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設計幼兒園的數學課

如何設計幼兒園的數學課

發布時間:2022-07-31 02:10:58

『壹』 如何進行幼兒園的數學活動

幼兒數學教育,最重要的是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首先要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1、通過游戲進行數學啟蒙
游戲場景學數學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最合適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孩子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
因為游戲能對小朋友的規則意識、執行能力和策略意識進行綜合鍛煉。
游戲都有規則,小朋友要聽懂規則、服從規則,同時又要達到目的;當規則變化的時候,他們也要跟著變化自己的策略。
這個過程,不是記住知識點就夠的,它其實鍛煉了小朋友對知識靈活應用的綜合能力。
2,通過繪本進行數學思維啟蒙
沒有孩子不喜歡故事的,這種啟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數理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在聽故事的同時,不知不覺吸收知識。
繪本整個看下來,一點都不枯燥!聽著像天書一樣的數學知識,在繪本都能找到現實生活中的依據。
以場景式代入的方式讓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從故事裡發掘數學問題,進行解剖和分析。
數學學習最主要的是要體會知識背後的思維方法,畢竟知識是固定的,而背後的思維方法才是最具價值的。
3,看動畫片進行思維啟蒙
兒童動畫系列,片中小人物熱愛數學,用數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障礙,將圖案、數字和形狀的知識融入動畫,內容充滿互動,幫助幼兒用數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孩子能掌握對數字的認識、數學的技巧,同時發展孩子的思考性。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游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

