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數學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質量單位,時間單位有哪些長度和面積要【字母】
長度單位 毫米mm 厘米cm 分米dm 米m 千米km 光年ly
面積單位 平方毫米mm² 平方厘米cm² 平方分米dm² 平方米m² 平方千米km²
質量單位 微克μg 毫克mg 克g 千克kg
時間單長度單位:
光年、拍米(Pm)、兆米(Mm)、公里{千米} (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絲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飛米(fm)、阿米(am)等。
時間單位:
小時(h)、分鍾(min)、秒(s)、毫秒 (ms)、 微秒 (µs) 、
納秒 (ns) 、 皮秒 (ps) 、 飛秒 (fs)
重量單位:噸 (t)、千克(kg) 、克 (g)、毫克 (mg)
微克 微克,質量單位,符號μg(英語:microgram)。
1微克等於一百萬分之一克(10-6克)
1,000 微克 = 1毫克
1,000,000 微克 = 1克
1,000,000,000 微克 = 1千克
毫克 毫克,質量單位,是克的一千分之一。
1 毫克 = 1 000 微克
1 000 毫克 = 1 克
1 000 000 毫克 = 1 公斤
克 符號 g,相等於千分之一千克。一克的重量大約相於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溫的質量,大約有一個萬字夾的質量。
1 噸= 1,000,000 克
1 公斤 = 1,000 克
1 毫克 = 0.001 克
1 微克 = 0.000 001
千克 又作公斤,為國際基本質量單位,符號 kg。位 秒s 分鍾min 小時h 天d
Ⅱ 時間單位都有哪些
時間單位:小時、分、秒、月、旬、周、季度、候。
一、小時
小時是一個時間單位。小時不是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是秒),而是與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相協調的輔助時間單位。除閏秒外,一小時一般等於3600秒,或者60分鍾,或者1/24天。在英文或數學中常用「h"表示。
二、分
分又稱作分鍾,是時間的量度單位。分的英語是minute,原意是「微小」的意思,也表示min。刻=15分鍾、字=5分鍾(閩南廣東地區用法)。
三、秒
秒是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符號是s。有時也會借用英文縮寫標示為sec.。國際單位制詞頭經常與秒結合以做更細微的劃分,例如ms(毫秒,千分之一秒)、us(微秒,百萬分之一秒)和ns(納秒,十億分之一秒)。
雖然國際單位制詞頭雖然也可以用於擴增時間,例如ks(千秒)、Ms(百萬秒)和Gs(十億秒),但實際上很少這樣子使用,大家都還是習慣用60進制的分、時和24進制的日做為秒的擴充。
四、月
月是歷法中的一個時間單位,照理說,他的長度應該與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自然軌道周期相當,但傳統上都是以月相變化的周期作為一個月的長度,也就是一個月(太陰月)的長度是會合月(朔望月),大約是29.53日。
對出土文物符木的研究推斷,在舊石器時代的早期,人類就已經會依據月相來計算日子。迄今,會合月仍是許多歷法的基石。一年分為12個月;中國農歷一年也為12個月,農歷的閏年為13個月,多出的一個月稱為閏月。
五、旬
旬 ,本義是十日。旬的概念從夏朝開始已經存在,在甲骨文中就有旬字。中國古代天干紀日,每十日周而復始,稱一旬。
因此專門用一個「旬」字來表示這個時間概念。中國人仍然使用旬來表示十天這個時間。一月可以分為三旬,分別為上旬、中旬和下旬。同時旬也可以作為十歲講。如:八旬老者等。
Ⅲ 時間的單位是什麼
1、時間單位:小時、分、秒、月、旬、周、季度、候。
2、時間單位,是7種基本單位之一,長度、時間、質量、物質的量、光照度、電流和(熱力學)溫度 是七種基本單位。
時以下的計量單位為「刻」,一個時辰分作八刻,每刻等於現時的十五分鍾。舊小說有「午時三刻開斬」之說,意即,在午時三刻鍾(差十五分鍾到正午)時開刀問斬,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即時消散,此罪大惡極之犯,應該「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
時間系統
格林尼治時間
格林尼治時間:亦稱「世界時」。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標准時間。不光是天文學家使用格林尼治時間,就是在新聞報刊上也經常出現這個名詞。我們知道各地都有各地的地方時間。如果對國際上某一重大事情,用地方時間來記錄,就會感到復雜不便。
而且將來日子一長容易搞錯。因此,天文學家就提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且又方便的記錄方法,那就是以格林尼治的地方時間為標准。
