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數學試卷分析怎麼寫,300字就夠了。
摘要 1、寫自己錯的題目為什麼會錯的原因。自己同過這次考試有什麼經驗。下次考試如何對待,會怎麼做。比如什麼細心點。
⑵ 數學試卷分析怎麼寫
數學試卷分析如下:
一、試捲成績總體分析
這份試卷,圍繞學段教材的重點,並側重本學期所學知識,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測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與掌握,以及對於聯系生活實際的實踐活動能力等等。本次試卷命題較好地體現新課程理念,內容覆蓋面廣,題型全面、多樣、靈活,難度也較大。
成績反映:平均分一般,及格率較高說明,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可以,但高分率低,說明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數學能力較弱。
二、存在問題分析
1、基礎知識掌握好,個別同學較差
大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扎實,對基本知識掌握得較牢固。個別較差的學生個別輔導。
2、解決問題能力不強
在本張試題中有多個題目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這部分試題基本上都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的。學生的得分率較低,反映出學生不能很好的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能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解答方法多樣化,但有解題不規范的現象
試題中有一定數量的靈活、開放的題目。可以說學生的解答方法多樣,表現出了思維的靈活性和方法的多樣性。試卷中有許多同學明明知道道理,卻未得滿分,在解題規范性上海存在問題。
4、有些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待養成
據卷面失分情況結合學生平時學情分析,許多數學生失分可歸因於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很好養成,從卷面的答題情況看,學生的審題不夠認真,抄錯數字,看錯題目要求,忘記做題,計算粗心馬虎等,是導致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們已經把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到教學實際之中。他們在夯實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應該關注學生「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以及個性發展」等全方位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學習習慣等綜合素質的拓展和提升。
⑶ 小學試卷分析怎麼寫數學
通過這次考試,在學生的試卷中,我來分析一下考試的情況。
這張試卷分基礎題,計算題和解決問題三部分。
基礎題目裡面,學生在填空題,選擇題方面答的很好,個別同學失分;判斷題目裡面的第二道題,出錯的學生很多,這是一道概念方面的題目,學生對概念掌握的不扎實,需要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練習。
計算題目裡面,包括口算、豎式計算和脫式計算。大多數學生能得滿分,個別學生在口算中的估算題目上出現了錯誤,看來估算練習需要加強。
解決問題方面,包括操作題目和應用題。操作題目,考察的是學生動手能力,這道題目出錯的很少;應用題目中,第三道題和第五道題,個別學生讀題不認真,沒有理解題意,就盲目的計算導致了錯誤。
通過這次考試,反應出來了一些問題,今後教學中,應該在出現問題的地方採取多方面的練習,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⑷ 小學六年級試卷分析怎麼寫數學
小學六年級數學試卷分析
一、試卷結構
此試卷由(一)填空題(佔25分)、(二)判斷正誤(佔6分)、(三)選擇題(佔7分)、(四)化簡比(佔4分)、(五)連線(佔12分)(六)畫圖(佔8分),和(七)解決問題(佔38分)組成。
二、試題分析
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度適中,內容不偏不怪,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試題注重基礎,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注重了趣味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突出了學科特點,以能力立意命題,體現了《數學課程標准》精神。有利於考察數學基礎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於教學方法和學法的引導和培養。
(1) 強化知識體系,突出主幹內容。 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是檢驗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關繫到今後各方面能力水平的發展。本次試題以基礎知識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點,對主幹知識的考查保證了較高的比例,並保持了必要的深度。本冊重點內容——圓的認識及百分數的應用,和比的認識和應用在試卷中通過口算、筆算、解決問題等形式得到了廣泛的考察。
(2) 貼近生活實際,體現應用價值。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是新課標的一個基本理念。本次試題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題材,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通過填空、選擇、解決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實用性和應用價值。
(3) 重視各種能力的考查。 作為當今信息社會的成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次試題通過不同的數學知識載體,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及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如填空題中「兩個用皮帶連在一起的輪子,大輪直徑6分米,小輪直徑1.2分米,大輪和小輪直徑比是( ):( ),大輪轉一周,小輪轉( )周。這個問題就成功的把圓的周長知識和比緊密的聯系起來。
