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比多少小班數學教案
設計背景
我們班幼兒年齡不均,男孩子佔三分之二,幼兒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兒喜歡觀察新鮮事物,樂意在玩中學識。根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通過卡卡熊過生日作為教學的切入點,並展開教學。
活動目標:
1、學慣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學慣用簡短的句子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准備:
1、貓、小魚圖片和白紙若干。
2、貓媽媽頭飾1個。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貓媽媽:「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你們能不能幫我喂喂我的貓寶寶呀?讓我先來教教你們怎麼喂貓寶寶吧……」
2 基本活動:
(1)教師示範:
a先給小貓排隊
向幼兒說明要求,喂小貓的時候要說:「一隻貓吃一條魚」
c 引出多和少(貓的圖片比魚的圖片多1―2張)提問:為什麼這只小貓沒有魚吃呀?幼兒討論,教師從旁引導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3)讓做得對做得好的幼兒上台來邊做邊講
(4)鞏固復習: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3 鞏固復習:
(1)教師在黑板上做,(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2)讓部分幼兒扮演小貓,部分幼兒扮演小魚,讓幼兒練習操作過程
(3)「送貓寶寶回家」 ――讓幼兒把自己得作業放到教師指定的地點
活動延伸:
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玩具和器材讓幼兒更多的操作比較,加強記憶。
㈡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一比哪個多哪個少
活動目標:1、學習運用並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具體感知物體的多少。2、學習將一組物體並置對應擺放在另一組物體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重點:讓幼兒學習運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難點:會自己動手將一組物體並置對應擺放在另一組物體的下方或右下方。
活動准備:
磁性教具小狗8隻,貓7隻,魚6隻。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堂內容。
(1) 首先將8個小狗排列整齊。
教師:今天有許多的小客人來到我們小二班作客,看看是誰來了呢?
教師:哦,原來是小狗呀!有多少小狗呢?(引導幼兒說出許多)
二、演示提問。
(1)將7隻貓一一對應排列。
教師:今天小狗還請了許多的小貓去它們家做客,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小
狗和小貓是不是一樣多?(引導幼兒說出不一樣多)
教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小狗和小貓不一樣多」。
(2) 啟發幼兒說出小狗多1個,貓少1隻。
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才能使小狗和貓變成一樣多呢?(添1
只或減少1隻小狗)。
(3) 啟發幼兒說出貓多1隻,魚少1隻,並想辦法使貓和魚的數量一
樣多。
教師:小貓去小狗家做客,小狗端來了小貓最愛吃的小魚招待小貓。
師邊演示邊提問: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貓和小魚是不是一樣多呢?(貓多
1隻,魚少1隻)
教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小狗和小貓不一樣多」。
教師:那小朋友們開動小腦筋仔細想一想,怎麼樣才能使小貓和魚變成
一樣多呢? (添1隻魚或減少1隻小貓)。
教師小結:我們這樣一一對應的排列物體就能很清楚的看出來兩組物體誰多誰少,並且給兩組數量不一樣的物體添一或者減一就能使兩組數量不一樣的物體變的一樣。
三、小結活動,收拾教具,結束活動。
教師:現在小朋友們學會了給兩種物體比較多少,回家以後也可以在家裡給家裡的東西比一比誰多誰少。
㈢ 小班數學活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並置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具體感知物體的多少.
2、學習將一組物體並置對應擺放在另一組物體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
活動准備:演示用教具:貼絨娃娃8個,貓7隻,魚6隻.幼兒操作材料:盆子1隻,8個娃娃的卡片1張,紙剪蘋果7個,帽子7頂.
一、引出課題.
首先將8個娃娃排成豎行.
師:今天娃娃來到我們小一班作客,有多少娃娃呀?幼:許多.演示提問.
二、演示提問.
