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啟蒙數學加減法怎麼教
如果想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的意義,那麼,就要讓孩子操作實物,不斷的練習,從練習中理解。理解加減的意義才能真正的讓孩子的思維得到鍛煉。
1、要練習10以內的運算,這是進位退位運算的基礎,10以內的運算清楚了就好辦,不然,10以後的運算就會糊塗。
2、要讓孩子認識兩位數數字的結構,分辨「十位」和「個位」,例如「14」,包含一個「10」,一個「4」,特別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只有搞清楚了,才能接受兩位數的運算。
3、兩位數的運算,適合將「橫式」與「豎式」結合起來運算,豎式的十位與個位的關系更明顯一些,不是給孩子講這些「術語」,而是讓孩子通過感性理解。
(1)數學小娃娃怎麼畫擴展閱讀:
加法有幾個重要的屬性。 它是可交換的,這意味著順序並不重要,它又是相互關聯的,這意味著當添加兩個以上的數字時,執行加法的順序並不重要。 重復加1與計數相同; 加0不改變結果。 加法還遵循相關操作(如減法和乘法)。
加法是最簡單的數字任務之一。 最基本的加法:1 + 1,可以由五個月的嬰兒,甚至其他動物物種進行計算。 在小學教育中,學生被教導在十進制系統中進行數字的疊加計算,從一位的數字開始,逐步解決更難的數字計算。
B. 小班數學多少,長短,大小形狀綜合圖畫
一、活動名稱
大小、長短、前後、上下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復習鞏固大小、長短、前後、上下的概念。
2.培養幼兒動作靈敏、反應迅速、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活動准備
大、小球(與幼兒人數相同)、大小盆各一個、長繩短繩各一條、長短毛線繩與幼兒人數相同、長橋短橋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後放www.chinajiaoan.cn有8個易拉罐)、大樹一棵(樹上有與小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小果子,樹下有與大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大果子)大圓點、小圓點的粘貼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附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幼兒自由選擇大圓點、小圓點進入活動場地。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導入。簡單說明戶外活動要求。
(二)基本部分
1、復習鞏固區別大小。
出示許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讓幼兒觀察。
師:場地上放有許多球,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球有什麼不同?
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
師:請大花把大球拿起來,放到大盆里,請小花把小球拿起來放到小盆里。
幼兒邊操作,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還是小球?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之間互相比較,誰的大誰的小。
2、復習鞏固區別長短。
出示二根繩子,一根長繩,一根短繩。
師:場地上放有兩根繩子,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著兩根繩子有什麼不同?
幼:一根繩子長,一根繩子短。
師:請大花走長繩小花走短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你走的是長繩還是短繩?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每人取一根毛線繩,互相比較長短。說出誰的長誰的短。
3、復習鞏固區別前後。
出示玩具娃娃讓幼兒觀察哪是前面哪是後面。
師:請大花去娃娃前面玩,請小花到娃娃後面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裡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後面玩.再交換活動一次。
游戲:看誰反應快。師:小花站到老師前面,大花站到老師後面。再交換活動一次。
4、復習鞏固區別上下。
出示大樹,讓幼兒觀察樹上有什麼?樹下有什麼?
幼:樹上有果子,樹下有筐子。
師:請大花去摘樹上的果子,小花去拿樹下的筐子。摘到果子的大花,請把果子放到樹下小花的筐子里。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裡摘的果子?要把果子放到哪裡?再交換活動一次。
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觀察,說出頭在身體的上面,腳在身體的下面。
(三)結束部分:
游戲結束:幼兒按大小頭飾分成兩組,分別跑過長短兩座「橋」大花去拿樹下的大果子,小花去摘樹上的小果子,再分別到玩具娃娃的前邊與後邊。
C. 怎麼教小孩算數學加減法
第一步:讓孩子熟練地學會數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第二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前後關系:例如: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讓孩子熟練地掌握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例如:7與8哪個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讓孩子學會念題.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的方式,卻不知道讀法.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到「加」時,就是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教會孩子認識個位與十位,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例如: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進行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
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來說,「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些,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3)數學小娃娃怎麼畫擴展閱讀
加法(通常用加號「+」表示)是算術的四個基本操作之一,其餘的是減法,乘法和除法。 例如共有三個蘋果和兩個蘋果的組合,共計五個蘋果。 該觀察結果等同於數學表達式「3 + 2 = 5」,即「3加2等於5」。3 + 2 = 5與蘋果,在教科書中受歡迎的選擇
除了計算水果,也可以計算其他物理對象。 使用系統泛化,也可以在更抽象的數量上定義加法,例如整數,有理數,實數和復數以及其他抽象對象,如向量和矩陣。
在算術中,已經設計了涉及分數和負數的加法規則。
加法有幾個重要的屬性。 它是可交換的,這意味著順序並不重要,它又是相互關聯的,這意味著當添加兩個以上的數字時,執行加法的順序並不重要。 重復加1與計數相同; 加0不改變結果。 加法還遵循相關操作(如減法和乘法)。
加法是最簡單的數字任務之一。 最基本的加法:1 + 1,可以由五個月的嬰兒,甚至其他動物物種進行計算。 在小學教育中,學生被教導在十進制系統中進行數字的疊加計算,從一位的數字開始,逐步解決更難的數字計算
D. 最簡單的娃娃該怎麼畫
q版漫畫,頭大身子小,臉圓咕隆咚,眼睛大,嘴小,鼻子一點點或是沒有,其實大體就是在畫大圓圈的小圓圈。
E. 幼兒園大班怎麼教20以內加減法
1、數手指加減法:加法例如:15+2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15後面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減法例如:15-2=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2、個、十位相加減法:加法例如:15+2=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1,那麼15+2=17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1-0=1,那麼15-2=13。
這兩種方法相對,「數手指」只適合兩個數中有一個是單數的加法算式,因為如果兩個數都是雙數,那麼手指就不夠用了;而「個、十位相加減法」雖難學,但能適用於所有算式計算,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建議用「個、十位相加減法」。
1、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12開始數。
3、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12開始倒數。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F. 橡皮泥手工十二屬相教程簡單娃娃,56個民族娃娃用橡皮泥怎麼做
提起橡皮泥手工十二屬相教程簡單娃娃,大家都知道,有人問56個娃娃用橡皮泥怎麼做,另外,還有人想問粉紅簡單橡皮泥手工製作圖片,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怎麼手工製作娃娃!簡單!簡單,下面就一起來看看56個娃娃用橡皮泥怎麼做,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捏著做唄,不然還有什麼其他辦法嗎。。。如果真想做的好一下,建議自己把圖紙畫出去,去3D列印!!!
