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家為什麼禁止奧數
1、奧數,本來可以讓孩子們感受數學之美,但一旦搭上「升學戰車」,立刻就變了味兒。據研究,奧數只適合少數對數學有興趣、有特長、有天分的學生,只有大約5%的智力超常兒童適合學習奧數。科學家早已形成這樣的共識:學不學奧數關鍵在於孩子的興趣,奧數不適於作為通識教育的內容,大規模推廣奧數教育絕對不可取。
2、奧數被異化,毀掉了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如今的奧數,不是引導孩子探索求知世界,不是激發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而是以應試和分數為目標,用題海戰術、強化培訓、機械訓練、重復演練等,讓學生向高分狂奔,向考試沖刺。這樣的教育,不僅使奧數失去了數學之美,失去了科學精神,而且使不少原本喜歡數學的學生變成了做題機器,泯滅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對數學的興趣。
3、在嚴重破壞數學之美的同時,奧數也剝奪了中國孩子的自信和快樂。奧數內容向難、偏、怪發展,成為難倒學生的利器,讓孩子產生挫敗感,進而對數學望而生畏;在低年級甚至幼兒園就開奧數課,更是一種典型的拔苗助長,嚴重違背教育規律。
(1)數學競賽為什麼被取消擴展閱讀
政策:
為進一步規范「小升初」招生行為,5月27日,重慶市教委印發《關於嚴禁將奧數成績作為小升初入學條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嚴禁將奧數成績作為「小升初」招生依據,嚴禁利用培訓機構進行「小升初」招生,嚴禁「小升初」擇優分班。
《通知》要求,全市各公辦義務教育學校一律不準招收推優生、保送生、特長生,各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不準以特長班、重點班、實驗班、課改班、快慢班、小班等任何名義分優差班開展招生工作。堅決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單獨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或委託舉辦奧數競賽等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培訓班,堅決禁止公辦學校教師參與有關培訓班活動。
B. 為什麼要停掉奧數競賽
開辯論會就得記得快說得快!我幫你找了點資料!是弊大於利的回答,只要你記住幾點!絕對說得對方埡口無言! 奧數全稱叫「中學生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一項開始於20年前的中學生學科競賽。眾所周知,20年前,我國的國際地位與聲望決不能同今日相比,開放交流的程度也較低,對於中學生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這項國際活動,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給予高度關注,也可以理解。據我多年來的耳聞目睹,我國的中學生特別「爭氣」,特別是湖北某個以高考教輔資料著稱的中學,更是讓人滿意,在競賽知識以理論為主的數學、物理方面,參賽選手更是技壓群雄,幾乎包攬了每年的金牌,而在需要動手能力較強的化學方面雖欠佳,經過幾年努力,也有了不俗的表現。這些成績的確在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中學生學習興趣與動力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向世人展示了我國基礎教育的實力。
當然這些參賽獲勝的選手,社會也給予了榮譽和優待。如免試入重點大學,所在學校也給予重獎,近幾年更有企業請他們作產品代言人,賺取巨額廣告收入。全社會都「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懷著各種目的來為競賽加油助威。如此大的優惠條件與榮譽,也激發了廣大莘莘學子學習數理化的熱情。毋庸諱言,本人當年也作為選手參加了數學競賽。獲獎時刻歷歷在目,記憶猶新。這項活動對增進國際交流,提高學習熱情,選拔學科優秀人才方面的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古語有雲:「上有好之,下必甚之」。奧數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如今已在全國變得轟轟烈烈。甚至於小學生也加入其中,「小學奧數」也應運而生,並且輔導材料居然也細分到小學各年級。稍有教學常識的都應知道,廣大小學生的數學教學大綱對小學數學的要求是什麼。更為推波助瀾的是,各個城市中擁有好的教育資源的學校招生,也將奧數成績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標准,所以好的成績將意味著一大筆擇校費,社會、教師、家庭的贊許。在當前我國的教育現狀下,因各個學校教育力量差別較大,學生選擇學校、學校選擇學生問題突出,恐怕一下子難以解決,而奧數成績作為一個客觀的,讓社會各方接受的評價學生優劣的標准,也將越來越引起各方的關注。
正是以上的「本質」原因,決定了奧數熱度近期內不能降低。可以說,奧數熱很大的原因是煤體的想出新聞的「熱捧」,教育部門為了功利目的而不作為,廣大家長「望子成龍」迫切心理和對教育規律的無知、孩子怎樣才算成才的錯誤認識,幾方面的綜合結果。的但奧數本身是否能培養出來真正的科學家,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建立有多大裨益呢?
