老師的創造性和主導作用得以最大的發揮,更容易讓學生增強自信力,激發想像力,激活創造力。教師應當用快樂的語言開導學生,用快樂的行動影響學生,注重言傳身教。

尊重個體,有教無類的原則,孔子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斯賓塞主張永遠把孩子作為一個主體,並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教育實際上是一種不斷的誘導和發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體,承認個性差異,不拿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學生。在實施快樂教育時,不能停留在淺層次的說笑上,不能無視他人的自尊和人格,應特別注意呵護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和進取心,體現出愛心不論親疏,教育不分種群。

理解寬容,巧妙暗示的原則,「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樣東西總是目不轉睛。」「看看,這孩子的精力多好,總是手腳不停。」「唉呀,這孩子力氣真大呀,這么重的東西他都拿得起來。」……這樣飽含情感、帶著寬容和贊美的暗示,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在這樣的暗示下,孩子一定會表現得很出色。這種暗示運用到我們的學生身上,也一定會讓學生欣喜不已。

㈣ 4年級有趣的數學讀後感

吃飯時聽王組長說起學校新購買了一批高質量的圖書,對於一個愛泡在書里的人來說,可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呀!害得我一個中午心都癢癢的,下午一上班就跟在圖書管-理-員後面追問。管-理-員也說不清到底有哪些書?只用手筆劃了一下。在一個角落裡讓我自個找。也管不了那麼多,就蹲下來挨個找。放眼望去全是理論方面的書籍,看上去有些深奧。突然眼前一亮。一本夾雜在其實中顯得過於特別的書。抽出來一瞧書名叫《有趣的數學》。比書名更有趣的是它的封面,超級吸引人的眼球。如果你看到它也會驚嘆於設計的大膽同時又不失可愛。以小男孩和小貓吐著長舌頭來引出書名趣味十足。書上內頁印有韓國暢銷書的字樣。那麼這本書為何在韓國如此暢銷呢?帶著想一探究竟的心裡開始了這本書的閱讀。整整用了三天的時間讀完。直到此刻我還沉浸在書中的故事裡了。讓我切身感受到數學不是那麼枯燥、單調的,也可以充滿詩情畫意的。李光延博士將古今、大氣磅礴,寓精微的數學道理於玩笑幽默之間,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將數學知識詮釋地趣味盎然。李光延博士寫這本書的目地是開發人的數學素質,致力於向普通大眾普及數學知識、展示數學的魅力和數學的美。

本書首先介紹了東方數學的發展,又介紹了四名女性數學家,然後介紹了近代偉大的數學家,在後半部介紹了各種各樣的趣味數學問題。對於小學生來說,閱讀這樣的書有些深奧,但是我們可以將一些有趣的、簡單易懂的小故事講給孩子們聽一聽。

當孩子厭惡學數學、思維定勢時,就可以講書中的這個小故事:有兩名罪犯,一名是數學教授,另一名是教授的學生,他們都因做了壞事犯了罪,被判死刑。當時法律規定,是在刑前可能滿足除了免死以外的任何一個要求。死刑執行官先問教授有什麼要求,教授說:

我的最後要求是為那個學生講一節數學課。

執行官答應了他的要求,於是執行官又問教授的學生有什麼要求,學生深思了一會兒說:

我的最後要求是在教授講課前殺了我。

執行官也答應了他的要求。隨後,執行官犯了難:答案教授的要求,就得先給那名學生上課;答應學生的要求,在教授上課前就得處死學生。最終,教授和學生都沒有被處死。

通過這樣的故事喚起厭學學生的情趣,讓他感受到數學沒處不在,在危急時刻能挽救人的生命的一門科學。足可見數學是一門多麼了趣起的學科。對於不善於思考問題的孩子而言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數學是一門很嚴謹的學科,面對一個新問題時,沒能沒有深入地思考就作出判斷。引導學生要向故事中的小男孩學習,多給自己一些時間作深入思考,以便於作出正確的選擇。