(4) 巧設開放題目,展現個性思維。 本次試題注意了開放意識的浸潤,在六大題中設置了「用圓規設計一幅自己喜歡的圖案」和第七題解決問題中的最後一個,「你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進行解答」的開放性題目,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試卷分析
1、成績分析:本次考試,我班六年級學生達標率100%,得分率95.09%,及格率100%。從卷面的得分情況來看,總體成績不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基礎知識扎實,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學生的基礎知識是否扎實,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後的學習和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比較注重抓基礎知識的訓練,無論是新授課還是練習課都如此,特別是計算,在數學中無處不在,生活中隨時都會用到,所以,我們在平時堅持一早一晚天天練,故失分較少。全年級計算得分率達到了95%以上。
(2)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 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能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成了我們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之一。由於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結合所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各種生活情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體驗其應用價值,使學生有了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次得分率達到了96%以上。
(3) 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本次試卷中,除了極個別學生外,絕大多數學生做到了書寫工整,卷面整潔,得分率達到了91%,這與平時教師的指導和訓練以及學生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2、試卷中的不足
從部分題來看,教師關注少的方面,失分還是比較嚴重的。主要體現在:
(1) 對題目理解不夠。如解決的問題第一題,很多學生沒有認真讀題,所以只計算了保險費率,而沒有加上本金。導致了錯誤。
(2) 動手操作和動口沒有很好結合。比如,選擇題的最後一題,看圖找出哪幅圖能正確描述摩托車油箱中汽油容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很多同學沒有選對,其主要原因是在新課後操作練習較少,只是讓學生口頭說了說而已,印象不深刻。由此可見,動手動口應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理解透徹,印象深刻。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從這幾方面加以改進
⑸ 五年級數學試卷分析怎麼寫
這篇關於小學五年級數學試卷分析期末範例點評,是無憂考網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試卷情況分析:
1、從整份試卷來看,考查的知識面廣,充分體現了以教材為主的特點,考查的知識點基本涵蓋了本學期所學的內容,難易也適度,能如實反映出學生實際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2、深入淺出地將教材中的全部內容展現在學生的試卷中,並注重考查在學生活學活用的數學能力。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驗,同時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考內容同時使學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學以致用」的快樂。另外本次試卷注重學生的發展,從試卷的得分情況看,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難獲得高分的。
二、存在問題:
1、填空題第6題學生丟分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學生不帶單位, 從中反映出學生平時的不良習慣。
2、判斷題失分不算多。
3、選擇題中第3、5題丟分多,錯誤原因:學生不能仔細讀題,認真揣摩題意,答題意識不夠清晰。
4、計算題第4題的簡便運算第題得分率低。錯誤原因是學生對運算定律還不能靈活運用。
5、解決問題:第3題錯誤率也是比較高的,學生對於碰到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還有待在平時的教學中多訓練。
三、改進措施:
(1)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利用課堂教學及課上練習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
(2)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尤其是動手操作認真分析和實際應用的能力培養。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認真審題,及時檢查,仔細觀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⑹ 小學數學考情分析怎麼寫
小學數學考情分析主要是客觀對待試卷難度和客觀評價自己的水平
1、學生學習的基礎現狀,是屬於上課一學就會的情況,還是學慣用功但效果不佳的情況,或是屬於學習沒有動力,主觀沒有動機
的情況,每部分學生在班上所佔比例大約是多少
學生的學習習慣現狀。是主動,還是被動,是強迫還是放棄的。所佔比例大約是多少
班級學風如何。是比較和諧的,還是屬於工夫型的。是教師家長引導的,還是環境影響的。
2、學生個體分析,主要分析典型
學習好的
形成原因,是傳承下來的,還是後天改變的,或是某些原因造成的。