在此,我自不量力,以自己的淺薄之見對數學發表一下看法。數學對普通人的印象是,枯燥,抽象,難以理解,但若對數學作深入的研究,具備一定的近代數學知識,了解一點數學史,你就會對數學有了正確的認識。首先我強調一點,所有數學知識皆來源於生活實踐,是前人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其他學科發展中提出的問題,以及給出的解決方法,作了一個抽象與概括。可以說,數學與其他學科密不可分。脫離了生活與其他學科,數學研究終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如果你對古代哲學家、科學家如蘇格拉底、牛頓、萊布尼茲、馬克思、黑格爾等有所了解,就會發現他們同時也是數學家。
回顧數學史,數學的發展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6世紀西方文藝復興、工業革命以前,稱為古典數學。我們高中以前所學的知識,都在這個范圍內。第二階段是文藝復興之後,隨著機械化社會的到來,才出現了微積分這一近代數學研究的基礎。學過高等數學的人都知道,在工業社會以前的社會環境下,封建經濟相對閉塞,沒有社會的需求,很難有微積分思想產生的環境。由此可見,數學的發展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而發展的。一個純粹的數學家,而沒有其他社會知識與相關學科的補充與輔助,是很難讓數學發展並產生質的飛躍。可以說數學研究決不是象奧數比賽一樣解決固有知識框架下提出的問題,更需要一種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精神。而這恰恰和奧數競賽的思維方式相反。第三階段,現代數學的興起,則起緣於19世紀末電磁學,熱力學,信息技術的研究,工業的發達,世界大戰的爆發等諸多因素。同時,數學研究的中心慢慢地從歐洲轉移到美國,美國也逐漸成為世界強國。沒有其他學科的相輔相成,孤立地研究只能將數學引入歧途或毫無價值。
再看一下我們的奧數到底有什麼內容。據數學大師的推斷,我國奧數競賽的出題者,決非一流的數學家。因為題目並不涉及近代數學即微積分的內容,全部是古典數學的問題,我狂妄推測,這些絞盡腦汁的出題者恐怕連基本的近代數學思想也不具備。有些奧數輔導的教師也未接受過系統的高等數學教育,否則,他決不會如此不遺餘力地帶領孩子們在牛角尖的問題中轉來轉去,耗費孩子們的美好童年與青春,讓孩子們的知識面過於狹窄,把數學過於模式化。因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多方面的知識儲備,而接受新知識的精力和時間又有限。創新的思想,合作的意識,挑戰權威的勇氣,正確處理周圍的人際關系,人生的定位,青春期對這些的品性的建立猶為重要。這些優秀的品質對孩子的健康發展更重要,而這些品質決非單一的奧數成績所能體現,也非單一的奧數訓練所能給予。大部分奧數學習者也並非自身對數學感興趣,只是為了解題而解題,為了一個好成績,以便進入一個好學校。
同時,奧數內容也嚴重違背了數學普及教育的規律。據我所知,小學奧數需要初中的知識來解決,而初中的需要高中的知識來解決,高中的則需要大學的知識更方便。一般規律是,奧數給出的解決方法相當繁瑣,是用低級的知識來解決高一級的問題,同一問題用高一級知識來解決則相當簡單。但奧數教師們是「不屑」的,因為那看起來不夠復雜,不足以鍛煉人的思維。(他們不知道數學的發展方向就是要用相對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復雜的問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道小學奧數題,若用中學的知識,多設幾個未知數,聯立方程組,解起來相當簡單,而奧數的方法則是盡量不設或減少未知數,完全靠自己把題目的關系弄清楚,難度可想而知。殊不知這樣會扼殺了小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而興趣卻是研究數學的必備條件。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解奧數好比讓人在地上挖溝。人可以用手挖,用鐵鍬挖更方便,若使用挖掘機,則挖溝對人來說就是一種享受。而這三個階段,好比是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來解決同一奧數問題。讓人徒手挖溝固然鍛煉了學生的毅力與韌性,且真用手挖一條深溝也是奇跡,值得嘖嘖稱贊,但若學生知道了挖溝可以用挖掘機而不僅僅是用手,不知學生要作如何感想。手和挖掘機不具有可比性,奧數有好成績決不代表其具有研究數學的能力與興趣