當課堂上孩子思維不夠嚴謹時,可以向學生講述書中:生物學家、數學家、計算機專家等人去非洲旅行時看到一群斑馬,他們作出不同的反映的故事。讓學生從故事中懂得看問題不能片面,要在全面觀察、深思熟慮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當然像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作為數學老師更應該利用一些便利的方式輕松地為學生講述,使講課風趣生動的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將燦爛的數學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的孩子走進數學瑰麗的殿堂。

通過讀這一本書也讓我對數學家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對數學史實有了更濃厚的興趣,更堅定了要教好數學的決心。正如書中所說的:對自己所做的事要竭盡全力,而且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此,我將兢兢業業地教學,盡量讓每節課變得有趣。讓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學到新知,力求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㈤ 數學在哪裡六年級手抄報內容

1、數學格言:
1、 數學是無窮的科學. ——外爾(Weil)
2、問題是數學的心臟.—— 哈爾默斯(P.R.Halmos )
3、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 它就充滿著生命力, 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展的終止或衰亡.—— 希爾伯特(Hilbert )
4、 數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 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 但證明卻隱藏的極深.——高斯 (Gauss)
5、數學是科學的皇後,而數論是數學的皇後 ——高斯(Gauss)

6、數學比喻: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號稱"悖論之父",他有四個數學悖論一直傳到今天。他曾講過一句名言:"大圓圈比小圓圈掌握的知識要多一點,但因為大圓圈的圓周比小圓圈的長,所以它與外界空白的接觸面也就比小圓圈大,因此更感到知識的不足,需要努力去學習"。

7、 把數學當成一門語言學習,學會每一個術語的用法,熟悉每一個符號的意義

8、不要放過任何一道看上去很簡單的例題——他們往往並不那麼簡單,或者可以引申出很多知識點。

9、會用數學公式,並不說明你會數學。

10、如果不是天才的話,想學數學就不要想玩游戲——你以為你做到了,其實你的數學水平並沒有和你通關的能力一起變高——其實可以時刻記住:學數學是你玩「生活」這個大游戲玩的更好!

2、數學故事: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3、數學小問題:
(1)在下題數字之間分別添上合適的運算符號。
1()2()3()4=1
1()2()3()4()5=1
1()2()3()4()5()6=1
1()2()3()4()5()6()7=1
1()2()3()4()5()6()7()8() =1

(2)改正一個錯的符號。
1+2+3+4+5+6+7+8+9=44
1+2+3+4+5+6+7+8+9=50
1+2+3+4+5+6+7+8+9=86
1+2+3+4+5+6+7+8+9=39
1+2+3+4+5+6+7+8+9=31

㈥ 四年級的下冊數學課本內容有哪些

1四則運算
2觀察物體(二)
3運算定律
4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5三角形
6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7圖形的運動(二)
8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
9數學廣角──雞兔同籠
10總復習

拓展資料:

數學教材應包含數學分析、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高等代數、數理分析、概率論與統計等一系列的有關數學學習方面的書籍以及相關內容的簡介,其中包含出版社、學習內容等。

可以方便很多學習者在網路中輸入「數學教材」就能方便的找到許多與數學有關的書籍,因而會方便的多。

㈦ 四年級下冊數學暑假作業(浙江教育出版社)第九頁 4.有趣的探索

一:三棵楊,兩棵柳
二:不是,因為排名的號是序數詞,所以在數軸的正半軸上靠近0的大!
三:(1)92x3求出三科總分等於279
(2)95x2求出語數兩科總分等於190
(3)用279-190求出英語總分等於89
(4)93x2求出英語;語文的總分等於186
(5)用279-186求出數學總分等於93
(6)用279-89-93求出語文總分等於97

㈧ 求數學家的有趣的故事(讀起來4分鍾到4分半)最遲明天晚上9點,急用!