『貳』 如何讓幼兒園數學游戲設計更有趣和有效

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數學領域目標、要求的解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把數學教育列入科學領域,使數學學習和對自然界的探究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它為我們點明了:幼兒對數學的認識是以對具體事物的探究所獲得的感性認識為基礎的,數學知識必須通過幼兒自身與物體、與外部世界直接地相互作用,在活動中自我建構。
從目標定位來看,數學教育的價值取向更關注的是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情感和態度,重視在認知活動中發展積極的情感、培養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從內容和要求的變化上看,數學教育應紮根於幼兒的生活與經驗、從幼兒現實生活中去挖掘教學賴以展開的資源,幼兒通過親身的經歷、感受、體驗來建構初步的數學概念,使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數學課程的核心。
新《綱要》的這種表述使我們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首先,幼兒園的數學教育不僅是幼兒園教育的一項基本內容,同時也是幼兒認識周圍環境、表現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種科學方法。
其次,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的宗旨是引導幼兒學習生活中的、能在生活中應用的數學。(強調數學來源於生活,又回歸生活)
第三,「生活中的數學」可以理解為「在幼兒的實際生活中,通過幼兒的現實生活,引導幼兒對生活和游戲中的現象用數學知識去認識和理解」。(強調數學是一種探究工具)
第四,「生活中的數學」關注幼兒對生活和游戲的觀察與理解、關注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態度、關注幼兒對數學基本知識在實際活動中的運用。
基於對《綱要》的深刻解讀,許多幼兒園教師對如何開展優質的幼兒園數學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並作了積極的探索,例如試圖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游戲情境增進幼兒對數學探究的自主性,嘗試投放較多的材料供幼兒操作,等等。教師也經常藉助專業性的教學策略和智慧在課堂上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將數學問題巧妙地「設計」到「生活情境」中,以此來組織數學教學活動。這種「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活動一方面為幼兒提供了充滿「數理邏輯」的「生活情境」(包括生活事件、生活材料及其相互關系等),讓幼兒以「數學的思維和方法」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防止數學內涵的流失;另一方面又強調讓幼兒在「解決生活事件的沖突與矛盾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情趣,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同時幫助幼兒積累探究經驗,避免數學學習的機械化。
「生活化」兼顧了幼兒數學學習的興趣原則與應用原則。引領幼兒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生活和游戲中運用數學,這是我們已經擁有的共識,也是我們一直努力想要達成的目標。
二、關於幼兒數學教學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有:數學教學活動,活動區中的數學活動,數學游戲活動,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活動。
一、幼兒數學教學活動的價值
1、什麼是教學-
所謂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質。從教學的規定性要求看,「教學」活動應具備三方面特徵:
首先,「教學」既有「教」,又有「學」。它包括了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活動。
第二,它是由教師發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規范的行為。
第三,它旨在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
「教」不僅意味著向學習者「傳遞」知識和技能,「教」還包括著改變學習者的態度和生活方式。
根據以上所述,教學應是由教師發起的,旨在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的師生共同活動。
2、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特點
幼兒園的數學教學活動具有以下特點:
(1)幼兒數學教學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
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首先需要依據教育目標,幼兒的發展狀況及幼兒的興趣、需要,制定本次教學活動的具體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活動的組織形式。也就是說,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考慮並制定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種教學計劃帶有預成性的特點。
在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教師有可能會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調整或更改教學計劃中的某一環節,但就整個計劃來說,一般是不會作大的變動的。
(2)幼兒數學教學活動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戲性的特點。
