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年級的小學生怎樣能學好數學
凡事都需要興趣,學習也不例外,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 慾望,提高學生的想像力,有利於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得學 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剛進小學的學生而言,對於 學習的進度和學習方式都需要適應期,且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 響,缺乏一定的定力。尤其是數學需要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知 識點環環相扣, 一旦一個知識點沒弄懂, 很可能導致接下來學習 都會處於懵懂的狀態,這就容易使學生在潛意識當中對數學產生 畏難情緒,進而影響學習。因此,教師要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 從學生的特點出發進行教學,逐漸讓學生喜歡數學。
4. 對學生進行鼓勵
老師是學生平時在學校接觸得最多的人,學生們往往都很尊 敬老師,會很重視來自老師的評價。因此,老師應當適時的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贊美表揚。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肯定,從而提 高自信心和對學習的興趣, 並暗自鼓勵自己不斷的提高自我, 這 是由學生的年齡特徵所決定的。老師在教學中, 需要用欣賞的眼 光來看待每一位學生。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老師要尊重個體差異, 看到學生的努力和付出, 並及時給予肯定, 在學生學習中遇到挫 折時, 老師要及時的進行開導, 鼓勵學生不斷的進行嘗試。其次,老師還可以採用激勵式教學,對於達到預期目標的學生以及進步 大的學生, 要給予獎勵, 通過給予小紅花或者鋼筆, 作業本等形式, 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也能發現自我的閃光點, 提高自信心。學生對學習有興趣以後,也有利於日常教學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課堂氛圍也能更加濃厚。
5. 結束語
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堅 持不懈,需要老師,學生,家長的共同配合。數學老師應當根據 素質教育的要求, 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 根據所在班級學生的學 習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多給學生思 考的時間和空間,靈活的將學習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緊密 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同時,要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將數 學知識融入到游戲當中, 做到寓教於樂, 滿足一年級學生的年齡 特點,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B. 如何輔導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數學
輔導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數學,要對小學一年級數學的教育內容,作一番認真地學習與分析,並要根據小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採用與學校老師大體一致的方法,方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1、擺學具學:
如5的組成,先拿出5個圓片,然後有規律的分擺圓片 ,後2個是前2個交換位置得到的只要記住前2個就可以了,因此,10以內各數的組成與分解的學習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有規律的分擺,有規律的記憶。
2、用游戲記:
在孩子通過擺學具得出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後,可採用一些游戲的方法,讓孩子加深印象,達到熟練的目的。如對手指、對口令、拍手等。這些方法,可在平時走路、睡覺前夕,經常化的練習,使孩子達到脫口而出的目的。
一年級數學的內容及要求
1、1—10各數的認識,寫法和加減法:包括實物圖,數10以內的數,1—5各數的認識和寫法,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0的認識和寫法,加0減0和得數是0的減法,6至10各數的認識和寫法,10以內的加法、連加、連減式題。
2、11—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包括數11—20各數,十和幾組成十幾,11—20各數的讀法和寫法,鍾面整點的認識。
3、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減法。
4、認識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初步認識及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C. 一年級學生學好數學,需要怎麼樣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呢
俗話說「好習慣終身受益」。學好數學,需要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嚴謹、一絲不苟的學習習慣。培養一年級學生學好數學的習慣,需要抓好以下四個方向。
一、格式規范,書寫認真
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看是似小事,實則關系學生一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關系學生一生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學生的習慣一旦養成後,就會對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和推動力,有信心迎接更大的挑戰!
D. 一年級數學怎麼教
可以增強孩子的課堂互動性。比如說老師出了一個問題,可以讓不同的學生上台來一起回答這個問題。增加大家的參與感。
在教一年級的學生學數學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一年級的同學可能在邏輯思維方面還不是特別的好,真的需要老師特別有耐心的教孩子,不懂的時候可以反復的教導。
可以在學校的圖書架上多放一些數學相關的書籍。這樣子還是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多多學習到數學相關的知識。
孩子如果對數字加減沒有概念,那麼肯定是學不好的,考試成績自然也是很難看。家長可以在平常生活當中,利用一些手頭容易拿到的物品,給孩子講述加減法的含義。
比如給家庭成員分水果,買東西付錢等等,都會運用到加減法。在孩子心裡也會逐步樹立起一些模型,同時發現原來加減法有這么多用途,只有才能興趣,才會用心去學和觀察。
E.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有哪些要求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在對簡單物體的位置關系進行探索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的教學內容:
1.數與代數: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即教材的第一、三、五、七單元;
2.統計與概率:包括分類比較和簡單統計圖表,即教材的第二、八單元;
3. 空間與圖形:包括立體圖形認識、方位與圖形即教材的第四、六單元;
4. 實踐活動:「找找周圍的數」和「大蒜有幾瓣」。
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20以內數的認識以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這兩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本冊教材的難點教學內容是: 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三、學生分析