蒲豐試驗
一天,法國數學家蒲豐請許多朋友到家裡,做了一次試驗.蒲豐在桌子上鋪好一張大白紙,白紙上畫滿了等距離的平行線,他又拿出很多等長的小針,小針的長度都是平行線的一半.蒲豐說:「請大家把這些小針往這張白紙上隨便仍吧!」客人們按他說的做了。
蒲豐的統計結果是:大家共擲2212次,其中小針與紙上平行線相交704次,
2210÷704≈3.142。蒲豐說:「這個數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會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擲的次數越多,求出的圓周率近似值越精確。」這就是著名的「蒲豐試驗」。

數學魔術家
1981年的一個夏日,在印度舉行了一場心算比賽。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歲的婦女,她的名字叫沙貢塔娜。當天,她要以驚人的心算能力,與一台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展開競賽。 工作人員寫出一個201位的大數,讓求這個數的23次方根。運算結果,沙貢塔娜只用了50秒鍾就向觀眾報出了正確的答案。而計算機為了得出同樣的答數,必須輸入兩萬條指令,再進行計算,花費的時間比沙貢塔娜要多得多。
這一奇聞,在國際上引起了轟動,沙貢塔娜被稱為「數學魔術家」。

工作到最後一天的華羅庚
華羅庚出生於江蘇省,從小喜歡數學,而且非常聰明。1930年,19歲的華羅庚到清華大學讀書。華羅庚在清華四年中,在熊慶來教授的指導下,刻苦學習,一連發表了十幾篇論文,後來又被派到英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對數論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他特別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走遍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動員群眾把優選法用於農業生產。
記者在一次采訪時問他:「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後一天。」他的確為科學辛勞工作的最後一天,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望採納

㈨ 數學數學到底哪裡有趣了,數學之美又在哪裡

數字黑洞 6174

任意選一個四位數(數字不能全相同),把所有數字從大到小排列,再把所有數字從小到大排列,用前者減去後者得到一個新的數。重復對新得到的數進行上述操作,7 步以內必然會得到 6174。

例如,選擇四位數 6767:

7766 - 6677 = 10899810 - 0189 = 96219621 - 1269 = 83528532 - 2358 = 61747641 - 1467 = 6174……

6174 這個「黑洞」就叫做 Kaprekar 常數。對於三位數,也有一個數字黑洞——495。

3x + 1 問題

從任意一個正整數開始,重復對其進行下面的操作:如果這個數是偶數,把它除以 2 ;如果這個數是奇數,則把它擴大到原來的 3 倍後再加 1 。你會發現,序列最終總會變成 4, 2, 1, 4, 2, 1, … 的循環。

例如,所選的數是 67,根據上面的規則可以依次得到:

67, 202, 101, 304, 152, 76, 38, 19, 58, 29, 88, 44, 22, 11, 34, 17,52, 26, 13, 40, 20, 10, 5, 16, 8, 4, 2, 1, 4, 2, 1, ...

數學家們試了很多數,沒有一個能逃脫「421 陷阱」。但是,是否對於 所有 的數,序列最終總會變成 4, 2, 1 循環呢?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一個「坑」——乍看之下,問題非常簡單,突破口很多,於是數學家們紛紛往裡面跳;殊不知進去容易出去難,不少數學家到死都沒把這個問題搞出來。已經中招的數學家不計其數,這可以從 3x + 1 問題的各種別名看出來: 3x + 1 問題又叫 Collatz 猜想、 Syracuse 問題、 Kakutani 問題、 Hasse 演算法、 Ulam 問題等等。後來,由於命名爭議太大,乾脆讓誰都不沾光,直接叫做 3x + 1 問題算了。

直到現在,數學家們仍然沒有證明,這個規律對於所有的數都成立。

特殊兩位數乘法的速算

如果兩個兩位數的十位相同,個位數相加為 10,那麼你可以立即說出這兩個數的乘積。如果這兩個數分別寫作 AB 和 AC,那麼它們的乘積的前兩位就是 A 和 A + 1 的乘積,後兩位就是 B 和 C 的乘積。