幼兒的學習是一個主動的建構過程,教師在計劃的制定過程中,往往會對幼兒的興趣、需要有所忽略或注意不夠。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讓幼兒數學教學活動具有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戲化的特點,能較好地將教育目標和內容轉化為幼兒自己的需求,它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策略。
例如,小班幼兒學習將動物與其相應食物匹配這一內容時,教師創設了《梅花鹿請客》這一游戲情境,在游戲中,「主人」梅花鹿請小朋友幫助他,給每位「客人」(請來的小動物)送去它愛吃的食物。當幼兒看到教師出示的梅花鹿請來的客人——各種動物(玩具)及其食物,立即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和興趣,幼兒愉快地、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不僅知道了每種動物愛吃哪種食物,學習著用一一對應的擺放方法表達兩者之間的關系,而且活動過程培養了幼兒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引導幼兒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
又如小班活動(可愛的小瓢蟲),教學目標是「排除顏色、排列的干擾點數5以內的數並說出總數」,進一步構建等量對應、數量對應的數學經驗,老師通過創設「為小瓢蟲找朋友」、「請瓢蟲吃蘋果」的情境,引導小班幼兒在「和瓢蟲做朋友」、為瓢蟲寶寶摘蘋果」、送瓢蟲寶寶回家」等一系列的情境游戲中進行操作和表達,把幼兒的學習活動變成情境性游戲,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一般為教師組織、並在教師直接指導下進行的活動。
幼兒數學教學活動常採用集體活動的形式進行。集體活動形式有利於教師對幼兒數學學習的直接指導,幫助幼兒歸納、整理其獲得的一些零散的、片斷的數學經驗,使其能建構一些初級的數學概念,並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集體活動形式也有利於幼兒之間的互相學習和影響。
(二)數學教學活動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維果斯基曾指出:「發展來自合作……發展來自教學—這是基本事實……,」「組織得當的兒童教學,會導致兒童智力的發展,會引發一系列在教學之外根本做不到的發展過程。」
幼兒數學教學活動是有目的的對幼兒的發展施加影響的。這種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助於幼兒對事物數量的感受和體驗,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幼兒在日常活動中,雖能獲得很多的數學經驗,如對物體數量、形狀特徵的認識,但幼兒獲得的這些經驗往往是零星的、片斷的,有時甚至是表面的,不能使幼兒感受到數概念的本質屬性。而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創設的情境,提供的具有典型意義的材料,將物體的數量、形狀特徵,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鮮明的凸現出來,使幼兒能注意到物體的這些特徵,感受到蘊含於物體中的數量關系,或者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物體的數、形特徵和數量關系,從而有助於幼兒數概念的建構。
例如,幼兒學習按帽子的某一特徵進行分類,首先他們仔細觀察搜集來的各種帽子(共7頂),比較、區分這些帽子的不同特點,在此基礎上,他們發現如果按顏色分,紅色有3頂,黃色2頂,白色2頂;而按帽子的式樣分,鴨舌帽有2頂,有帽沿的有2頂,帶絨球的有2頂,裝飾帽有1頂,同時他們還發現這些帽子還可以按其製作材料、按其功能來分。這樣的學習經驗,使幼兒學會了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並能按其不同特點進行分類計數。
2、通過幼兒與材料之間、師幼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互、交流、對話,有助於幫助幼兒整理、歸納所獲得的學習經驗。
首先,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幼兒與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對話。在反復操作、探索中,幼兒感受和發現材料數量、形狀特徵,感受和體驗蘊含其中的數量關系,同時幼兒還會根據新的發現不斷調整自己的認識,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例如,小班幼兒在一次按作業單上的圓點數量給蘋果塗色的活動中,作業單的圓點是3點,蘋果有5個,按作業要求他只能給3個蘋果塗色,可他很喜歡給物體圖顏色這樣的活動,於是將所有的蘋果都塗上的顏色。完成作業後,他發現他多塗了2個蘋果,怎麼辦?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在3個圓點後面又塗上2個圓點,5個圓點和5個蘋果是一樣多的。這樣問題解決了,他顯得很高興。
其次,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師幼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交流、對話,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教學活動對幼兒發展產生影響的重要方面。例如,教師提供1元、2元、5元錢若干,要求幼兒從中拿取5元錢,怎樣拿取,有多少種拿取方法?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討論、猜測拿取5元錢的方法,然後讓幼兒實際操作,並建議幼兒將每一種方法記錄下來,最後可與同伴進行交流。通過猜測、實際操作和相互交流,幼兒學習和掌握了拿取5元錢所有不同的方法。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應針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交流,幫助幼兒整理、歸納所獲得的學習經驗。這種引導有多種方式,有時只是引導幼兒感受一種現象,一種關系,以引起幼兒對這種現象、關系的注意;有時讓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做法,是為了讓幼兒感受到解決問題方法有多種,或者是一個問題可以有多種答案;而有時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做法後,還需引導幼兒對各種想法、做法進行分析、比較,找到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感受到哪種方式、哪種做法比較好。