格林尼治是英國倫敦南郊原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所在地,它又是世界上地理經度的起始點。對於世界上發生的重大事件,都以格林尼治的地方時間記錄下來。
一旦知道了格林尼治時間,人們就很容易推算出相當的本地時間。例如,某事件發生在格林尼治時間上午8時,中國在英國東面,北京時間比格林尼治時間早8小時,我們就立刻知道這次事情發生在相當於北京時間16時,也就是北京時間下午4時,即從東+8個時區,加8個小時。
Ⅳ 小學數學時間單位
1世紀=100年 1年=12個月
世紀:計算年代的單位,一百年為一個世紀。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大月:指陽歷(公歷)有三十一天的月份,公歷每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這七個月為大月,均三十一天。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小月:指陽歷一個月三十天或農歷一個月二十九天的月份。
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
平年:陽歷或陰歷中無閏日的年,或陰陽歷中無閏月的年。
平年全年365天,閏年全年366天
閏年:陽歷或陰歷中有閏日的年,或陰陽歷中有閏月的年。
1日=24小時 1時=60分
日:以地球自轉周期為基準的時間單位,等於86400s。
分:時間的輔助單位。
1分=60秒 1時=3600秒
秒:時間的基本單位。
Ⅳ 「秒」是「s」,「分鍾」的單位怎麼寫
分鍾的單位:min。
分鍾讀音fēn zhōng,詞典解釋:分鍾表示時間長度的詞語。英語:minute,原意是「微小」的意思,也表示min(多見於數學用語)。
換算:一天=1440分鍾 ,1小時=60分鍾 ,1分鍾=60秒;一刻=15分鍾,一字=5分鍾(閩南廣東地區用法)。
(5)數學單位時間怎麼寫擴展閱讀:
毫秒是一種較為微小的時間單位,是一秒的千分之一(0.001秒),簡稱ms。典型照相機的最短曝光時間為一毫秒。
微秒(microsecond)即百萬分之一秒(10的負6次秒),簡稱μs。光在這個時間里可以傳播300米,大約是3個足球場的長度,但是海平面上的聲波只能傳播1/3毫米。
納秒(nanosecond)即一秒的10億分之一(10的負9次秒),簡稱ns。常用作內存讀寫速度的單位。
皮秒(picosecond)即納秒的千分之一(10的負12次秒),簡稱ps。最快晶體管的運行以皮秒計。
Ⅵ 小時、分鍾、秒:符號如何表示
小時是 h(hour) 分是 min(minute) 秒 s(second)。通常用":"分隔時與分,用'表示分,用''表示秒。
小時是一個時間單位。小時不是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時間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是秒),而是與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相協調的輔助時間單位。除閏秒外,一小時一般等於3600秒,或者60分鍾,或者1/24天。在英文或數學中常用「h"表示。
分又稱作分鍾,是時間的量度單位。分的英語是minute,原意是「微小」的意思,也表示min。刻=15分鍾、字=5分鍾(閩南廣東地區用法)。
秒是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符號是s。有時也會借用英文縮寫標示為sec。
世界時是採用天體測量的方式測定時間,而因為各種因素,相對於原子時會有微小的誤差。為了協調世界時和原子時,科學家們在處理協調世界時。協調世界時秒以下的數字採用原子時的數據。當世界時和原子時差別達到一秒的時候,會進行跳秒或者負跳秒。具體程序如下:
當世界時慢了,就讓UTC增加一秒。23時59分59秒--23時59分60秒--0時0分0秒
當世界時快了,就讓UTC減少一秒。23時59分58秒--0時0分0秒
跳秒或負跳秒只在12月31日或6月30日進行。跳秒由國際時間局作出決定,提前通知各授時單位,全世界統一執行。由於時差的關系,對於不同的國家可能不一定在晚上進行跳秒和負跳秒。
(6)數學單位時間怎麼寫擴展閱讀:
時間是物理學中的七個基本物理量(長度m,時間s,質量kg,熱力學溫度K(開),電流單位A(安),光強度cd(坎德拉),物質的量mol(摩爾))之一,符號為t。
國際單位制詞頭經常與秒結合以做更細微的劃分,例如ms(毫秒,千分之一秒)、μs(微秒,百萬分之一秒)和ns(納秒,十億分之一秒)。
雖然國際單位制詞頭雖然也可以用於擴增時間,例如Ks(千秒)、Ms(百萬秒)和Gs(十億秒),但實際上很少這樣子使用,大家都還是習慣用60進制的分、時和24進制的日做為秒的擴充。
中國共分五個時區:
1.中原時區:以東經120度為中央子午線。
2.隴蜀時區:以東經105度為中央子午線。
3.新藏時區:以東經90度為中央子午線。
4.昆侖時區:以東經75(82.5)度為中央子午線。
5.長白時區:以東經135(127.5)度為中央子午線。1949年後,改用北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