比如,47 和 43 的十位數相同,個位數之和為 10,因而它們乘積的前兩位就是 4×(4 + 1)=20,後兩位就是 7×3=21。也就是說,47×43=2021。

類似地,61×69=4209,86×84=7224,35×35=1225,等等。

這個速算方法背後的原因是,(10 x + y) (10 x + (10 - y)) = 100 x (x + 1) + y (10 - y) 對任意 x 和 y 都成立。

幻方中的幻「方」

一個「三階幻方」是指把數字 1 到 9 填入 3×3 的方格,使得每一行、每一列和兩條對角線的三個數之和正好都相同。下圖就是一個三階幻方,每條直線上的三個數之和都等於 15。

大家或許都聽說過幻方這玩意兒,但不知道幻方中的一些美妙的性質。例如,任意一個三階幻方都滿足,各行所組成的三位數的平方和,等於各行逆序所組成的三位數的平方和。對於上圖中的三階幻方,就有

816 2 + 357 2 + 492 2 = 618 2 + 753 2 + 294 2

利用線性代數,我們可以證明這個結論。

天然形成的幻方

從 1/19 到 18/19 這 18 個分數的小數循環節長度都是 18。把這 18 個循環節排成一個 18×18 的數字陣,恰好構成一個幻方——每一行、每一列和兩條對角線上的數字之和都是 81 (註:嚴格意義上說它不算幻方,因為方陣中有相同數字)。

196 演算法

一個數正讀反讀都一樣,我們就把它叫做「迴文數」。隨便選一個數,不斷加上把它反過來寫之後得到的數,直到得出一個迴文數為止。例如,所選的數是 67,兩步就可以得到一個迴文數 484:

67 + 76 = 143143 + 341 = 484

把 69 變成一個迴文數則需要四步:

69 + 96 = 165165 + 561 = 726726 + 627 = 13531353 + 3531 = 4884

89 的「迴文數之路」則特別長,要到第 24 步才會得到第一個迴文數,8813200023188。

大家或許會想,不斷地「一正一反相加」,最後總能得到一個迴文數,這當然不足為奇了。事實情況也確實是這樣——對於 幾乎 所有的數,按照規則不斷加下去,遲早會出現迴文數。不過,196 卻是一個相當引人注目的例外。數學家們已經用計算機算到了 3 億多位數,都沒有產生過一次迴文數。從 196 出發,究竟能否加出迴文數來?196 究竟特殊在哪兒?這至今仍是個謎。

Farey 序列

選取一個正整數 n。把所有分母不超過 n 的 最簡 分數找出來,從小到大排序。這個分數序列就叫做 Farey 序列。例如,下面展示的就是 n = 7 時的 Farey 序列。

定理:在 Farey 序列中,對於任意兩個相鄰分數,先算出前者的分母乘以後者的分子,再算出前者的分子乘以後者的分母,則這兩個乘積一定正好相差1 !

這個定理有從數論到圖論的各種證明。甚至有一種證明方法巧妙地藉助 Pick 定理,把它轉換為了一個不證自明的幾何問題!

唯一的解

經典數字謎題:用 1 到 9 組成一個九位數,使得這個數的第一位能被 1 整除,前兩位組成的兩位數能被 2 整除,前三位組成的三位數能被 3 整除,以此類推,一直到整個九位數能被 9 整除。

沒錯,真的有這樣猛的數:381654729。其中 3 能被 1 整除,38 能被 2 整除,381 能被 3 整除,一直到整個數能被 9 整除。這個數既可以用整除的性質一步步推出來,也能利用計算機編程找到。

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在所有由 1 到 9 所組成的 362880 個不同的九位數中,381654729 是唯一一個滿足要求的數!