『叄』 學前班數學該如何備課

學前班的數學教育是通過直觀教具,使幼兒從具體材料和游戲活動中進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動內化為內 部的思維活動,並用語言促進思維,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的教學活動。
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 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幼兒園數學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決 的問題,影響了其重要作用的發
揮,具體表現在:
一、教學內容的廣度、深度不夠

幼兒園數學普遍存在內容淺、容量少的問題,在廣度和深度上遠遠不能滿足幼兒智能發
展的需要。由於現 代社會信息的增大,幼兒受多種信息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較大的提
高,學習《綱要》所規定的內容是輕而 易舉的事,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學習《綱要》以外的
知識。例如:學前班數學課本上只有簡單的5以內的組成分解 、加減法、 序數及簡單的形
體內容。原來半年學完的課本,現在幼兒園只用幾個活動就學完了,而且全都能領 會。再
就是各年齡班存在著重復教學。如中班講了5 以內的組成分解,到了大班還要學習5以內
的組成分解, 學前班也還得如此。這種無深度的反復教學,不但激發不了幼兒的求知慾,
反而阻礙了幼兒的思維發展。
二、教學目標單一
幼兒園數學教育中存在著教師只為傳授知識而傳授,幼兒只為學知識而學的現象,教學
的目標只是數學知 識單方面的目標。如中班「排數卡」教學活動的目標是:①練習1—10
的數數;②鞏固10 以內的數的認識。大 班認數活動學習「5」的組成分解的活動目標是:
①認識「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②書寫數字 「5」。從中不難看出,
教師對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缺乏全面的認識,活動中僅以學習數學知識為唯一目標,而 忽
視了諸如思維能力的發展、數學興趣的培養等其它目標。
三、操作材料乏味
幼兒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極強,在學習中他們往往以興趣為出發點,十分容易為新的刺
激所吸引。這就要 求給幼兒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須新穎、鮮艷、豐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而定。然而,由於 有的教師對操作材料在教學中所起作用的認識不夠,
加上怕麻煩等原因,教學中老是幾套操作材料反復使用, 當教師給幼兒發材料時,幼兒就
會馬上產生出「還是這個」的抱怨。陳舊單調的操作材料,極易使幼兒產生厭 倦情緒,影
響操作活動的效果。
四、教學方法單調
教師在考慮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方法和組織形式時,習慣於僅以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
抽象這一特點為依 據,只強調數學教育的直觀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強加給幼兒。如
幾支鉛筆、幾個蘋果的演示就講一節課 。再是,忽視幼兒的學習規律,甚至過高估計幼兒
的接受能力,教學效果不理想。如教幼兒學習「6」的加減法 時, 教師直接出示分合式,
讓幼兒看著分合式列出算式,即1+5=6、2+4=6、3+3=6、4+2=6、5+1=6,然後
逐一指著算式讓幼兒創編應用題, 大量的時間花在編應用題上。三是採取「灌輸式教學」。
即老師講, 幼兒聽,老師問,幼兒答,老師演示,幼兒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兒的
小腦子里灌死知識,死灌知識, 造成幼兒對知識的「被動接受」,而不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
點,多採用一些幼兒喜愛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 ,如游戲法、實物教學法、比較法等等。
而且整個活動採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造成課堂氣氛不活躍,激發不起 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和求知慾望。
鑒於以上問題,建議:
一、改革數學教育內容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擴大各年齡班的知識面,加深數學知識的難度。各個年齡班要按統
一部署,由淺入深 地完成教學任務,避免重復無效教育。(1)集合數:除《綱要》中規定
的10以內的數字書寫、認讀、計數與取 物外,應延伸到20以內的書寫、認讀、計數與取
物,增加數群計數、目測數群、數量層次認知等(2 )相鄰數 :在相鄰數的認知中應重視
規律、方法的滲透教育,引伸到對相鄰數本質的認知, 延伸到100以內的相鄰數。 (3)
單、雙數:由10以內的單、雙數順數、 倒數認知擴大到100以內的順數、倒數及單雙數的
認知, 並會判 斷多位數的單雙數,並應增設數列的認知(單序數列、雙序數列)。(4)組
成分解:除學習10以內的加減運 算、分解組成、創編應用題外,還應注重多項思維能力的
訓練和遷移能力的培養。另外,從時空觀念、邏輯觀 念等方面也應擴大知識面,增加難度,
注重幼兒分析、綜合推理的技能、數學語言的運用、表達的技能及多項 思維技能的培養與
訓練。
二、注重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
《綱要》中明確提出了數學教育的四個方面的目標:(1 )教幼兒掌握一些初淺的數學
知識;(2)培養幼 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3)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4 )培養幼兒正確
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通 過數學教育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慾,發展幼兒的邏
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訓練幼兒做事認真、細致, 具有主動性、條理性、堅持性和
創造性,教育幼兒勇於克服困難,培養幼兒學習的毅力和自信心,為幼兒今後 的發展打下
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時,要把這些目標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多從培養幼
兒的邏 輯思維能力、學習興趣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幾方面考慮,既讓幼兒學到知
識,又促進其整體素質的全 面提高。
三、增強操作材料的趣味性
教師要掌握幼兒的心理特點,哪一年齡段的幼兒喜歡用什麼樣的操作材料,某一活動該
採用什麼樣的操作 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數。如幼兒智能學具、多功能插板、珠算器、插塑雪
花片、沙盤教具、游戲卡、圓點卡等操 作材料顏色鮮艷,很受幼兒的喜愛。除此之外教師
要多下功夫,巧選材料,為幼兒製作出適合其特點的操作材 料。還要充分調動家長及幼兒
的積極性,親子共同製作。由於幼兒親自參與,他們對操作材料會倍感親切、倍 加喜歡、
倍加愛護,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四、改進教學方法
應將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變為「操作式教學」,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從活動中體驗
知識的演變過程, 從而獲得知識結構與知識結果。在活動中可把美術作為輔導手段,變「被
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操作獲取知識 。如在畫「日歷」、「時鍾」中感知時間所具有的特性,
促進幼兒的認識。特別是在空間教學中,美術更有著 極其獨特的作用:在泥工活動中感知
體驗幾何體的特徵和守恆;在折紙活動中感知體驗圖形轉換;在塗色、粘 貼中感知形體分
割和學習分份等。在數的組成、加減法運算的教學中也應與美術有機結合起來,採取「一圖
多 式」、「多式一圖」、「一式多改」的教學方法。在數學教育中還應注意幾種教學方法的交
互使用。
希望能幫助到你!

