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數學家
1、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2、馮祖荀
馮祖荀(1880-1940),數學教育家。中國現代數學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後,多次擔任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對在中國傳播現代數學知識有重要貢獻。
在日本留學期間,馮祖荀和當時由北京赴日留學的若干學生發起成立了「北京大學留日學生編譯社」,該社「以講求實學輸入文明供政界之研究增國民之知識為宗旨」,選擇編譯的題材「亦必以純正精確可適用於中國為主」。
該社出版《學海》雜志,於1908年發刊,總發行所為上海商務印書館。該刊分甲乙兩編,乙編涉及理工農醫各科,首期首篇即是馮祖荀譯的《物質及以脫論》,《學海》是我國最早的科技譯刊之一。
3、熊慶來
熊慶來主要從事函數論方面的研究工作,定義了一個「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熊慶來在「函數理論」領域造詣很深。1932年他代表中國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蘇黎世國際數學家大會。
1934年,他的論文《關於無窮級整函數與亞純函數》發表,並以此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成為第一個獲此學位的中國人。這篇論文中,熊慶來所定義的「無窮級函數」,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數」,被載入了世界數學史冊,奠定了他在國際數學界的地位。
4、林家翹
林家翹(1916.7.7-2013.1.13),美國國籍,生於中國北京市,原籍福建福州,力學和數學家,天體物理學家,現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林家翹致力於通過數學的應用來推動自然科學的發展。
他不僅在流體力學、天體物理等方向上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而且為應用數學概念的傳播不遺餘力,0世紀40年代開始的流體力學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方面的工作,帶動了整整一代人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探索。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天體物理的研究領域,開創了星系螺旋結構的密度波理論,並為國際學術界所公認,他在應用數學領域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貢獻,特別是發展了WKBJ方法。
5、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漢族,無黨派人士,福建福州人,當代數學家。
1949年至1953年就讀於廈門大學數學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1981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原數學研究所研究員。1992年任《數學學報》主編。
㈡ 中國的數學家有哪些
1、新中國數學事業奠基人,華羅庚
世界著名微分幾何學家,射影微分幾何學派的開拓者 早年對對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做出了貢獻, 四、五十年代開始研究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 60年代又研究高維空間共軛網理論 ,70年代以來在中國開創了新的研究方向——計算幾何!! 為中國數學走向現代化做出巨大貢獻。
㈢ 我國5位著名的數學家是誰
1、華羅庚。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
㈣ 現在中國還有哪些著名數學家
繼華羅庚、陳景潤後中國現代最著名數學家王元,中國科學院院士。他首先在中國將解析數論中的篩法用於哥德巴赫 猜想的研究,1957年證明了2+3,這是中國學者首次在這一研究領域躍居世界領先地位。
丘成桐
1983年的時候獲得菲爾茲獎.微分幾何上用了微分方程的方法發展了一系列的想法,能夠解決很多微分幾何里邊從前沒有解決的問題。
谷超豪,出生於一九二五年,是在數學領域享譽盛名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
馬志明院士
我國著名數學家,在狄氏型與馬氏過程的對應關系等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曾獲得Max-Planck研究獎、陳省身數學獎、何梁何利獎等獎項。於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擔任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目前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工作。
蘇步青
(1902-2003年),著名數學家,教育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1902年生於浙江。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國際公認的幾何學權威,我國微分幾何學派的創始人。早在20年代,他的仿設不變的四次(三階)的代數錐面,被命名為蘇錐面。
楊樂