下面我們不妨再看一下大師們對奧數的態度。近幾年,代表我國數學研究水平的人物、陳省身教授,晚年在南開大學散步時,經常有學生拿著奧數問題前來請教,而陳教授的回答是:我不會做。我想其決不是不會,而是不屑。另一位是丘成桐,美國科學院院士,當今世界唯一獲得數學界最高獎「菲爾茲獎」的華人,也對如今全社會給予奧數如此高的投入與關注感到憂慮。又舉例說,隨著他本人做數學研究的奧數選手並不具有正確的研究方法與思想,還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來改變學生的習慣。另一個極端的例子,一個年輕的數學「天才」, 12歲上大學,20歲拿了博士,後來跟著丘成桐做博士後。也正因為他是一個天才,從小沒人與他交往,他沒有自己的朋友。不到兩年,他發瘋了。20歲已是博士,跟著他作了一段研究,卻自殺了,這不能說我們的教育沒有問題。國外也有奧數比賽,但不象中國這樣投入如此多的精力與時間,選手們只是在假期中因興趣而共同探討,且奧數成績也決不是進入美國一流大學的憑證,倒是美國的三流大學重視這個成績。前幾天還看到文章說:北京市副市長范伯元在廣播電台對奧數作評論:奧數是一種無聊的比賽,簡直是在毀孩子們的前途……
我想,要搞清奧數比賽對於孩子們的終身發展及民族未來,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還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特別是數學研究有所成就者與教育界資深人士的意見。個人認為,目前全社會關注奧數、使奧數過熱的現狀,恐怕是弊大於利。 就這么多了哈,記幾點就可以了!只要你記住了,絕對會很有贏面!!!!呵呵,希望對你有幫助!!!希望你採納,還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我,我在線!
C. 為什麼會取消全國數學競賽和浙江省科學競賽,而只設立了市競賽呢
應該是教育體制的改革和進步吧,這些競賽有用嗎?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拿過不少,但卻沒有一個拿過諾貝爾獎的,你看那些拿過奧林匹克金牌的選手後來並沒有成為那個領域里的佼佼者。
D. 祖沖之杯數學競賽為什麼被取消了
網上查詢到這樣一段文字: 總之有利益
2003年12月14日,由幾個人組織1.5萬名小學生參加的「祖沖之杯」數學競賽,被西安市教育局稽查隊緊急查處。
由幾個人私下組織、1.5萬名小學生參加的「祖沖之杯」數學競賽,預定在12月14日下午舉行,當天上午被西安市教育局稽查隊緊急查處。自2001年以來,這一非法競賽就堂而皇之地連續舉辦了3年,背後的實際操作者卻只有尤廉、楊益新與薛淑文等少數幾人。
違規競賽為何連辦多年
家長們告訴記者,有了「祖沖之杯」等競賽的獲獎證書,上個好中學就有了優勢,因此家長們趨之若鶩。許多家長與學生不願意按照劃片招生原則,到附近的普通中學就讀,而是希望上重點中學。而這次競賽的考場大多設在重點中學等好學校,這使家長和考生們感到,這場競賽就是升學考試的預演。
獲獎證書是否真的如同傳言的那般「神奇」?記者從家長們提到的學校了解到,競賽獲獎證書的確是這些中學考慮招生的重要因素。一所建校歷史較短的重點中學校長明確地說,該校之所以短時間取得如此地位,巨資投入與良好的師資力量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優良的生源質量也是絕對不能忽視的因素。為了能得到好學生,各學校之間也展開爭奪。85中數學教研組一位姓許的老師告訴記者,以前就曾有過在競賽中取得好名次的學生被別的學校「挖走」的事情。
許多人認為這些學校提供競賽場地是為了賺取場地費。據了解,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一位校長明確告訴記者,實力雄厚的學校根本沒將這點場地費看在眼裡,舉辦競賽可以提高學校的影響力,為學校選拔學生提供了便利,因此這次「祖沖之杯」競賽學校是無償提供場地的。重點中學每年招生時,要對成百上千的學生挑選、甄別,但小學升初中不允許有升學考試,於是一些學校就將各種競賽作為挑選的手段。
而培訓學校作為主要的報名點,為競賽提供了大量考生,競賽也使這些學校有了更大的市場需求。記者在一些培訓學校開設的課程表上看到,許多都是競賽輔導課。一所培訓學校的櫥窗內,張貼著曾在該校上課的學生獲獎證書的復印件,這無形中也為學校作了一回「軟廣告」。
教育部門有關人士曾對「祖沖之杯」等競賽違規舉行多年,竟無人舉報深感詫異。但從上述鏈條上可以看出,每一個環節都對該競賽各有所需,各有所取,環環相扣。難怪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導演了一場涉及人數眾多的違規競賽,卻仍然一路綠燈。
「不賺錢」的背後是什麼
「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地欺騙」,這可能是大多數家長與學生經歷此事被「晃盪」後,對於尤廉等人的看法。那麼尤廉等人是否因組織競賽而大賺一筆?