『肆』 怎樣設計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

根據教學設計的含義及教學設計的四個要素,我覺得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確實把握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 2、選擇合適的具體活動的目標 3、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設計活動的具體步驟 4、考慮活動設計的合理性,進行必要的修改與充實 幼兒操作材料的准備、設計、製作 操作是幼兒學習數學最基本的方法,因此在組織每一次的數學活動之前,操作材料的准備、設計和製作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幼兒如何操作?學具如何設計?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學具的作用? 數學活動中,老師的講解、示範都是理性層面的。幼兒聽了、看了,有可能理解,但也只是零散的、片面的、膚淺的。如要將數學概念真正轉化為幼兒自身的知識,內化到幼兒的知識結構中,那就只有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來完成。幼兒操作數學學具的過程就是將數學概念從理性層面轉變成感性層面的過程。

『伍』 如何創設幼兒數學教學活動

如何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一跑進人的思維,一種莫名的古板印象便油然而生,覺得數學好玩和有趣的人不多。它自古就被認為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許多人不喜歡它,可是,它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它為生活而產生,又為生活而服務,作為人又必須面對生活,所以必須去學它,懂它,於是我們的孩子就跟著接受這個現實:學習數學,可是對於幾歲的孩子我們不採用激趣的形式進行,他們怎麼會主動地去學習?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是在游戲中生活、在游戲中成長的」。《綱要》十分強調游戲對於幼兒的作用,它是幼兒的生命,可是如果老師沒有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游戲氛圍和環境,又怎樣能調動起幼兒自主學習的資源?幼兒教育的目的是讓幼兒在活動中去體驗快樂,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生命賦予的活力和樂趣,所以我們要培養幼兒在孩童時期就能感受數學的樂趣,使數學教學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充滿了時代氣息、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讓他們在活動的過程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實踐活動中,怎樣才能激起孩子學習數學的情趣呢?
第一、為孩子創造學習數學的快樂氛圍
教學的成敗在於老師本身的質量,如果老師自身對這個活動不感興趣,沒有為孩子創造適合他們學習的氛圍,孩子的興趣從何而來?老師除了為孩子創造物質的環境,最重要的是精神環境,所以老師要充滿激情地感染孩子,和他們打成一片,拉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把孩子的情緒充分調動起來,讓他們產生學習的慾望,對老師創設的活動蠢蠢欲試。如:老師的體態語言,精神面貌,動作的誇張等都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二、數學活動的設計要有「創新」
創新,其實是每一個活動的「閃亮」軸心,這個軸心是吸引幼兒主動學習的良葯,從孩子的年齡特徵來說,只有新鮮的事物才能吸引和調動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在「新」和「心」里,孩子可以展開自己的思維空間,充分地去想像,充分地去投入整個活動,並在新事物的空間里自由地去體驗快樂。
第三、數學課程活動組織時的靈活性
數學的模式化很強,許多老師在組織活動中,一味地去注重模式化的教學步驟,按步就班地進行每一次活動,這樣的課程只是為了完成活動而活動,沒有「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沒有考慮和顧及孩子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徵,不重視孩子學習的過程是否是快樂的?是否自主地參與了活動?是否能夠在活動中自主地建構知識?成功來自於教學的過程,沒有快樂的過程就不會有良好的收獲,所以我們老師要關注孩子數學課程活動中的靈活性,從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來組織活動,要盡量為孩子提供多方法,多想法,多程序,多模式的數學教育過程,讓我們的幼兒數學真正有趣起來,把美麗的情趣和學習的快樂帶給孩子。a、多想法:如某個班有男生6人,女生9人,可以讓孩子產生多種想法:(1)男生和女生的人數誰多誰少?(2)男生再加上幾和女生人數一樣多?(3)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等等;b、多方法:如算式6+12,可以讓孩子們這樣來做6+6+6,6+3+3+4+2,3+3+6+6等等;多模式即採用情景式的教學把數學故事化和生活化。
第四、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方式能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情趣
幼兒對數學概念的學習和掌握,是依靠幼兒本身的建構,因而,組織和創設一個讓幼兒能在其中盡其所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合適環境,在幼兒數學教育中顯得相當重要,數學區域活動是一種開放、自由、自立的活動方式,能使幼兒在活動中輕松愉快、沒有心理壓力、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自主地去選擇活動內容、活動方式和活動夥伴,並能按自己的學習方式、速度去操作實踐,對促進每個幼兒的身心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所以區域活動成了當今幼兒園開展數學教育活動的重要途徑之一,精心設計區域活動,選擇合適的方式,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小班幼兒具有自我中心意識強、思維具體形象、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學習經驗少的年齡特徵,因此在設計區域活動時,應採取形象具體、操作性強、游戲性強、獨立操作為主的方式,如開展「給動物寶寶餵食」、「蝴蝶花」、「小貓釣魚」等活動,讓幼兒在這些色彩鮮艷、形象具體,具有游戲輕捷的操作活動中,有趣地感知形狀、數量、顏色、大小等,並在自主的操作中產生對數學的情趣,喜歡上數學,而中班幼兒理解力、自控力不斷提高,合作、競爭意識已產生並逐漸加強,在設計區域活動時,主要應考慮具有合作競爭和挑戰性的方式,如棋類游戲、撲克游戲、拼圖游戲、走迷宮、轉盤游戲等,讓幼兒在與同伴的學習互動中,通過合作、交流、分享共同感知、探索,發現問題,從而獲得更多的有關數學經驗和邏輯知識,發展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潛移默化的遊玩中喜歡學習數學;同時,教師要仔細觀察,給予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並根據幼兒的操作情況進行評價,及時調整目標和材料,讓幼兒獲得勝利的喜悅,從面促使他們樂於參與,在玩樂中積極、主動地學習。
第五、創設故事化的教學情景,激

