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二年級數學一拃是多少

二年級數學一拃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7-30 14:56:01

A. 人體上有很多尺子一拃就是一把尺子估一估你的一拃大約長多少厘米

人體上有很多尺子一拃就是一把尺子,估一估你的一拃大約長多少厘米?我的一拃大概就是20厘米左右。

B. 一拃的長度是多少厘米

一拃=17CM
一拃zhǎ :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長約五寸)為「一拃」.茹志鵑 《三走嚴庄》:「 來全 的爹,整天嘴裡咬著一拃長的小煙袋,埋頭幹活.」 五寸約為0.17米,17厘米.

C. 二年級學生一拃是8厘米還是15厘米

二年級學生一拃應該是8厘米。

「一柞」和「一拃」,究竟哪個是錯別字呢?

呵呵,居然都不是錯別字,兩個詞意思居然還不一樣。

「一柞」的解釋是張開大拇指和食指兩端的距離。

具體的出處是康進之的元曲《李逵負荊》第四折:「似這般好器械,一柞來銅錢恰便似砍麻秸。」

這里「柞」是第四聲,和「炸」的讀音相同。

「一拃」的解釋是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比「一柞」應該長個一厘米的樣子。

「一拃」的出處是作家茹志鵑的小說《三走嚴庄》:「來全的爹,整天嘴裡咬著一拃長的小煙袋,埋頭幹活。」

這里的「拃」是第三聲,和「眨」的讀音相同。

拇指和中指就是「一拃柞」,拇指和食指就是「一柞」,平時誰注意這個啊?!相差個一厘米,居然偏旁就不一樣,讀音也不一樣。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小夥伴們驚呆了。

上海方言里有「一虎口」的說法,顧名思義,應該就是「一柞」。

這個詞在官話中也有出處,一是元曲《阿納忽》中的「雙鳳頭金釵,一虎口羅鞋」,一是明末清初的小說《醒世姻緣傳》第九十回:「交過四月,打到人腰的麥苗,一虎口長的麥穗。」

上海方言里還有個「一哈口」(音)的說法,不知道對應的是不是「一拃」。

請高手釋疑。



D. 一拃長是幾厘米

一拃長和手的大小有關,大約10-20cm。

一拃,漢語詞彙,讀音yī zhǎ,意思是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長約五寸,出自茹志鵑《三走嚴庄》。

出處:

茹志鵑《三走嚴庄》:「 來全 的爹,整天嘴裡咬著一拃長的小煙袋,埋頭幹活。」

長度單位

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幾何量計量又稱長度計量,是我國起步比較早,發展比較快,技術比較成熟的一項科學。我國是一個著名的文明古國,有著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計量測試技術就是這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計量學中的幾何量計量更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

早在商代,我國即開始有象牙尺,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制,己有互換性產生的萌芽,這從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出土的箭族的弩機己得到證實。公元1600年前後,我國就開始發展長度和計時計量。而長度計量即幾何量計量的基本單位就是米。

E. 一拃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長約五寸。

可作為動詞,表示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來量長度。也可作為量詞,表示張開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間的距離。

出自《唐韻》側板切《集韻》阻版切,𠀤音䎒。讀與盞近。摸拃也。


(5)二年級數學一拃是多少擴展閱讀:

一拃的英語釋義:

Five inch

例句:

設置鋋矛的方法,是使它高出地面一拃。

fiveinches.

F. 一拃大約長多少厘米

一拃是20厘米左右。

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長約五寸)為「一拃」,一般為20厘米左右。茹志鵑《三走嚴庄》:「 來全 的爹,整天嘴裡咬著一拃長的小煙袋,埋頭幹活。

「寸」是中國傳統長度單位,與「尺」、「丈」為十進制(10寸=1尺,10尺=1丈),1寸=3.3333333厘米(cm)、1英寸(in)=2.54厘米(cm)。

(6)二年級數學一拃是多少擴展閱讀:

一拃的出處:

茹志鵑《三走嚴庄》:「 來全 的爹,整天嘴裡咬著一拃長的小煙袋,埋頭幹活。

厘米是現實生活中常用的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英文:centimetre(s) (BrE);中文發音是lí mǐ,可以簡寫為cm,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是1厘米=10毫米=10000微米=10000000納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G. 二年級數學達標作業;用拃量課桌,課桌大約有幾拃一拃是否是一卡