(一)將7隻貓一一對應並置在娃娃右邊圖
師:她們養了許多貓,那娃娃和貓是不是一樣多?幼:一樣多(見圖示)
(二)啟發幼兒說出娃娃多1個,貓少1隻.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才能使娃娃和貓變成一樣多呢?(添1隻貓或減少1個娃娃)娃娃要回家了,小朋友們和娃娃說:「再見」.
(三)啟發幼兒說出貓多1隻,魚少1隻,並想辦法使貓和魚的數量一樣多.
師邊演示邊提問:請貓吃魚了哦,1隻貓吃1條魚(將魚一一對應並置在貓的右邊,如圖二)比一比貓和魚是不是一樣多?貓多1隻,魚少1隻)怎樣才能使貓和魚變成一樣多?
三、操作活動.
1、請小朋友把盆子中畫有許多娃娃的卡片拿出,給娃娃分蘋果,把蘋果一個對一個地擺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蘋果是不是一樣多?幼:(不一樣多.)
2、啟發幼兒說出娃娃所1個,蘋果少1個.用什麼辦法使娃娃和蘋果一樣多呢?
3、給娃娃戴帽子.1個娃娃戴1頂帽子,一個對一個地放在娃娃的上面,比一比,娃娃和帽子是不是一樣多?(娃娃多,帽子少)怎樣才能使它們變成一樣多呢?(老師再給每個幼兒1頂紙剪的帽子)
㈣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幼兒園教案: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教師:xx老師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並置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具體感知物體的多少. 2、學習將一組物體並置對應擺放在另一組物體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 活動准備:演示用教具:貼絨娃娃8個,貓7隻,魚6隻.幼兒操作材料:盆子1隻,8個娃娃的卡片1張,紙剪蘋果7個,帽子7頂. 一、引出課題. 首先將8個娃娃排成豎行. 師:今天娃娃來到我們小一班作客,有多少娃娃呀?幼:許多.演示提問. 二、演示提問. (一)將7隻貓一一對應並置在娃娃右邊圖 師:她們養了許多貓,那娃娃和貓是不是一樣多?幼:一樣多(見圖示) (二)啟發幼兒說出娃娃多1個,貓少1隻.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才能使娃娃和貓變成一樣多呢?(添1隻貓或減少1個娃娃)娃娃要回家了,小朋友們和娃娃說:「再見」. (三)啟發幼兒說出貓多1隻,魚少1隻,並想辦法使貓和魚的數量一樣多. 師邊演示邊提問:請貓吃魚了哦,1隻貓吃1條魚(將魚一一對應並置在貓的右邊,如圖二)比一比貓和魚是不是一樣多?貓多1隻,魚少1隻)怎樣才能使貓和魚變成一樣多? 三、操作活動. 1、請小朋友把盆子中畫有許多娃娃的卡片拿出,給娃娃分蘋果,把蘋果一個對一個地擺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蘋果是不是一樣多?幼:(不一樣多.) 2、啟發幼兒說出娃娃所1個,蘋果少1個.用什麼辦法使娃娃和蘋果一樣多呢? 3、給娃娃戴帽子.1個娃娃戴1頂帽子,一個對一個地放在娃娃的上面,比一比,娃娃和帽子是不是一樣多?(娃娃多,帽子少)怎樣才能使它們變成一樣多呢?(老師再給每個幼兒1頂紙剪的帽子)
㈤ 小班數學教案:比較多少
本文Tag標簽: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較,多少
導讀:活動目標:
1、能一一對應地給動物卡片匹配相應的數字和實物卡片。
2、鞏固認識5以內的數字,並按數量進行排序。
3、能正確地取放和整理操作材料。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認識過一到五的數字。物質准備
㈥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較多少
1、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鞏固幼兒運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兩組實物的多少。
2、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熟練地運用完整的語言描述物體的比較結果。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大膽表達,體驗數學活動的`有趣。
活動准備:
1、活動場地布置成家的場景。
2、動物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一次性餐盤比幼兒人數少1、紙杯比幼兒人數多1,水果與幼兒一樣多。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有共同帶上小動物頭飾)今天小熊請客,它邀請我們小動物們到它家去做客,你們高興嗎?