『陸』 幼兒園怎麼用數學領域的兒童發展知識以及課程目標的知識制定數學課程的

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是對幼兒數學學習的要求,也是幼兒園實施數學教育的依據。目標的確立可以明示教育活動的方向,引導教育活動的設計,確立教育活動的評價依據等,因此,在數學教育中,目標的確立十分重要。 一、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的結構 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是以有序的結構組織起來的系統。從縱向的角度來看,它一般可以分為總目標、年齡階段目標、數學教育活動目標三個層級;從橫向的角度來看,它一般可以分為認知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操作技能目標三類。在制定不同層次和類型的目標時,幼兒發展的已有基礎、幼兒數學學習的特點與規律以及數學學科本身的邏輯體系與特點都是目標制定者需要把握的因素。 1、總目標(一級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幼兒學習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幫助幼兒獲得有關物體形狀、數量以及空間、時間等方面的感性經驗,使幼兒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數學概念,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幼兒的數學思維活動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以及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獨立性;逐漸培養幼兒愛思考的習慣。 (3)操作技能目標:讓幼兒學會正確操作和使用材料,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做事認真、仔細、有條理、不怕困難等良好習慣。 2、各年齡階段目標(二級目標) 二級目標是根據一級目標提出的,它是從認知能力、情感與態度、操作技能三個范疇,根據小、中、大班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確立的,操作性較強(詳見下頁表格)。 3、數學教育活動目標(三級目標) 在數學教育實踐中,各年齡階段目標必須層層分解為具體的、可操作的目標,即分解成可以在一次數學活動中實現的目標或需要通過若干數學活動實現的目標。這一級目標應與 一、二級目標相一致,使之相互銜接,以促進幼兒的整體發展。 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與表述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開展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規定著預期的某種活動效果。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內容選擇、方法運用及效果評價的依據。目前,幼兒園數學教育實踐中仍存在著只有內容沒有目標的盲目的數學教育以及「程式化」、空泛無物的目標設定傾向,因此,教師在制定與表述數學教育活動目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目標的發展性 在制定數學教育活動目標時,教師首先應當著眼於幼兒的發展,既包括數認知方面的發展,也包括情感、學習態度、個性和社會性方面的發展。只有充分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發展水平,才能在活動設計中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注重目標的發展性意味著教師必須清楚地了解本班幼兒的發展基礎,以此確定所設計的活動目標對幼兒是否具有發展價值。 小班中班大班 認知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一個特徵分類 2、學習按物體量(大小、長短)的差異進行5以內的排序 3、認識「1」和「許多」,並能正確區分 4、學慣用一一對應方法比較兩物體的數量,感知「多」「少」和「一樣多」 5、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實物,並能說出總數 6、按數(5以內)取物 7、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並能說出其名稱 8、以自身為中心區分上下 9、認識早晨、晚上、白天、黑夜,並學會基本的運用 1、認識10以內數字,理解數字的含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學習順數和倒數 2、學習不受物體空間排列形式和物體大小等外部特徵的干擾,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即學習數量守恆 3、認識10以內自然數列中相鄰兩數的等差關系 4、認識長方形、梯形和橢圓形 5、學習按粗細、高矮的差異進行6以內的物體的正逆排序 6、正確點數10以內物體 7、按物體某一特徵分類 8、按物體的數量分類 9、學會比較粗細、厚薄、輕重等量的差異 10、學習不受圖形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圖形,即學習圖形守恆 1 1、初步理解平面圖形的簡單關系 1 2、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前後 1 3、學習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前後 1 4、學習向上、下、前、後等指定方向運動 1 5、認識並學會運用「今天、明天、昨天」等時間概念 1 6、理解「=」和「≠」等符號 1、學習10以內序數、單數、雙數、相鄰數等概念 2、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理解其包含、互換、互補關系 3、學習10以內加減計算,並體驗加減互逆關系 4、理解「+」「-」「」「→」等符號的意義 5、認識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學習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 6、學習按兩個以上特徵將物體分類 7、按物體量的差異和數量的不同進行10