與尤廉曾經共事過的85中數學教研組的同事們,對於最近尤廉事件的普遍反應是「震驚」。一位姓許的老師回憶說,尤廉帶過各種奧數班、補課班,而且還出版過一系列數學輔導教材,算下來收入不菲,沒有理由促使他冒著違規風險操辦競賽,從每位考生交納的10元錢中榨取一筆。
尤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0元錢中,2元是資料費,剩餘的8元報名費中,監考費、考場租賃費、閱卷費、平時辦公費、來往聯系費,還有試卷印刷、手工分裝的花費,粗略估算下來,並沒有多少利潤空間。
薛淑文也告訴記者,競賽本身並不賺錢,組織者也沒打算從競賽上賺錢。那麼,尤廉等人為何還要辛辛苦苦組織如此一項費心費力,卻得不到多少直接商業利益的競賽?2002年,曾經發生過尤廉、薛淑文兩人各組競賽組委會分別出題,導致同一個考點出現兩種試卷的狀況。如果僅僅是為了促進數學教育發展,為何還要爭來搶去,置廣大考生於不顧?
相比尤廉對於此事的吞吞吐吐,薛淑文則顯得格外坦率。她坦言,如果中間沒有利益,大家就不會重視,也不會如此爭奪。至於背後的利益,則是巨大的。根據《陝西省社會力量辦學收費標准》,學制在半年以下及其他學習形式的培訓,按學時收費,收費標准每人每課時最高不超過4元錢。但在采訪中,一位姓李的家長告訴記者,她給孩子報名參加的輔導班,一星期兩次,每次兩小時,每小時10元錢。而記者從一所培訓學校處了解到,一門15課時的奧數輔導班收費130元。這些都遠遠高於4元錢的標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的培訓班都是常年滾動辦班,一個班幾十人,每人學費一二百元。成本只有兩項,教室租賃費和教師講課費,而且相對不高。如此一來,其利潤簡直是「驚人」的。
在利益驅動下,各個培訓學校都鼓足勁多辦班,培訓市場逐漸發展、膨脹。這種培訓班的市場究竟有多大?記者從西安市眾多家長處了解到,為了能上個好中學,學生最遲在5年級時就要參加培訓班進行沖刺准備,一年下來每人至少要上千元的學費。而西安市每年考入重點中學的學生將近1萬人,其中絕大多數都上過培訓班,加上其他參加培訓班卻沒有考取重點中學的學生,西安的培訓學校至少有1到2千萬元的市場。
記者了解到,參與此次競賽組織報名的老師,絕大多數都自己開設有培訓學校,競賽組織者們大家各自均有市場。尤廉自己就開辦了幾所培訓學校,其中僅雁塔文化輔導學校,這一次就有300多人報名參賽。
尤廉在向記者介紹情況時曾透露說,他們給予一位杜老師考試費用優惠政策,只要杜老師能夠「湊夠1000人以上」,就可以享受少交考試費的優惠。從中可以看出,組織者甚至採用直接的利益刺激,來吸引更多考生。不少教師,例如85中數學教研組組長黃人傑等人認為,一場競賽的目的是選拔人才,根本沒有必要如此聲勢浩大,引得眾多學生參加。對此,薛淑文列舉了理由:一方面可以擴大培訓班的生源,另一方面,無形中提高了舉辦者與此項競賽的知名度,而這又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競賽。
盡管沒從這次競賽上賺錢,但是尤廉等人已從培訓班上賺回來了。這也是他們違規舉辦競賽的最根本原因。
收費標准為何不一樣
「祖沖之杯」數學邀請賽公開的收費標准,是8元的報名費和2元的資料費。但是記者從各位家長處了解到,交費各不相同。薛淑文告訴記者,她並沒有給報名的考生購買2元錢的練習冊資料,因為「那是非法出版物」。而報名費,只要5元錢就足夠了,她也是按照這個標准收費的。
當記者告訴薛,實際上她負責報名的考生中有的交了不止5元時,她平靜地說,據她所知,交納10元、15元的都有,因為下面人員「層層剝人」,逐漸加價。據了解,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尤廉負責的一些報名工作人員身上。在尤廉的收費賬目表上,記者看到報名的老師為每位考生向尤廉交費10元,而一位姓杜的老師卻只有6元,尤廉解釋說這是給該老師的一項優惠政策。但一些家長說,這位姓杜的老師向一些學生收費卻高達15元。這位杜老師負責報名的考生總共1000多名,僅此一項他就可以凈賺上萬元。
或許下面工作人員的私自提價,競賽組織者真的並不知情,就算他們知道,又能如何?他們也承認,畢竟不是正規組織,不能用行政來制約。
評獎是如何進行的
一場競賽,最根本的要求是公平。那麼,家長與學生孜孜追求、各所學校作為評判甄別標準的獲獎證書,它的作用是如何體現的?