2、幼兒隨同「動物園」的樂曲邊表演邊入場。
二、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引導孩子學慣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1、(配班老師扮小熊)說:歡迎你們,請入座吧!哎!小兔寶寶你怎麼不坐呀?(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椅子多1,椅子比小動物少1)
2、(請小動物喝茶)小動物們幸苦了,一定很渴吧,我給你們倒茶,(另一老師帶領小動物)說:不用麻煩您,我們自己來吧!(小動物拿到茶杯倒說水)。小熊說:是不是哪小動物沒有水呀?怎麼還有一隻茶杯呢?(引導幼兒說出:茶杯比小動物多1,小朋友比茶杯少1)
3、(小熊端出水果)說:請吃水果!(讓幼兒說出:水果和小朋友一樣多)。
4、游戲――小動物找山洞。
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
① 復習鞏固游戲玩法。
② 幼兒合作游戲。(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山洞多(少),山洞比小動
物少(多)。
三、天黑了小動物告別小熊回家去。
㈦ 比較多少的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用語言表達多少和一樣多的數量關系。
3、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一條圍裙,小兔、小狗、青菜、肉骨頭圖片;
2、礦泉水瓶、茶杯、書、盤子、小桌子;胡蘿卜、雞蛋。
3、音樂
活動過程:
1、媽媽、小兔、小狗的出現,引起幼兒參與活動興趣。
(1)、看看,我變成誰啦?(師穿圍裙)媽媽穿上圍裙要做事情啦!
(2)、(出示小兔)咱們家養了小兔子,媽媽要給小兔喂青菜,一隻兔子一棵青菜,一隻兔子一棵青菜,咱們家有幾只小兔子?(兩只)媽媽餵了幾棵青菜?(兩棵)讓我數一數,看寶寶數的對不對。
(3)、聽聽,誰在叫(播放小狗叫的音樂)是誰呀?(出示小狗)小狗也餓了,它們也想吃東西了,寶寶們,小狗愛吃什麼呀?(肉骨頭)那媽
媽要准備幾根肉骨頭呀?請一個寶寶來說一說為什麼?為什麼要准備三根?那媽媽要准備幾根肉骨頭才能讓每隻小狗都有一根肉骨頭呢?(三根)你們都叫我准備三根(出示肉骨頭),那好,那請你們幫我數一數啊!正好這里有三根肉骨頭,那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每隻小狗都能得到,一隻小狗一根肉骨頭。
㈧ 比較兩物體數量多少 小班數學教案
幼兒園教案: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教師:xx老師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並置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具體感知物體的多少.
2、學習將一組物體並置對應擺放在另一組物體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
活動准備:演示用教具:貼絨娃娃8個,貓7隻,魚6隻.幼兒操作材料:盆子1隻,8個娃娃的卡片1張,紙剪蘋果7個,帽子7頂.
一、引出課題.
首先將8個娃娃排成豎行.
師:今天娃娃來到我們小一班作客,有多少娃娃呀?幼:許多.演示提問.
二、演示提問.
(一)將7隻貓一一對應並置在娃娃右邊圖
師:她們養了許多貓,那娃娃和貓是不是一樣多?幼:一樣多(見圖示)
(二)啟發幼兒說出娃娃多1個,貓少1隻.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才能使娃娃和貓變成一樣多呢?(添1隻貓或減少1個娃娃)娃娃要回家了,小朋友們和娃娃說:「再見」.
(三)啟發幼兒說出貓多1隻,魚少1隻,並想辦法使貓和魚的數量一樣多.
師邊演示邊提問:請貓吃魚了哦,1隻貓吃1條魚(將魚一一對應並置在貓的右邊,如圖二)比一比貓和魚是不是一樣多?貓多1隻,魚少1隻)怎樣才能使貓和魚變成一樣多?
三、操作活動.