二、成績分析
1、試題難易度的分析,結合學生的課程標準的要求
2、答題情況分析,包括學科的幾個率,平均分、優秀率。與上次考試結果的對比情況。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或沒有變化。
3、丟失分分析。這部分是重點內容,是什麼原因造成丟分,丟人的比例是多少,是知識點理解不夠造成的還是解題能力不夠造成的
⑺ 小學數學卷面分析怎麼寫
最簡單的方法數據說明問題:復
例如分為5個大題,共30個小題,
每題得分制:
例如應得分為
第三題
10分
實際得分
全班得分總和÷人數=百8.5分
就分析這個地方學生情況,
例如應得分為
第十題
8分
實際得分
全班得分總和÷人數=5分
就分析學生再這個
地方,這個類型的題目還有欠缺不足,以後教師度努力方向。
⑻ 試卷分析怎麼寫 小學生 五年級 小學數學
小學五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分析範文
五(1)班32人參加考試,總分22589分,平均分80.9分,合格人數28人,合格率87.5%,現分析如下:
小學五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分析範文
今年的五年級數學試卷題目出得比較合理、科學,既能照顧中下層生,又能考出優生,現對我班考生在這次期末考試中出現的情況作如下分析:
第一題。全班大部分學生能計算準確,有個別不細心點錯小數點,如「4.5+6.6=11.1」寫成「4.5+6.6=11.1」 「 6.5×1.01=6.565」 寫成6.5×1.01=65.65」,有少部分學生因粗心計錯得數,如「0.75×8=6」而寫成「0.75×8=6」而失分。
第二題用豎式計算並驗算做得較好,只有少數學生粗心大意計錯得數,有3個學生忘記寫得數或寫錯得數。
第三題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在計算過程中被扣分,或主要是算錯得數。
第四題用簡便方法計算。有八成考生得滿分。考生做錯原因有①沒有用簡便方法計算。②計算錯。
第五題,計算下面各題。此題共有四道題,共12分,每小題佔3分,本題學生的答題正確率較高,學生都能正確解答此題,學生答錯較多的是第2小題,部分學生由於粗心大意把答案計錯,造成不必要的扣分。
第六題。第(1)題第一個空做得比較好。第(2)題有個別學生把「0.75」理解為0.75倍。第(3)題,錯的比較少,其它的.基本上都正確。第(4)題有個別是學生未掌握好什麼小數。第(5)題有五個學生寫1.290。第(6)題,得分率估計在88%,學生主要錯在先算0.8×1.5。第7小題得分率估計在90%左右,學生錯的原因主要寫多邊形。第(8)題,估計達到95%滿分,只有極個別學生做錯,錯的是把兩個答案調換。第(9)小題估計得滿分的達96%,學生錯的原因是b寫成a。第(10)小題估計得滿分的達95%,學生錯的原因是沒有寫」v=」。 第(11)小題估計得滿分的達80%,學生錯的原因是「一共有多少筐?」第(12)小題估計得滿分的達96%,錯的原因是個別把6的平方理解成「6×2」。第(13)小題估計得滿分的達94%,錯的原因是不認真判斷。
第七題判斷題。此題大約有80%左右學生答題全對,而普遍錯的是第(1)(4)小題,其中第(1)小題小數乘法的意義是分「乘小數」和「乘整數」。第(4)小題「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學生理解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第八題列出方程,並求出方程的解。兩小題的答題質量較好,滿分率90%左右,失分的主要原因有①計算不準確失分。②用方程解沒有寫「解」。
第九題應用題。第1、2、3小題得分率約為85%,失分主要在第3小題,其餘失分較少。第4小題,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有個別學生未掌握,第5小題,多數學生都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有少數學生第二小題未能掌握要用來計算的條件。第6小題,約有50%左右考生滿分,有接近10%的考生沒得分。從這些數據來看,成績不是很理想。
⑼ 小學三年級數學試卷分析怎麼寫
三年級數學試卷分析
數學試卷分析
一、試題整體情況:
本次考試試卷從總體來看試卷抓住了本年級本單元的重點、難點、關鍵點。整個試卷注重了基礎知識的訓練,體現"數學即生活"的理念,讓學生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各種數學問題。
本次試卷不僅考查了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技能,還對數學思想進行了滲透。但是由於試卷印刷質量和排版的不當,給了學生誤導,使學生出現了不必要的錯誤。
二、學生測試情況分析:
本次試卷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知識,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的題:
1、填空題,出錯率較高的是第4、10、11小題,第4小題考查方位學生本來就掌握的不太好,主要原因是學生對生活中的應用和試卷上的解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第10小題是看著尺子上長度的圖來填數,由於學生對毫米這個認識還不夠,數格的是時候出現錯誤。第10小題學生不理解是量實際物體還是平面圖,學生沒有全面的觀察造成錯誤。
2、選一選,主要考察學生對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理解,能不能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來。這道題出得很好,學生錯的也不多。
3、判斷題,這道題和上面那道題的意圖相似。
4、排列大小,主要考察學生對單位大小的認識,學生錯的也不多。
5、連一連,生活中的數學。基本沒有學生做錯。
6、計算題,這部分學生掌握得很好,出現錯誤主要是因為學生的馬虎引起的。
第二部分是解決問題,包括看圖列式計算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看圖列式,這種題型平時練習較多,大多數同學都做對了,個別同學馬虎出錯,老師對個別學生輔導不夠。
解決問題,前幾道題錯誤較少,第5題,同學出錯比較多。主要原因是學生不理解題意,所以出錯較多。
三、改進措施:
從失敗中找教訓,在教訓中求發展,綜觀我們這次考試的情況來看,我以後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做:
1、在教學時要多注意知識的前後聯系,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有效的結果,這樣也就可以避免考前沒提醒學生也不容易忘記。