一年級新生剛步入校園,基本上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而且生源情況復雜。因此,我們要在學習習慣的培養上下功夫,採取各種方法和手段,完成從幼兒向小學生轉軌,使他們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採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求難、求廣。應該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少一些呆板的練習,適當布置有趣的作業,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教學進度表
准備課「海底世界」——數數 1課時
第一單元: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 9課時、找找周圍的數 1課時
第二單元:媽媽的小幫手——分類與比較 3課時
第三單元:走進花果山——10以內的加減法 18課時
第四單元:有趣的游戲——認識位置 2課時、智慧廣場 2課時
第五單元: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 5課時、智慧廣場 2課時
第六單元: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 3課時、分積木 1課時
第七單元:小小運動會——20以內的進位加法 9課時
第八單元:雪山樂園——總復習 5課時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篇二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准備課,位置,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鍾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復習。
三、教學目標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後、左右。
7、初步認識鍾表,會認識整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內容變動
1、加強了准備性(主要體現在第一、二單元)
(1)把實驗教材中的第一、二單元合並為第一單元「准備課」。第一單元「准備課」包括數一數、比多少兩部分內容。是由實驗教材中的第一、二單元合並而成的。數一數是原來的第一單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數數的情況和經驗。比多少是原來第二單元「比一比」的內容,而原來第二單元的「比高矮」「比長短」與數學學習的關系不是很大,被刪去了。
(2)將「位置」由一年級下冊提前到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位置,主要是認識「上下、前後、左右」。是從一下移過來的,而原來「位置」中「左右的相對性」以及「用第幾行第幾定物體的位置」則刪去了。
F. 一年級數學怎樣學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與技巧
第一,認真聽老師講課。這是我取得好成績的主要原因。聽講時要做到全神貫注,聚精會神,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能開小差,更切忌一邊講話一邊聽講。其次要專心凝聽老師講的每一個字,因為數學是以嚴謹著稱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間就隱藏玄機無限。聽講時還要注意記筆記。一次老師講了一個高難度的幾何題,我一時沒有聽懂,多虧我記下了這道題以及解法,回家後仔細琢磨,終於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競賽中我輕而易舉地解出了類似的一道題,獲得了寶貴的10分。上課還要積極舉手發言,舉手發言的好處可真不少!①可以鞏固當堂學到的知識。②鍛煉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觀念和錯誤能得到老師的指教。真是一舉三得。總之,聽講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課外練習。孔子曰:「學而時習之」。課後作業也是學習和鞏固數學的重要環節。我很注意解題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確度,專心致志地獨立完成作業,力求一次性准確,而一旦有了錯,要及時改正。而速度是為了鍛煉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緊迫感。我經常是這樣做的,在開始做作業時定好鬧鍾,放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再做作業,這樣有助於提高作業速度。考試時,就不會緊張,也不會顧此失彼了。
第三,復習、預習。對數學的復習,預習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當天作業後,我將第二天要學的新知識簡要地看一看,再回憶一下老師已講過的內容。睡覺時躺在床上,腦海里再像看電影一樣將老師上課的過程「看」一遍,如果有什麼疑難,我立即爬起來看書,直到搞懂為止。每個星期天我還作一星期功課的小結復習、預習。這樣對學數學有好處,並掌握得牢固,就不會忘記了。
第四,提高。在完成作業和預習、復習之後,我就做一些爬坡題。做這類題,盡可能自己獨立思考,努力找出隱藏的條件,這是解題的關鍵。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就需要看一看參考書,以及請教師長和同學。總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問、虛心、勤奮,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這才是關鍵的關鍵。
G. 怎樣教一年級孩子學數學
一年級第一學期的數學教學要求是10以內的加減法,盡量不要超范圍。要寓教於玩。就是說要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開始要告訴他可以扳手指,逐步過渡到心算。第一學期10以內的加減法一定要練得滾瓜爛熟,對以後的繼續學習幫助極大。具體方法可以:
1、吃飯時的問題:
1.1:爸爸吃3碗、媽媽吃2碗、寶寶吃1碗,爸媽一共吃了幾碗?爸媽寶寶一共吃了幾碗?
2、上樓梯時的問題:
2.1一樓到一樓半有幾檔台階,一樓半到二樓有幾個台階,一共有幾個台階?
3、超市購物時的問題:
3.1比如孩子要買4元錢的東西,爸爸給他10元錢,問應該找回來多少錢?
聰明的家長總能想出許多辦法把生活中的平常事和數學聯系起來讓孩子練習,這樣訓練了孩子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實際解題能力,事實證明,這要比上這個培訓班那個培訓班強。
H. 小學一年級開始如何學好數學
一年級 新生 除了上課聽老師講課以外,回到家裡,家長一定要認真的輔導孩子的數學, 培養孩子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讓孩子多看數學興趣方面的書, 給孩子講數學方面的有趣小故事,小知識等。
一年級的孩子怎樣學好數學
一年級孩子學數學,如果孩子取得了一點小成績家長應該立刻進行表揚鼓勵, 讓孩子知道數學成績好是會受到表揚和鼓勵的,還會得到獎賞。這樣一來孩子對數學越來越感興趣,數學成績自然就越來越好。
一年級的孩子怎樣學好數學
一年級的孩子學數學,家長要培養孩子按時完成數學作業的好習慣, 這樣形成了良性循環,孩子的數學成績會越來越好。
一年級的孩子怎樣學好數學
一年級孩子學習數學,每天晚上要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孩子做完家庭作業後,要培養孩子養成預習的好習慣,把明天老師要講的內容好好的看一遍,如果能夠看懂更好,如果看不懂,用鉛筆勾畫。明天上課的時候重點就聽自己不懂的地方,這樣孩子的數學成績會越來越好。
一年級的孩子怎樣學好數學
一年級孩子學數學,一定要培養孩子每天口算的好習慣。每天孩子放學,家長都要給孩子做口算練習題。 做口算練習題的時間不能過長,最多20分鍾就已經足夠了。孩子口算練習題做錯了,家長應該要讓孩子改正。鼓勵孩子每次做口算練習題都要認真,如果孩子全對了,要給孩子獎勵。這樣,孩子的計算能力越來越強,數學成績就會越來越好。
I. 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數學學科有什麼要求
最起碼要會108以內的加減法和會背拼音表,這樣學起來就輕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