不會上傳很容易
買本製作的書,國內的很便宜的,製作都有圖,材料寫的也很清楚,或者找個手工,有些人會發自己做的圖紙方法什麼的
十二生肖——虎橡皮泥捏法:
工具/原料:橡皮泥、彩泥、粘土。
方法/步驟:
1、取土彩泥適量,滾搓成圓球,作為頭部。
2、取紅色彩泥適量,搓成圓球,壓扁貼於頭部。
3、取白色彩泥適量,滾搓成兩個小圓球,壓扁,貼於如圖位置。
4、取黑色彩泥適量,滾搓成小圓球,製作鼻子。
5、取白色彩泥適量,製作兩個小圓球,壓扁,貼於眼睛部位,作為眼球。
6、取黑色彩泥適量,滾搓成小圓球,作為黑眼珠。
7、取黑色彩泥適量,製作頭上「王」字紋路。
8、取土彩泥適量,製作耳朵形狀。
9、取土彩泥適量,製作4個小圓柱,作為腿部。
10、取白色彩泥適量,滾搓成圓球,輕輕壓扁,作為爪子。
11、用小切刀,切割出爪子形狀。
12、取土彩泥適量,滾搓成圓柱形,作為身體。
13、用圓頭工具,點出腿的位置。
14、安裝腿於身體。
15、取土、白色和黑色彩泥,製作尾巴。
16、安裝尾巴於身體部位,並取黑色彩泥適量,製作背部紋路。
17、取黑色彩泥適量,製作臉部紋路。
注意事項:
腿基本晾幹了才進行粘合,這樣就不容易變形了。
粘合時候,粘合部位沾點水就可以粘合了。
做奇異果,把綠色橡皮泥擀成長條壓扁,再壓出一條條槽,用黑色粘土長條填充,做白色填充的,這里間距要更寬一些,准備一個白色粘土柱,用黑色間紋進行包卷,接著用白色間紋包住前面做好的部分,捲成圓柱形後,用手慢慢搓成長條,等橡皮泥稍干後就可以切片啦,是不是很容易呢。
.com
vodjl.com
高速觀看
緩沖不到1分鍾就能看了
進著看吧
有一百多種動畫片
以上就是與56個娃娃用橡皮泥怎麼做相關內容,是關於56個娃娃用橡皮泥怎麼做的分享。看完橡皮泥手工十二屬相教程簡單娃娃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G. 怎樣教孩子學數學
兒童在學數學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教授方法十分重要。 由於兒童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有限,因此父母在教兒童學數學的方法要生動、有趣和形象化,把孩子所看、所聽聯繫到數學問題,然後通過最簡單最形象的方式來教授孩子。學好數學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非常的重要。那麼怎麼教兒童學數學呢?教兒童學數學的幾個重要的方法有:
1、教孩子要有耐心,從易到難:大部分的父母都屬於急於求成,總是希望孩子多掌握一些知識,不要著急,可以教孩子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慢慢地加深難度。
2、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在生活中孩子對數學基礎有了廣泛的應用,就不再老是背加法表、減法表、乘法表,而是可以學習一些可以實際應用的。父母可以培養小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孩子從中可以理解數學的概念,比如量的概有念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厚薄等。
3、可以讓孩子從形狀入手學習數學:父母可以讓孩子學會畫圓、正方形、長方形。父母可以讓孩子塗色,看哪個圖形塗色時間長,也可以用報紙來演示,折一次,減小一半的面積,再折一次,又減少一半,這都屬於基本平面圖形的學習。
4、父母在教孩子數學的過程中用形象的圖片表示:孩子一般對圖畫是非常感興趣的,用形象的圖片,例如一些小兔子或者是蘋果來形象地表示數字,通過這些來練習數學。
5、幫助孩子建立錯題本:這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手段。給孩子買上一個小本子,專門讓孩子把平時做作業包括考試時出現的錯題,在錯題本子上做出訂正與總結。在復習階段讓孩子再翻看一下錯題本子上的錯題,那麼孩子就能明白什麼地方需要特別留心,這時復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能用到數學知識的,都可以讓孩子動動腦筋幫助解決一下。總的來說,孩子學好數學必須要堅持。每天學的新內容,到第二天要及時復習。這樣循序漸進,學數學就會既輕松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