1939年出生,江蘇南通人,中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2年獲全國自然科學二等獎,1983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1997年獲華羅庚數學獎,1998年4月獲1997年度陳嘉庚數理科學獎,還曾獲何梁何利基金1998年度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數學力學獎)。
㈤ 中國現代數學家有哪些(10個以上)
中國現代數學家:陳省身、華羅庚、陳景潤、王浩、林家翹 、曾遠榮 、趙訪熊 、吳大任 、庄圻泰、柯召 、許寶騄 、段學復 、江澤涵、田方增。
一、陳省身
陳省身(Shiing Shen Chern),1911年10月28日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 生前曾長期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60年起)、芝加哥大學(1949-1960年),並在伯克利建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MSRI)。
為了紀念陳省身的卓越貢獻,國際數學聯盟(IMU)還特別設立了「陳省身獎(Chern Medal)」作為國際數學界最高級別的終身成就獎。
二、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三、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漢族,無黨派人士,福建福州人,當代數學家。
1949年至1953年就讀於廈門大學數學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當時廈門大學的校長王亞南先生舉薦,回母校廈門大學數學系任助教。
1957年10月,由於華羅庚教授的賞識,陳景潤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1973年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
四、王浩
王浩(1921年5月20日—1995年5月13日)數理邏輯學家。祖籍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生於山東省濟南市。1939年畢業於現山東省濟南第一中學,進入西南聯大數學系學習,師從金岳霖先生。
1943年獲學士學位後又入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哲學部學習,1945年以《論經驗知識的基礎》的論文獲碩士學位。王浩在中學時代就對哲學有興趣,念初中時他在父親的建議下閱讀過恩格斯的著作《反杜林論》和《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五、林家翹
林家翹(1916.7.7-2013.1.13),美國國籍,生於中國北京市,原籍福建福州,力學和數學家,天體物理學家, 現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
1937年(中華民國二十六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1年(中華民國三十年)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碩士學位,1944年(中華民國三十三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51年成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1年11月被聘為清華大學教授。
㈥ 中國沒死的著名數學家還有誰
王元,華羅庚數學獎得主,主要研究領域是解析數論,也是中科院院士,浙江的。
㈦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有哪些人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有:
1、新中國數學事業奠基人——華羅庚
華羅庚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家,新中國數學事業發展的重要奠基人。
2、沃爾夫數學獎得主——陳省身
陳省身是二十世紀世界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之一,他一生遊走與中、法、美等國,為數學作出了巨大貢獻,獲得數學界終身成就獎——沃爾夫獎。
3、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陳景潤
華羅庚的學生,數論學家,歌德巴赫猜想專家,離解決歌德巴赫猜想即「1+1」問題最近的人,證明了「1+2」。
4、首位華人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
陳省身的學生,因解決微分幾何的許多重大難題而獲得數學界菲爾獎。
5、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蘇步青
世界著名微分幾何學家,射影微分幾何學派的開拓者早年對對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做出了貢獻。
6、我國函數論研究的開拓者——陳建功
是最早把西方現代數學較全面地引入中國的先驅之一,長期從事數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對函數論、特別是直交函數級數論、三角級數論單葉函數論和函數逼近論等方面理論問題的解決作出了重大貢獻。
㈧ 現在還活著的數學家有沒有有多少
在1952年院校調整中,當時中國最強大的清華數學系和浙大數學系被砍,舉國建設北大和復旦,其他重點高校的數學專業規模都很小,造成了這兩所學校現如今在中國數學界的絕對壟斷地位。