尤廉告訴記者,獲獎證書是他按照參賽人數10%的比例從合肥的程龍處購買的,各獎項由組織者自行填寫。但證書的頒發並非按照總體成績進行排名後確定。尤廉透露,證書是按照各報名點參賽人數的10%發放的。一等獎人數較少,按照大范圍進行確定,如果一個報名點人數較少,沒有得到一等獎,則會補給相應數量的二等獎、三等獎,確保每個報名點10%的獲獎額。如此看來,考生能不能拿到獲獎證書,不僅僅取決於分數,還要看報了哪個報名點。同樣的分數,在一處報名點可能會拿個三等獎甚至二等獎,在另一處則完全可能一無所獲。
如此粗陋的評獎方式,自然會有空子可鑽。記者從尤廉處得知,薛淑文處報名共有4000多人,可是在她那裡實際報名的只有2000多人。薛解釋說,這是由於下面各報名點的人虛報導致。由於有10%的名額保證,為了多得獎,報名點寧可多交點報名費,多報些人數。因此考生的成績從根本上失去了意義。
拿到手的證書,有多少是真實的?證書的可信度,也只有不知情者才會相信。眾多的家長、學生和學校,無形中被他們堅信的「公平」結結實實地扇了一記耳光。
違規競賽有多少
不僅只有陝西出現「祖沖之杯」數學邀請賽,據記者了解,在福建、廣東、浙江等省份,2000年之後「祖沖之杯」數學邀請賽、小學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等仍在進行。記者在廣州市第六中學附屬初中學校珠江中學招生簡章上看到,入校初一新生,在小學五年級或六年級參加華羅庚或祖沖之杯賽等數學競賽獲一等獎者,獎勵三萬元;獲二等獎者,獎勵二萬元;獲三等獎者,獎勵一萬元。
除了「祖沖之杯」,「希望杯」、小學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等也仍在各地存在。而西安市「祖沖之杯」違規競賽被緊急查處事件,引起了其他各地的警惕與行動。日前江蘇省教育廳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學不得組織學生參加2004年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
實際上,這些違規競賽盡管打著各種組委會或者學會組織的名義舉辦,但全是由個人操作的。例如「祖沖之杯」競賽組委會秘書長程龍等人,的確曾經在此類組委會或者學會工作過,熟悉操作過程,但是記者從他們曾經所屬的單位了解到,這些人早已經退休,完全是個人打著組織的名義組織此類活動。
培訓班何去何從
在南大街的知新文化培訓學校的報名收費處,記者看到家長交費後,收費的工作人員開出的卻是一張收據。記者詢問為何不開發票時,工作人員反問道:來報名學習的人誰會去報銷?