『柒』 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數學教學

讓幼兒在游戲場景學數學,最貼合幼兒學習習慣,更生活化,趣味化、兒童化,最大的好處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更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

1、不要僅僅讓孩子停留在數數,計算刷題這種灌輸式的學習方式上,孩子可能根本不理解,僅僅是死記硬背,這樣不僅傷害了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孩子數學學習也做不到提升。首先要做到的是讓孩子理解數、數量,將抽象的數學具象化,對照到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比如孩子可能記住3+2=5,反過來2+3卻不知道, 家長可以用孩子感興趣的實物,通過游戲的方式做比較,如3塊糖和2塊糖合在一起,是加法,一共有5塊糖,那麼2塊糖和3塊糖合在一起呢,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2、不要讓孩子覺得數學只是一種學習,把它當成一種負擔,引導孩子對數學感興趣。觀察孩子愛玩什麼,將數學知識結合進去,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習數學,既不反感,又能提升孩子數學學習的興趣。

比如孩子好動,可以和孩子玩跳格子,室內外都行,做好安全防護就行。認識數字的同時,也能學到加減法,還可以促進孩子的競爭意識。

3、家長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喜歡數學,首先要願意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思考,陪伴孩子,他會很願意和你一起學習的 。

『捌』 幼兒園大班數學加減法公開課怎麼上

答--幼兒園的大班的孩子6周歲就要上學了,所以幼兒園的阿姨就要給孩子講簡單的數和簡單的字了這就是學齡前兒童的教育,不是 小學的一年級的教育。

『玖』 如何設計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

淺談幼兒科學教育
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探究慾望。好奇心是幼兒內在生命本質的展現,正是好奇心驅使著幼兒去探索求和。幼兒有關科學領域的探究和學習,往往受到好奇心和興趣的直接驅使,可以說好奇心和興趣是幼兒主動進行科學探究和學習的基本前提,針對幼兒這一特點,近年來,我們從培養幼兒愛科學、學科學,激發幼兒探索科學活動的興趣入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科學活動:

一、接觸大自然,開拓幼兒的視野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早在40年代就說過:「大自然是知識的寶庫,是活教材。」奧妙無窮的大自然是幼兒學習科學的最好場所。讓幼兒親臨大自然,充分運用他們的感官,看看、聞聞、聽聽、摸摸,使幼兒獲得豐富的感知。