據統計,中國現有活著的數學院士24個,基本可以劃分成北大、復旦和中科院三派。
北大幫由張恭慶領銜,校內有姜伯駒、文蘭、田剛、王詩宬等人,中科院數學所的丁偉岳、劉應明、楊樂均畢業於北大,與北大數學系淵源深厚,相互呼應,基本是一夥的;
復旦派谷超豪、洪家興、胡和生、郭柏靈,加上中科院畢業於復旦的石鍾慈,一共是5人。
中科院:丁夏畦、李邦河、林群、陸啟鏗、馬志明、萬哲先、王元、嚴加安、吳文俊、周毓麟。
雜派:陳木法(北師大)、王梓坤(北師大)、彭實戈(山東大學)、夏道行(美國)。
中科院看上去人很多,但是因為畢業於不同院校,又在中科院數學所的幾次改革中相互算計,以至於彼此缺乏信任,所以實際上是一盤散沙,在院士選舉過程中各懷鬼胎,往往被北大和復旦利用。其中,吳文俊、周毓麟、王元等人年事已高,功成名就,基本不參與世事紛爭。馬志明後來投靠了北大,林群因為院所合並一事與眾人鬧翻,剩下的幾個年紀都大了,也不抱團,也不掌控重要的學術資源。
夏道行早已隱居美國,連院士選舉都懶得回來參加,
除去被剝奪選舉權的資深院士吳文俊和周毓麟,以及隱居海外的夏道行,中國數學界真正有投票權的院士只有21個,其中北大幫佔了8個,1/3強,而且都是年輕的少壯派,比如原中國數學會會長張恭慶,不僅把小舅子文蘭弄成了院士,還隔代指定文蘭為接班人,讓其順利的當上了現任會長,帶領北大幫把持了中國大部分的數學資源;復旦派谷超豪名氣很大,但是手下的幾個人水平有限,特別是把他老婆胡和生也弄成院士,讓很多人笑話,加上遠離北京,不具備掌控數學各類資源的權力,所以復旦派雖然人數多達5人,但是影響力跟北大比相距甚遠。中科院就跟不用說了,被北大和復旦各個擊破,幾屆都沒有人當選,很能說明問題。
院士選舉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一般是選2個數學院士,近幾屆院士競選基本由北大和復旦說了算。
比如2001年,北大把在美國當教授的田剛進行包裝,冒充北大全職教授競選院士,結果被復旦識破,說這樣的海外兼職復旦多得很,北大仗著人多勢眾,恐嚇復旦,揚言如果復旦對田剛進行阻擾,北大就不給復旦的候選人投票,復旦一看與其爭得魚死網破,不如都撈點好處,於是兩校相互妥協,最後北大的田剛和復旦的郭柏靈雙雙當選。田剛也成為中國科學院自成立以來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沒有全職回國的海外院士,他的這個紀錄至今沒有被打破。雖然事後北大利用院士章程為田剛當選一事進行自我辯護,但是院士增選細則中卻明確規定海外學者要想當上正式院士必須重點考慮其對國家的貢獻,正是基於這一考慮,非全職回國的學者按慣例是不能參加正式院士選舉的,只能參加具有象徵意義的外籍院士的選舉。(北大在田剛身上嘗到甜頭後,對其經驗進行依法炮製,在03年和05年兩次推舉非全職回國的佘振蘇參選院士,但是北大在物理界不如數學界那樣一
手遮天,所以這兩次都沒有得逞。)
轉眼到了2003年,北大數學系一舉推出了兩個候選人,其中的張繼平呼聲甚高,因為北大選票多,所以兩人都進入了第三輪,這次復旦也派出了搞偏微分方程的洪家興,南開在陳省身先生的支持下派出了重量級人物張偉平,此人得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是國內中青年數學家中最優秀的學者,論文質量在國內首屈一指,加上有復旦畢業的背景,所以一開始志在必得,沒想到北大仗著票數多,公開發飈,表示復旦系最多隻能上一個,復旦派最經不住恐嚇,只得全力支持谷超豪的學生洪家興,而放棄了對張偉平的支持,陳先生得知這一消息後非常生氣,他老人家只是外籍院士,沒有投票權,雖然沒有能力讓某人當上院士,但是享有崇高威望,讓某人當不上院士的影響力還是有的,於是張偉平和張繼平pk的結果是兩人都沒上成,反而是北師大搞概率論的陳木法撿了個漏,概率論方向多年沒有出院士,所以這個結果大家也只好認了。
2005年,陳省身先生去世,雖然冒出個丘成桐,但是絲毫不影響北大繼續把持中國數學界的各項資源,王詩宬的當選幾乎毫無懸念,這一屆的最大看點是南京大學的程崇慶是否能上,丘成桐認為除了張偉平,當今中國最優秀的中青年數學家只有兩個,那就是中山大學的朱熹平和南京大學的程崇慶,不過很不幸,程崇慶搞的東西跟北大的文蘭是一個東西——微分動力系統,後者自然不希望國內再多一個動力院士,於是雖然程崇慶水平很高,但是缺少了北大的支持,最終仍然與院士失之交臂。空出的一個名額被山大的彭實戈佔了,此人為何當選?內幕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與北大的關系絕對不錯。
對2007年的院士選舉做個初步預測,南開方面,陳先生已然仙逝,加上03年跟北大結下了梁子,張偉平這輩子恐怕也沒有機會當上院士,除非得了fields獎,想必張偉平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05年連名都沒報,07年就更不會了,否則豈非自取其辱?北大方面肯定會繼續派張繼平出馬,沒有南開橫插一杠,張繼平的當選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懸念。而復旦在05年沒有任何斬獲,07年肯定會全力出擊,可以預計,07年的兩個名額勢必會被這兩個學校繼續瓜分。
正如南方人物周刊采訪國內某重點高校數學教授時提到的,中國數學有過很輝煌的歷史,當年的華羅庚,蘇步青,還有陳省身,不僅自己做出了世界一流的成果,而且人格高尚,為中國數學的發展指明了一些方向,帶出一些好學生,這么多年了,沒有像他們這樣有威望的人來帶著中國的數學往前走。現在的中國數學界被一群品格低下的人所控制,因為他們自己本身數學也不行,所以也打壓有能力的學者,通過掌控中國的獎金和基金,擴充自己的勢力,這二十年中國數學沒有大的發展,原因就是這樣。錢是投入越來越多,但是效果反而不如以前。北大心裡也知道這一點,但是一到利益關口,就以利益為重。而且他們現在完全掌控著數學領域的院士選舉,院士選舉是重頭戲,很多年輕人為了當院士,就低三下四,可以說是忍氣吞聲,包括做學問等,完全是人格都變了。
㈨ 仍然在世的偉大數學家有哪些
王元
可以說,王元是當代中國人乃至華人領域里的數學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