1、請小朋友把盆子中畫有許多娃娃的卡片拿出,給娃娃分蘋果,把蘋果一個對一個地擺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蘋果是不是一樣多?幼:(不一樣多.)
2、啟發幼兒說出娃娃所1個,蘋果少1個.用什麼辦法使娃娃和蘋果一樣多呢?
3、給娃娃戴帽子.1個娃娃戴1頂帽子,一個對一個地放在娃娃的上面,比一比,娃娃和帽子是不是一樣多?(娃娃多,帽子少)怎樣才能使它們變成一樣多呢?(老師再給每個幼兒1頂紙剪的帽子)
㈨ 求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多少》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比較多少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兩組實物的多少。
2、初步理解一樣多,多1個,少1個等詞彙。
3、培養幼兒的比較能力和對應感。
【活動准備】
磁性動物教具5隻及相應房子,小貓5隻,紅綠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小動物回家。
1、出示5隻小動物,排成一排: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在外面來做游戲,看是誰?現在小動物們玩累了,想回他們自己的家裡,每隻小動物住一幢房子,我們一起來把它們送回去吧。出示5幢房子,引導幼兒邊觀察邊說:許多小動物,許多間房子。
2、把每隻小動物放入一幢房子,引導幼兒比較:房子和小動物是不是一樣多﹙一樣多﹚。
3、再出示一隻小動物:又來了一隻小動物。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現在動物和房子是不是一樣多?﹙不一樣多﹚動物多了一隻,房子少了一幢。
二、小花貓和魚。
1、出示小花貓和魚:小花貓回到家裡,肚子餓了,找了魚來吃,看又幾只小花貓,有多少魚?引導幼兒說出:有許多小花貓、許多魚。
2、請個別幼兒上前擺放,比較魚和貓是不是一樣多﹙一樣多﹚。
三、幼兒操作。
1、出示雪花片,請幼兒比較自己拿到的紅的雪花片多還是綠的雪花片多?引導幼兒說出:紅﹙綠﹚的多一個,紅﹙綠﹚的少一個。
四、評價活動情況。(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㈩ 小班數學教案《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附反思
設計意圖:
《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是幼兒園小班數學內容,本節課要求幼兒對兩組物體能夠比較並能探索出兩組物體由不一樣多變成一樣多,一樣多變成不一樣多的方法,一般來說,3-4的幼兒對比較物體多少的概念有一定的認識,讓幼兒學習運用一 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一樣多,可以為幼兒在今後學習數學打下基礎。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游戲活動,學習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2、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探索出使兩組物體由不一樣多變成一樣多,一樣多變成不一樣多的方法。
活動准備:
塑膠墊若干(比幼兒人數少一塊),碟、叉等食物若干份,記錄卡若干份。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找坐墊」游戲,引起幼兒學習比較物體多少的興趣。
1、師:「請小朋友們一起找一塊坐墊,來跟老師做游戲。」 讓小朋友用重疊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小朋友多,坐墊少)。
2、集體討論「如何才能使小朋友人數和坐墊一樣多?」
二、分組活動,運用重疊、並置等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並進行簡單的記錄。
通過「娃娃吃飯」的游戲,比較餐具的多少。
三、小結
引導幼兒小結如何令「不一樣多變成一樣多」的多種方法。
活動分析:
這一節課的數學是針對小班幼兒,他們的年齡小,愛動,愛玩兒,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愉快的數學方法。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充分發揮幼兒對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更好地突出有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數學過程中,通過「娃娃吃飯」的游戲貫穿活動的始末,幼兒在游戲中興高采烈地學習,在玩的過程中學會了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及其變化,同時從不同學習層次的需要出發,用多種材料讓幼兒操作讓他們數一數,說一說,比一比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腦,動手,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經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活動反思:
這節課,我通過這些環節的教學設計指導幼兒觀察游戲操作,獲取新知,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動眼,動手,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是幼兒學習有興趣,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