幼兒園座落在鳥聲啼啼、桂花飄香的桂於山上,我經常帶孩子們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觀察。當幼兒投身於大自然懷抱觀察和認識事物時,啟發他們提出問題。當孩子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時,老師要正確耐心地給予解答,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愛科學、學科學的教育。如在春天,我讓孩子觀察那些已長出嫩芽的樹木,問: 「樹為什麼會長出芽來?」在夏天雨過天晴,大空出現彩虹時,我就引導孩子觀賞天上美麗的彩虹。秋去冬來時,我引導孩子進行常青樹與落葉樹的比較觀察。雪天,我讓孩子們觀看片片飄落的雪花,對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盡可能給予滿意的解答。

讓幼兒接觸大自然,不僅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而且還促進了幼兒感知能力的發展誘發了他們學科學的興趣。

二、讓幼兒在種植、飼養中去發現,去探求

幼兒天生好動,好奇心強,種植和飼養是幼兒很感興趣的活動。對有興趣的活動,他們就會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參加,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也能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我在班裡設立了一個「自然角」,有的孩子從家裡拿來了青菜、蘿卜黃豆等種子,分別種在用雪碧瓶做成的小盆里。有的孩於拿來了自己喜愛的蝌蚪、小螃蟹、小烏龜、小甲魚、小鯽魚等,飼養在盛水的大口玻璃瓶里。在不同季節,孩子們在自然角里栽培不同的花卉,如春天的蝴蝶花,夏天的太陽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水仙花,還有月季花,仙人球等。孩子們輪流給種子和花草澆水、施肥,給小動物換水、餵食。孩子們常常圍在那裡觀察,看種於發芽了沒有,花草是否長大,每當發現有了變化,他們就會高興地大聲喊起來:「我的種子發芽了!」「我的仙人球長出了一個小球!」在種植和飼養過程中,孩子們也不時會發現很多問題,如有的種子長出的苗不壯許許多多生長狀況。

『拾』 幼兒園怎麼用數學領域的兒童發展知識制定數學課程的

1.遵循幼兒的思維特點,從形象入手教數學 幼兒園的孩子大多3-6歲,思維以形象為主導,直觀形象的圖片是他們所喜愛的。例如在教幼兒認識數字時,便可以選擇幼兒愛看的動物圖片,以《參觀動物園》為主題,展開教學,將黑板和教室稍加布置,動物園的場景就有了,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動物園,看到了一張張直觀形象、色彩斑斕的動物圖片,他們邊看邊數,很快,數字1-5學完了。 2.根據幼兒愛玩的特點,在游戲中體驗數學 幼兒都愛玩,游戲是幼兒期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可獲得數學知識,並有機會自由地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感受,特別是讓幼兒在我們設置的游戲中體驗生活中的情景,讓他在不知不覺中感覺數學知識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這就是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的奧秘。 3.通過操作進行數學教育,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如果參與了大量的活動,使用了大量的材料,並經常討論他們的觀察和發現,幼兒就有可能掌握概念。例如,准備幾個動物圖片,在動物身上貼上一些數字,讓幼兒夾上相應數量的夾子,或者倒過來,先夾上幾個夾子,然後讓幼兒貼上相對應的數字,同時還要試著把這一過程用語言表述。反復多操作幾次,相信幼兒就能熟練掌握數數,同時理解數字能與實物對應,還能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創設數學情境,讓幼兒愛學數學 在孩子們的生活環境中,創設一定的數學情境,從而讓孩子眼所見有數學,耳所聽有數學,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漸漸喜歡數學,熟悉數學,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有了興趣再學習,一定會有好的學習效果。 5.結合音樂、美術,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幼兒多數都喜歡唱歌畫畫,在歌曲演唱和繪畫中學習數學,容易掌握。例如快要聖誕節了,可以給小朋友講聖誕小鹿的故事,10張聖誕小鹿的圖片慢慢增加,數字慢慢變大,然後慢慢減少,數字越來越小,教會他們學習1到10的正數和倒數。然後再把這些數字穿插到歌曲中,甚至還有英文歌曲,在歌曲演唱中完成這個教學目的,效果應該不錯。 如果幼教專業學生能掌握以上兩條,我相信一定能把幼兒園數學教好。

閱讀全文

與如何設計幼兒園的數學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