一拃不是一卡。拃,讀作zhǎ。基本字義是 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長度;也作為 量詞,指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的距離:兩拃寬。一庹的距離到底有多長,它是因人而異,因手掌的大小而異的,不可能是一個固定的長度。

一般含義:

1、動詞。

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來量長度[span;measure by handspans]。如:把桌子拃一拃。

2、量詞。

張開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間的距離 [span]。如:這塊布有三拃寬。

英文翻譯:

to span (measure with one's hand);

span (unit of length based on the width of the expanded human hand)

為了使學生知道各自一庹的長度,可以由學生自己量一量。把手掌張開,按在桌面上,擺好一個固定的姿勢,用同樣的力量,從某一點開始往前量。比如量了5拃,先用尺量出總長度,再被5除,求出平均值,就是自己一拃的長度。

有時,為了量一量桌面的長和寬,身邊又沒有尺子,在不要求十分精確的情況下,倒是可以用拃量一量,也能夠量出大約的長度來。這是隨身攜帶的用起來又非常方便的「尺子」。

(7)二年級數學一拃是多少擴展閱讀:

方言集匯

◎ 粵語:zaa6

◎ 客家話:[客英字典] zan3 (cok7) [台灣四縣腔] zan3 cok7 (ngiam5) [梅州腔] zak7 [海陸豐腔] zan3 cok7 (ngiam5)

◎北方一些地方(如天津)習慣說為hǎ

H. 小學數學一柞等於幾厘米

1拃長度大約是10厘米
這是小學二年級學的知識,要求二年級學生感知10厘米的大約長度,就直接用他們的手量出一拃,這樣就大概是10厘米了。
(註:是用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手來量出1拃;並且是「大約」長度,並非准確值。)

I. 一拃大約是多少厘米

一拃是20厘米左右。

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長約五寸)為「一拃」,一般為20厘米左右。茹志鵑《三走嚴庄》:「來全的爹,整天嘴裡咬著一拃長的小煙袋,埋頭幹活。「寸」是中國傳統長度單位,與「尺」、「丈」為十進制(10寸=1尺,10尺=1丈),1寸=3.3333333厘米(cm)。

一寸的解釋

一寸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yīcùn,意思是1,長度單位,十分為一寸。引申為微少。2,指心。古人謂心為方寸之地,故稱。3,指光陰。如下所示:

一、寸為較小的長度單位,故「一寸」(本義即一寸之長度)引申為微量。

示例:《漢書·賈誼傳》:「一寸之地,一人之眾,天子亡所利焉。」

二、指心。古人謂心為方寸之地,故名。

示例:蘇軾《次韻答王鞏》:「十年塵土窟,一寸冰雪清。」

三、指光陰。

示例:唐 李嶠 《書》詩:「請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虛。」參見「 一寸陰 」。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一寸

J. 二年級小孩一庹有多長

二年級小孩一庹有1.3米。一庹就是小朋友兩臂伸直的長度,跟身高接近。對應到二年級小朋友的身高,一庹大概就是1.3米。上課時,會讓學生互相量對方雙臂伸展的長度,這樣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1米的概念。

庹和拃是小學二年級數學課本上的內容。對此,有數學老師表示,這兩個單位不是現在的長度單位,只是藉助「身體尺」測量,讓學生們對厘米和米等長度單位有更加直觀的感受,也容易學習和理解長度單位。

庹,就是成人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之間的距離。古代人常以人體的某些部位來作為長度單位。庹就是雙臂伸展後的長度。因為生活中不可能隨時帶著一把尺,剛開始學長度單位,對於厘米、米等長度單位都是完全陌生的,沒有概念。教同學們學會用身體的部位測量長度,相當於就是一把身體尺。

一庹的距離到底有多長,它是因人而異,因手掌的大小而異的,不可能是一個固定的長度。為了使學生知道各自一庹的長度,可以由學生自己量一量。把手掌張開,按在桌面上,擺好一個固定的姿勢,用同樣的力量,從某一點開始往前量。比如量了5拃,先用尺量出總長度,再被5除,求出平均值,就是自己一拃的長度。

閱讀全文

與二年級數學一拃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