數在變,數字不變

123456789 的兩倍是 246913578,正好又是一個由 1 到 9 組成的數字。

246913578 的兩倍是 493827156,正好又是一個由 1 到 9 組成的數字。

把 493827156 再翻一倍,987654312,依舊恰好由數字 1 到 9 組成的。

把 987654312 再翻一倍的話,將會得到一個 10 位數 1975308624,它裡面仍然沒有重復數字,恰好由 0 到 9 這 10 個數字組成。

再把 1975308624 翻一倍,這個數將變成 3950617248,依舊是由 0 到 9 組成的。

不過,這個規律卻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繼續把 3950617248 翻一倍將會得到 7901234496,第一次出現了例外。

三個神奇的分數

1/49 化成小數後等於 0.0204081632 …,把小數點後的數字兩位兩位斷開,前五個數依次是 2、4、8、16、32,每個數正好都是前一個數的兩倍。

100/9899 等於 0.01010203050813213455 … ,兩位兩位斷開後,每一個數正好都是前兩個數之和(也即 Fibonacci 數列)。

而 100/9801 則等於 0. … 。

利用組合數學中的「生成函數」可以完美地解釋這些現象的產生原因。

我愛數學

㈩ 問4年級趣味數學手抄報怎麼寫字體清晰內容一定要有趣

五、研究結果與分析本課題在研究前後分別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對比如下:(一)學習興趣題號調查內容原人數百分比現人數百分比1喜歡學習數學學科1017%3085.7%4a認為數學學習枯燥b認為數學學習一般c認為數學學習有趣2010557.1%28.6%14.3%11332.9%2.9%94.3%從前後測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小學生通過創編數學手抄報這一數學活動,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二)學習途徑方法題號調查內容原人數百分比現人數百分比2除數學課堂外,能從不同途徑學習的1028%3394.3%3課外除完成作業外,能用各種方法學習的1337.1%2160%可以看出,學生隨著創編數學手抄報這項活動的開展,有越來越多的人能注重從不同的途徑、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學習數學,如: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從網路上學習數學知識、閱讀相關的課外書籍來學習數學知識……。從學生回答問卷第六題的答案我們更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編制數學手抄報的活動中,學生的數學視野開闊了,數學知識豐富起來了,數學學習活動更加豐富多彩了,其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三)關於手抄報題號調查內容原人數百分比現人數百分比5喜歡編制數學手抄報的1851.4%1851.4%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喜歡編制數學手抄報的人數並未增加,但也未減少。通過進一步談話,我了解到:雖然大多數小學生都非常願意參加創編數學手抄報的活動,卻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從事這項活動。現在學習任務非常緊,課余時間都被語文、數學、英語作業所佔用了,要想編制一份理想的數學手抄報是非常困難的,得會擠時間,還需要有耐力和恆心,這就使得一些學生對編制手抄報是敢想不敢做,想做沒時間做。也有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一些有惰性、有依賴性的學生借口時間緊迫而不願投入的精力去把手抄報編製得更好。(四)學生數學素質測試對比項目及格率平均分尖子生數百分比優生數百分比對照班前測100%89.6618.2%2884.8%研究班前測100%87.138.6%2365.7%對照班後測97%90.3721.2%2781.8%研究班後測100%93.2720%2880%(說明:兩次測試分別為2005~2006學年度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的期中測試,區里統一試卷內容、統一測試時間、鎮內對調監考、統一對調批卷。其中表內的尖子生是指成績在97分以上的學生,優生是指成績在90分以上的學生。)兩次測試對比和兩班測試對比都可以說明通過這一研究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五)個案研究結果個案1:五(3)班的楊波同學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在課堂上,他的每次發言都會博得同學們的陣陣掌聲,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極強,學習上有一股鑽勁,且愛好廣泛,在他身上有著極大的潛力可挖掘,但他的學習習慣不好,知識面較狹窄,基本上屬於被動學習類型。實驗初期,他對編制數學手抄報極為不屑,他認為自己是很聰明的,不用費勁都能學得不錯,覺得做手抄報太浪費時間。首先我對其性格先進行了確定:他屬於主動探究型性格;其次是和其家長建立密切聯系,讓家長在家鼓勵孩子多閱讀一些與數學相關的書籍,特別要認真閱讀《小學生數學報》,一方面開闊視野,豐富數學知識,另一方面,通過讀報,初步了解了解一些報知識,提高欣賞能力。在研究過程中,我結合其自身特點,讓他負責檢查全班同學的數學手抄報編制情況,並幫助其他同學進行修改。好勝的他干勁十足,不僅搜集的資料圖文並茂,而且版面設計十分新穎,很快地他的手抄報鋒芒畢露,成為全班同學學習的典範。從家長對孩子在家情況的記錄來看,孩子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同時他養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矯正了他以往懶散、被動的行為習慣。經過半年的努力,楊波同學在班上已經被同學們公認為「小老師」。學習成績也由原來的中上等水平提高為尖子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個案2:五(3)班的權禹同學是一個文靜內向、踏實認真的孩子。由於家庭教育的疏忽,加上父母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對孩子關心少,對孩子的學習更是不聞不問。