2、數學與生活中的聯系。注重實際應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感受數學的價值,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逐步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經常舉行口算、計算、等單項競賽,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4、注重培養學生做事認真的態度,逐步養成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要怕困難,出現困難及時解決就好。在學習的路途中,不要覺得不會是一件丟臉的事情,任何人都會遇到難以理解的事情。勤問老師,多去思考,只有你練習的多了,學習的多了,才會遇到困難。解決了之後你會發現原來知識這么有趣。
⑽ 三年級試卷數學分析怎麼寫
一、試卷評價
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度適中,內容緊扣教材,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試題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題目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注重趣味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突出了數學學科的特點,以能力立意命題,體現了《數學課程標准》的精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強化知識體系,突出主要內容。本次試卷以基礎知識為主,既注重全面又注重突出重點,對重點知識內容的考查佔有了較高的比例,並保持了一定的深度。
2 、貼近生活實際,體現應用價值。「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本次試題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通過填空、解決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實用性和應用價值。如:填空題的第 2 、 5 、 10 、 13 題,第五題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設計均取材於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體現了數學生活化的理念。
3 、重視各種能力的考查。本次試題通過不同的數學知識載體,全面考察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存在問題
1 、試卷中存在的問題
在三年級上學期,教材中只安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而本次檢測試卷中已出現了多位數乘兩位數的試題。如第一題的第 4 題脫式計算的「 100 × 10 - 100 」 ,第二題填空題的第 4 題 41 × 60 ○ 240 。 另外,在三年級上學期這個學段中,教材中的「有餘數的除法」,商只要求學會是一位數的,但在試卷中也出現了商是兩位數的除法。如第一題計算的第 1 題的「 600 ÷ 7= 」。在二年級時學生學會了用乘法口訣求商,而商是兩位數的除法還沒有學習,在這次的檢測試卷中出現了這樣兩道直接寫得數的題(商是兩位數的): 270 ÷ 3= , 100 - 60 ÷ 5= 。(說明:這幾道題超出教材范圍,在閱卷時我們沒有批閱。)
2 、答卷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題計算題共 36 分,占卷面總分的 36% 。有四種呈現形式,分別是直接寫得數、估算、筆算和脫式計算。這一大題,學生的計算能力比較扎實,得分率較高。存在不足:( 1 )看錯數字或運算符號。如:把「 43 + 5 」看成「 43 ÷ 5 」,「 80 ÷ 9 」看成「 80 × 9 」。( 2 )在脫式計算這一題中,部分同學運算順序掌握得不好,丟分較多。
第二題填空題共 21 分,占卷面總分的 21% 。這一題存在的問題是:( 1 )學生沒有注意等式前後的單位名稱,致使得數算錯。如: 700 米 + 1300 米 = ( )千米,將得數填為「 2000 」;( 2 )沒有認真讀題。如:「一頭牛的體重是 498 千克 , 4 頭這樣的牛大約是( )千克,合( )噸」,不進行估算,將得數填為「 1992 」。( 3 )概念模糊不清,不會正確計算經過時間。如第 5 題和第 13 題。
第三題判斷題共 5 分,占卷面總分的 5% 。這一題存在的問題是 30% 左右的學生在「 12 時整,時針和分針沒有重合」這一題上還沒有很好地在自己的腦海里建模鍾面模型。
第四題選擇題共 8 分,占卷面總分的 8% 。這一題存在的問題是概念模糊。如第 8 題「一根繩子長 24 分米,用它圍成一個正方形,圍成正方形的周長是( )分米。 A 、 24 ; B 、 12 ; C 、 6 。」對「繩子的長」和「正方形周長和正方形的邊長」不理解,多數學生選 C 。
第五題問題解決,共 30 分,占卷面總分的 30% 。這一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 )不理解題意,算式列錯。( 2 )不認真讀題,結果錯誤。( 3 )不認真計算,算式列對,計算結果又錯了。
三、取得的成績
我們三年級 9 個教學班,參加檢測人數共 522 人。平均分 83.8 分,及格率 94.8 ,最高分 100 分,最低分 15 分,優秀率 37.4% ,良好率 51.0% ,合格率 6.5% ,不合格率 5.2% 。
從試卷各種不同題型的抽樣統計分析發現,學生基本知識掌握較為牢固。學生書寫大部分較為整潔,格式相對規范,反映出教師對學生書寫習慣培養的重視,學生學得相對較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從答卷中也可以看出,學生在做題細心方面,仍有欠缺,需要繼續加強。
四、建議或批評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從以下幾方面去改進:
1 、學生的口算能力有待於加強,提高計算的准確度;
2 、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5 、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注重知識形成過程與能力發展的培養。
6 、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養成寫好中國字的習慣。
7 、 教師要研讀課標,熟悉教材,把握年段學習目標。同理,命題人也應研讀課標,熟悉教材,把握年段學習目標。