記者從西安市地稅局得知,只有經過地市級以上教育部門批准、學歷被國家承認的,提供教育勞務不徵收營業稅,其他的都要征稅。但是地稅局征管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兩年的確曾經向社會上的培訓學校征過稅,但是「難度實在太大」,最終也沒有徵上來,只得放棄。
巨大的商業利潤催生了眾多培訓學校。在西鐵分局教育中心辦公院內,記者就看到聚集了博知、愛科等眾多的補習學校。據西安市教育局統計,目前西安市經過各相關部門批準的正規培訓學校就有約840多所,其中民辦中小學80多所,其餘的760多所為各種培訓學校。此外,還有形形色色沒有經過相關部門批準的「黑班」,而且許多培訓學校還刻意逃避管理部門的監管。本來帶有社會意義的教育事業卻是營利的,矛盾的兩方面結合在一起,如何在兩端平衡,成了令管理部門和整個社會頭疼的問題。
而培訓學校驚人數量的背後,卻有更深層次的社會原因。目前,西安市中小學的「馬太效應」已經有愈演愈烈之勢。由於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重點中學擁有更為先進的硬體設施,更為優良的師資力量,更為雄厚的資金實力,眾多學生為了能夠擠進這些學校,競爭達到白熱化。記者從市教育局相關部門了解到,今年西安市的初中畢業生共有12萬人,但是西安市所有重點中學卻容納不了1萬人。初中畢業生填報志願時,可以選擇市內一所重點中學和本區所在地的兩所普通中學。但是市教育局在檢查學生所填志願表時發現,近兩年來沒有一個學生的志願表上重點中學一欄是空缺的。對於眾多學生來說,上一所好高中,比考大學還要難得多。
尤廉告訴記者,現在的升學考試越來越難,常常一不小心就涉及到奧數方面,但是這些內容並不在教學內容內,這就使得眾多奧數班等有了市場。
長期以來,小學、中學、大學,這種體制內的正規教育體系構成了教育的全部內容。但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體制外教育獲得蓬勃發展,各種社會培訓班、輔導班風起雲涌。而隨著2000年教育部對各種小學輔導班、各種競賽緊急叫停,以及一系列減負文件及措施的出台,教育系統內的學校退出這一領地,教育市場突然出現一個真空地帶。但是對於還要升學、還要考試的學生來說,這種輔導培訓客觀上具有相當的市場與需求。
對於商業利潤極為敏感的民間組織與個人因此聞風而動,而原存在於校內的眾多培訓班也沒有真正消失,而是由公開變為地下,由校內轉向校外。由於在校外辦班,缺少了學校方面的管理,秩序變得相對混亂,市場爭奪也日趨白熱化。這一次「祖沖之杯」競賽出現問題,只不過是問題的顯化而已。
迅猛發展的體制外教育已經暗流洶涌。如何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達到平衡?如何能夠做到規范有效的管理?這是每一個家長、每一級部門乃至整個社會都應該深思的問題。
E. 中國要取消掉奧數了嗎
已經取消了。
取消時間:從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奧數
為什麼取消: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教育測量研究所所長謝小慶認為,取消奧賽等全國高考加分項,其影響可謂是把利弊皆有的「雙刃劍」,但總體上體現了高考改革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促進科學選材的思路。
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或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簡稱奧數。1934年和1935年,蘇聯開始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舉辦中學數學競賽,並冠以數學奧林匹克的名稱,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辦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范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有關專家認為,只有5%的智力超常兒童適合學奧林匹克數學,而能一路過關斬將沖到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頂峰的人更是鳳毛麟角。2012年8月21日,北京採取多項措施堅決治理奧數成績與升學掛鉤。
奧數對青少年的腦力鍛煉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奧數對思維和邏輯進行鍛煉,對學生起到的並不僅僅是數學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數學要深奧些。
F. 全國初中數學競賽何時停辦
有些地方沒有取消,只是部分取消
2021年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將於12月20日至25日在福州舉行。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是全國性競賽活動。
G. 多項中小學數學競賽為何會被叫停
叫停原因是教育部要求,原則上不得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
批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各類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應有法律法規或省部級以上文件為依據,堅持從嚴控制、嚴格審批,原則上不得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未經教育部批准,各類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不得冠以「全國」字樣。
必須堅持公益、自願原則,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條件強行要求學校或學生參加此類活動,不得收取活動費、報名費和其它各種名目的費用,不得組織培訓,不得推銷或變相推銷相關資料、書籍或商品,堅決克服逐利傾向。
(7)數學競賽為什麼被取消擴展閱讀:
中小學數學競賽要求規定:
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不得承認違規開展的此類活動的成績或結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學校的管理和指導,廣大中小學校不得組織中小學生參加各類違規舉辦的活動。
2、嚴禁組織與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掛鉤的「奧數」、等級評定、選拔性考試及學科類競賽活動。
3、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的獲獎結果只能視為榮譽,不得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