使其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學習成績下滑到了中下等水平,並滋生的許多壞習慣。我經過多次耐心細致地談心和從同學處對其的了解,認為該學生主要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當,加上在家無人督促,父母忙於做生意,對孩子關心少。我先在生活上多關心她,鼓勵班上的同學和她多交往,多交流。其次以培養她良好的學習習慣為突破口,給她提供一些課外閱讀書籍報刊,並指導其科學地讀書讀報,在研究過程中,親自指導其搜集資料、設計版面等等,在一段時間的培養下,她由原來做不成樣發展到編制的手抄報通過評優在班內校內進行展示,手抄報的編制水平提高地很快,數學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了,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好轉。以上兩個個案充分說明了: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指導學生編制數學手抄報,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六、研究結論1、數學手抄報,以小報的形式表現數學的魅力,以多種形式和不同體裁來表現數學,為學生提供了數學知識的創作過程,激發了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2、創編數學手抄報活動,鞏固、深化了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豐富小學生的課外相關知識,開闊了其數學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3、創編數學手抄報,改變、豐富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方法,使學生數學知識與語文知識、美術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七、討論與建議1、作為數學教師,要真正落實素質教育,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學習活動,在數學教學中實踐《課標》精神。《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指出: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具體的「課程實施建議」中,要求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地開發和利用各種數學課程資源,如信息技術、圖書、錄像等,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更有效地吸引和幫助學生學習數學,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豐富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課標》要求明確具體,我們作為新世紀的一線教師,不能繼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為考而教,絕不能因為某些內容不屬於考查范圍就棄之不顧!要認真解讀《課標》,深刻領會《課標》內涵,把《課標》精神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我們要在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組織、引導學生開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數學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2、我認為,我們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看報、讀報,還要指導學生學會編制數學手抄報。既然編制手抄報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可以鞏固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興趣,還可以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審美等數學素養,我們教師又何樂而不為呢?在編制數學手抄報活動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在編制數學手抄報活動中,每一位學生都在反思著自己的學習過程,在報上和其他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在編制數學手抄報活動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廣泛地閱讀數學書籍、查閱數學資料,積極地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發現、應用的數學實例編進手抄報中去。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手抄報上開設各種欄目,如:《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幽默》、《數學歷史與發展》、《數學謎語》、《操作園地》、《思維拓展》、《大顯身手》、《數學日記》、《學習方法介紹》、《我的巧思妙想》、《巧算24》、《數學童話》等等,並結合課本所學知識靈活確定每期的主題,以幫助學生學好數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報設計的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提高報質量,在學以致用的同時,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閱讀全文

與數學在哪裡4下有趣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7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2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6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